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的宋高宗 为何甘心向金称臣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帝位,改元建炎,后继续一路南逃。此时,河北、河南之地悉数落入女真人之手,金国把主要用兵方向集中在川陕一线,摧毁大宋在西北仅存的战力西军,从秦陇攻入蜀中,沿长江上游顺江东下,掐断南宋朝廷的命脉。

一手好牌的宋高宗 为何甘心向金称臣

战事初期,宋、金在富平交战,宋军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导致宋军全线溃退。初战失利,和尚原成为宋军抵御金军入川的最后屏障。在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下,分别于1131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门户。迫于形势金朝主事完颜昌遂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

一手好牌的宋高宗 为何甘心向金称臣

宋高宗赵构不知是被金人吓破了胆,还是对武将不信任的家族遗传病屡屡发作。致使岳飞在江淮取得郾城、颍昌大胜的前提下,不得不奉诏班师回朝,使抗金的有利形势毁于一旦。南宋中兴四将对金作战屡次取得胜利,足以说明女真骑兵并非不可战胜,面对金人引以为傲的铁浮屠、拐子马宋军也如砍瓜切菜一般。

赵构以战迫和最终换来了期待的和平,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南宋与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自此中原大地落入金人之手,南宋只能蜷缩在江南一隅,困守着钱财集散地,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手好牌的宋高宗 为何甘心向金称臣

绍兴十年,南宋第四次北伐,战局一片大好,岳家军先锋已攻至河南,背嵬军在中原大地四处开花,收复旧都汴梁,打过河北,拿回幽云,指日可待。金朝四太子殿下犹如丧假之犬,四处逃窜。然而最后的结局,不幸被一个拦在金兀术马前的汉人书生言中:“现在朝中权臣当道,怎能允许将官在外立此大功”,一语惊醒正准备打包逃回东北老家的四太子。没多久十二道金牌,急命岳飞班师还朝。岳飞最终只能是仰天长叹。

一手好牌的宋高宗 为何甘心向金称臣

赵九帝,是缺乏安全感,还是小富即安?笔者觉得都有,流落北国的钦宗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威胁着高宗的帝位。赵构执意与金国议和时,坚持抗金到底的御史台检法官方廷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赵构没有夹杂私心,如他所说议和乃是为天下苍生计,他真的有把国家大义放在心上吗?

赵构害怕钦宗还朝,更害怕岳飞为刘裕第二,担心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大胜归来,废晋自立旧事重演。岳飞恢复中原后,北方当如何处置,南宋小朝廷何以控制外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思前顾后,宋高宗宁愿媾和,相信不守信义的金国人,也不相信自己手下握有重兵的将官。只要赵构自身安危得以保证,中原并非不可弃。

一手好牌的宋高宗 为何甘心向金称臣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很喜欢开倒车,古今中外从来如此。前人犯过的错误,后人还会再犯,再犯,循环反复,从不间断,以螺旋状上升。七十多年后,南宋会重蹈北宋的覆辙,再一次迎来灭顶之灾。在蒙古铁蹄的冲击下,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国难当头需要全民族的一致对外,任何以私废公的民族败类都将为世人所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