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八與老十四為何關鍵時刻忽略了真正的大敵老四?

宋安之


“死鷹事件”之後,阿哥們的奪嫡之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從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開始,十四阿哥胤禵野心開始膨脹,已經從“八爺黨”中分離出來,成為“十四爺黨”了。

而八爺胤禩和老十四胤禵雙方你爭我奪,偏偏就忽略了老四胤禛這號人物,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看錯了一件事。


眾阿哥們都看錯了康熙的安排,以為“大將軍王”就是天心默定的繼位人

而且不止是“八爺黨”眾人,就連四爺也是這樣的看法,甚至不惜冒著得罪康熙的危險,也要保十三爺出來爭取這個位置。而八爺胤禩也說了:“誰做這個大將軍王,誰就是皇阿瑪的繼承人”,所有人都被康熙這一招給騙了。

不過所幸的是雍王府裡有個鄔思道,經過他一番剖析,才讓四爺茅塞頓開,不去和“八爺黨”爭這個大將軍王,而轉為去爭奪川陝總督的位置了。八爺和十四爺則開始了明爭暗鬥,派遣了鄂倫岱、雅格齊去監視十四爺,結果鄂倫岱又被十四爺策反,反過來為自己說話。

這一點其實佟國維也看出來了,康熙雖然設立了“大將軍王”之位,在出徵前授予胤禵天子儀仗,又明令眾人“見大將軍王如見朕”的至高權力。可這些都只是康熙為了讓其他有野心的皇子互相爭奪,互相敵視,從而保護好自己心中繼承人的做法而已,否則康熙絕不可能會再犯當年廢太子的錯誤。所以佟國維才讓隆科多看穩了,不要急著站隊,只有確定了皇帝心中的人選後,才能把寶全部壓上去。



京畿最重要的三大軍事力量,沒有一個是由四爺胤禛掌管的

這也是“八爺黨”看不起四爺,而把十四爺看成勁敵的原因。京畿的三大軍事力量:善撲營由康熙親管,“八爺黨”動不了;步軍統領衙門的隆科多明暗未定,八爺和四爺都懷疑隆科多是對方的人;豐臺大營則是由“八爺黨”的人掌管著。

所以只要隆科多不表態,憑著自己手握豐臺大營的軍隊,自然有把握在最後關頭絕地反擊的。何況老十四帶兵在外,縱有十萬大軍也無濟於事,四爺更是無人無兵,唯一的幫手十三爺又被圈禁了起來。“八爺黨”已經不把四爺放在眼裡,自以為勝券在握了。

至於說八爺和十四爺忽略了年羹堯這個川陝總督,其實恰恰相反,他們都很看重年羹堯這股力量。但別忘了,年羹堯是十四爺保奏上位的,而且還和八爺往來頻繁,在他們的想法裡,年羹堯早就是“八爺黨”的人了。

康熙雖然默定了四爺為繼承人,但也必須打壓四爺,讓他從奪嫡的亂局中脫離出來,讓八爺和十四爺自己去打,讓他們自己損耗掉自己的實力,浪費掉自己的時間。

直到暢春園宣讀遺詔當晚,康熙一鍋就把“八爺黨”所有人給端了,既讓他們調兵不成,又作亂不行。這時候的“八爺黨”才如夢初醒,可也為時已晚了。


狐史首丘


在真正的歷史上,八爺黨確實在關鍵時刻忽略掉了雍正,以至於雍正繼承大統,大出所有人的意料,八爺黨實在難以接受,所以在雍正繼承帝位以後,八爺黨製造了很多流言蜚語和謠言,包括雍正篡改遺詔,害死康熙等等。

後來的人大多都認為,雍正能當上皇帝,有點坐收漁翁之利的意思。

當時奪嫡最明顯的就是八爺黨了,大家都知道,而雍正一直蟄伏,裝成不聞世事的樣子,誰知道他早已經在西北埋伏下年羹堯鉗制老十四,同時收買了九門提督隆科多。

但是,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裡,跟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出入。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老四還以太子忠臣自居,太子第一次被廢以後,在老十三的言語激勵之下,老四才決心奪嫡。

