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鳥的眼睛拍清楚?

元素Ys


我拍鳥的主力器材尼康D500+騰龍SP150-600mm/G2,目前總價不到人民幣二萬元,在打鳥大軍裡應該算入門級器材,經常被使用全畫幅旗艦+640或856的器材黨們嘲笑畫質不行,高感不行,總之一句話:這套不滿二萬的器材打鳥不行。真的不行嗎?好像出片率也不錯,畫質也還過得去吧?不敢說張張數毛,起碼出片對得起價格吧?其實我想說那些用著頂級裝備,大多數只會使用老法師們傳授的陷阱對焦法拍攝的大師們,器材很重要,但如何熟練,正確,合理的,使用器材的各種功能更重要。

要說如何把鳥片拍的清晰漂亮?有句老話說的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拍攝任何活物對焦點選擇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是眼睛,起碼也要做到臉部或者頭部清晰對焦。要想做到這些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參數指標都只是參考而已,除了多拍多練,其實還是多拍多練。只有在多次實踐中總結經驗找竅門,學會如何在不同鳥類的生活習性中找到正確的拍攝方法,練多了自然就會熟能生巧。有空攀比器材滔滔不絕吹牛逼,那只是某些虛榮又好為人師的人喜歡乾的事情。如果能做到潛下心來虛心學習,專注多拍多練,其實都能拍出清晰漂亮的照片。不要擔心自己的器材不夠完美,陽光變焦鏡頭遇到光線不好的陰雨天氣也不一定全無用武之地,我們可以使用小光圈練習慢門追拍,說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與其誇誇其談,不如多拍多練。祝所有的攝影人:我攝影我快樂!











逍遙行攝雲水間


想拍出一張清晰的“飛行中的鳥”,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同樣,一旦成功也會有不小的收穫與滿足感。

這些羽毛豔麗的小生物們動作極快而不可預知,要想清晰抓拍到它們飛行的姿態,真的需要一些特殊裝備,一些特定技巧,以及耐心和好運氣。

到底需要準備哪些器材,應用哪些技巧,注意哪些問題呢?往下看,您就明白了!

1. 所需設備

一個三腳架,最好再搭配一個全景雲臺。以便於讓你在拍攝時平移鏡頭,也可以讓你把相機固定好,“守株待兔”。

一部對焦功能強大(對焦速度高,追焦能力強)的相機,因為飛行中的鳥兒速度真的相當快。

一個長焦變焦鏡頭,長焦端的焦距最好在 400mm 或更長。

準備好器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你還需要熟悉一下器材的操作,完成和它們的“磨合”,並且進行一些恰當的參數設置:

2. 參數設置

想“凝固”住鳥兒振翅飛翔的瞬間,你需要一個很高的快門速度,一般至少要 1/1000 秒,對於一些速度很快的鳥類可能需要 1/4000 秒。

光圈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f/8 左右是最好的。光圈太小,照片可能會過暗,需要調高感光度,導致噪點增加;光圈太大,可能沒法保持整個鳥身的清晰。

如果你想避免噪點而不想提高感光度,也可以用低速快門,使用“搖拍”技法來進行拍攝。這樣的照片往往更有藝術感,但鳥兒振動的翅膀可能會顯得有些模糊。

3. 拍攝技巧

儘量站在較高的啊地方,和你的拍攝對象拉近距離,提高拍攝成功率。

注意觀察鳥類的肢體語言和行為,你可以判斷出它們可能將要起飛,或者預判出它們的飛行軌跡,對你的拍攝很有幫助。

如果懶得四處找、追鳥,你也可以把自己當成“固定炮臺”,選擇一個鳥兒經常路過的區域(如水面,樹叢,鳥群繞圈反覆飛行的空域),等待“決定性瞬間”。

在取景構圖時,你要睜大雙眼,一隻眼睛盯著取景器考慮構圖,一隻眼睛觀察、跟蹤鳥兒的運動軌跡。

4. 對焦指南

拍攝飛行中的鳥類,除了取景構圖之外,另一個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對焦。這裡有一些提高對焦成功率的小技巧:

對焦功能強大的“好”相機,可以使用多點對焦、區域對焦等功能來“捕捉”移動中的主體;而普通的“差”相機,最好用單點對焦,並儘量使用中心對焦點完成對焦。

當你使用變焦鏡頭,又感覺對焦有些困難時,嘗試使用更長的焦距,或許會有所幫助。

當飛行中的鳥兒與你的距離變化較大時,可以嘗試在它們接近你的前幾秒和剛掠過你面前的後幾秒內,使用高速連拍,能提高拍出清晰照片的幾率。


喵溜溜動物園


拍鳥,是與鳥的較量,器材先不說,首先要學會偽裝,儘量去接近鳥,如外套要與自然環境相吻和,忌穿大紅,黃等比較刺眼的衣服,儘量以迷彩服為準!學會隱蔽自己,選好機位,再鳥經常出沒的地方蹲守,與鳥兒比耐心,比恆心!

