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在農村有大部分人仍然說去“大隊”蓋個章而不是說去村委會蓋個章呢?

情緣直說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大隊”的來歷。

“大隊”這一級組織是從1958年開始伴隨著生產“大躍進”的產物。那個時候,我國基層政權的最低一級組織是生產隊,生產隊上面是大隊,大隊上面是人民公社。也就是說,一個人民公社下轄有若干個大隊,而大隊又下轄若干個生產隊。那個時候,“大隊”這一級組織具有對“生產隊”幹部的研究決策權、具有對村民招工、上中專、上大學、當兵入伍、受災救濟補助的推薦權等等,而要履行這些職責,就需要以“大隊”的名義,行文蓋章。於是,人們就經常會說要到大隊上去“蓋章”。

到了1984年,根據黨中央的決策,要求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各地對“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進行了改革,將人民公社體制改革為鄉、鎮體制,生產大隊改革為村民自治委員會(簡稱:村委會),生產隊則改革為村民小組。

從以上可以看出,我國農村的農民兄弟從1958年到1984的26年間,辦事都是以“大隊”的名義佔絕大多數的。因此,就形成了到“大隊”上蓋章的傳統習慣說法,並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習慣說法傳承了下來。我想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習慣成自然。我們想想,“大隊”的存在時間是在1958年到1984年,這26年之間的人們,現在年齡都是在60歲往下到35歲之間,而這個年齡段的人們正是如今社會的中堅力量和人物,他們的“話語權”往往佔著很大的比重。所以,在農村裡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人都還沿用去“大隊”蓋章,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村委會”三個字不如“大隊”兩個字簡潔、朗朗上口。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就這麼簡單,說話辦事就多一個字,人們就會覺得複雜的多,而少一個字就會覺得簡單的多。也許在農村,農民們習慣並喜歡說到“大隊”蓋章,就是這個原因。


潤友


為什麼老一代村民仍叫大隊,首先村民思想中忘不了毛主席那年代及毛澤東思想在人民群中根深帝固,那時你家有困難,或什麼事都要找村支書或村主任給解決。那個年代窮並不是因為體制問題,而是國家解放後,村都是文盲多,國家一無所有,生產工具落,沒有化肥。生產隊平田整地,興修水利,荒山綠化為國家建設交了很多農業費,養活了國家城裡人口,工業,交通,國防一系列國家建設,農業社做了具大貢獻,為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基礎。那時黨的幹部清正廉潔,風清氣正,社員人氣高,集體主義思想,互幫互助,許多人至今幾十年了依然懷念毛澤東時代。


jsz111


當下,在農村有大部分人仍然說去“大隊”蓋個章,而不是說去村委會蓋章呢?

這是因為50歲往上的農民從集體走過來的習慣叫法。生產隊這個名詞,也深深留在過去受苦受難的人揮之不去的印記。


生產隊是由我國最初的農民高級社渡過演變而來,之後進入大躍進時代的生產隊組織,那時以生產隊為單位的集體食堂組織最有代表性,農民每天到生產隊上班,在生產隊食堂吃飯,農民勞動是不記報酬的。那時人們向住追求的是共產主義集體生活。生活雖然很苦,但是,人們每天都能保持快樂,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62年當時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對農村實施“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推行沒有成功,後來生產隊變為農民基層生產單位和行政編組。

1980年廣西省宜山、羅城兩縣農民自發成立以農民自治為目地的村民委員會,這個最低層的農民自治組織被中央認可。82年國家憲法確認了村民委員會的合法地位,並在全國推廣。

大隊這個名詞從1958年開始產生,到1982年國家確認村民委員會,經歷了近漫長的30年之久,也讓過來的人們腦海裡打下深刻烙印。

現在很多人叫大隊,也是一種懷舊的心裡,是對過去人沒有私心,生活沒有壓力,人的思想正能量,樂於過集體生活的嚮往和懷念。



也是因為大隊,讓我們有資格回顧走過了的艱苦生活,艱辛勞動,能走到今天,確實不易!


也是因為大隊,讓他告訴我們,千萬珍惜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忘記過去那就等於背判!讓大隊銘記在心裡,當做留下美好的回憶吧!


