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尋路出山

贵州:寻路出山

氣勢如虹的壩陵河大橋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高原重丘區,是滬瑞國道主幹線上跨越壩陵河大峽谷的第一座特大型橋樑。(視覺中國/圖)

繞盤山路到石門坎

在貴州開車,最大的感受是盤山路之多。

我從威寧出發,前往140公里之外的石門坎。那裡位於貴州西北部、靠近雲南昭通的烏蒙山區腹地,山路如同盤旋的幾何圖案。石門坎地區的平均海拔為2200米,時常大霧陰雨,加之溝壑縱橫,自古就是難以抵達的邊地。即便到了汽車時代,石門坎依然處在貴州公路網的末梢,沒有高速公路連通。

在峰迴路轉的盤山路上,我足足行駛了5個多小時。當最終到達石門坎時,我感到自己闖入了另一個世界。難以想象,100多年前,這片大山深處的苗鄉是整個西南山區苗族的文化中心。據說,當時來自外國的郵件,只要寫上“中國石門坎”,就可以順利寄到這裡——這一切都與基督教的傳教士有關。

如今,白色的石門坎福音堂仍然矗立在山間溼潤的空氣中,有一種英國鄉村教堂的古樸。沿著教堂旁的石階,我爬上一座小山。在這裡,埋葬著英國牧師柏格理和高志華的棺木。

1904年,柏格理沿著崎嶇的盤山小路,來到石門坎,開啟了改造石門坎的歷程。他建造教堂,創制苗文,結束了苗族無母語文字的歷史;他興辦新式學校,創辦了烏蒙山區第一所苗民小學和威寧縣第一所中學,還培養出苗族歷史上的第一位博士;他在中國首倡雙語教學,開中國近代男女同校的先河;他還創建了烏蒙山區的第一所西式醫院,使石門坎成為烏蒙山區最先接種牛痘疫苗,控制住天花流行的地方。1915年,柏格理因護理傷寒的學生,染病去世。出殯那天,1500多人為其送葬。許多苗民守靈數日,不願離開。

贵州:寻路出山

難以抵達的石門坎,藏著感人至深的故事。(南方週末資料圖/圖)

那天,在柏格理的墓前,我看到一個苗族小夥兒正放下一把鮮花。他指著腳下的盤山路告訴我,這條路會一直延續到石門坎下面的村寨。

在我們交談時,山谷中隱約傳來推土機的聲音。

“中水鎮到石門坎的高等級公路要開工了,”小夥子說。

我很高興,作為貴州最難抵達的地區,石門坎的路途終將變得平坦。毫無疑問,人們心中“黔路難”的印象,也將漸漸變成一種歷史記憶。不過,當這種歷史記憶與國家興衰聯繫在一起時,也會成為人們懷念和憑弔的對象。

比如,晴隆縣的“二十四道拐”。

尋找“二十四道拐”

在整個貴州,沒有哪個景點比“二十四道拐”更能體現貴州尋路出山的難度。抗日戰爭時期,這條彎彎曲曲的盤山路,成為當時中華民族命懸一線的象徵。

離開石門坎,我經威寧和六盤水,前往晴隆縣。1937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貴州成為抗戰大後方的交通中心和物資轉運中樞。當時,大部分國土已經淪陷,中國的對外交通基本中斷。只有聯通滇緬公路的滇黔公路,成為盟國援華物資到達重慶的“抗戰生命線”。“二十四道拐”由此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然而,它的發現過程同樣充滿了戲劇性。

“二十四道拐”最早為外界所知是在1943年5月。當時,一位美國攝影師拍攝了“二十四道拐”的照片,發表在海外雜誌上。那條不斷盤旋的公路,委蛇於群山之間,立即引起了轟動。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張照片具體拍攝於何處卻成為一個謎團。

199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雲南有關方面計劃拍攝一部滇緬公路的紀錄片。他們希望找到“二十四道拐”,但是沒人知道這條公路究竟在何處。

研究滇緬公路的雲南學者戈叔亞也在尋找“二十四道拐”。他前後花了8年時間,卻一直未曾找到2001年,他得知日本某雜誌曾出版過一本二戰寫真集,其中收錄過“二十四道拐”的照片。雜誌的編輯森山康平認為,“二十四道拐”可能不在雲南境內,而在貴州境內。

於是,戈叔亞拿著老照片來到貴州。在安順一位公路管理局退休職工的幫助下,他最終把“二十四道拐”的位置確定在了晴隆縣附近。戈叔亞一路詢問途經晴隆縣的客車司機。最終,一位老司機在看了老照片後告訴他:“從晴隆縣往昆明方向出去一公里,到了那裡只要問‘二十四道拐’,誰都知道……”

經過幾個小時的跋涉,戈叔亞終於在山頂看到了讓他激動不已的“二十四道拐”。他還找到了老照片的拍攝地點,拍攝了一張同樣的照片。戈叔亞說,站在那裡,距離峭壁邊緣不足30釐米,能感到腳下的石頭在晃動。他因此由衷地佩服當年拍攝這張照片的美國攝影師。

贵州:寻路出山

最能體現貴州尋路出山難度的“二十四道拐”。(視覺中國/圖)

如今,出晴隆縣城,我沿著導航的指示,很輕鬆地就找到了“二十四道拐”。1954年,貴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道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縱坡放緩,設計新修了一條6公里的回頭彎瀝青路。如今的“二十四道拐”,上下兩端都與320國道連接,雖然已不再是主幹道,但仍會有車輛通行。

