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突厥,蒙古,契丹,鲜卑是不是能理解为一个民族的各个朝代?

野夫修禅


这个是十分错误的问题,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分别是不同的民族称呼,而且应该还是比较大范畴的类似民族共同体的称呼,因为每一个民族其中还有不同的部族,典型如史书说从鲜卑分出的柔然,似乎这两个应该是不同民族,但其实有渊源,还有鲜卑后来又有党项拓跋部,甚至河西鲜卑与吐谷浑等都有瓜葛。契丹和蒙古也渊源比较深,契丹时期的达旦部就是蒙古后来的鞑靼,梅里急部就是蔑儿乞部,蒙古本身是很多漠北部族的共同形成的,所以民族史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历史领域,让许多人都头疼,他们和朝代史有关系,但属于不同概念


何运超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只是民族的名称,不是朝代,更不是国家。我们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广茅的中华大地上在不能的时期生活的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之间、或者他们与汉族之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逐步走向民族交融,一系列的少数民族都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和丰富了中华文化。下面“历史魏老师”为大家介绍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几个民族。

匈奴——大漠之狼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民族,在对中华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匈奴源于中国内蒙古的阴山地区,兴起战国,强于秦汉,融于魏晋南北朝。匈奴是强大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的就是匈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但是最后还是无奈地选择了修筑长城,被动的抵御匈奴。冒顿鸣鏑,匈奴崛起,号角一响,边关犯急,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白登之围,耻辱和平。汉武继位,雄才大略,一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基本战胜了匈奴。武帝之后,匈奴分为南匈奴,南匈奴逐渐汉化,昭君出塞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北匈奴继续与汉朝进行战争,最终东汉时期被彻底打败,一部分西迁到中亚甚至是欧洲,据说欧洲现在的匈牙利就是匈奴人的后代。三国两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内迁,最后交融成汉族。

鲜卑——汉化之族

鲜卑最早起源于中国东北的大新安岭地区,据说现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本来叫鲜卑利亚,鲜卑在东汉时期逐渐强大起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逐渐内迁,拓拔部主导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就是山西大同,逐渐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为了巩固统治,为了实现鲜卑贵族的汉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实行了改革,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用汉姓,该穿汉服,与汉族通婚,虽然,后来经历了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的动荡,鲜卑最终还是交融成了汉族。

突厥——狼人之后

突厥是中国继续匈奴、鲜卑之后,中国北方的重要民族,突厥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后期,盛于隋唐时期,在唐朝时期与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进行过多次战争,一部分东突厥逐渐交融与中华民族之中,西突厥西迁到中亚西亚一带,最终在小亚细亚一带建立了强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一帝国还于1453年消灭了拜占庭帝国。

契丹——北方雄鹰

契丹是重要活跃于中国宋朝时期的北方的重要的少数民族,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改国号为辽,辽与北宋围绕“幽云十六州”多次进行了多次战争,杨家将的故事主要发生于宋辽之间的战争之中。北宋曾与辽签订过澶渊之盟,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1125年,契丹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所灭,虽然,辽朝耶律大石后来又建立了西辽,但契丹已经是昨日黄花,日渐衰微。经过金、蒙古、元朝的统治,契丹已经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统称为汉人。

女真——灭辽歧宋

女真源于唐初,11世纪向契丹称臣,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金用10年时间灭了契丹人建立的辽国,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了北宋首都东京,虏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宗室等3000多人,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人统治中国北方后,与南宋进行了多次对抗,如岳飞抗金,最终宋金议和。金后来逐渐汉化,1243年被蒙古大军所灭。

党项——西北强族

党项族本是羌族的一支,1038年元昊建立了西夏,定都兴庆,西夏与北宋有过多次战争,最终宋夏议和,西夏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有巨大贡献的,1226年党项族建立了西夏被蒙古所灭。

蒙古——草原雄鹰

蒙古是中国北方各族永恒部落的太阳,源于唐,强盛誉宋元时期,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统一后的蒙古进行了长期的东征西伐,南征北战,几乎征服了世界。最终,蒙古了建立了元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的的国家。



历史魏老师


匈奴、突厥、蒙古、契丹、鲜卑——如果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话应该是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是不同的族群,活动的中心也完全不同,而且在文化上、语言上也是彼此不一样的“行国”,按照格鲁塞的理解就是“草原帝国”,按照新清史和一些“远古邪恶”之流的观点就是所谓的“内亚”系统——总之,这几大“行国”是决不能理解为一个民族的不同朝代。

