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火力有多强,两人就能压制日军一个班?

进而读史


火力发挥如何要取决于实际情况,但要说两个人就能保证压制日军一个班,其实说过头了。

美军在二战中确实把半自动步枪当作常规配置,发给步兵班里的每个人,然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陆军里。而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人用来打日军的主力是海军陆战队,这些海军陆战队还在大把大把地使用栓动的春田M1903,也就是下面这位。

在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M1“加兰德”步枪是很少的。尽管说起来是“加兰德曾经被装备给美国的每个军种”,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陆战队并没有足够的家底来拿加兰德组步枪班。

陆战队还装备过一定数量的M1941约翰逊半自动步枪,这些武器被陆战队认为“表现可以接受”,但是也没有遍地都是。下面这位就是M1941。

不过在机枪方面,陆战队确实至少比日军阔绰许多。陆战队在二战期间没有大量装备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也就是BAR。这款武器主要被美国陆军用作类似轻机枪的支援武器,陆战队也接触过但是比陆军少),不过勃朗宁M1919系列的中型机枪、勃朗宁M1917水冷重机枪,在火力上都比它们的日本对手要好上不少。对比日本的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九二式重机枪(鸡脖子),美国人在机枪火力上要宽裕不少,即使是后妈养的海军陆战队。

下面两张图就是操作机枪的陆战队了。二战的美国陆战队还是很好认的,因为他们装备的这种迷彩盔罩在别的军种没有。

另外,面对热衷于近距离作战的日军、太平洋各岛破碎狭小的地形,海军陆战队的步兵还有一个能派上用场的好东西:M1卡宾枪。这把火器以二战的标准来说够轻、够小,半自动的开火模式和15发的弹匣保证了其近战火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穿透力和停止力不足的缺点,而丛林的茂密地形让它的小身板异常珍贵,也让这把射程比不过正常步枪的武器能好好发挥。

哦,冲锋枪对于陆战队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在够近的距离上也许会比M1卡宾枪更好用。汤普森冲锋枪在二战的陆战队手上并不多见,但确实出现过。

这就是二战时美日步兵火力对比的大致情况。当然了,美国步兵班的火力会比日军更强,不管是陆战队还是陆军,但是我们也别吹上天。要让两把春田压制一个班也有点太强人所难了,不过要是美方两个人操作着一把机枪,而对面日军的机枪被先手干掉了,还是有戏的。

当然了,如果地形合适、发挥好的话,陆战队在近战中对日军来说也是很恐怖的。下面这张图就挺好的,拿汤普森的是班长,拿着BAR的应该是班自动步枪手。


史话戏说


美军是人不是神,火力再强,也是编制越大优势越大,放到单兵身上,反而不明显,毕竟两个人能控制的火力,二战时期能强到那里去?最多也就重机枪一级,不管怎么说,两个人最多也就控制两个火力点,面对两个方向。而在所有的步兵班组战术当中,步兵班运动展开,可以在保证四到五个火力点的情况下,相互掩护机动。

扣除地利优势,两个人仅靠火力优势压制一个班,即使美军,也很难保证做到,他们自己的步兵战术,也不会如此要求士兵去干这种事。当然在实战当中,肯定可以找到两个美国兵压制一个日军班兵力的战例,可是反过来说,肯定同样也找的到两个日本兵压制一个美军班的战例,实战当中什么奇葩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是不能拿这些例子当靠谱的推演依据,在二战实战当中,就单兵武器而言,太平洋岛屿战场上,美军单兵自动、半自动武器确实确立了优势,但远距离精准射击上,已然是三八步枪有优势,如果对多点位火力覆盖,三八步枪的射程,美军只得动用轻重机枪,才能压制,重机枪虽猛,两个人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射击,轻机枪压制力就差多了,更困难。



后期的日军补充兵,两个美军也许可以压制,东京特快送过来的关特演部队,一个班一旦展开,美军基本没戏。打火力猛的两个点,考验的是部队多点进攻的默契程度。日军班级兵力,轻机枪未必有,掷弹筒一定可以保证的,战术素养,战斗精神这些就别说了。只要不是求死的万岁冲锋,美军把稳点,还是动用同样一个班的兵力才稍稍靠谱些。


李三万的三万里


日军班级编制已经有配备了掷弹筒,两个美军压制日军一个班基本是不靠谱。

如果双方弹药充足,班制对抗中,美军基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获得胜利,不是靠班制武器,而是靠强大的空海军和炮兵,以及充足的后勤补及。

问题就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美军都打得非常艰难,在深知进入日本本土作战,天时地利均无的情况下,美军死伤人数会多到可能自己都顶不住的前提下,美军只好用原子弹去解决问题了。

在二战及二战后期各种小规模战争中,美国陆军的班级编制战斗力真的一般般,如果把一个班美军放在没有其它武器支援的地方,日军一个班可能非常轻易就把它干掉。


行摄清远


武器和人生价值观的差别


军博斋


可以的,两支M1半自动步枪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