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老职工的苦和泪是怎样的?

手机用户50906468621


下岗职工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往往会陷入艰难的生活中。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分工越来越明确,许多的工作短时间内很难去适应。

下岗工人,真的苦。在最该支撑家里的年龄里,却失业了。

下岗职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原企业已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有就业要求,尚未就业的人员。第二类是被迫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俗称:买断工龄)转为灵活就业的人员。

当年我叔,由于国家企业的裁员,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类,给开了两年的失业保险金,之后什么也没有了,也没有人管了,没办法只能和农民兄弟一样去工地干活,由于从小就上学到工厂没有出过多大的力,身体没有锻炼好,只能勉强维持体力活。力量没有农民的大,受苦干活还不是很适应。如果到一些工厂去应聘,人家说超过35岁的不要。

还好,我叔机智,不想再过这种随时都失业的工作,自己学习了怎么去做手抓饼,烤冷面等的一些街边小摊的营生,慢慢的在别人还在找工作的时候,挣到了自己的金。

人生中,其实也是这样,当失业的时候,不要怕,找准自己的方位,也许你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种天地。


墨g心


说起下岗职工,我感触太多了,因为我在社保部门工作期间接待了大批下岗职工,当然下岗职工中也有一部分人已重新就业,也有少数人自己干的出色当了老板,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既无一技之长,又无资金创业,生活确实艰难。

我们当地2000年前年后的企业改制,形成了大批下岗职工,尤其是一些从事体力活的职工,没有技术含量,下岗后找工作也难。因为下岗职工有相当一部分当初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村里也已没了土地,在城里生活又找不到工作,还要供孩子上学、养家糊口,真的让你看后流泪,他们的处境还真不如农民工。

好在我们现在有些社保政策已向下岗职工倾斜,但目前还是杯水车薪。希望国家能加大对下岗职工生活及社保补贴。


温馨社保


今年我61岁。2000年夫妻双下岗,生活没了保障。当时妻有高血压,还要培养儿子好好读书,我己预测到以后的生活要坚难,我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2001年把回迁房单室的使用权卖了5.5万去做生意,赚钱后再买房。04年儿子考上大学后,妻被检查并确诊为尿毒症,2011年妻病故。7年时间除掉医保,自费将近40万,在这以后由于没有了资金就再也赚不到钱了。从卖房子开始到现在都在租房生活。按着公租房的标准,2015年我的公租房申请被批准,2年后可配租。配租后因地域的问题我都沒参加。我18年9月退休了。10月份有了地点合适的公租房,结果我被告知我的退休金高出公租房红线100多元。现在退休金每年都在涨,不知我的退休金何时能底于公租房的红线。唉,这大半辈子太不容易了。


手机用户74936225903


我亲戚二次下岗时他说一句话,像刺样扎在我心头,时不时让我心疼。他说:他每天都拿命在撑着、熬着……

第一次下岗是在九十年代未期,当时他不到40岁。下岗后几经磨难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在某超市打工,通过自己努力,勤奋从普通职工做到某超市中层干部,在这超市工作10年余时于2017年6月再次下岗。

此时他已50岁有余,二次下岗。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塌下来,到了这年龄,身体也不如以前。怎么办?还有7一8年才能退休,这段时间没有经济来源,日子怎么过。再找工作因年龄和身体状况,很难找到合适的……

只能打打临工糊口,不敢生病,不敢休息,天天在寻活……

撑着……熬着……🙏🙏🙏

太不容易了!


陈一222


天下受苦人都有一本血泪账!

我67年的,老婆68年的!老婆外贸加工厂下岗,没有工作,一家人三口,我一个人上班,肩上担子越来越重。靠谁都不行,男人就要靠自己!白天单位上班,只有星期天有时间,每周六晚上4点起床,赶火车到成都赶早市,2个小时到成都,再从北站到栋青树、青羊宫、送仙桥、草堂、猛追湾、北门、罗马广场、文殊院、大安…为了时间饭都没时间吃。进门票、地图、小钱,赚几角钱的利润!连续十年!年轻瞌睡多,在火车过道上睡,经常睡过!好在终点站在成都!哪个苦呀!


