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麦种植产量开始降低?

大旭的生活


说起小麦的种植产量降低,目前已经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回到老家经常听到一些农民反应,如今这种小麦投入增加了不少,但是产量就是提不上去,相比之下还没有改革开放的初期小麦的产量高,有的农民这样打比方,刚开始盛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时候,每亩地用一带磷肥,一袋碳酸氢铵,每亩地的小麦产量就能达到1200斤左右,后来有推行了“一喷三防”的小麦高产措施,小麦亩产高的能够达到1400斤,可是目前尤其是近几年,这种小麦的投入越来越高,每亩的产量不高反而下降,每亩地能够达到1200斤就是高产了,平均产量都在1000斤左右徘徊,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推广的农业技术,目前的产量应该提高才是,可是还是提高不上去,这样就降低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出现的小麦产量下降说法不一,但总结下来还是有以下原因的。首先是更卓方式的改变,以前,农民种植小麦尽管没有使用上如今的现代化,机械化程度也不高,但是农民在土地的耕作上那是精耕细耙,土壤的耕层很深,在深耕的同时都施用了大量的农家肥,土壤不像现在犁的很浅,有的使用的还是旋耕耙,耕作的土层更浅,这样一来每年都是如此也是造成土壤板结的一个原因,

第二是在肥料达到使用上,按照目前的小麦用肥还是比以前的质量好,但是由于是年年大量使用化肥,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的越来越少,这样大量的肥料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都沉积在土壤里,造成土壤的板结,土壤透气性差,就不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从而形成不了壮苗。

第三在管理上明显投入太少,我们知道以前种植小麦每到入冬前不但要锄地,还要浇风冻水,开春以后还要浇返青水,拔节期间有拔节水,还有灌浆水,每次浇水都会合理地对小麦进行施肥,同时还要进行“一喷三防”等,而目前很多的农民都外出打工,有的小麦基本上处与不管理的状态,仅仅依靠播种时的小麦底肥,后期营养跟不上,这样一来小麦减产是必定的。

第四小麦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由于管理跟不上,小麦的病虫害增加,尤其是白粉病、赤霉病的危害,直接导致小麦的减产。以上是本小编的分析,如有不当之处还希望补充。


乡里乡韵


小麦种植产量开始降低,这个问题很现实,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农民不重视,现在种植小麦利润微薄,甚至亏本,是不争的事实,为此许多农民不愿意在上面过多的投入。

对小麦的重视程度不够;种植一亩小麦,正常情况下,能收入2-3百元,却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遇到病虫害严重的年头,种植的小麦不但不会盈利,反而会亏本;所以,现在许多农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种植小麦,因为在小麦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再多,也不会有过多的收益,反而不如做别的事来得实惠;所以,现在小麦的种植处于“望天收”的状态,产量下降也就可以理解。

二,土质的变化,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自从无机肥出现以后,由于它使用方便,肥效高,丰产效果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长期大量的使用无机肥,导致土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有机质大量减少,导致的后果是小麦缺素症的发生和和土壤容肥能力的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农民觉得小麦各种怪病频发,和用肥量逐渐加大,小麦的产量却出现下降的原因。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小麦的产量提上来,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小麦的收购价格;小麦的收购价格上去了,农民觉得种小麦值得,就会在上面花费时间,精力,同时也激发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热情。

二,少用无机肥,多用有机肥。让土壤富含有机质,提高土壤的容肥性,增强小麦的抗逆性,这是让小麦增产的很关键的措施。

小麦产量下降,绝不是一件好事;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为什么小麦种植产量开始降低?

小麦是人们的主要口粮之一,刚实行责任间那会,人们为了能吃上白面,都减少粗粮种植面积,增加小麦种植面积,而且在地里每年都施农家土肥,化肥也必不可少,经过调整土地很快就变得肥沃,种植的小麦产量也逐年上升,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一家比一家高,农闲聊天时,尽是些关于小麦种植产量类的话题,谁家的小麦产量有多高,比谁家每亩又高出多少斤等话题,从闲聊话题中也体现了小麦丰收的景象和对小麦产量高的进一步渴望性,也说明了对小麦种植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积极努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生产的小麦除生活外还有了更多余粮。


