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野营拉练,有什么特点?

东南偏南洪


军营里的拉练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拉出去训练的意思,但实际上拉练在今天的军营更多的是通过徒步行军的方式锤炼部队的战斗力和磨炼官兵的意志。


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很多人不理解我军为何还要通过徒步行军的方式去拉动锤炼部队,记得当年冰雹第一次参加拉练时也是这么想的,但随着在部队里训练强度的提高和野外训练演习的次数、时长的不断增加,拉练的深刻意义凸显。


军队的拉练有什么特点呢,具体的说就是以下几点。

拉练会有较为固定的时间。

部队里拉练并不是很随机的,一般来说并不会放在新兵分配到老兵连队以后进行,因为新兵下连以后也就意味着专业训练的全面开始,到时野外驻训和演习会相应增加。所以,部队拉练的一般会选在新兵即将下连之际来展开。

拉练会以徒步进行,目的就是为了不忘传统,锻炼意志。

拉练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徒步进行,徒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节省油钱,军队比谁都富。之所以选择徒步行军,是为了牢记革命传统,锻炼官兵的意志,通过锻炼官兵意志来提高整体战斗力。

拉练往往会以团、营为单位进行。

军营里拉练一般会是以一个单位,比如说一个团或者营单位来进行,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徒步行军远距离,大的编制单位无法做到全面的管控。



拉练的距离会在百公里以上,当然是往返。

拉练既然是为了锻炼官兵的战斗意志,牢记革命传统,那么大距离是必须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也只有不间断的远距离行军才是锻炼意志的好办法。


拉练会是全装进行,而且中间穿插急行军。

拉练会采取全装全员参加的形式,中间也会穿插急行军的状态,很苦很累但收获很多。

拉练会尽量的不使用现代化装具。

拉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牢记传统,所以现代化的野战炊事车之类的装备不会携带,更不会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大口锅和临时挖的火灶。



不会选择城市为拉练路途,而是山地野外。


冰雹蓝天


军队野营拉练是最艰苦的体力考验,是模拟实战条件下,"走、打、吃、住、藏"能力。主要锻炼和检验部队综合训练成果。我参加过两次比较大的野营拉练。第一次是学员时期,毕业前夕,二百多公里,全副武装行军,中间设计了很多军事科目,极度紧张和疲劳,有时困的闭着眼走路,由于野外宿营,太行山的深秋晚上充满寒意。每人挖一个身体同长,躺进去不露出地面,也就是能够避风,下面铺上雨衣防潮,就开始入睡,那时一觉到天亮,睡眠极香。特别是野营的最后一晚,走到了获鹿县火葬场,在悼念大厅睡了一觉,由于是在室内,大家别提多舒服了。没人害怕。我们是炮兵,迫击炮,由于自己拉练肩扛炮身,负重大,脚和腿都肿了,算火线入党。到野战部队后,拉练是在雁北山区,内蒙周围,冬季到处大雪,条件艰苦可想而知,那时宿营在百姓家里,地方武装部配合保障,体会到了军民鱼水情。要说野营拉练的特点,抛开军事角度,就两个字,艰苦。老兵头条,随手关注!



我若闲庭信步


做为陆军野战部队,当年野营拉练是一门必修课,虽然只参加过一两次,但印象深刻,成为人生中难忘的经历。但回想起来,很多细节历历在目,真是细节决定一切。首先低邦解放鞋真不适合长途行军,老是进沙子石子,走不久就要闪到路边倒一下,鞋子里没有厚实的鞋垫也让人不舒服。一定要穿新袜子,旧袜子会不停往下掉,让人烦死了。没有行军背囊,挂包水壶手榴弹袋子弹带背包带身上横七竖八十多条带,休息时大家最乐意的一件事就是问侯总后研发军需那些人的祖宗。


津门军哥


野营拉练的特点是实战化条件下摔打部队,磨练士兵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至今还记得野营拉练的宣传口号,“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宁可备无战,不可战无备”,至今回想起来都感到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野营拉练是部队的必训科目,每年都会组织训练。新兵连也有这个科目,武装行军上百公里,为期一星期,平均每天几十公里。