沙塵暴5478


西門觀點:六十歲以上農村老人的習慣稱謂。

“大隊”這個稱謂來源於上世紀1958年到1984年間,相當於現在的“村”和村委會。那時候的行政區劃稱謂是"人民公社、大隊、生產小隊",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現在叫鄉鎮、村、居民小組。

“大隊”這個稱謂從1958年到1984年,一共存在了26年,現在四十歲以上的農村人都經歷過,五十六歲以上的人印象比較深刻,所以,現在一部分六十歲以上的農村老人還習慣於這個稱謂,而六十歲以下的大多數稱呼“村委會”。

我是55年出生於農村,老家所在的生產隊距離“大隊”三四里地,小時候因村子小,沒有學校,上學就在大隊部所在的大村子裡,每天上學都要經過大隊部。

記得大隊部有兩座房子,每座有四間,我的表哥就是大隊會計,當時,大隊的領導班子有:支書(副支書是兼任)、大隊主任(副主任也是兼任)、會計股長、民兵連長、貧協主任等。

支書權力最大,公章由會計股長管理,一切需要蓋章的大事都要經過支書批准,一般小事會計股長就可以蓋章。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71年,高中剛恢復招生,高中招生範圍是兩個公社,兩個公社只招兩個班,不到一百人,全部招生都是大隊推薦。那時候,非常想上學,但大隊只有三個名額,最後,一個是大隊支書的兒子,一個是會計股長的兒子,一個是貧協主任的兒子,都是我的初中同學。我想,大隊那個公章是起了作用的。

1972年,仍然是半推薦,名額雖然多了,我們生產隊推薦了四個,但我家成分是中農,還是沒有份。直到1973年高中恢復考試招生,我才終於上了高中。

高中畢業後,當了民辦教師,七八年考上正式編制教師,轉正後,轉戶口需要到大隊蓋章,還是在家的弟弟幫我到大隊蓋的章。

無論怎樣,大隊都是我國農村的一段歷史,在歷史歲以上農村老人的記憶中,是很深刻的。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任何東西,經歷的時間越長,留下的印象越深。49年以後,中國農村的村級組織形式從村到合作社(其間還分初級社和高級社階段)再到生產隊生產大隊最後又重新恢復村建制。五十年代初的“村”大約存在了四年,‘’合作社‘’也差不多存在四年,1958年起鄉改稱人民公社,村改建為生產大隊(下轄若干生產隊),到1981年前後人民公社壽終,恢復村建制,歷經二十多年。生產隊生產大隊的建制有些半軍事化。比如,大隊建“基幹民兵排”,生產隊建班,將出身好的勞動力組織起來,發槍彈武裝,農時勞動,閒時訓練,“備戰備荒”。社會是一種半封閉狀態,人民不準自由流動,出門必須生產大隊開證明,農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外來信息極少,除了知道自己生產隊生產大隊的人和事外,其它信息不多。每天出也生產大隊進也生產大隊言必稱生產大隊,歷經二十多年,這生產大隊在農民腦子裡烙下深深的印痕,一時半回難以轉過來。

但願人們早日忘記那不堪的年代,讓“生產大隊”一去不復返吧。


youshou533


1947年部分地區已解放,中央頒佈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始農村土地改革,大綱規定鄉村農民大會及其選出的委員會,鄉村無地少地的農民所組織的貧農團大會及其選出的委員會,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執行機關,類似於基層政權(俗稱農會、貧農會)。1950年7月,政務院通過並公佈了《農民協會組織通則》,再一次確定,農民協會是農民自願結合的群眾組織,也稱農會,設農會主席一人。54年土改結束後,在有些地方,較大的村也建立“村公所”,有的地方村子開始設立若干互助組、互助社,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基層村統一改為生產大隊,設若干生產隊。改革開放後,84年之後生產大隊統一改為村民委員會,但有些年齡大的人一般也稱村委會為大隊。