在生活大转变的同时,一则现在家中主要劳力都外出打工挣钱,家中吃饭人口减少,既在外挣钱多还节约了口粮,使一年产的小麦够全家三、四年吃,二则由于小麦价格低迷,农民靠种小麦治富是改变不了穷光阴的,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大大下降,现在种植小麦,抱着一种态度,就是自家夠吃就行了,产量高也无所未,产量低也不忧愁,在麦田里也不再投入很大成本。

象在我们这儿,在秋播时,基本上没有人往地里施农家肥,只撒些尿素磷肥就行了,并且来年返青时,也不追返青拔节肥,逐年这样,致使土地肥力又回到了从前,这种粗放式的种植和管理小麦,导致的后果是:土壤在变贫脊,当年的小麦由于肥料缺乏,营养跟不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会受到制约,从而使小麦产量下降,再如果遇到少雨干旱,更会使小麦产量降低。

所以,我觉得小麦种植产量开始降低的原因是,小麦价格的低迷,使农民在种植时不再投入更多成本,致使土地贫脊和管理粗放,缺乏肥水营养跟不上,造成小麦生长不良,产量降低。


基层农人


小麦产量降低的主要问题,还是一个管理的问题,这牵扯到土壤肥力、浇水灌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一、土壤肥力。

1、土壤。近年以来,由于秸秆还田的大力推广,造成田间土壤通风透气,小麦播种深浅不一,出苗后根系遭受冻害或者因为风干速度快,造成出苗后苗黄苗弱。

2、肥料。多年以来农民都是以化学肥料作为小麦生产的主要肥料,几乎没有人使用有机肥、农家粪肥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了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这也是造成小麦产量下降的因素之一。

3、补救措施。建议秸秆还田时要把秸秆完全粉碎,如果有条件的应该将田间过长的秸秆拣出,同时还田后撒施尿素,并浇水。肥料使用应该有机肥无机肥结合使用,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二、浇水灌溉。

1、封地水。小麦是一个喜欢大水大肥的农作物,由于要经过越冬休眠,所以一定要浇封地水,如果实在浇不上,建议播种后进行镇压,尤其是秸秆还田地块,更要提前镇压。

2、返青水。返青水是促进小麦快速恢复正常生长,提高有效分蘖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浇不上返青水会对小麦后期拔节、孕穗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小麦大幅度减产。

3、灌浆水。小麦灌浆期对水分要求较高,此期如果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小麦灌浆不足,出现大量芘粒,同样也会影响小麦产量。

三、田间管理。由于小麦多年以来价格低廉,农民朋友大多在小麦播种以后到收获期间外出打工,对小麦疏于管理,造成小麦田间杂草丛生、保墒困难,甚至绝收。

田间管理包括播后镇压,冬前浇水,春季除草,提纯复壮,及时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了提高小麦产量,不能放任不管。

四、病虫害防治。近几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较重,这也许农民朋友疏于管理有关。

近几年危害严重的小麦病虫害有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尤其是条锈病发生较重)、赤霉病等,应该根据各种病虫害的不同发生时间提前进行防治。


人已醉梦难醒


小麦种植产量开始降低,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地方,在我们这里,这是没有的事啊!我们这冬小麦和春小麦都种植,产量一直保持在1000-1100斤左右,没有出现过降低的现象。只是有一点,种植效益降低了。如果产量最近出现下降,根据我的经验应该是在这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种子

作物要想取得很好的产量,选择好的品种是第一步,如果选种不当,长期不换种导致所种植的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就会出现产量下降、品质劣化现象。每年种植前都要远距离换种或者购买纯度高性状优良抗病性各方面都较强的品种,可以预防产量降低的问题。


二、气候

现在气候变化较大、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冬前由于受气温和前茬种植的影响,个别地方播种期推迟,小麦在冬前低温下抗性不足冻害严重、开春返青期干旱缺水、倒春寒影响、灌浆期干热风危害或者持续多雨引起小麦倒伏,就会引起小麦产量下降。像我们这边,前些年普遍以春小麦为主,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干旱缺水严重,春小麦面临浇水矛盾,近几年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并且冬小麦的产量目前还比较好。


三、土壤

小麦种植区,人们不注重对土壤的调理养护,普遍存在有机质缺乏土壤板结不透气、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现在能够舍得在种植小麦的地块上使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的人不多,很多农民朋友都是大量依靠化肥来补充营养、促进生长,都只关心一季的收获,所以种植多年后土壤恶化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了对肥料的吸收,小麦产量就会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四、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对产量影响很大,现在在小麦种植区,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等发生越来越严重,蚜虫、红蜘蛛越冬后持续危害茎干、叶片,地下害虫咬食种子、幼苗茎部,所有这些我们目前都是被动防治,所以防治的好坏对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大,对后期产量形成也有较大关系。