匈奴和鲜卑的组成基本上就是个文化上和地理上的概念,本身就要大量的不同族属的部族。就以匈奴为例——到了南北朝时期,大量的杂胡都自称匈奴之后,而他们彼此之间既有现在的蒙古人种,也有塞种人和通古斯人。而在秦汉时期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却是来自于夏朝的遗民。

仅仅一个匈奴,族属的构成就如此的复杂,何况几千年来整个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

至于鲜卑就更复杂了,比如有的鲜卑是来自于为了躲避秦朝暴政的刑徒;有的是东周时被驱逐出中原的山戎;有的是东胡之后……因此,鲜卑内部的族属也是五花八门,有着不同的族属。但是,由于北方游牧邦国有依附大国的习惯,所以鲜卑在文化、习俗是和匈奴相似。

鲜卑人,尤其是慕容部,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戴步摇冠。

突厥的祖先是匈奴的一种,但起源却扑朔迷离——有人认为是狼孩的子孙,而且还有一个很古怪的传说,说的是突厥的祖先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灭亡,当时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遗弃在草原之上。后来,一只母狼救了这个男孩并和他结为妇(北方有很多女将招亲的传说也就由此衍生)。后来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成少年,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身怀六甲的母狼,也想一起杀掉。但是天神却救了这只母狼,将她安置在西海之东、高昌之北的山洞中。在那里,母狼生下了十个男孩,这十个男孩后来各自成家,繁衍子孙。其中一支号阿史那氏,也就是突厥的祖先。

故事当然离奇,但是却有可以对应史实,因为对突厥再熟悉不过的长孙无忌就揭发过这样的史实,突厥的祖先是“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皇帝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柔然)。世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

契丹之称始于汉魏,据说是鲜卑的一种,也有的说是匈奴之后,为宇文的本家。契丹自称起先人为乘青牛车的仙女和骑白马的仙人,二人思凡下界,孕育下了契丹的祖先。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和蒙古人的祖先传说是不一样的,因为《元朝秘史》第一卷开头就记,“孛儿帖赤那(苍色的狼)和豁埃马阑勒(白色的鹿)配了。夫妻二人渡腾汲思水来到位于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生有一个儿子叫巴塔赤罕”。

总之,北方游牧民族的族属复杂、所以文化起源也都多元。但由于又有依附大国的“习惯”,所以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彼此相似。但是绝对不能和历史教科书对待中原历史那样,武断的分为若干个社会制度下的几个朝代。

契丹的南面官,也就是汉官,在打扮上与宋朝无异。

契丹人容像。

蒙古文明的祖先神苍狼白鹿铜像。


陳大舍


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突厥,是完全不同的民族,后来者也没有从先行者那里继承到任何科技和文明。当然,不能排除后来者中有先行者的基因和血脉,但只要没有文化上的认同,就不是先行者的继承人。

如果将这些游牧民族看作同一群人的不同朝代,那么与早些年土耳其、中亚流行的泛突厥主义有什么区别?下图是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非常搞笑的一个场面,他身后站着十来个仪仗队员,cosplay成不同时期的世界各地的游牧民族武士,泛突厥主义者将其一概视为土耳其人的祖先,贻笑大方,滑天下之大稽。如果将匈奴到蒙古的各游牧民族视同一个群体的不同朝代,其视觉效果,就像埃尔多安背后那群cosplay的小丑一样。

在蒙古高原的历史上,中部鲜卑取代匈奴,突厥语民族取代鲜卑,室韦-鞑靼-蒙古取代突厥语民族,基本都是人类品种的更换,而不是同一民族内部的王朝更迭。

匈奴人,是胡人,是黄白混血种人。在汉晋时代,不是北方所有少数民族都叫胡人,能叫做胡人的,除了中亚、新疆的西域白种人之外,只有匈奴、月氏、乌孙等少数几个。匈奴、月氏和乌孙生活习惯基本相同,政权组织方式也非常类似,他们是同一个品种的。早在汉代时期,胡人的发展水平普遍高于羌族、鲜卑、丁零等民族,匈奴也好,乌孙也好,月氏也好,他们都有比较进步的科技水平,政权组织方式也很进步,有一个强大的家族作为全民族的共同领导,各个部落围绕在民族领袖周围,遵守领袖的号令,一般情况下很难被切割粉碎。这三大胡人集团,都有长途跋涉、远程迁徙的经历,他们的主体都没有失散。但当时的羌族、鲜卑、乌桓、丁零都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都是部落林立,互为仇雠,民族远远没有统一,很容易被人分而治之。