從山腳至山頂,“二十四道拐”的直線距離僅為350米,垂直高度約260米。在傾角約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4公里。我沿著土路,拐過一個又一個的S彎。走完全程,看了看錶,只用了不到7分鐘。

如今,“二十四道拐”已經成為晴隆的著名旅遊景點。人們走高速公路來到這裡,開上“二十四道拐”,為的是體驗一下曾經的艱難——當時中國的唯一補給線,就是靠這樣一條盤山公路,艱難地維繫著……

2007年12月31日,滬昆高速貴州境西段的鎮勝高速正式通車。和“二十四道拐”一樣,1954年滇黔公路改造時所修的新路,也成為了備用公路。我懷著憑弔過後的感慨,從晴隆縣輕鬆地上了高速,向著安順駛去。

貴黃公路,連接貴州第一風景

安順,位於貴州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貴黃公路的中段。

1927年,貴州軍閥周西成派人從香港買來了貴州歷史上的第一輛汽車(雪佛蘭5座車)。然而,彼時的貴州有了車,卻還無路。

為了把車運到貴陽,周西成令人把車從廣東陸路運到廣西柳州,然後沿都柳江水運到榕江。榕江到三都的河道通不了大船,於是只好將兩艘小船拼接在一起,將汽車再運到三都。快到三都時,天降暴雨,河水暴漲,船和車都沉沒了。直到雨停了,船工才在100元大洋的懸賞下,把汽車打撈上來。周西成只能令人將車拆散,僱人挑抬十多天才到貴陽,重新組裝。經過這樣一番磨難,貴州終於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一輛汽車。

這一則貴州交通史上的著名段子,形象地展現了貴州當年的交通狀況。然而,隨著第一輛汽車的到來,貴州各界的築路熱情卻被點燃了。

1927年,周西成著手修築長途公路。1928年1月,安順至貴陽的公路率先通車。路面寬度開始為3.66米,隨後全部拓寬到6.09米,成為貴州最早的長途公路。公路後來又延伸至黃果樹,就是今天貴黃公路的前身。

1988年,貴州省的第一條高等級公路,也是從貴陽到安順再到黃果樹。這既是歷史的巧合,也暗藏著某種必然性。一方面,連接省會貴陽和黔中咽喉安順的道路本身就有重要的價值;另一方面,黃果樹作為貴州最有名的景點,提高通達條件的意義不言而喻。

貴黃公路全長137公里,於1986年8月15日動工,1991年5月16日竣工通車。貴陽到安順的行車時間,從4小時下降到2小時。

在貴州極為複雜的地理條件下,修建貴黃公路是當時的一大創舉,也是中國山區高等級公路的一個典型。貴黃公路的一級路段最高車速可達100公里/小時,是貴州歷史上的首次。公路不僅全封閉,還配備了先進的電子雷達測速儀、路面和路肩的反光標誌。

不過,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回眸,貴黃公路與“全封閉立體交叉”的G60滬昆高速貴陽至安順段,在技術上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如今,走滬昆高速,從安順到貴陽僅僅需要1小時而已。

為了體驗貴黃公路,我從安順出發,沿老貴黃公路,前往貴陽。雖然已有將近30年的歷史,貴黃公路的路面情況仍然不錯。路上的車輛很少,只有一些運輸的大貨車呼嘯而過。我發現,貴黃公路幾乎與滬昆高速平行。我時而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飛快地將我甩在身後。

贵州:寻路出山

安順的油菜河,狹長的河谷地帶仿如秘境。(南方週末資料圖/圖)

貴黃公路不僅連接了貴陽和黃果樹大瀑布,還串聯起了天龍屯堡、雲山屯堡這樣有歷史意義的地方。當地人告訴我,在貴黃公路通車之前,這些古老的屯堡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幾乎沒有任何旅遊收入。如今,“雲峰八寨”已經成為安順旅遊的一張名片。

路過雲山屯堡時,我特意去看了看。雲山屯堡是“雲峰八寨”中保存最完好的屯堡文化村。當年,明朝為了永固江山,採取屯田戍邊的政策,建立衛所制度。

在滇黔古驛道兩側的產糧區和關隘廣設屯兵之堡,派駐江南漢兵屯田駐守,漸漸形成了“屯堡”。

我在書中看到,屯堡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大明遺風、江南餘韻”。在雲山屯堡內,我看到一座座有著600年曆史的石頭民居依然保存完好。整個村寨就如同一座石頭城堡,大門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屋頂瓦片佈置成魚鱗狀,取“人丁興旺”之義。院內天井的對角地漏一邊是鯉魚,一邊是龍門,取“鯉魚躍龍門”之義。

那天,雲山屯堡的村民正在利用農閒時節翻修村內的道路。屯堡的大門外,支起了大帳篷,架起了大柴鍋。婦女們正在切菜做飯,慰勞修路的男人們。沿著山間小路,我爬向雲鷲山的頂峰。那裡不僅有著名的雲鷲寺,還可以俯瞰到貴黃公路的沿線風貌。

站在雲鷲寺的山巔,眼前展現出一片喀斯特地貌的群山。在薄霧中,群山宛如連綿起伏的竹筍。貴黃公路和滬昆高速,就蜿蜒在這些竹筍之間,好像古人飄逸的腰帶。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喀斯特山區,築路的複雜程度會有多高。也會明白,貴州今天的交通便利是多麼來之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