然後才是器材,D3,D5這些優秀的專些級加上定600,定500等長鏡頭,調整好快門速度,1/1000秒,隨天氣情況調好感光度,點測光,FC移動對焦!鳥停留時那一瞬間,快門連迫,7張/秒,9張/秒甚至是13張/秒,每一個鳥的動作盡收囊中!!!








靜芳攝影


說眼睛是靈魂之窗,是點睛之筆,抓拍好鳥的眼睛,才真正是反映作品的精、氣,神。但它確實是拍攝照片的最關鍵。當拍攝人物和寵物時,這個效果非常直觀,對於拍鳥類來說也是如此。不要小看這個主題,這正是拍攝鳥類需要真正關心的方面和突出的技巧。

對焦一直瞄準鳥的眼睛,當眼睛被適當地捕捉時,你的鳥類照片才能更加有神韻。下面用5個方法讓你拍出一張漂亮的、引人注目的鳥類照片。

1.眼睛應該是圖像最清晰的焦點

在攝影創意的範疇,這個規則看起來有點奇怪,攝影的目標不是顯示一些獨特的東西麼?進行鳥類拍攝,很多攝影師只關注拍到有趣的鳥類照片,但這些照片既不顯示眼睛,也沒有一個清晰的焦點。所以,當你辛苦拍攝之後,要做的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扔掉一張稀有物種的照片,或者是一張完美的飛行照片,因為它的眼睛正好處在景深的錯誤邊緣。

拍攝棲息鳥時,通常使用鏡頭最大的光圈,單點對焦在眼睛上效果最好。這最大的眼睛焦點與最大的背景模糊或散景效果。當主體快速移動或飛行時,通常需要使用更大的景深,光圈f / 8左右,連續自動對焦,更快的快門速度(在1/1000到1/2000的範圍內),使用多點對焦,眼睛會變得更加銳利。

2.喙的方向應該平行於相機的90度(左側或右側)內

換句話說,這隻鳥應該隨著鏡頭直接朝外看的,很多初級鳥類攝影師都沒有發現這個小訣竅。這是一個非常微妙、但又容易影響並降低圖像興趣和表現力的一點,在捕抓鳥的輪廓姿勢時,當鳥頭部的平行角度略微超過相機的90度時,眼睛的輕微垂直橢圓形就會出現,視覺的舒適度和畫面表現興趣度都會大打折扣。鳥類攝影有更多的創作何表達空間(例如在一個動作鏡頭或多個主題鏡頭面),但這是你在嘗試創作或打破規則之前需要知道的一個重要規則。

為了獲得正確的頭部位置和整體姿勢,務必要以連拍模式進行拍攝。鳥兒往往四處飛揚,速度太快,我們只需點擊一下,就能對正確的姿勢做出反應。當你看到你的主體時,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頭上,並預期其開始爆發的動作,快門有趣的咔嚓聲甚至能吸引一些物種(特別是像食蟲類動物)看過來。連拍後只要快速刪除那些沒有朝向相機的照片,你就可以初步篩選和保留那些漂亮的照片。

3.相機的角度應與人站地面看到的相同

不要在與鳥類眼睛平行的角度拍攝,是業餘鳥類照片和和引人入勝的鳥類照片之間最常見的差異。這是一個符合人們視覺的問題,鳥兒通常展開翅膀,在我們的視線之上。有時候,覓食的鳥兒或者水禽,又在我們的視線之下。這是我們看到鳥的方式。拍攝的角度要符合我們眼睛熟悉的景象。這個時候只需將攝像頭向上或向下傾斜就很容易捕捉的到,但是,拍攝的目標還需要配以不尋常的光線來突出主題,一個好方法就是通過以觀鳥者的視角來進行拍攝。從腳趾水平線,從傾斜的角度取景在這個前提下,將相機對焦在鳥眼位置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訣竅,它需要創造力、耐心和運氣。以下是總結找到的一些技巧。飛行中的鳥類或者喜歡棲息在高高的樹木上的鳥類,可以嘗試在傾斜的山坡上拍攝,一些鳥類的景區有為此量身定做的觀景塔,這種位置對拍攝比較有利。或從斜坡上拍攝高空飛行的鳥,從觀景臺拍攝高枝上的鳥,對於地面上的鳥類,特別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鳥類,請儘可能將相機放在地面上來操作。即使蹲也是不夠的,傾斜的角度甚至需要你趴在地上。

