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有三个主公,刘备则有五个,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就是枭雄?

Gingai-K


刘备

不管到哪里,始终不忘兴复汉室的责任!始终举着这个大旗!被人称刘皇叔!

这点很重要!自始至终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责任!

在曹操称魏王时,他称汉中王,曹丕建魏国称帝时,他恢复汉,建汉称帝!他的谥号也是汉昭烈帝!

始终以忠义为大旗!与曹操对着干!

从一个卖草鞋的最终成为一方霸主,建立蜀汉政权!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吕布,

见利忘义,

每一次几乎都是如此!毫无信义可言!在丁原处!本为干儿子,因为一匹马一些好处,杀死了干爹丁原!而且投靠的是毫无人性的董卓!投靠董卓前杀死干爹丁原是立马改口,再也没有干爹!换主人前也不看主人是不是好主子!

更可恶的是投靠后马上认董卓做干爹!改口改的何其容易!又是没有信义可言不是为了大义杀董卓,而是为了一个女人貂蝉杀董卓,杀死董卓时又是,董贼,干爹立马成了贼!

下面是我写的一篇关于吕布的文章,

吕布武力排名第一,为什么总是不被人待见?

鹏程日志

2018年12月16日 · 文化领域创作者

鹏程日志第25篇 每天1篇日志,雷打不动!

在头条上看到这个问题,吕布武力排名第一,为什么总是不被人待见?感觉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也聊聊?

吕布这个人呢,在三国演义里面,武力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三英战吕布,刘备、张飞、关羽,三个人和吕布打,吕布最后才胆怯,收兵!和曹操的将领对打的时候呢,更是牛逼,以一打六,曹操手下的这几位将领也都武力不错,都不是善茬,许褚(与张飞和马超一样武力的存在)、典韦(也是三国前五以内的武力将领)、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位名将一起对战吕布,曹操手下6员猛将对打吕布,这个时候,吕布才有些顶不住,看情势不对,马上回城。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那么这么牛逼的将领,武力值,三国第一,到底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呢?

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信义可言,没有道德底线,任何人和这样的人相处,都是脊背发凉,谁敢相信这样的人!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一些故事!

最早在丁原处,任丁原为干爹!那么怎么背叛丁原的呢?当时董卓占领首都洛阳之后,要建立威信,使得所有朝廷大员都害怕他!轻言废立之事,要废掉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这也是刘辩这个小皇帝在被赶出洛阳的时候碰到董卓救驾,刘辩就有点痴呆一样不知道说什么好,刘协这个时候就说话很是得体,这个时候董卓就觉得刘协不错!正好要建立威信立刘协为帝也不错,但是他没有想他只是一个外臣,废立这样的事情不是他可以做的,于是所有的朝廷大员没有人同意但是又没有几个人敢说话,丁原就跟董卓对着干,骂董卓,董卓就要杀丁原,这个时候吕布就站在丁原的后面,董卓一看吕布这么威武,就怕了!

后面就派人去说服吕布,一批赤兔马就把吕布给收买了,吕布也不管董卓这个人怎么样,是不是明主,是不是一个讲信义的人,而且董卓毫无人性可言,生吃吃人肉,杀人不眨眼!吕布要受到千里马和封官的诱惑后,苦于没有晋身之资!怎么办呢,说客一句话,吕布就杀死了他的干爹丁原,杀死丁原前干爹就是丁贼了!

更可恶的是,拿着前干爹丁原的人头到了董卓那里做了投名状!董卓很是开心,吕布呢害怕董卓不把自己当自己人,马上就说我要任您做干爹!于是又成了董卓的干儿子!用前干爹的人头,做晋身之资马上又认了一个新的干爹,这爹叫的,还真是快,叫爹好像就是嘴巴翻一翻就可以了!无耻啊!

