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1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摩托车上的“最美调解员”

关注|201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摩托车上的“最美调解员”

感动理由

关注|201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摩托车上的“最美调解员”

70岁的陈耀辉(左二),如今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调解路上

永春县五里街镇司法所调解员陈耀辉,退而不休,37年间,成功调解1300多件,化解80多起可能激化为刑事案件的纠纷。

做了37年的民间纠纷调解工作,走遍了岵山镇和五里街镇的每个角落,调解成功的案件1300多件,化解80多起可能激化为刑事案件的纠纷,避免20起重大恶性案件和群体事件发生,避免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老陈的半生履历,由这些数字来串起。因着这份坚持,2018年,他获评“全国最美人民调解员”。

走近这位老人的“摩托车调解之路”,发现更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往往发生在调解成功之后,因为那是他热心帮扶的开始。

寒潮袭来,早间的永春岵山古镇,层层白霜凝在路边的草木上。70岁的陈耀辉,迎着刺骨的寒风,骑着摩托车往五里街镇上班去了,要骑半个小时的山路。

“是时候停下来了吧?天寒了,人也老了。”陈耀辉已退休十年,老伴不停劝说,可老陈怎么也停不下来。

镇里流传一句话:有纠纷就找老陈

1月22日中午,在五里街镇司法所忙了一早上,联系好了因田埂之争起纠纷的两个当事人后,老陈骑上摩托车,目的地是10多公里外的山沟沟。

老陈一到水稻梯田边,就看到两名六十几岁的当事人因为2平方米的界限纷争,爆发着激烈争吵。歇斯底里争吵的现场,对于第一次见的人,有点难以适应,但老陈已经习以为常。

最终,两个老人不欢而散。老陈先后去到两人家里,理顺这些争执。“如果不能及时化解,两家会结下宿怨,会引起更大的矛盾。”

“五里街镇的村民里,流传着一句话:有纠纷就找老陈。”五里街镇司法所的小郑笑着说道。

“协调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跟着老陈跑了3年,他是最有耐心的人。”小郑说,这田界的纷争,半年里已来了三回。第一次是夏末,小郑与老陈一同前往现场,水稻田里,稻子在抽穗,水田泥土没过小腿肚,“若这时定界,一来,划分不清,二来,会伤了水稻,就协调等收割了,稻田干涸了,再来定界。”

这两块水稻田,各自的面积多少,双方都无法举证。“调解的突破口,是要定出双方可接受的分界线。”在老陈近4个小时的协调后,当事双方又聚到了一起,终将那有争议的区域,一人一半重新定界。

退而不休,帮人于危难之际

关注|201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摩托车上的“最美调解员”

“常有人问我,‘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买辆小车享受一下?’做调解一定要去现场,摩托车才能走小路,才能过田埂,小车不行。”退而不休的老

陈两鬓斑白,他说话时,语调很快,声音洪亮得像小伙子。

谈及做调解、播撒爱心的原因,得从老陈辛酸的人生经历说起。

老陈生在永春岵山古镇一户工匠人家,家里有六七个兄弟姐妹,全靠父亲做泥水匠养活。很小开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要承担的农活,陈耀辉6岁就开始养牛。

“因为从小的艰苦生活,让我有了一个心愿,就是在别人危难时,要伸手扶一把。”老陈说。

因时代的原因,一心求学的老陈只能读到高中毕业。1982年,基层恢复司法局,爱看书的他被聘任为司法助理。

调解工作是帮助深陷纠纷泥沼的人,与老陈想要助人于危难,殊途同归。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他四处搜寻法律书籍,只是农村能找到的书少之又少,1982年,《福建日报》全文刊登《宪法》,他如获至宝,全文都背了下来。而那份报纸,他至今收藏着。晋江地区举办培训班,他专门参加学习法律,结业后,他把学习提纲带了回来,不时温习。

愿为困苦者,当一根“生活的拐杖”

认真如他,这么多年的调解路,老陈从初学者,成为一方老百姓口中的“公亲”“山间的和平使者”,也成了许多当事者可亲的朋友,因他常在工作之外,为纠纷的当事者尽着一份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10年前,高龙村一对76岁的老人闹离婚,纠纷调解落在老陈身上。“他们的木房子在村道边,阿婆住二楼,阿伯用斧子把木楼梯给卸了,不让她下来。”赶到村里的老陈修复木梯帮助阿婆下楼。这对50多岁才再婚的老夫妻,女的不想离,男的却换着方法赶她走。

“她嫁来时带大了继子女,现在老了,老伴觉得她是个负担,撵她回前夫家里去。老来无依无靠让她伤透了心。”老陈说,协调工作因为男方的坚持,阻力重重,法院的二审判决听取了老陈的意见,以不可离婚收尾。

因着调解的工作,老陈见过世间百般不近人情的事,他知道阿婆的困难,远不只是一纸法院判决能够解决的。阿婆生病了,他帮着办理手续领取补助,老伴离世了,帮着召集子女协商养老费。老陈默默帮了9年,阿婆每次到镇上,都特地到所里感谢他,直到去年离世。

他对阿婆的帮扶,只是他频频伸出援手的一个侧影。他说:“许多人,太难了,我就想成为他们生活的拐杖。”

老陈的一生,有两个渴求。

一个是知识。2008年,60岁的他考入华侨大学,成为首届法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是全校年龄最大的学生。清早,他便骑着摩托车从永春去上学,24门功课,23门优、1门良。老陈每天都在学习法律,《民法总则》刚施行时,69岁的他硬是将每一个条文啃下来。另一个,是尽力抵达每一位需要他的人身边。

来源 | 海峡都市报

编辑 | 《法制日报》福建记者站新媒体中心

关注福建法治建设进程

关注|201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摩托车上的“最美调解员”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讨论qq群:4769126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