从公元前128年开始,匈奴与汉朝之间持续爆发战争。汉武帝用了十年,将匈奴逐出漠南,匈奴远遁漠北;从前99年开始,汉武帝又用了十年,对漠北匈奴深入穷追,穷追猛打,虽然这一阶段汉朝损失很大,但匈奴损失更大,匈奴被打的人口锐减,内乱频仍,朝不保夕,危在旦夕。而且匈奴丧失了蒙古高原的宗主权,在汉昭帝时代,东部的乌桓把匈奴单于的祖坟都给刨了,壶衍鞮单于很愤怒,但汉朝出兵干涉,匈奴最终也没敢报仇。在汉宣帝时代,匈奴在西域也彻底失败了,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断匈奴右臂。于是,在握衍朐鞮单于时代,匈奴终于分裂了,呼韩邪单于干掉了握衍朐鞮单于,然后又冒出五个单于争雄,最后是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兄弟争国。两个单于都像汉宣帝示好,但东部的呼韩邪单于尺度更大,他竟然亲自跑到长安,向汉宣帝称臣,时为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于是,汉朝支持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战败逃往西方,和西方的乌孙、丁零、坚昆几度交手,最终跑到了哈萨克的康居。西域都护甘延寿、陈汤追到康居,攻破康居,杀死郅支单于,留下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此,呼韩邪单于在汉朝扶持下统一了匈奴,并臣服于汉朝。此后,呼韩邪单于又两次来到长安面圣,分别拜见汉宣帝和汉元帝,在公元前33年那一次还得到了王昭君。此后,一直到王莽篡汉,匈奴一直臣服于中原,呼韩邪单于如此,他的六个儿子先后担任单于,也是如此,直至最后王莽欺人太甚而且中原大乱,匈奴短期内恢复独立,但不久就因为内部争权夺利而永久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时值东汉初期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之际,匈奴内乱频仍,连年蝗旱,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南匈奴投奔东汉,最终成为东汉得附庸。随后,在接下来半个世纪中,东汉、南匈奴共同对垒北匈奴,北匈奴越打越弱,南匈奴则越打越强,从三万人发展到了三十万人。最终,在公元89年,汉和帝时代,大将军窦宪北伐,勒石燕然,北匈奴大败,开始向西迁徙。此后数年,东汉政府对北匈奴连续追杀,迫使北匈奴余孽主力于公元91年四散奔逃。有的逃到了辽河流域,融入了东部鲜卑之中,是为后来的宇文部;北单于本部向西逃亡,一直逃到了哈萨克丘陵,最终取代了康居,是为悦般,但到了5世纪初已经突厥化或者铁勒化了,不再是匈奴人;还有一部分留在草原上,但是中部鲜卑人进入了草原,这些匈奴余孽被鲜卑化,从此都是鲜卑人了。而陕北、山西的南匈奴,则在汉朝的全面控制之下,日趋汉化。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南匈奴又一次兴风作浪,建立了汉-前赵政权,先后攻克洛阳和长安,灭亡了西晋,给中原汉族带来巨大灾难,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帷幕。但这些南匈奴基本都已汉化很久了,首领刘渊、刘聪、刘曜等人都有极其出色的儒学和文化修养,说话做事引经据典掉书袋,十分“酸腐”,南匈奴权贵大抵如此,而平民是种地的,不是放羊的,种地的匈奴人还能算是匈奴人吗?前赵被消灭后,南匈奴余孽大部分都被屠杀了,余部在山西吕梁山区还有,号称离石胡,对北方各国时叛时降,直至唐朝初年被李世民荡平。

在东汉时期,1世纪末2世纪初,北匈奴被东汉政府灭亡,匈奴余孽主体都从蒙古高原上逃走了,补充进来的是东方大兴安岭森林中的鲜卑人。进入漠北的是中部鲜卑,他们非常原始和落后,发展程度完全比不上匈奴人。但进入漠北后,他们迅速进化,很快就对汉朝形成巨大威胁。但是,鲜卑与匈奴不同,他们始终未能统一,各部落各行其是,没有一个领袖群伦的类似于匈奴单于、突厥可汗的人物,所以他们对汉朝的威胁主要是骚扰缘边地区。但到了2世纪五六十年代,汉桓帝和汉灵帝之间,鲜卑突然出了一条好汉,叫做檀石槐,竟然奇迹般的再度统一了漠北高原,尽据匈奴故地,各鲜卑部落都听其号令,对汉朝的威胁陡增。汉灵帝曾派护乌桓校尉夏育、护羌校尉田晏、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各带一万人出塞讨伐檀石槐,结果战败,损失惨重,这是两汉时代对漠北游牧民族最大的一场败仗,亘古未有。檀石槐死后,他的儿子和孙子没出息没本事,他们家的政权很快就拉倒了,鲜卑又恢复到部落林立的年代了。汉末三国时期,中部鲜卑又出了一条好汉,叫轲比能,他在大量汉人和护乌桓校尉阎柔的支持下,迅速崛起,击败了檀石槐的后人步度根、泄归泥等,再次称雄鲜卑诸部,但影响力还是不如檀石槐。轲比能与曹魏政权乌桓校尉田豫、牵招等几次交手,各有胜负,曹魏为之头疼。最终,幽州刺史王雄想了一招,他派了个刺客去把轲比能干掉了,然后中部鲜卑又土崩瓦解了。从汉末以来,由于中原战乱,中部鲜卑开始大规模向南迁徙,他们的主流都到了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在五胡乱华时期,在逃到北方的山西汉人的支持下,中部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最终在4世纪末河套平原上建立可北魏政权,在5世纪初成功入主中原,统一了北方。