后来杀董卓的时候为什么杀呢,为了貂蝉,貂蝉一边顺从董卓,一边诱惑吕布,挑拨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关系,最后吕布觉得实在忍无可忍,必须要杀死董卓才能得到貂蝉,于是这个时候,又杀死了他的这个干爹,杀死董卓之前,董卓说,“我儿奉先何在!”吕布马上说,“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干爹又是马上变成了老贼!呵呵

走投无路的时候又去投奔刘备,刘备这个时候已经在陶谦的三让徐州之后成了徐州牧!吕布来投奔刘备,张飞是对吕布非常反感,刘备呢觉得吕布也是武力挺牛的,算是个人才,就留下了吕布,把吕布放到了小沛!吕布的不但不感激,还趁刘备外出,张飞喝醉的时候把徐州给占了,刘备郁闷的不得了, 也没有办法怎么办呢,自己倒了小沛!后来刘备被曹操打败,到了曹操处,就有了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后来吕布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又要与袁术成儿女亲家,袁术是个什么人呢,他也不管也不问,反正对我有利就行!袁术这个人有志无才,不会用人,就是有个皇帝梦,相当皇帝,也不管时机,别人都不敢当皇帝的时候,他敢直接就当皇帝,这点可以说是远远不如曹操的战略眼光,曹操致死也不敢当皇帝,孙权劝说曹操当皇帝时,曹操说:“黄毛小二是想让我在火上烤啊”,袁术就不懂这个,也不管这个,就把自己做成了一个靶子,最后在各种声讨中死去!吕布更是不懂,也不管当时的情形如何,吕布就想,我的女儿嫁给你,一方面我是皇帝的儿女亲家,另一方面还能得到袁术的帮助!呵呵,何其短视和见利忘义!

再后来,被自己的手下绑了起来,兵败被曹操捉住,曹操是一个很爱才的人!本来还是想用一下吕布的!吕布这个人也是毫无气节可言,直接贪生怕死的不得了,还说:“为什么要把我绑得这么紧啊”,曹操就说,“缚虎怎么能不绑紧一些呢!”吕布就求刘备说,玄德公,救救我啊,刘备应该说也是一个比较忠厚的人,但是也被吕布背叛过,就说,“明公,忘了丁原董卓的事情了吗?”曹操一想,心理发怵啊,怎么敢用呢吕布呢,真用了可能曹操又成了吕布的干爹,最后又被吕布当做曹贼给杀了,这样的话,历史真的要该写了,呵呵!

吕布被杀,吕布就结束了自己见利忘义、毫无道德底线的一生!

吕布这一点远远的比不上张辽啊,大义凛然,临危不惧!这才是一位有气节有信义的英雄!而且张辽和我们关羽关二爷也是莫逆之交啊,互相敬重!关二爷为张辽说好话,敬重张辽,张辽也是在后来的关二爷在曹操处的时候为关二爷说好话,互相敬重,这才是无双国士啊!

看看吕布的一生,几乎都是如此!毫无信义可言,毫无底线可言,改口改的比翻书还快!在丁原处!本为干儿子,因为一匹马一些好处,杀死了干爹丁原!而且投靠的是毫无人性的董卓!投靠董卓前杀死干爹丁原是立马改口,再也没有干爹!换主人前也不看主人是不是好主子!投靠刘备背叛刘备,投靠谁就背叛谁就干掉谁!何其可怕?

吕布,可以说就是无耻之徒!这都是在夸他!见利忘义,没有一点点做人的底线!这种人谁敢用,你对他有用你是他干爹,没用你就是他口中的贼!


鹏程日志


所有人都觉得吕布是“三姓家奴”,是因为吕布一连换了三个上司以为不耻,真正的原因是这样吗?不,如果这个原因成立,那刘备接连投奔五个上司,岂不是卑鄙无耻。


汉朝讲究“良禽择木而已,贤臣择主而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吕布曾经听过丁原的、听过董卓的、听过王允的,吕布为自己奔个好前程,有错吗?当初曹操说过,当世据城而占的诸侯,那个没有想当皇帝的心思?但是吕布占了兖州、徐州,却一直以刘协赐予的官职为荣。从这一点说,吕布还是非常忠君爱国。但吕布缺德就缺德在你另投新主,干嘛把旧主给杀了,这下就算全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中山靖王刘胜就是一个“人型播种机”有一百多个儿女,刘备自称是刘胜后代,这谁知道是真假?刘备从小落魄,以卖草鞋为生,曾经投奔过卢植、公孙攒、袁绍、曹操、刘表,在他们的手下借鸡下蛋,一步步强大实力。后来在刘表地盘反客为主,当了荆州之主,深意厚黑之道,在不撕破脸皮前提下,扯着“道义”的遮羞布取得了一切。