野营拉练刚开始的时候绝对是兴奋又紧张,因为终于走出营门,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好景不长,一路“事故”频发。路线选取的大多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不是前方遇袭,就是侦查搜索。最怕的是前方需要支援紧急行军,负重在山道上奔跑数公里,此时才会想起营区里面的训练是多么美好。

拉练归来,很多战士的脚底都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还有的战士脚部扭伤,仍咬牙坚持不掉队,战友帮忙搀扶、背负装具,真正提现了战友情深,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执着蜗牛1234


说起野营拉练,野战部队的同志可能非常熟悉,因为这个课目是他们每年都要经历的。野营拉练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官兵的“走、打、吃、住、藏”的本领,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走几十里路。参加过野营拉练的同志都知道,在整个野营拉练的过程中,演习组的导调员会不时的给各个分队下达战斗任务,不时给出不同的敌情,而各指挥员则是要根据导调员给出的敌情以及担负的主要战斗任务,作出分析判断,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明确各战斗分队战斗小组的任务,下达战斗命令,而各战斗成员,也就是每一名参演的同志,要根据指挥下达的战斗命令,迅速做出相应的战斗行动。整个过程,类似于我们看到的战争影片,每一个参演人员都需要把自己置于导调员设置的敌情当中。

南昌陆军指挥学院的每期学员,都要在临毕业的前一学期开展一次为期大概一个月的野营拉练,而学员的野营拉练相对部队的拉练来说,则更要精彩得多。因为每个学员队的指挥员,都是由学员轮流担任,连长、指导员以及到下面的每个排长,都是轮流来当,因此在演习中,每名同志都会自觉的把自己放到一名指挥员的角度去思考导调员下达的敌情以及战斗任务。在当时的军校野营拉练中,笔者有幸担任了学员队第一届模拟连的指导员,在接到敌情以及战斗任务后,我与当时的模拟连连长一起组织召开了会议,研究分析了敌情与战斗任务,在形成一致意见后,连长下达了战斗命令,记得当时连长在下达完开进的命令后,我上台做战前动员,由于第一次当指导员,声音不够大,没有能调动起士气,还被当时的队领导要求重新来过。从那以后,无论是哪一次的上台讲话,我都要先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先亢奋起来,然后声情并茂的开始演讲,效果还真的挺好。至今还特别怀念自己一讲完话,下面的同志爆发出的热情回应,那种士气真的能够让敌丧胆。

拉练的第一天晚上,是在离学院不远的望城岗的山上度过的,而那个晚上,很多人都没有好好的睡过觉。因为那天晚上每个班都在挖猫耳洞,只有挖好猫耳洞的班,才有可能在里面好好的睡一觉。我那个时候是模拟连的指导员,既需要参加本班的猫耳洞挖掘任务,同时还需要到各班检查挖掘情况。挖猫耳洞真的是一个苦力活,也是一个技术活,有的班选择的地形不好,地块比较硬,那就一个晚上基本是没有觉睡了。其中就有一个班,猫耳洞挖到凌晨5点多才挖好,刚躺下没一会,紧急集合的命令就传来了,一个个揉着通红的双眼,背着几十公斤的着装,不得不跟着队伍继续前进。好在我们那个班有几个是野战部队的学员,他们在部队有过挖掘猫耳洞的经验,我们大概在前半夜就挖好了,然后全班十个人全部住了进去,我们挖掘的空间也足够大,没有丝毫拥挤,那时正好快要入冬,在里面睡觉还挺暖和,当然与太累也有关系,一躺下就能睡着。

当时拉练的方向是井岗山,学校说是重走红军路,我们拉练时分徒步行军与摩托化行军两种方式。徒步行军大家好理解,而摩托化行军则是坐在解放牌大卡车上,这也是根据敌情来选择的,而当时的摩托化行军真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靠走,有时候还要奔跑,一天行军三四十公里那是家常便饭。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刚往搭好的野营帐篷躺下,紧急集合的哨音就响了起来,然后连长开始下达战斗命令,说是在十五公里外的某处,发现有小股敌人,限定我们必须在1小时以内以徒步行军的方式赶过去,配合消灭敌人。时间紧迫,我们背上装备,立即奔跑着出发,当时天乌黑乌黑的,还不能用手电筒,说是怕暴露目标,但时间又紧,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相互提着醒,非常艰辛的跑到目的地,与当时的蓝军假想敌进行了一番激烈战斗,总算是完成了任务。而完成任务后,已经是下半夜了。

