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老職工的苦和淚是怎樣的?

手機用戶50906468621


下崗職工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經濟來源,往往會陷入艱難的生活中。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分工越來越明確,許多的工作短時間內很難去適應。

下崗工人,真的苦。在最該支撐家裡的年齡裡,卻失業了。

下崗職工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在原企業已沒有工作崗位,沒有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係,有就業要求,尚未就業的人員。第二類是被迫與企業解除勞動關係(俗稱:買斷工齡)轉為靈活就業的人員。

當年我叔,由於國家企業的裁員,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類,給開了兩年的失業保險金,之後什麼也沒有了,也沒有人管了,沒辦法只能和農民兄弟一樣去工地幹活,由於從小就上學到工廠沒有出過多大的力,身體沒有鍛鍊好,只能勉強維持體力活。力量沒有農民的大,受苦幹活還不是很適應。如果到一些工廠去應聘,人家說超過35歲的不要。

還好,我叔機智,不想再過這種隨時都失業的工作,自己學習了怎麼去做手抓餅,烤冷麵等的一些街邊小攤的營生,慢慢的在別人還在找工作的時候,掙到了自己的金。

人生中,其實也是這樣,當失業的時候,不要怕,找準自己的方位,也許你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種天地。


墨g心


說起下崗職工,我感觸太多了,因為我在社保部門工作期間接待了大批下崗職工,當然下崗職工中也有一部分人已重新就業,也有少數人自己乾的出色當了老闆,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下崗職工既無一技之長,又無資金創業,生活確實艱難。

我們當地2000年前年後的企業改制,形成了大批下崗職工,尤其是一些從事體力活的職工,沒有技術含量,下崗後找工作也難。因為下崗職工有相當一部分當初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村裡也已沒了土地,在城裡生活又找不到工作,還要供孩子上學、養家餬口,真的讓你看後流淚,他們的處境還真不如農民工。

好在我們現在有些社保政策已向下崗職工傾斜,但目前還是杯水車薪。希望國家能加大對下崗職工生活及社保補貼。


溫馨社保


今年我61歲。2000年夫妻雙下崗,生活沒了保障。當時妻有高血壓,還要培養兒子好好讀書,我己預測到以後的生活要堅難,我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2001年把回遷房單室的使用權賣了5.5萬去做生意,賺錢後再買房。04年兒子考上大學後,妻被檢查並確診為尿毒症,2011年妻病故。7年時間除掉醫保,自費將近40萬,在這以後由於沒有了資金就再也賺不到錢了。從賣房子開始到現在都在租房生活。按著公租房的標準,2015年我的公租房申請被批准,2年後可配租。配租後因地域的問題我都沒參加。我18年9月退休了。10月份有了地點合適的公租房,結果我被告知我的退休金高出公租房紅線100多元。現在退休金每年都在漲,不知我的退休金何時能底於公租房的紅線。唉,這大半輩子太不容易了。


手機用戶74936225903


我親戚二次下崗時他說一句話,像刺樣紮在我心頭,時不時讓我心疼。他說:他每天都拿命在撐著、熬著……

第一次下崗是在九十年代未期,當時他不到40歲。下崗後幾經磨難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在某超市打工,通過自己努力,勤奮從普通職工做到某超市中層幹部,在這超市工作10年餘時於2017年6月再次下崗。

此時他已50歲有餘,二次下崗。對他來說簡直是天塌下來,到了這年齡,身體也不如以前。怎麼辦?還有7一8年才能退休,這段時間沒有經濟來源,日子怎麼過。再找工作因年齡和身體狀況,很難找到合適的……

只能打打臨工餬口,不敢生病,不敢休息,天天在尋活……

撐著……熬著……🙏🙏🙏

太不容易了!


陳一222


天下受苦人都有一本血淚賬!

我67年的,老婆68年的!老婆外貿加工廠下崗,沒有工作,一家人三口,我一個人上班,肩上擔子越來越重。靠誰都不行,男人就要靠自己!白天單位上班,只有星期天有時間,每週六晚上4點起床,趕火車到成都趕早市,2個小時到成都,再從北站到棟青樹、青羊宮、送仙橋、草堂、猛追灣、北門、羅馬廣場、文殊院、大安…為了時間飯都沒時間吃。進門票、地圖、小錢,賺幾角錢的利潤!連續十年!年輕瞌睡多,在火車過道上睡,經常睡過!好在終點站在成都!哪個苦呀!


