南唐词人中的代表人物是谁?有哪些作品?

269852880003


问题:南唐词人中的代表人物是谁?有哪些作品?


前言

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文人的词集《花间集》,不过这本书没有收录南唐的词人。南唐的词人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唐二主和冯延巳三人。

一、南唐中主李璟

李璟是南唐烈祖李昪长子,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他只有五首词流传下来,其中《摊破浣溪沙》是其代表作: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据说王安石曾经把这首词列为南唐词最佳:

荆公尝问山谷曰:“江南词何者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妙。冯延已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

但是王国维认为李璟《摊破浣溪沙》最耀眼的句子并不是"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而是起首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因为后者: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二、冯延巳

冯延巳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王国维评价说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

对于冯延巳的文采,王国维的评价非常高,甚至说李煜父子“皆未逮其精诣。”《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政敌孙晟的话:

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

孙晟说,论文采我十辈子不如你冯延巳,论酒席间的幽默我百辈子不如你,论险诈拍马屁的功夫,我“累劫”不如你(《三十六部尊经注》凡诸世界三千年一大劫,五百年一小劫。)

冯延巳的《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三、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是我们最熟悉的词人之一,苟安于东南作南唐之主时,文风是这样的:

《一斛珠·晓妆初过》[ 五代 ] 李煜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被俘虏后软禁在北宋都城时,文风变成了这样:

《浪淘沙令》[ 五代 ]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结束语

王国维评价李煜: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南唐词人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这个公认的人物自然是“一冯二李”。

一冯 是指冯延巳

二李 是指李璟和李煜

此三人均是南唐时期词派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李煜的词,和传统的花间派派相比,境界与思想又有了很大的扩展。

他们的作品都留下了很多,下面,小和尚将为您奉上几首,小和尚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三首词,小和尚最喜欢的是最后一首,可惜的是这首【虞美人】同时也是李煜人生当中最后的一首词作,堪称绝命词了!!!

就先这些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楼主!

大家好,我是小和尚,致力于诗词对联的创作与分享,交流与指导,如果您也喜欢诗词与对联请添加关注,谢谢!谢谢!


对联小和尚


南唐代表词人是李璟和李煜父子和冯延巳。冯延已善于以层进手法写莽莽柔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鹊踏枝)

冯延巳以层进的手法,非常高明地写出闲愁的连续性。

中主李璟的代表作是: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李璟写愁也是踏波无痕为一代大家。

后主李煜,语言明快,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代表作也很多,《乌夜啼》《浪淘沙令》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南唐词人为词注入了家国之感,开掘了词的抒情深度,他们独有的白描的表现特征,对宋词影响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