这是中部鲜卑的情况,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两股鲜卑人,人数众多,但那时没有进入漠北。其一是最发达的鲜卑部落,东部鲜卑,他们成群结队的生活在辽河流域的草原上,或者放羊,或者种地,分为众多部落。他们在汉魏时期是边患,但到了西晋时期,已经臣服于中原。西晋时期,东部鲜卑主要分为三个部落,分别是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其中宇文部是由东迁的匈奴和本地鲜卑融合发展而来的。东部鲜卑靠近河北与辽东,当地文化发达,汉人众多,所以东部鲜卑汉化严重,特别是段部和慕容部,汉化程度非常高。在永嘉之乱的时候,大量北方汉人向东北逃窜,就来到了慕容部,更是加速了慕容部的汉化。东部鲜卑几经洗牌,互相仇杀,最终,段部被慕容部和羯族后赵联合歼灭了,余部逃到山东,最终被前燕屠灭,宇文部则与慕容部屡战屡败,最终分崩离析,不复存在。而4世纪50年代,后赵灭亡,北方大乱,慕容部趁机南下中原,建立了前燕政权,慕容部的南下,与南匈奴和羯族对中原的破坏完全不同,他们是汉化的文明民族,同时一起跟着回来的是大量北迁的北方汉人士族,他们给久经战乱的北方带来了一股清风正气。在十六国时代,在连绵不绝的战乱中,慕容部鲜卑人最终基本死绝了,主要杀他们的是氐族、汉族,以及慕容部亲手扶植的中部鲜卑拓跋部。除了东部鲜卑之外,还有一股鲜卑人,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如果说辽河流域的东部鲜卑文化最先进,那么黑龙江流域的鲜卑发展最落后,他们是室韦人,也是部落林立,渔猎为生,他们一直到9世纪唐朝末年才进化成型,虽然落后,但他们厚积薄发,其后代将在13世纪撼动地球。

鲜卑人进入漠北的同时,突厥语民族也开始进入漠北,汉朝时他们被叫做丁零人,生活在匈奴的西北,从阿尔泰山到贝加尔湖一带,他们比鲜卑人还要落后的多。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这些丁零人逐渐被叫做敕勒人、高车人,最后定为铁勒人。到了4世纪末,铁勒人等突厥语民族已经成了蒙古高原的主体,鲜卑人已经走光了,铁勒人部落林立,发展极其落后,除了放羊什么也不会。所以,虽然突厥语民族遍布草原各地,但他们的时代还要再等一等。

4世纪,一股从拓跋部逃出来的鲜卑奴隶在首领木骨闾的率领下,从漠南来到漠北,逐渐发家致富,其子孙后代统治了漠北的突厥语民族,号称柔然,也被翻译做蠕蠕。蠕蠕到了木骨闾六世孙社仑的时代,也就是4世纪末,开始强大起来,柔然兼并了各个突厥语部落,打败了匈奴余孽,占据了整个草原,东至朝鲜,西至焉耆,尽有匈奴故地,柔然首领自称可汗,这是可汗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同时,拓跋部的北魏政权也开始崛起,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日益增多。到了5世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之初,决定彻底解决柔然问题,于是几次兴师北伐,大破柔然,大檀可汗积郁成疾而死,从此柔然由盛转衰。此后,北魏日益强大,柔然日益衰弱,柔然的威胁逐渐减少。同时,柔然也逐渐丧失了对突厥语民族的优势。比如,5世纪末,铁勒副伏罗部就成功摆脱柔然统治,逃到天山北麓草原上独立建国,即高车国,与柔然抗衡,甚至在战场上杀了柔然可汗伏图。但高车国不重要,重要的是阿尔泰山北麓的一支强大的突厥语部落。

