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调理糖尿病的?

用户3247083697750


中医是如何调理糖尿病的?

糖尿病,在中医辩证里,属消渴症范畴,中医认为,人体病症皆来与体内阴阳失调,与风,湿,寒,热有关。

消渴症与人的饮食习惯,性格,脾性,体重有很大关联。

比如经常暴饮暴食,喜食油腻,熬夜缺少运动的人群,脾气暴躁或者爱生闷气的人群,身体偏重的人群,或者是家族遗传等都是糖尿病高发的患者。

糖尿病,中医给细分为几种,阴虚火旺型,阳虚燥湿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其中又可以分为,肝肾阴虚,燥热,脾胃虚寒,湿滞,心肺燥热,肝火肺湿等等症状类型。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辩证施治,主要以降燥除湿,滋阴升阳,祛寒通利,生津止渴,为方向,以脉诊以确认病症,运用五行,五色五味,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辛入肺,来对症下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不拘一格,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借鉴古方验方,需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诊断,增减剂量,加减配伍,只要四珍准确,对症下药,重症下重药,但是要做到随症下药,每人一方,切不可千人一方。

只要能够做到这几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不是神话。


养生医者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是体内糖代谢紊乱,然后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现在往往是西药的手段控制血糖。但是,很多临床症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怎么调理呢?



一、心烦,口渴


糖尿病早期往往是阴虚火旺,所以会出现心烦口渴的症状。


可以用天花粉20克、乌梅10克,熬水服用,有养胃生津、清燥润肺的作用。


二、阵阵烘热


糖尿病阴虚火旺的时候便会出现一阵阵的烘热,觉得心烦。


可以用黄芩、黄连、栀子,清热降火。黄芩5克、黄连3克、 栀子5克熬水服用。


但是要注意苦寒的药物,只能短期使用,而不能长期使用。


三、气短乏力,疲倦



糖尿病病患者多为气阴虚,所以除了阴虚,还会出现气虚的表现,常常有乏力,气短容易疲倦等症状。


可以用黄芪30克、生地15、克苍术10克、玄参15克调理。


四、夜尿频多,小便失控


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到中期或晚期往往会累积肾脏,导致肾气不固。会有夜尿频多或小便失控的情况。


可以用续断15克、枸杞10克、白果10克、枳壳10克来调理。


五、双下肢麻木、针刺感



久病入络,糖尿病长期气阴两虚,气血运行凝滞,导致瘀血停滞,皮肤失养而出现经常瘙痒不止。


用威灵仙络石藤15克、海风藤15克、钩藤15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来调理。


更多中医养生治病,请关注头条号:中医杜川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中医杜川


糖尿病,在中医看来,是脾胃肺问题。

胃为水谷之海。脾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运化至肺。肺通过宗气的作用,通过宣发、肃降,将水谷精微运送到身体各个地方。最后,通过肺朝百脉,将废料回收。肺用宗气的作用,将废料下输于肾。通过肾的分清泌浊,储存变废为宝,废料下输膀胱。

当脾的运化、肺的宣肅出现问题。水谷精微不能去该去的地方。停滞在经脉当中,就会从对人体有益变成对人体有害。

所以治疗糖尿病,一般从脾、胃、肺考虑。

当然,中医主张五脏一体观。所以,早全面考虑。比如,肾主一身阴阳,肾阳不足,犹如釜下无火。肝为将军之官,横扫千军,木直则土燥,木曲则土湿。

治疗糖尿病,不可拘于一理,辨证论治,随证治之。


马勃牛溲


治疗糖尿病,有三种方法,一,泻心补肺,二,治肝外脾,三,补肾生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