(小伙伴们喜欢就记得加关注哦!)

吕布和刘备的区别就是吕布完全不要“道义”遮羞,直接把武将“忠义”的人设崩坏不要,而刘备则深刻的运用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事不愧于“道义”。


咸鱼专撕鸡


首先要纠正一下,主公是臣下对君主的称呼,在东汉时期,并非曾经在某个人手下做过事对方就是主公,而是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才算,所以吕布先后有两个主公,而刘备则没有主公。

在汉代没有科举制度,除了世家子弟可以由父辈推荐出任官职,普通人想当官通常需要由群国推荐为秀才、孝廉,经朝廷考核合格以后录用,或者是被二千石以上官员招录到自己府中做佐吏,然后慢慢往上爬。

正因为渠道如此单一,世家也将此作为用来扩张自己势力的一种手段,这就使得举荐人和被举荐人、府主和佐吏之间的关系被非常重视。被举荐人和佐吏有义务为举荐人、府主效忠,这种关系有如君主,恩同父子。

在《北海相景君碑》的碑文上可以看到,北海相景君死后,他曾经的佐吏为他服丧三年的有八十七人,和自己父亲去世一样。刘备在徐州兵败以后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谭曾经是他举荐的秀才,虽然以袁谭的出身实际可以有更多的出仕机会,并非依赖刘备,此时地位也不在刘备之下,但是袁谭还是亲自带人出来迎接,以示尊重。

吕布原本是丁原的主簿,主簿是主官下属的佐吏,所以丁原就是吕布的举主和府主。作为被举荐人,吕布有义务为丁原效忠,然而吕布却因为董卓以小利诱之而杀了丁原。吕布到董卓手下以后,也是董卓的私人部属,所以董卓依然是吕布的主公。吕布两次杀死自己主公的行为在当时看是非常恶劣的事情,其他世家不希望自己举荐的人才效法,因此对此都是极端厌恶,吕布自然是骂名一片。

而刘备不同,刘备虽然家中贫穷,但是却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涿郡刘家的一员,祖父、父亲“世仕州郡”,所以刘备照样能师从卢植,和公孙瓒等交朋友。而且他是以军功出仕,在投奔公孙瓒的时候,他已经是高唐令,自己有独立的势力。此时公孙瓒正在和袁绍作战,刘备过去也是帮他的忙,并非单纯的依靠公孙瓒。刘备“数有战功”,公孙瓒投桃报李,举荐他当了平原相,双方其实是互相合作的关系,并非依附关系,和则一起,不和则分,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没人会为此指责刘备。

所以最终吕布和刘备两个人的风评会差距这么大,这完全是当时的道德观所决定的,不遵守自然被人唾弃。


不沉的经远


大家好!

我是汉末天下,喜欢三国史的朋友请多多关注!

  •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吕布与刘备的经历。
  • 吕布先是丁原心腹爱将,《吕布传》记载“卓以布见信于原”。董卓进京时,丁原任执金吾,掌管洛阳及宫城防卫。所以董卓诱降吕布,吕布杀了丁原,提着丁原的人头去投靠董卓。董卓得以吞并丁原的禁卫军,从而“京都兵权唯在卓”。此一叛。