蔡大哥111


自从下岗后一下子没有了生活的头须。那是04年的时候因单位破产,职工全都下岗,到了社会上什么也不会做,做生意没有本钱,妻子是家庭妇女,也没有经济来源,没办法我只能去打工,生活真是苦,孩子要上学,还要交房租,(上班时住单位公房,下岗后不让住了),更谈不上交养老保险金,还有医保,04年下岗到现在养老保险和医保都没有交,因交不起。现在50多岁了还在打工,工资低,好工作不要年龄太大,实在太难了。


寻石者民强


有很多下岗职工没有挺到今天呢。旧年我曾在《羊城晚报花地版》上发过一篇小说《楼上人家》,说的就是下岗职工的困窘生活状态。小说的主人翁,其原型已过世好几年了。当初他下岗后推一人力车搞街头搬运,风里来雨里去,拉砖头背水泥搬家具换煤气,没日没夜地干活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他夫人本就没工作),有病舍不得花钱去医院,吃饭也是随便对付,从没见他穿一件体面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类似的人物中,有不少倒下了,物质生活艰难和精神压力过大,有多少人能扛得住。下岗工人的辛酸,真是不说倒还罢了,提起来,那就是“一语内双流”。


陈淹林


当年下岗的老工人熬过了岁月,进入2010年后基本上都能够拿到退休金了。只是工人的退休金仅仅够度日(1000多到2000多不等)!最后一批八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的也快了,再熬个三五年。这类人工龄都在二十年以下,退休金也是很少,年龄应该是55岁以上至59岁之间,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六零后。还好,下岗时,他们还很年轻,很快适应了社会,立即全身心投入,很多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买了房,他们都是独生子女,现在几乎做了爷爷奶奶。现在还能干点事,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至于退休的五零人,已经是风烛残年,他们的孩子是七零后……


眞如長眉


下岗老职工的苦和泪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放眼过去,简直可以出一本血泪史。

刚刚下岗的时候,很多人拿着那点微乎其微的补偿金,摸索市场,进行创业。由于对市场的不了解,大多数人都血本无归。面临这养家糊口和技术短缺的难题,很多人只能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可以保障家人的暖饱。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设备涌入国门。先进的设备又代替了很大一部分人工,这又使一部分下岗工人再次被迫下岗。此时,大部分下岗职工已经人到中年,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处处用钱的难题。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繁重的体力劳动,显然已经是很多人身体的负担了。很多人为了生活只能摆摆地摊,干一些保洁之类的轻活,来维持生计。

当孩子独立了,父母去世了,下岗职工的难题又来了。别的不说,单指养老保险这一项,难住了多少下岗职工。目前国家针对下岗职工的政策只有40、50这一项,而且条条框框的规定还特别多,如果年龄刚好合适,赶上了40、50政策还要好一点,好歹退休后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很多下岗职工的年龄都不符合40、50政策,在面临着生活的窘迫,很多下岗职工只能挺着,扛着。即便手里有些闲钱的人,想补缴却不敢补缴,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体已经留下了很多职业病,如果将手里的闲钱全部补缴养老保险,身体一旦有突发病症连医院都住不起。

以上只是简单的总结,还有很多下岗老职工面临着更困难的生活,他们只能煎熬着,强活着。相信随着国家体制不断的完善,一定会更好的针对下岗职工的政策,相信国家没有忘记当初为祖国建设奉献国的这些人。


好奇害死猫123496784


今天我用心写这篇文字,只是记录我周围的人。

其实我不了解下岗职工这代人下岗时的生活有多苦多艰难,前几天写了一个小文看到那么多的评论我心深受触动。

在五十多岁还能走进工厂打工的是不是生活都算好的了,刚下岗时,有些人赖以生存的饭碗没了,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文化,没有住房,觉得天瞬间就蹋下来了。

生活一切都需要钱,有些人敢闯敢拼,有些人会些技术,经商、下海,有失败的,有成功的。有些人放下尊严、面子,摆地摊,打零工,最脏最累的活都干过,艰难度曰,有些人运气好又重新找到工作。不管怎样时代都在向前发展,社会都在进步,我们的生活都在改变着,虽说苦过,累过,现在相比过去幸福的多。

但还有那一部分人在贫困线上挣扎着,可能天不随人意,人如浮萍漂泊,定无居所,甚至有的人马上要退休了,养老金还无着落,有的退休补养老费用十来万元,东借西凑为了老年生活拼搏着。

一个保安公司大多都是50多岁下岗工人,没有技能只能挣着2000来块的工资,每天生活焦虑,都不知道哪天保安公司都不用他们了,甚至因贫困一部人家庭生活都不幸,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大有人在。

曾经给我带孩子的一对夫妇,下岗后做保洁、保姆、摆地摊、卖菜、饭店洗碗,直到房子动迁生活才好些,可是大叔退休时补了9万养老保险费用,退休二年后人又病了,中风,目前生活不能自理。

公司门卫保安杨大叔夫妇二人也是,妻子环卫工人,多冷多热都坚守工作岗位上,杨大叔单位给交着最低的保险,他在外面打工,也做过生意,失败了,目前虽说曰子清苦,还有二年退休,盼望着早点退休,回家好好休息一下,这些年太累了,生活的不容易,打算退休和老伴游山玩水去。

还好,国家针对下岗职工出台了很多政策。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宿,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