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晴表”,股市是中国经济的“雨表”,房地产+股市 才构成了中国经济一个完整的晴雨表。关键问题是,咱们为何如此特色呢?

纵观欧日美,资产证券化的比例都比GDP要高,而我们追求的却是资产房子化。举世皆知,美元搞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我们被逼无奈,只能跟着印钞,不然就亏大发了。但美元可输送至全球,去稀释本土的通胀和债务,人民币暂时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为何中国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于是,增发的天量人民币便锚定了房地产这个最具增长潜力的大蓄水池子。随着每一年M2的增加,房地产逐年保持高增长势态。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黄金时代”后,至2018年年底,据统计中国房地产整体市值至少高达480万亿人民币。而中国股市的市值,在疯狂ipo扩容下,却也只是房地产市值的十分之一。

跟房地产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市值波动显然“太小”——尽管A股历经三年下跌,这个永远长不大的“熊孩子”已将亿万股民割得遍体鳞伤,但房地产哪怕稍微波动个10%(股市跌10%已习以为常),就相当于整个股市的市值都跌没了,而一旦形成趋势性抛压的话,就亟需数十万亿的流动性资金为房产套现解困,这是房地产市场根本无法承受的,中国经济会因此陷入万劫不复。

所以在关键人物眼中,通过分析不难得出,股市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关键问题,只要能保持融资通畅就行,根本顾不上考究投资人的根本利益。至于如何稳住房地产市场,才是被他们关心的核心使命。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最终取向必然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所以稳住房地产市场,就是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命根子。否则就会率先在经济上开历史的倒车,最后再波及到其他所有领域当中去!

然而,偌大的中国经济体,只有钢铁水泥铸就的身躯,一定是自带缺陷的。我们亟需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以防止金融泛滥、经济空转。所以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稳步落地,才是领导人最关心的头等也是最头疼的大事!中国股市就这么被边缘化了。

原本最能代表资产证券化的,也是最能将货币现象和泡沫发挥到最大化的中国股市,就这样被房地产市场所取代。最终形成了房子有“晴”、股票无“晴”的跷跷板效应!——当房产投资被货币绑架,A股市场被融资所绑票,股市这个原本“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投资先导市场,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