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最清高的女子,却有自己最不齿的结局

金陵十二钗里面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其他都是贾府的人,或贾府的近亲,只有一个女子和贾府没有亲缘关系,只是被贾府邀请,在贾府所设尼姑庵内修行。是的,这个女子就是带发修行的尼姑-妙玉。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的十二个女子里面第十个出场的女子。因为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的省亲,修建了大观园,还要为大观园里面的尼姑庵安排好修行的尼姑,貌似古代的大家族都有供养自己的寺院或者尼姑庵的传统,也许是为了日夜为自己家族祈福兴旺吧。妙玉就是这么被介绍进来的。可是妙玉并不是和其他的小尼姑一样被或聘或买的接到贾府的,而是专门下了“请帖”请过来的。

金陵十二钗最清高的女子,却有自己最不齿的结局

因为妙玉不是平常的尼姑,首先她是带发修行,并不是看透了现实,遁入空门的。本来也是苏州仕宦之家的小姐,只是因为自小多病,买替身都不管用,自入了空门修行才好了。父母亡故后就一直跟着师傅修行,师傅临终嘱咐她不能回乡,才留在了京城外的牟尼庵。 这样的身世,自然有骄傲的资本,王夫人都高看的几分,才让人专门下了请帖,所以脂砚斋批语“补出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洁”。

金陵十二钗最清高的女子,却有自己最不齿的结局

只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妙玉自恃才情过人,出世清高,除了大观园的个别大家闺秀,和贾宝玉,连平常人人都称赞宽厚的李纨都说妙玉不好相处。可见妙玉日常的行为有惹人不舒服的嫌疑。而且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栊翠庵喝了一杯茶,妙玉拿出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 成窑五彩小盖盅” “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都是稀世珍品。而且因为贾母让刘姥姥用成窑的小盖盅喝了半杯茶,妙玉就不要了。可见这个自诩高洁,修习佛法的女子,并没有真正的出世,反而对世俗的阶级富贵贫贱,世俗的道德审美,很是看重。真是“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金陵十二钗最清高的女子,却有自己最不齿的结局

十八岁的芳华之年,会志愿守着古佛青灯吗?笔者以为不是的,妙玉自称槛外人,给贾宝玉写拜帖;晚上听到黛玉和湘云在做联诗,就是因为听到了外面还了的声音,出来玩赏。可见寂寞尼姑庵的生活,并不是妙玉想要的。她看似个出世人,其实一直活在世俗中。

金陵十二钗最清高的女子,却有自己最不齿的结局

贾府被盗的夜晚,妙玉恰巧就去找了惜春,被窥到了美貌。第二天就被盗贼掳走了。“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

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些妙玉的判词判曲都显示了妙玉终是身陷自己所不齿的“风尘肮脏”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