  • 后董卓乱京,吕布作为董卓的保镖队长保护董卓的安全。因与董卓婢女私通,害怕被发觉,“心不自安”。后来司徒王允设计诛杀董卓以吕布为内应,吕布“手刃刺卓”。此二叛。
  • 李傕郭汜兵围长安,吕布打不过,先是想去投奔袁术,袁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于是北上投靠袁绍,帮助袁绍打败张燕后“求益兵众,将士抄掠”,袁绍担心吕布人品,两人不欢而散,最后兵戎相见。此三叛。
  • 后张邈迎吕布牧兖州,被曹操打败,到徐州投靠刘备。刘备出兵讨伐袁术的时候,吕布趁机袭取下邳。此四叛。
  • 综上,演义里张飞称其“三姓家奴”算是夸他了,而刘备不同。
  • 首先,刘备深得人心,任平原令期间,刘平派刺客杀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刘备任高唐令的时候,高唐县“为贼所迫”,于是刘备去投靠老同学公孙瓒,帮助公孙瓒抵挡袁绍,跟田楷在一起。后来曹操征陶谦,陶谦向田楷求救,刘备又跟田楷一起去徐州。陶谦给兵给粮,所以刘备“去楷归谦”,而且当时袁绍曹操刘表是同盟,袁术公孙瓒陶谦是另一队,刘备守徐州并没有背叛公孙瓒。

  • 后来被吕布偷袭,刘备投靠曹操。参与“衣带诏”事件,后来曹操派他讨伐袁术,刘备背叛曹操斩杀车胄。当时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所以除了曹操,大家都不觉得刘备是叛逆,而是敢于对抗曹操的枭雄。
  • 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逃到青州。“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后来官渡之战,关羽脱离曹操,刘备“阴欲离绍”,打着南结刘表的旗号离开袁绍到汝南。后来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望风而逃投靠刘表。
刘备虽然几次易主,但只叛过“国贼”曹操一人。因而世人都以刘备为枭雄。

以上所述均以《三国志》为史实基础,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斧正。

我是汉末天下,喜欢三国史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大家!

汉末天下


细数《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的人有: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孙权,主动投靠吕布就不算了,刘璋主动与他结盟也不算在内,一共六人之多。而吕布呢?先后投靠丁原、董卓、王允,照常理来说,刘备的名声该比吕布还差,可一个被称作“贤德君子”,一个却被叫作“三姓家奴”。本人认为可能是以下几条原因:

其一,吕布的投靠行为都有个共性,那就是认人家作干爹,反水的时候在捅人家一刀,这就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不仅小说的作者会对其厌恶,平民百姓也不待见他。反观刘备,一副“可怜楚楚”的样子,毫无势力,三国早期四处辗转,别人看他是王室之后,都会给他面子。投靠别人以后,也不像吕布一样时刻反水。

其二,吕布这个人为人处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无大将之风范。在白门楼被曹操生擒之后,还想着能和当初自己的背叛过的曹操再次合作,被后人唾弃也不为怪。相比之下,刘备就懂得韬光养晦,善听人言,知人善用,不动声色地壮大自己,一步一步做大做强。这是吕布比不了的。


最后,回看此二人的成就,也不难发现,刘备始终是成大事的人,而吕布呢,可以说是昙花一现吧。


各位看官,欢迎评论交流,这里是三国冷趣谈....


三国冷趣谈


看来题主是看了《三国演义》才来提的这个问题,那好,咱们就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罗本老师对于大奉先的设定里就自带百分之百的反叛属性,并且还附赠了几乎百分之百的叛变反杀成功率,这让吕布的风评变得极差。因赤兔马动心,因为升职加薪的合同就把口口声声称作义夫的丁原刺杀,投身董卓;再因为貂蝉被夺,加上司徒王允的封侯劝诱,就让提拔了自己的董仲颖血溅受禅台;无处安身之时,投奔刘备,在刘备外出攻打袁术的时候夺下徐州,后来还因为几匹马围攻小沛,又差点儿把刘备围而杀之;这一切所作所为在古人的价值观里简直就是“人渣”的教科书一般的体现,古人提倡的道德观念首先是“忠”,一个可以因为宝马美女 高官厚禄就轻易背叛故主,并且对故主下杀手的人,是一定会遭到其他人唾弃的。



