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清了,为什么鱼虾反而少了?

钉头七箭书一量子诅咒


这个问题隐性把黄河变清和黄河鱼类资源减少变成因果关系是不科学的,二者有一定间接的联系,并不是完全因果关系,因为造成黄河鱼类减少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因素有很多。我回答了很多关于黄河下游的问题,今天来说说黄河中游。

黄河变清,是中游几代人治理的成果

其实黄河上游至黄河河口镇,含沙量并不高,至中游的河口镇时,年均含沙量只有6kg/m3,年输沙1.46亿吨。黄河经过晋陕大峡谷之后,由于峡谷两岸,特别左岸陕西地区,众多支流输送泥沙,到龙门时,年平均含量达到了37kg/m3,年输沙量也达到了10.64亿吨,仅无定河就贡献了1.63亿吨。可见黄河泥沙治理重点在中游,中游治理重点在陕西北部。

目前黄河中游最直接治理泥沙流失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植被,抵抗地表水的侵蚀。二是直接在小流域内建设淤地坝,拦沙坝。从50年代开始,晋陕峡谷两岸就开始建设淤地坝,拦沙坝。2012年时,陕西还计划投资107亿,建设8000多座淤地坝。2017年陕西的淤地坝数量占全国数量一半以上,达到了惊人的3.39万座,拦沙效果58亿吨。下图是淤地变成良田的景象。

加上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蓄浑排清,黄河时至今日有机会变化已是几代人的努力结果了。

所以单以泥沙角度,是无法解释黄河上游鱼类资源问题。

黄河鱼类减少,人为因素居多

回到题目问题,上文大概解释了黄河变清一些因素,对鱼类减少不利因素是小浪底,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因为这阻断黄河干流鱼类通道连通性,鱼类的生存环境破碎化,食物来源被压缩,对洄游性鱼类繁殖造成毁灭打击。

下图是小浪底水库的蓄浑排清。

但是黄河鱼类过去几十年面临的威胁,远不止这些,人类上游龙门峡放养外来的虹鳟,及中游放养外来的银鱼现在都是优势物种。本地物种生存空间也面临外来户的竞争,原来极边扁咽齿鱼 、花斑裸鲤 、骨唇黄河鱼、厚唇裸重唇鱼、北方铜鱼、鳗鲡基本消失了。

其次人类过度利用黄河水,黄河在1972年-1999年间,经常断流,对下游的鱼类生存环境是直接影响。

人类黄河两岸排污,水体恶化也是造成鱼类的死亡因素之一。


希望以上对大家理解黄河变清和鱼类减少的认识有帮助




昆仑还东国


观点:黄河水变清了,河中鱼虾却少了,谁是“幕后”推手?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原题主混淆了黄河水清了与黄河水中鱼虾少了的因果关系。黄河水变清了只能说明黄河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更适合鱼类生存了,黄河多年的污染治理出成效了,但黄河水中鱼虾增多并不是黄河水变清的必然结果。

其次,黄河水中鱼类资源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及污染、过度捕捞以及电鱼、炸鱼、毒鱼和使用绝户网进行非法捕捞等。黄河水清了说明工业排放及污染减少了,因此而导致水中鱼类死亡和减少的可能减少或排除了,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利益采用电鱼、炸鱼、毒鱼和绝户网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给渔业资源造成毁灭性影响的方式进行非法捕捞,也是导致我国许多渔业水域渔业资源迅速减少与严重枯竭的重要原因。

因此,想要恢复我国黄河等江河及自然水域水清澈、鱼虾多的盛景,必须在加强工业排放及污染治理的同时,强化渔业捕捞监管,重拳打击电鱼、炸鱼、毒鱼和使用绝户网进行非法捕捞的渔业违法行为,从根本上斩断伸向我国江河湖水生态系统的黑手。