4.用光線的反射為眼睛加分

如果光線恰到好處地照在眼睛上,不但可以很好的突出焦點,通常情況下,面向相機的鳥側面也能很好地照亮,所以找到光線源很重要。

鳥頭朝向著太陽抓拍,完美的捕捉需要在合適的天氣條件下出去,有陽光照射。拍攝鳥類的最佳光線是低而直接的。在太陽出現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小時通常會發現非常長而銳的陰影,此時的拍攝時間無疑是最佳的。在其他時間可以適當的抵制外出拍攝的誘惑,以免造成你要刪除一些留有遺憾的照片的痛苦。在追蹤鳥類的時候,要注意太陽的位置,並儘量定位在陽光和鳥類之間。這個過程可能讓你難於割捨,因為這意味著你要抹殺一半的視野,即使那裡有很多鳥。但好的一面是,鳥類移動很多,你找到一個光線好的地方,靜待鳥兒的到來,或許能拍到非常出色的照片。

5.眼睛應該適當調整曝光

鳥有各種各樣顏色的眼睛,其中一些引人注目。當照片突出了美麗的鳥眼,照片無疑是更出彩更完美。

如果能夠在現場進行正確曝光固然是最好的,反之可以通過在後期處理中增加眼睛曝光(或飽和度。運用後期軟件的畫筆或選擇性編輯工,也許增加+0.3或+0.7的曝光度就會發現差異。後期製作時眼睛的曝光度提高,眼睛就是一切,這是鳥類攝影師一直琢磨並且通過實踐發現的最重要的規則。希望對愛拍鳥的你有所幫助!










瓦片上的雲朵


鳥類攝影真是讓人著迷啊!

在野拍的條件下,想要拍清楚鳥的眼睛,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器材、經驗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行。

1、高素質的準專業級以上機身和高級鏡頭的組合是拍好鳥片的基礎,鏡頭方面最好是428、540、640大炮,機身需要具備迅速精準對焦能力和鏡頭驅動力,哪怕老旗艦機身大馬三、小馬四、老d3在拍🐦時也遠比5600,80d順手得多。普通的機身加一般的鏡頭真是力不從心,勉為其難,這時候後面那個頭再好使也不行啊。

2、堅固的三腳架、液壓或吊臂雲臺。

3、相機對焦模式的設置很重要,拍攝位置不固定或飛版使用AFC模式,固定位置的鳥使用AFS模式,快門釋放模式選擇--對焦優先。

4、多多練習,做到眼急手快穩準狠。





頌濤QQHR


拍鳥的難度還是挺大的。

拍鳥是個非常專業的攝影題材,需要專業的設備,需要專業的技術。專業設備,相機至少得是單反吧?關鍵是鏡頭的焦距要夠長,可以長距離拍攝;專業技術,拍鳥需要過硬的抓拍技能,因為鳥多動,運動速度快,軌跡不確定等因素讓拍鳥的難度增加了不少。

把鳥的眼睛拍清楚,有以下幾個關鍵點:一是對焦,對焦要準,還要對焦在鳥的頭部;二是快門速度,鳥如果不動還好,如果是活動中的鳥,快門速度一定要快;三是景深,拍鳥一般都長焦,如果光圈再大些,那景深就很小了,所以這一條要跟第一條結合,不光對焦準,景深還不要太小。

如果是比較安靜的鳥,就好辦多了,直接對著鳥的頭部對焦就行,只要快門速度不是太慢,相機持機沒問題,基本就OK了。

比較安靜的鳥,強烈建議用點對焦,直接用著鳥頭部對焦就行。

如果是飛行中的鳥,難度就大了。這個時候可能需要自動多點對焦,還要高速連拍去抓拍,成功率很低。關鍵是飛行中的鳥的速度很快,快門速度也要夠快,否則即使對焦準了也不會清楚。

由於鳥的眼睛太小,對著鳥的眼睛聚焦也不太現實,一般都是對著頭部,但由於鳥的速度太快,怕是你按下快門的時候,焦點成了鳥尾,這就需要景深不要太小,景深怎麼著也得讓整個鳥都清晰。

拍鳥挺難,特別是飛行中的鳥。如果把鳥的眼睛拍清晰了,這片就成功大半了。


南方之南


拍攝合肥植物園的一組鴿子








好攝之徒楊陽


上架,快速,適當的ISO.



qzuser204309793


這算不算清楚?





青山簑笠翁


玩拍鳥時間不長,也來湊個熱鬧吧。拍得清鳥眼鳥身這個主要是設備的問題,非常考驗機子的追焦能力和鏡頭的對焦能力,有個好雲臺和三腳架,一陣狂拍,基本可以出片。當然,這個是對有一定攝影基礎的朋友來說的。如果要說拍的好不好,那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了,設備的因素,人構圖的因素,還有環境的因素,天氣的因素,綜合起來才有可能出一張好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