刘备虽然也是辗转于群雄之间,周旋于列强麾下,但刘备骑士团每一次的投靠,也都相应为自己的雇主立下了功绩,并且在离开的时候没有让雇主遭遇大的损失,更加没有痛下杀手,并且刘备前期的出场,很多时候都是以相助的形式加盟,并没有表明要宣誓效忠,誓死跟随,所以刘备的风评相较于吕布就高的多了。再加上刘备每次辗转也都不是因为有其他势力的钱财美色高官爵位的引诱,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创业理想,这也让刘备的口碑与形象也大大高于吕布。



老肖弹Bass


先看吕布,在《三国演义》这本演义小说里,描写吕布最开始时是丁原的义子,后来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杀了义父丁原。吕布又认了董卓为义父,后来又被王允以美女貂蝉为诱饵,杀死了董卓,如此反复无常,每投靠一个势力,过段时间就把原势力的头子干掉。这使得他的名声一下在东汉末年臭完了。谁都不说他好,于是三姓家奴的帽子在他身上也就无法再甩掉。其实,如果他真想甩掉这帽子,也是可以的,那就是和刘备一样,称帝写注。然而,这个吕布并不具备,而是在名声臭完之后没过多久就被曹操干掉,这样子谁也给他洗脱不了。

再看刘备,刘备的一生,投靠过很多人,最早的是刘焉,他俩还是叔侄关系,接着投靠过公孙瓒,投靠过陶谦,投靠过吕布,投靠过曹操,投靠过袁绍,袁绍败后没有办法又投靠刘表,刘表死后又投靠孙权,最后又投靠刘璋。刘备投靠这些人时,都极尽恭维之意,在一起喝过酒,一起流过泪,一起杀过敌,这些人也都挺够意思,在危难时都帮助过刘备。虽然说刘备投靠哪个的时候,哪个就倒霉。但是一般刘备都是努力和他投靠的势力并肩作战,不会像吕布那样,被对方势力一吹风,就倒了,还顺带把自己主公人头带过去。所以刘备仅仅让人觉得他够意思够朋友。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刘备最后当皇帝。而且他建立起来的国家还存在好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够让人抹去人民对他不好的形象。




萧逸飞霜1


吕布十投十叛,堪称十姓家奴,谁告诉你他只有三个主公?三国志看过吗


圣母程心


吕布和刘备做人不一样,跳槽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说官渡之战曹操有很多部下都写信投降袁绍,而曹操则一笑了之,付之一炬……

吕布呢,言而无信,缺乏战略布局,一会投奔刘备,鸠占鹊巢,一会联合袁术,骗了女儿的嫁妆,又反悔,关键他还弑主,杀丁原杀董卓,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容忍的,总而言之就是有勇无谋的代表……

刘备呢,一直在投奔的主公下面做事很圆滑低调,说话还向着主公,比如说在曹操手下煮酒论青梅,在袁绍手下,关羽杀了颜良文丑,刘备还能稳坐上宾之位,不得不承认刘备智商很高,而且刘备广告宣传做得好,大汉皇叔以德服人,所以笑到了三国


醉卧西凉


吕布有三个主公,刘备则有五个,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就是枭雄?

吕布之所以称为三姓家奴,这也是《三国演义》里“张飞”说的,演义里吕布开始是“丁原”的部下,而且还认了丁原为义父,吕布是被董卓用金银和宝马“赤兔”收买,于是吕布就把他的义父丁原给杀了,之后就是认“董卓”为义父,让司徒王允使了“美人计”吕布又把董卓杀了,像吕布这样的人“违背”了做人的道义,是会被世人唾骂,这也不能怪张飞骂吕布为三姓家奴。

而刘备投五主,只是暂时寄身,并没有认某个人为父,虽然投过五主,但都是暂时屈身投靠。本质上和吕布是不一样的,不管哪代最不允许的就是部下弑主,何况吕布杀俩义父了,所以吕布是和刘备没法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