这个部落,就是突厥,真正的突厥人。历史上,突厥长期受制于柔然,为柔然打铁制造兵器。在6世纪中叶,突厥逐渐崛起,并将高车国的余部收降,在西魏的支持下,开始反击柔然。很快,突厥就把柔然灭了,柔然人四散奔逃,其主要权贵分别被北周和北齐捕杀。甚至于7世纪出现在东罗马帝国的阿瓦尔人,据说也是远遁的柔然余孽,他们将马镫传到了西方,但这支阿瓦尔人不太可能是柔然人,所以通常叫他们伪阿瓦尔人。突厥实力非常强大,估计是崛起速度最快的游牧民族,短短几年就尽有匈奴故地,征服了全部的铁勒部落,而且趁着中原的分裂,一度对北周和北齐确立了相对优势,同时,木杆可汗时期,突厥征服了西域,灭掉了称雄中亚的嚈哒,击败了波斯帝国,向西与东罗马帝国也有纠纷。而且,突厥非常顽强,不同于包括匈奴在内的其他游牧民族,突厥在历史上三起三落,统治草原和西域达二百年之久。第一起,就是从突厥开国可汗伊利可汗开始,经过乙息记可汗、木杆可汗、他钵可汗兄弟三人,到沙钵略可汗,约三四十年之久,除了北齐文宣帝高洋能镇住突厥外,突厥谁都不怕。第一落,就是581年隋朝开国,隋文帝对突厥大加离间,制造内乱,同时出动大军打击突厥,突厥大败,沙钵略可汗被迫投降隋朝,经过莫何可汗、都蓝可汗、启民可汗,一直到始毕可汗为止。在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隋朝更是直接干预突厥内政,专一扶植亲汉但实力弱小的染干,每当染干战败的时候,隋朝的兵马钱粮接着就到了,杨素统帅大军,哪个突厥人不服就削哪个,都蓝可汗和西突厥达头可汗先后被隋朝搞掉,染干稳坐可汗宝座,被隋朝册封为启民可汗,并将义成公主下价给启民。这期间,突厥不是没有想过要崛起,比如沙钵略可汗临死的时候,放弃了儿子,而是让自己最讨厌的弟弟继承汗位,是为莫何可汗,因为只有莫何可汗有能力复兴突厥,不过莫何可汗命不好,在消灭堂兄弟阿波可汗的时候中箭战死了。突厥的第二起,就是隋末唐初的天下大乱,主要是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他们兄弟三个,他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但这个时候突厥已经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抓住中原大乱,坐镇北方,力压群雄,对中国造成巨大的危害。不过他们遇到的对手是唐朝,所以突厥很快就有了第二落,在度过最初的艰难之后,贞观三年,唐太宗命李靖北伐,次年一举灭掉东突厥,将突厥人整体迁徙到漠南管理。突厥的第三起是在半个世纪以后,682年,突厥遗民阿史那骨咄禄兄弟率众反叛,逃回漠北,重建了突厥汗国,是为后突厥。后突厥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骨咄禄可汗、默啜可汗兄弟时期与唐朝的全面对抗,时值武周至唐玄宗初年,毗伽可汗时期的和平阶段,突厥父事唐朝,时值唐玄宗开元中期,毗伽可汗之后的突厥衰落直至最终灭亡,包括伊然可汗、登利可汗、阿史那骨咄叶护、乌苏米施可汗和白眉可汗时期,时值唐玄宗开元末期、天宝初期,这也是突厥的第三落。在唐朝和回鹘、东部葛逻禄的打击下,东突厥彻底灭亡,余孽大部分南下融入唐朝,少部分被回纥收编。这是东突厥。

另外,还有西突厥,由突厥经略西域的偏师发展而来,主要由少量突厥人、异姓突厥(大概是乌孙后人)、葛逻禄、处月等突厥语民族组成。西突厥可汗是突厥开国的伊利可汗的弟弟室点密可汗的后人,室点密的儿子达头可汗在隋朝时期曾参与突厥内乱,最终被隋朝击败,达头可汗的孙子射匮可汗在隋末唐初之际建立了强大的西突厥汗国,历经统叶护可汗、肆叶护可汗、咄陆可汗等几代人,在咄陆可汗死后陷入内乱,而唐太宗趁机经略西域,插手西突厥内乱,连削带打,致使西突厥陷入近三十年的内乱。最终,在唐高宗时期,657年,苏定方灭掉西突厥。此后,西突厥沦为唐朝附庸,阿史那突厥人几经反复,最终失去了在西域突厥语民族中的地位,数万突厥人内迁进入唐朝,异姓突厥(主要是突骑施)和葛逻禄等成为西域主体游牧民族。