蔡大哥111


自從下崗後一下子沒有了生活的頭須。那是04年的時候因單位破產,職工全都下崗,到了社會上什麼也不會做,做生意沒有本錢,妻子是家庭婦女,也沒有經濟來源,沒辦法我只能去打工,生活真是苦,孩子要上學,還要交房租,(上班時住單位公房,下崗後不讓住了),更談不上交養老保險金,還有醫保,04年下崗到現在養老保險和醫保都沒有交,因交不起。現在50多歲了還在打工,工資低,好工作不要年齡太大,實在太難了。


尋石者民強


有很多下崗職工沒有挺到今天呢。舊年我曾在《羊城晚報花地版》上發過一篇小說《樓上人家》,說的就是下崗職工的困窘生活狀態。小說的主人翁,其原型已過世好幾年了。當初他下崗後推一人力車搞街頭搬運,風裡來雨裡去,拉磚頭背水泥搬傢俱換煤氣,沒日沒夜地幹活養活自己和老婆孩子(他夫人本就沒工作),有病舍不得花錢去醫院,吃飯也是隨便對付,從沒見他穿一件體面的衣服,總是髒兮兮的......類似的人物中,有不少倒下了,物質生活艱難和精神壓力過大,有多少人能扛得住。下崗工人的辛酸,真是不說倒還罷了,提起來,那就是“一語內雙流”。


陳淹林


當年下崗的老工人熬過了歲月,進入2010年後基本上都能夠拿到退休金了。只是工人的退休金僅僅夠度日(1000多到2000多不等)!最後一批八十年代中期參加工作的也快了,再熬個三五年。這類人工齡都在二十年以下,退休金也是很少,年齡應該是55歲以上至59歲之間,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六零後。還好,下崗時,他們還很年輕,很快適應了社會,立即全身心投入,很多人都解決了溫飽問題,也買了房,他們都是獨生子女,現在幾乎做了爺爺奶奶。現在還能幹點事,也是社會的中堅力量。至於退休的五零人,已經是風燭殘年,他們的孩子是七零後……


眞如長眉


下崗老職工的苦和淚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放眼過去,簡直可以出一本血淚史。

剛剛下崗的時候,很多人拿著那點微乎其微的補償金,摸索市場,進行創業。由於對市場的不瞭解,大多數人都血本無歸。面臨這養家餬口和技術短缺的難題,很多人只能幹一些繁重的體力活,雖然收入不高,但是可以保障家人的暖飽。

隨著國家的不斷髮展,很多先進的設備湧入國門。先進的設備又代替了很大一部分人工,這又使一部分下崗工人再次被迫下崗。此時,大部分下崗職工已經人到中年,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處處用錢的難題。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的下降,繁重的體力勞動,顯然已經是很多人身體的負擔了。很多人為了生活只能擺擺地攤,幹一些保潔之類的輕活,來維持生計。

當孩子獨立了,父母去世了,下崗職工的難題又來了。別的不說,單指養老保險這一項,難住了多少下崗職工。目前國家針對下崗職工的政策只有40、50這一項,而且條條框框的規定還特別多,如果年齡剛好合適,趕上了40、50政策還要好一點,好歹退休後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很多下崗職工的年齡都不符合40、50政策,在面臨著生活的窘迫,很多下崗職工只能挺著,扛著。即便手裡有些閒錢的人,想補繳卻不敢補繳,由於長期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身體已經留下了很多職業病,如果將手裡的閒錢全部補繳養老保險,身體一旦有突發病症連醫院都住不起。

以上只是簡單的總結,還有很多下崗老職工面臨著更困難的生活,他們只能煎熬著,強活著。相信隨著國家體制不斷的完善,一定會更好的針對下崗職工的政策,相信國家沒有忘記當初為祖國建設奉獻國的這些人。


好奇害死貓123496784


今天我用心寫這篇文字,只是記錄我周圍的人。

其實我不瞭解下崗職工這代人下崗時的生活有多苦多艱難,前幾天寫了一個小文看到那麼多的評論我心深受觸動。

在五十多歲還能走進工廠打工的是不是生活都算好的了,剛下崗時,有些人賴以生存的飯碗沒了,沒有一技之長,沒有文化,沒有住房,覺得天瞬間就蹋下來了。

生活一切都需要錢,有些人敢闖敢拼,有些人會些技術,經商、下海,有失敗的,有成功的。有些人放下尊嚴、面子,擺地攤,打零工,最髒最累的活都幹過,艱難度曰,有些人運氣好又重新找到工作。不管怎樣時代都在向前發展,社會都在進步,我們的生活都在改變著,雖說苦過,累過,現在相比過去幸福的多。

但還有那一部分人在貧困線上掙扎著,可能天不隨人意,人如浮萍漂泊,定無居所,甚至有的人馬上要退休了,養老金還無著落,有的退休補養老費用十來萬元,東借西湊為了老年生活拼搏著。

一個保安公司大多都是50多歲下崗工人,沒有技能只能掙著2000來塊的工資,每天生活焦慮,都不知道哪天保安公司都不用他們了,甚至因貧困一部人家庭生活都不幸,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大有人在。

曾經給我帶孩子的一對夫婦,下崗後做保潔、保姆、擺地攤、賣菜、飯店洗碗,直到房子動遷生活才好些,可是大叔退休時補了9萬養老保險費用,退休二年後人又病了,中風,目前生活不能自理。

公司門衛保安楊大叔夫婦二人也是,妻子環衛工人,多冷多熱都堅守工作崗位上,楊大叔單位給交著最低的保險,他在外面打工,也做過生意,失敗了,目前雖說曰子清苦,還有二年退休,盼望著早點退休,回家好好休息一下,這些年太累了,生活的不容易,打算退休和老伴遊山玩水去。

還好,國家針對下崗職工出臺了很多政策。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歸宿,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