乡村新天地


根据我的评测、测评,这跟禁烧有关。我不在小麦产区,只能靠评价、估计了。你既然提这问题了,说明你已看到了实际情况。请你用实际情况评价一下是否有关禁烧。

焚烧秸秆是农耕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几千年来如此,今天更是重要!为什么?答:

1、气候变暖,病虫害严重,烧秸秆就是消灭大部分作物病虫。

2、土壤酸化,烧秸杆产生的草木灰,可中和酸性。

3、土地肥力下降,益菌减少,有机质几乎没有了。这是由于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化肥,有机肥(农家肥)几乎没投入所致,加上稍后的除草剂草甘膦滥用,制造有机肥的蚯蚓消失,加剧土地肥力下降。烧秸杆产生的草木灰、火烧土,就是肥料。

4、十五年来我所见到的水稻田,在无法焚烧秸秆(常积水)的田块,最先出现了以前主要靠农家肥时所没有的晚稻红叶病。

禁烧禁养,还种什么田?



飘向乐乐


我是王中海,资深农民,专注科学轻松种田。

小麦产量降低了么?这应该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河南山东小麦产量一样很好,所以不能一概而论,2018年湖北、安徽和河南局部确实有产量降低的现象。

河南北部小麦减产主要是因为有些强筋小麦品种不耐寒,刚好在发育敏感期倒春寒的危害造成一定减产。河南南部,湖北安徽则是因为赤霉病爆发而减产。

倒春寒造成的减产没法控制,只能在品种选择上下功夫,要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淘汰不耐寒的品种。

赤霉病造成的减产除了选择抗赤霉病品种之外,在扬花期间如果预报有雨,或者有雾天气发生一定要加上赤霉病的防治,药物选择应使用病菌抗性低的氰烯菌酯和麦田喜等新型农药,还要在使用方法上注意用过药后下雨,雨停重喷。

你那里都是什么原因造成减产的呢?欢迎留言。






王中海


小麦产量下降就要分种的总亩数下降和亩产量下降这两种情况。先说①种小麦总亩数下降原因是小麦价格较低,不如种其它经济作物收入高。还有这几年粮食处于饱和状况,政策提出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经济作物和果树种植规模,提高农民收入等。所以这几年种小麦总面积不断减少,因而造成了小麦总产量减少。②种小麦亩产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1)小麦不值钱,许多农民种小麦积极性不高,粗糙经营。(2)还有种小麦选种不严,施肥方面只重视上无机化肥;而不上农家有机肥。因而导制了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3)小麦病虫害防治不重视和不及时(4)不重视预防小麦“倒春寒”和干热风(5)没有管理好小麦杂草,如打小麦除草剂、除节节麦和野燕麦药。(6)小麦没有冬灌、春灌和浇好麦黄水。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也不列举。以上这些客观原因就导制了小麦亩产量下降。


老实人


诚邀

我认为造成小麦种植产量降低原因有2个大问题和3个小问题

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年国家都会向农民发放粮食种植补贴,但是这一笔补贴始终没有足额的到达农民的手中,造成农民种植稀里糊涂和一脸懵逼。积极性不高。

2、种的好不一定卖得好。我们都知道,相对于蔬菜水果或者其他经济作物来讲,粮食的销售价格始终是最低。一年两季也达不到种一季蔬菜卖的钱,所以产量低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少。

3、专家的原因:为什么这样说呢?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专家叫兽,以环境污染为由,禁止农民焚烧秸秆,殊不知,焚烧秸秆是为了增加土壤的活力,不仅能中和土壤酸性,还能消灭病虫害。这些对于农作物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禁,造成了土壤的酸碱不均衡,病虫害严重,产量自然就低了。

4、种植小麦的技术:虽然农民种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是还是应该加强管理,在小麦生长期合理追施水肥,同时在小麦孕穗期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吃货寂寞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小麦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土壤的肥力由于多年连续耕种,土地得不到休闲养地,只是一味地消耗。所以肥力严重下降了,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耗的太多。所以才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小麦产量下降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