东突厥灭亡后,占据漠北蒙古高原的是铁勒人。铁勒人已经来到蒙古高原几百年了,但由于太过落后,一直处于被统治、被压迫的地位,但在唐朝征服突厥的过程中,铁勒诸部得到了唐朝的大力扶植。在东突厥于630年第一次灭亡以后,铁勒中的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就被唐朝册封为新的珍珠毗伽可汗,但没过多久,薛延陀与唐朝关系恶化,被李勣、执失思力攻击,又被铁勒其他部落背叛,最终在贞观末年消亡。后突厥的灭亡,也离不开唐朝对铁勒诸部的扶持,最终取代后突厥的,是铁勒中的回纥部。在天宝初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此后一百年,漠北是回纥等铁勒人的天下,大部分铁勒部落融合成了统一的回纥族,后改名回鹘。回鹘,可能是有史以来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小的游牧民族政权了,因为它的成长和发展完全离不开唐朝的支持。在安史之乱时,回纥两度派军协助唐朝平叛。在唐代宗和唐德宗初期,因为唐朝战后国力尚未恢复,回纥英义可汗妄图欺压唐朝,双方关系一度紧张。在英义可汗死后,双方关系基本恢复正常。840年,回鹘内乱,黠戛斯趁乱入侵,回鹘灭亡。主要余部南下投奔唐朝,因为不老实而被唐朝消灭,活下来的主要融入了汉族和契丹人之中,还有一部分选择西迁,有的到了河西走廊,发展为甘州回鹘,最后被西夏灭亡,有的到了吐鲁番,发展为高昌回鹘,最终被蒙古征服,有的到了七河流域,发展为葱岭西回鹘,与葛逻禄等其他突厥语民族融合。

回鹘灭亡后,漠北草原暂时沉寂下来,新崛起的游牧民族不在蒙古高原核心位置,而是在东南一隅的辽河上游,这就是契丹人。早在4世纪,鲜卑和匈奴融合而成的宇文部,被慕容部打的灰飞烟灭,四分五裂,但宇文部的后人始终在辽河上游放羊,也就是内蒙古东南部,其中一股,在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契丹人。契丹由八个部落组成,原始而落后,几百年间没什么大作为,偶尔向中原朝贡或者制造小规模边患。契丹闹的最大的事就是696年武则天时期的一次造反,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反叛,极大的冲击了东北地区的秩序。此后,契丹基本生活在唐朝幽州节度使和漠北的后突厥与铁勒的阴影之下,直至唐朝末年,在韩延徽、韩知古、卢文进等汉人的帮助下,耶律阿保机逐渐掌握了权力,带领契丹人步入封建社会,逐渐建立起强大的汗国。在与五代、渤海国等政权的反复厮杀中,契丹最终做大做强,吞并了库莫奚、霫等周边类似民族,在草原上建立起强大的辽帝国,开创游牧民族之先河。契丹曾经被后唐暴打了三次,但后唐、后晋的灭亡都是契丹造成的,而且后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后,其国运更是气势如虹。北宋建立后,双方几度交手,各有胜败,最终达成《澶渊之盟》,双方握手言和,直至12世纪初,辽被东北崛起的女真人所灭亡。

在辽国雄起的同时,另一股鲜卑后裔进入了漠北高原上,他们就是室韦人的后代。在回鹘走后,草原为之一空,黑龙江中游、小兴安岭一带的室韦诸部溯江而上,来到了蒙古高原东部。由于其中的鞑靼部过于强大,这群人被统称为鞑靼人。另外,在高原西部,还有一群突厥语民族的遗民,逐渐与鞑靼交融在一起,由于突厥语民族发达且人口多,被称为白鞑靼或者熟鞑靼,室韦诸部落后且人口少,油污不堪,被叫做生鞑靼或者黑鞑靼。鞑靼人在唐末就一直在蒙古高原上,与李克用集团关系密切,辽国、金国、西夏时期他们时叛时降。鞑靼诸部互相仇杀,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落是蒙兀室韦的后人,蒙古部,他们开始很小,但越来越兴旺。到了13世纪初,在金国的扶持下,蒙古乞颜部的一条好汉铁木真逐渐成材,做大做强,统一了草原诸部,建立起大蒙古国。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蒙古铁骑横扫半个地球,建立起强大无比的蒙古帝国。不过到了14世纪中后期,蒙古人在世界各地的统治基本都被推翻了。在中国的蒙古人被逐回草原,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最终成长为现代蒙古族。

