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火力有多強,兩人就能壓制日軍一個班?

進而讀史


火力發揮如何要取決於實際情況,但要說兩個人就能保證壓制日軍一個班,其實說過頭了。

美軍在二戰中確實把半自動步槍當作常規配置,發給步兵班裡的每個人,然而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陸軍裡。而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人用來打日軍的主力是海軍陸戰隊,這些海軍陸戰隊還在大把大把地使用栓動的春田M1903,也就是下面這位。

在二戰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M1“加蘭德”步槍是很少的。儘管說起來是“加蘭德曾經被裝備給美國的每個軍種”,然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陸戰隊並沒有足夠的家底來拿加蘭德組步槍班。

陸戰隊還裝備過一定數量的M1941約翰遜半自動步槍,這些武器被陸戰隊認為“表現可以接受”,但是也沒有遍地都是。下面這位就是M1941。

不過在機槍方面,陸戰隊確實至少比日軍闊綽許多。陸戰隊在二戰期間沒有大量裝備勃朗寧M1918自動步槍(也就是BAR。這款武器主要被美國陸軍用作類似輕機槍的支援武器,陸戰隊也接觸過但是比陸軍少),不過勃朗寧M1919系列的中型機槍、勃朗寧M1917水冷重機槍,在火力上都比它們的日本對手要好上不少。對比日本的十一式輕機槍(歪把子)、九二式重機槍(雞脖子),美國人在機槍火力上要寬裕不少,即使是後媽養的海軍陸戰隊。

下面兩張圖就是操作機槍的陸戰隊了。二戰的美國陸戰隊還是很好認的,因為他們裝備的這種迷彩盔罩在別的軍種沒有。

另外,面對熱衷於近距離作戰的日軍、太平洋各島破碎狹小的地形,海軍陸戰隊的步兵還有一個能派上用場的好東西:M1卡賓槍。這把火器以二戰的標準來說夠輕、夠小,半自動的開火模式和15發的彈匣保證了其近戰火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穿透力和停止力不足的缺點,而叢林的茂密地形讓它的小身板異常珍貴,也讓這把射程比不過正常步槍的武器能好好發揮。

哦,衝鋒槍對於陸戰隊來說也是寶貴的財富,在夠近的距離上也許會比M1卡賓槍更好用。湯普森衝鋒槍在二戰的陸戰隊手上並不多見,但確實出現過。

這就是二戰時美日步兵火力對比的大致情況。當然了,美國步兵班的火力會比日軍更強,不管是陸戰隊還是陸軍,但是我們也別吹上天。要讓兩把春田壓制一個班也有點太強人所難了,不過要是美方兩個人操作著一把機槍,而對面日軍的機槍被先手幹掉了,還是有戲的。

當然了,如果地形合適、發揮好的話,陸戰隊在近戰中對日軍來說也是很恐怖的。下面這張圖就挺好的,拿湯普森的是班長,拿著BAR的應該是班自動步槍手。


史話戲說


美軍是人不是神,火力再強,也是編制越大優勢越大,放到單兵身上,反而不明顯,畢竟兩個人能控制的火力,二戰時期能強到那裡去?最多也就重機槍一級,不管怎麼說,兩個人最多也就控制兩個火力點,面對兩個方向。而在所有的步兵班組戰術當中,步兵班運動展開,可以在保證四到五個火力點的情況下,相互掩護機動。

扣除地利優勢,兩個人僅靠火力優勢壓制一個班,即使美軍,也很難保證做到,他們自己的步兵戰術,也不會如此要求士兵去幹這種事。當然在實戰當中,肯定可以找到兩個美國兵壓制一個日軍班兵力的戰例,可是反過來說,肯定同樣也找的到兩個日本兵壓制一個美軍班的戰例,實戰當中什麼奇葩情況都可能發生,但是不能拿這些例子當靠譜的推演依據,在二戰實戰當中,就單兵武器而言,太平洋島嶼戰場上,美軍單兵自動、半自動武器確實確立了優勢,但遠距離精準射擊上,已然是三八步槍有優勢,如果對多點位火力覆蓋,三八步槍的射程,美軍只得動用輕重機槍,才能壓制,重機槍雖猛,兩個人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射擊,輕機槍壓制力就差多了,更困難。



後期的日軍補充兵,兩個美軍也許可以壓制,東京特快送過來的關特演部隊,一個班一旦展開,美軍基本沒戲。打火力猛的兩個點,考驗的是部隊多點進攻的默契程度。日軍班級兵力,輕機槍未必有,擲彈筒一定可以保證的,戰術素養,戰鬥精神這些就別說了。只要不是求死的萬歲衝鋒,美軍把穩點,還是動用同樣一個班的兵力才稍稍靠譜些。


李三萬的三萬裡


日軍班級編制已經有配備了擲彈筒,兩個美軍壓制日軍一個班基本是不靠譜。

如果雙方彈藥充足,班制對抗中,美軍基本不是日軍的對手。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獲得勝利,不是靠班制武器,而是靠強大的空海軍和炮兵,以及充足的後勤補及。

問題就是就算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都打得非常艱難,在深知進入日本本土作戰,天時地利均無的情況下,美軍死傷人數會多到可能自己都頂不住的前提下,美軍只好用原子彈去解決問題了。

在二戰及二戰後期各種小規模戰爭中,美國陸軍的班級編制戰鬥力真的一般般,如果把一個班美軍放在沒有其它武器支援的地方,日軍一個班可能非常輕易就把它幹掉。


行攝清遠


武器和人生價值觀的差別


軍博齋


可以的,兩支M1半自動步槍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