您说是吗?欢迎阅读!转发!点赞!交流!分享知识!🙏🙏🙏🙏



暖冬丝语G


您好,我是小兮,很荣幸来解答您的问题

咱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说的就是河水太清的话里面时不会有鱼的。可是为什么呢?河水清了不更好吗?别着急,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其实对于鱼儿来说,水太清也是一件坏事,首先鱼儿们的食物主要就是海藻,浮游生物之类,而如果水太清的话,里面的浮游生物,海藻之类就会非常少,所以鱼儿就没有了食物来源,鱼自然就少了,其次如果河水太清了,鱼儿没办法在里面躲避自己天敌,所以鱼儿是不会生存在特别清的河水中的。



黄河里淤泥那么多鱼儿怎么能生存下来呢?

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国的黄河因为淤泥和泥土的积累,而促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那么为啥这样的河水里还会有鱼儿呢?原来这是因为黄河的泥土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盐类物质,而这类物质对于浮游生物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养分,有了这些泥土的滋润,浮游生物自然可以大量的繁殖,也是因为这些浮游生物的存在,鱼儿们才得以生存下来,不过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水太浑浊的话,鱼儿也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太浑浊的水,里面的有害物质会过多,而且如果鱼儿长时间生活在这里面的话,也会造成缺氧现象。



好了,以上就是小兮为大家做的解答,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兮都会一一的回复大家的(๑• . •๑)


这个杀手有点冷哟


水清了鱼少了,鱼虾骤然不适应也不奇怪。

但少钓到两条鱼少捞到几斤虾与黄河水变清这大局相比仅是件很细微的枝节。

还是黄河水清了好,说明了沿岸人民为绿化水土保持付出了大力气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情况改善了许多,如仍像过去千百年那样任由黄河水卷着浊浪把两岸泥沙冲刷带走,把河床淤积到都高过地面,经常泛滥成灾,堤岸唯有越筑越高,这对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就越来越没保障!

致于往日长期生活在浊水中的鱼虾不适可能是事实。我估计在黄河水变清之前,早有水产养殖的科研机构立项研究,並牵头重新驯养些逐渐适应了清水的鱼虾每年定期放进黄河里。这应不是难事。中國人嘛,有困难就有办法,别急连门外汉都想得到的事,相信这向题很快就能得到完满的解决。


小笙常谈


别的不知道,小浪底水库这几年是放水放的太狠了,鱼少了,08年以前钓鱼,随便一下午钓个七八斤十来斤鲫鱼给玩似的,我用双钩,有时候挂上蚯蚓试杆都能挂上来两条。最近几年不行了,鱼不好钓


过好每一天211997415


提这问题的是脑子进水吗?

还是太贱?

水至清则无鱼,与黄河清两码事。

河水有矿物有腐殖质溶入水中才有利鱼业,但黄河更多是泥沙,

清点儿不好吗?清点儿之后,两岸有了树,有了草,可以有飞虫,有落叶,有草碎这也养鱼,

目前就算鱼少了,也是过分捕捞电鱼造成的。


AUTUYT


适应了几千年的浑水,现在突然变清澈透明了,对于黄河的水族当然不适应。一是清水中无法隐藏起来,被眼睛好的天敌干吃了。二是浑水里在习惯了,突然玩清水,身体内部代谢出问题,生病死了。三是浑水中生活的其他水族少了,没吃的,饿死了。所以关键是环境问题引起的黄河水清而无🐠。


西风烈31306171


清道夫多了,鱼就少了,甚至灭绝


岁月悠悠141091833


应该制定法律法规,建议:多划分几个永久性鱼类保护河流段和场所(每一个保护河流段至少100至150公里),不管是什么季节都决不能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捕捞、下毒。凡是在规定鱼类保护各区域河流段和场所捕捉鱼类、更不得任何以其它理由从事活动,科学研究考察应得到国家政府批准并同时有政府和民间组织监护。一旦查出轻则判刑3至5年并重罚100万元以上,重罚砍手砍脚并挖眼睛,不判刑不罚款!


玛莎拉蒂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深厚的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