以上,就是蒙古高原历代各个游牧民族的概况。从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不同时期的游牧民族虽然彼此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实际上是互不相同的品种。每一个游牧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语言和独有的生活方式,早期干净清洁的匈奴人与晚期浑身油污的蒙古人,生活方式的差异很大。每一个后来的游牧民族,基本没有从上一个离去的游牧民族那里继承到什么东西,后来者一切都要从头进化。也就是说,上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崩溃消亡之后,后一个游牧民族还要一步不差的完整走一遍游牧政权的发展流程,从林立的部落开始,到部落联盟,再到汗国,有本事的再发展到帝国。也就是说,上一个游牧民族盛极而衰至于消亡之后,取而代之的下一个游牧民族并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强大汗国,而是一群零散落后原始的小部落,还要一步步重复前人的努力,最终才能再发展为新的汗国。宋朝的汉族,其文明是远远高于汉朝时期的汉族的,因为这是同一个民族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而宋朝时期的蒙古人,其文明程度远远比不上汉朝时期的匈奴人,因为蒙古人与匈奴人无关,在匈奴已经消亡千年的时候,蒙古人的先民还处于蒙昧时代。这样的发展规律说明,不同时期的游牧民族,是各不相关的不同品种,而不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朝代。

之所以会产生不同时期的游牧民族是否是不同朝代的严重错觉,可能还是无法跳出汉民族的发展规律,不自觉的拿汉族的独有规律套用在其他民族身上。从古至今,文明不曾断绝的只有汉族,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在考古时,挖出一个几千年的古墓,里面躺着的人和将其挖出来的人属于同一个品种,这是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在汉族中才存在的独特现象。包括游牧民族在内,他们的历史都不是连续的,朝代这样的概念,不适用于游牧民族,也不适用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



龙豹鸡


这个问题掰扯清楚可以写一篇毕业论文了🌝

先抛出答案:不是!这几个都是存在感很强的民族,而不是朝代划分。民族和朝代这是绝对不一样的俩概念,民族是指以共同的文化为基础的一种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朝代更多是以政治特征来划分的一个历史概念,这个不用细究。

然后一个个地来分析吧

匈奴,按照史记的说法,属于夏后氏之苗裔,兴起于内蒙古古阴山阴山一代,秦汉时代被咱天朝政府没少收拾。东汉时期,部分匈奴南下归顺大汉,被安置在河套地区,也就是所谓的南匈奴,这部分后来被汉化。北匈奴后来一直被赶到了西边,到了东欧落地生根枯木逢春,最牛逼的时候,匈牙利平原上的匈奴帝国让罗马帝国都要朝贡的。当然,后来这个帝国被东哥特、吉皮底人联军给灭了,以后基本就没再起来过。

契丹,源于现在东北地区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中国正史中的记载最早大约是《魏书》以及《资治通鉴》,后来的《新唐书》记载有元魏时期的“契丹”号。大唐时期,与中原交往频繁,有朝贡贸易和亲,也有战争掳掠。后来臣服过唐朝和回鹘。在耶律氏时期,建立了比较牛逼的大辽(916年)和我们大宋对峙了很多年,后来被金灭了。此后再被大元通知,契丹人一部分被元朝安排到中原各地,一部分西行到了伊朗一带。

蒙古,民族意义上的蒙古起源要晚到十二世纪,后来的铁木真统一各部逐渐达到鼎盛。地理意义上的蒙古高原一直不缺少游牧民族的存在,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回鹘等都在蒙古地区出现过。一直到铁木真家族建立大元朝,延续到今天的内外蒙古的存在,最牛逼的时候,蒙古铁骑遍布欧亚非三地,上帝之鞭所到之处无不臣服。现在看蒙古族应该是这几个民族里面最彪悍的存在。

突厥——完整意义上的突厥是晚于匈奴的,历史记载的突厥,大约是公元六世纪左右在新疆东北一带壮大并逐步扩展到大漠南北以及中亚地区。突厥的前身源于丁零,南北朝时期叫高车,五世纪后期,作为柔然人种族奴隶的突厥人被迁移到阿尔泰一带,后来发生起义暴动并脱离柔然。后来分离成东西俩突厥,东突厥在颉利时代被唐军给灭了,西突厥稍晚也被唐军灭了。在此之后后突厥也和唐朝纠缠了几十年,后来由于内乱,744年左右,基本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鲜卑,从时间轴来看,鲜卑是继匈奴之后蒙古高原上兴起的一个游牧群体,源于东胡,因为受匈奴的奴役比较久,所以风俗习惯和匈奴比较相似。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在北方建立好多国家,385年拓跋部建北魏,之后统一北方,493年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后来又经历分裂被通知,到隋唐时期,鲜卑族差不多全被其它民族异化了,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压力山大克斯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有些人可能看中国历史会发现:中国古代的王朝大多数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发生战争,而且不同朝代所要面对的敌人还不一样。你像秦汉时期主要面对匈奴,隋唐是突厥,到了宋代又变成了契丹和蒙古。这么多的名称就会给人一个错觉:这些是不是和我们汉语族一样所建立的不同朝代?其实这么理解是错误的,匈奴、突厥、蒙古、契丹和鲜卑是不同的民族,他们虽然都是在中原大地的北方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地方有着不一样。咱们从时间先后顺序看看这几个名族发展历程。