更为艰苦的是爬黄洋界了,陡峭的山崖,沿着羊肠小道,身负几十公斤的战斗作装,越爬越累,特别是爬到山半腰,眼睛都不敢往下看,真怕一头栽下山去。而下山也不舒服,据说我们所走的路,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经常走的道路,想当年他们常年在这里出没,该是多辛苦的一件事。有的同学之后跟我说,当时在半山腰累得不行的时候,差点想一跃而下死了算了,真的太累人了。其实在整个的拉练过程中,都基本上是与辛苦为伴。记得有一次拉练借宿在井岗山的一户老大娘家,晚上我们学员就在地上简单搭个地铺,鞋子一拖钻进被窝,立马就呼呼大睡,看得老大娘眼泪直掉,晚上趁我们睡着的时候,悄悄的帮我们每个人把鞋子放在火炉上烘干,早起时我们每个人穿上温暖的鞋子,个个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心里涌现出的都是暖流。

在经历过野营拉练后,或许才是我们这些学员真正成熟的时候,想想当年学校组织的这项课目,真的别有用意,也真的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也让我们这些学员到部队以后,有了目标与方向。时代在进步,而部队里的训练,却一丝一毫不敢懈怠。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军人自当要接受最严格的训练,才有可能担负起未来可能的战争。

当然,在野营拉练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可书可写可圈可点的故事,我也不可能一一点到说到!


天行ZH


拉练就是不停的走,负重20公斤以1小时走5公里的步速从早上走到晚上从晚上走到早上的走四十公里至一百公里,分为冬季和夏季,冬季本三天以上,夏季一个月左右,冬季拉练在11月一12月,拉练的背负有严格规定的,全幅武装,武器弹药,两个水壶,雨衣,防毒面具,三角巾,军被,高腰胶鞋统统带上,基本节奏是第一天兴奋新鲜,第二天开始无精打采,第三天个个腰酸背痛脚板疼,中间还要穿插些战术课目,眼看快要崩溃再来50里奔袭,一口气向前跑呀跑,别无他念,早跑完早睡觉


万乘之尊


野营拉练的目的就是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近乎实战的状态下,军队版的荒野生存,爬山路 喝泉水 吃虫子是最基本的,锻炼士兵体能和思想意志,只有处在野外环境中才能磨砺人的忍耐极限,和战斗意志。这也是一场生存游戏,在环境苛刻的环境下,会激发士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实战当中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不要小瞧野外拉练,这是最贴近实战环境的训练,只有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加以改进和完善,做到平时多流汗 战时少流血的目的!




解码军武


听说野营拉练最强的是陆军的野战部队,但是对于单兵素质最硬的武警部队,普通执勤兵新兵野营拉练也不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6, "file_sign": "138cd6093f39c6aa4690e16fcc0ef68c\

战地黄瓜


特点?紧张,辛苦,离开困居多日的营房,去面对新鲜的山水与乡民,也有几许兴奋。作为炮兵团的侦察兵更有一些自豪。因为我们是尖兵,是头车,在城市和公路铁路交叉点都会放一个兵,我们叫调整哨,在炮队经过时安全经过。拉练的伙食很差,经常吃生冷食物,在内蒙集宁一线的冬天真的够冷,这也给我们留下了老胃病,关节炎做为一辈子的留念。


六十九军


野营拉练有野战适应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一,让士兵熟悉山川地貌、道路交通,如何利用丛林河沟、地物地貌作战。二,学会许多野外生存能力,因为战争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三,学会集结、展开,迅速组织、联糸,相互配合。四,远距离行军能增强士兵体力与耐力,以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