輸入密碼有誤


現在老百姓還是習慣稱村委會為大隊部或者大隊。說到蓋章,居住在農村的人基本都要用到蓋章,小青年結婚需要蓋章證明,結婚後有了孩子拿生育補貼需要蓋章證明,以後孩子考上大學申請助學貸款也需要蓋章證明。還有的家裡蓋房去鎮裡(鄉里)建管所國土所辦各種手續也要蓋章證明,家裡有老人去世了去殯儀館也要蓋章證明,總的來說只要你居住在地球上就有蓋不完的證明。以前大隊部的章都在大隊輔導員手裡,別看大隊輔導員不是官,但是權利不小,你只要用到蓋章就必須和大隊書記說一下,大隊書記同意了,你才能去大隊輔導員那裡蓋章。和大隊輔導員關係好的,馬上就給你蓋了。遇到關係一般的,大隊輔導員就會刁難你,不是讓你等就是說有事忙,頭腦靈活的馬上買兩包“大前門”事馬上就解決了。要是有小青年拿結婚證開證明,那就更得“意思意思”了,喜糖喜煙更是少不了,所以說大隊輔導員是一個“肥差”。隨著政府管理的進一步完善,現在村裡的公章全部上交到黨委統一管理,要想蓋章的話,先到村委開個證明,然後直接到鎮政府蓋章。不管是村委還是黨委態度都特別好,只要條件允許馬上就給你辦理了。這也反應了社會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社會的和諧發展,政府為老百姓真做實事的一種表現。




沃田朝陽


我是某某村的!一方面是鄉情,另方面是地名!當有人詆譭這個地名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服!這就是團隊的基礎!這種基於鄉情的基礎,永遠比企業招進的員工要牢固得多!

那麼,很多企業尚且能夠打造強有力的業務團隊,村組為什麼不能?原本就對所在地地名有一種不能割捨的情結,這種優勢是任何企業都望塵莫及的!

鄉村振興,把握情結來凝聚出強有力的團隊,只要有創造性思維與公心的人領頭,還會是難事嗎?如果是難事,問題一定出在村長與村書記的無能!當然,地方心態會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而這種阻礙是社會常態,並非鄉村特有,只要抓住本質,很容易化解。

假如,村組是一個企業,村裡的決策機構應該是村民推選的理事會。至於‘總經理’,中國人才濟濟,擇優聘用!


贛州花卉盆景苗木


這就是習慣的問題,說“大隊”的多為中老年人,這個年齡段的人經歷了那段時期,思想意識已形成了習慣的烙印。

“大隊”這個說法產生形成於上世紀5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個級別的基層組織或農村行政權力機構。即一個村為一個“大隊”,下設數個生產小隊,或再分為小組。大對以上為“人民公社”即現在的鄉、鎮級政府。60歲以上的人因為經歷過58年~84年著20多年的習慣說法,意念上一下子說“村委會”倒覺得拗口,“大隊”說著簡便,反正是一回事。

所以,任何事,一旦長期形成習慣,一下子改過來,需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青少年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較快。尤其是老年人,思想較“守舊”或說有點“僵化”,扭轉改變一個“概念”是緩慢的,甚至難以扭轉的。

70年代時,部隊“拉練”,我們在河北黃驊市某村駐紮時,房東大娘及村裡的老年人,和我們交談時,她們都是以“八路軍”稱呼我們,我就給大娘說,現在都叫“解放軍”了!大娘說知道,知道,說習慣了。據房東大娘說,解放前她們村曾駐過“八路軍”,後來一直到現在,沒有再駐過部隊,看見你們不由的就相起“八路軍”了,八路軍解放軍一樣,都是人民的子弟兵。這就是習慣“烙印”的問題。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現在,雖然農村的體制由生產大隊變成了村委會,可是農村上了歲數的人,都是從生產隊的時候過來的人,現在稱與大隊同級的村委會,還是習慣的叫大隊部。

現在的人,四零後到八零前的人很多。他們從記事起就是接受大隊、小隊那種組織形式。一敲鐘,一派活,就去地裡幹。按工分,得工錢,多勞多得,按工取酬。過著有飯大家吃,有活一起幹的生活。平常只要有難事,就去找隊長解決。

現在雖然已經分田單幹,但由於先入為主,人們還是很想念大集體那種生活方式。所以對生產隊這個詞還是念念不忘。當說起村委會時,還是習慣用大隊部這個稱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