首先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据传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从此可以看出咱们华夏民族和匈奴是同宗同源,只是后来因某种原因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就好像一个家庭孩子长大了需要分家,老大留在了家里,老二需要分出去一样。在各自的发展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不同风俗习惯就比如“父死娶母,兄死娶嫂”这在汉族文化中是绝对不会认可的,这就是地缘差异引起的文化差异。

鲜卑是继匈奴后统治蒙古高原的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起源于东胡族,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到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鲜卑可以说是匈奴的小弟,在汉朝将匈奴打残之后昔日的小弟翻身农奴把歌唱,经过自己的努力占有了原来大哥的地盘,其鼎盛时期建立了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这主要“归功”于著名的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突厥是匈奴的一个部落,在鲜卑没落后崛起于蒙古高原。突厥六世纪中叶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并分别于630年与657年亡于唐,682年后突厥复国,共立国193年,曾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造成很大威胁。

契丹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人关于自己始祖有这样的传说,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两人相爱并结合,繁衍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这无疑是有关青牛白马传说的最权威、最准确的记述。由此可知,契丹族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和匈奴、鲜卑、突厥的民族形成地点就有了区别不在是蒙古高原地区了。契丹主要是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蒙古族起源于东胡的分支蒙兀室韦。蒙古的形成是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逐渐在蒙古高原地区形成的一个民族。他融合了蒙古高原上很多的部族,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蒙古创建了世界最大的路上帝国,我们的元朝只是帝国在东方的一部分。

匈奴、突厥、蒙古、契丹和鲜卑的起源与发展都是在不同时期相护都有影响,但是没有像我们汉民族这样有着相同的传承文化,语言。他们也就是在不同时期出现在同一地方的统治者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天堂暴雨


不是那么回事,他们是不同的民族,有一些是分之或者继承性关系。匈奴是一个统称,本身还有细分种族,其中一支就是白匈奴,就是中国古人说的白狄。由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是高加索人种,白人,很可能是斯基泰人的一支。而多数匈奴人是黄帝的一支,是红山文化的后代,典型的黄种人。

契丹是东胡的一支,后来分化成一支室韦部落,这支部落翻越了大兴安岭,进了三河源,就是后来的蒙古。

突厥是完全不同的一支部落,来源不名,有说是匈奴的一个分支。突厥早年发迹于阿尔泰地区,黄种人,后来加入很多不同民族血统,形成一个黄白混血的人种。


历史地理杂志


匈,突,鲜卑契丹,蒙古,应该这样排序。具成国体的后面二位蒙古最强盛。疆域之大元素之多她才是真正的一一“前前苏联”。其民族宗教文化之复杂不是令你头痛,是谁也没法理清。但何须无功而事之,看看今天的样子约略便可清楚。譬如人种,若不是在十三世纪前的一千多年中汉地和东胡移民渐渐占据绝对优势,草原怎会变黄?更早的当初若不是欧系的匈,突称雄草原,哪来突厥化?有一些较大的主题可以分出来加以研讨;15至20世纪的俄罗斯帝国可称之为这片辽阔地域经历的一个短暂而并不愉快的欧州梦;苏联的建立是“春梦”惊醒俄国人找回自己真实的价值观。如今“后蒙古”又变前苏联,但俄罗斯还需要事而无功的返欧融西吗?


用户不关美达哥


不能。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匈奴的起源按照《史记》所讲,是夏王朝的遗民。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史记.匈奴列传》

与匈奴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叫东胡,东胡的起源有些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匈奴不是同一个民族。



匈奴与东胡,基本上就是之后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先祖。

比如问题中提到的突厥,被认为是匈奴的一支。



东胡的族系更多

蒙古起源于东胡的分支蒙兀室韦。

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契丹则源于东胡鲜卑。


它们的起源、历史、文化、语言不同,

仅仅是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相同,

是不能理解成同一民族的不同朝代的。


拙言说


我觉得不能。笼统地讲,匈奴、突厥算是北方游牧系统(起源发展于长城北和西北),鲜卑、契丹、蒙古算是东胡系统(起源发展于东北),北方游牧系统很多有白人血统,东胡系统都是东亚血统。看一下下面的图就明白了,希望能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