自從太子被廢,八爺黨實際上就已經把老四當作奪嫡的最大對手了。

在太子被廢之前,八爺黨的主要操作是搞倒太子,只有搞掉太子,他們才有機會成為繼承人。太子被幹掉以後,他們發現,老四成了一個勁敵。於是找機會搞老四。

刑部冤獄案,八爺黨不僅僅針對太子,也針對老四,讓人想不到的是,太子復位,八爺黨被斥責,八爺黨在朝中最大的外援佟國維也退休,不但沒當上太子,沒搞定老四,老四還受到康熙嘉獎,他們的母親還榮升皇貴妃。這時候老四更加讓八爺黨重視。

後來的百官行述事件,八爺黨的心思其實跟太子一樣,要掌握朝臣,但是老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所有人都無法掌握朝臣百官,大家公平決鬥。這次老四燒燬百官行述,又一次受到康熙嘉獎。八爺黨怎麼可能忽視老四的力量?連太子都跟老四決裂了,因為他看出了老四早已經不跟自己一條心,要另立門戶,要奪嫡。

八爺黨掌握百官不成,又想出一個計策,就是奪兵權。

於是他們故意卡西北大軍的糧餉,逼著西北大軍主動出擊,導致幾萬西北大軍全軍覆沒。這時候康熙就得更換主帥。八爺黨奪兵權的機會就來了。

這一次八爺黨是算準了的。因為他們知道老四帶不了兵,四爺黨裡能帶兵的老十三又被圈禁。只能八爺黨的人帶兵,老八覺得自己是八爺黨首領,自然沒人跟自己爭。

可是老八不識人,不會用人的缺點就顯露出來了。

首先他沒料到,老四不跟他爭,內部的老十四卻來爭,他更沒料到的是,老十四跟老四私下裡達成交易,把老四的年羹堯安插進了西北。而老四通過年羹堯,也找到了鉗制老十四大軍的老虎鉗。

老八這段時間的對手,突然從老四變成了老十四。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死鷹事件。

當然,大家都知道,老十四遠在西北,就算有十幾萬大軍,關鍵時候一時半會也趕不回來。

所以老八明白,離他最近的對手還是老四。於是在奪嫡的關鍵時刻,他掌握了北京周邊的兵權,防著老四,可是他卻忽略了掌握北京九城一萬多人馬的隆科多。

所以,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裡,老八關鍵時刻忽略掉的不是老四,而是隆科多。

如果老八真個早就拉攏住隆科多,那麼,就算康熙真的傳位給老四,他也有翻盤的的機會。把老四一軟禁,讓隆科多把遺詔一改,然後京城周邊的兵馬進城勤王,諒他老四也得打脫牙和血吞啊。


西堤君


這才是康熙的高明之處,康熙的幾個舉措讓很多人的目光都沒放到雍正身上,正是康熙的這些安排,讓他們覺得他們最大的敵人並不是雍正,而是老八或者老十四,這個時候,廢太子,老大,老三顯然都不可能了。

康熙圈禁了老十三,這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尤其在大將軍王,還有暢春園臨終前,很多人覺得,康熙直接把老十三放出來,不就得了嘛,這樣就能幫助雍正,還省得雍正去放十三爺,增加很多風險。

但其實,康熙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降低雍正的存在感,讓他們覺得雍正沒有十三爺的幫助,那麼根本就不是老八與老十四他們的對手,表面上看是不想讓老十三爺惹事,其實就是老四加老十三這樣的組合還是很強大的。

所以康熙從一開始就有意在弱化老十三,所以在揚州籌借兩百萬兩,解決了黃河賑災的問題之後,只有老四被升為郡王,而老十三什麼功勞都沒有,還有在追繳國庫欠銀上面,他也不讓老十三參與進去。

第一次廢掉太子的時候,他很清楚老十三沒有參與,但還是將之圈禁了,造成對他不滿的假象,在第二次廢掉太子的時候,他又以江夏鎮案件與鄭春華的事情為由,將其圈禁了十年。

目的就是讓老十三淡出眾人的目光,這樣老四的勢力自然會大減,很多人就不會把目光集中在老四身上。

另外,老四號稱冷麵王,辦的差事都是吃力不討好,光得罪人的事情,他辦事只有公心,沒有私心,所以群臣們看好的是有八賢王之稱的老八,而不是他。

雖然老十四在殿前頂撞了康熙,康熙反而加德妃為皇貴妃,還讓老十四掌管了兵部,後來還讓老十四當上大將軍王,讓很多人覺得康熙是打算傳位給老十四,這樣就成功分化了老十四與老八,死鷹事件就是兩人矛盾最好的證明。

老十四在聽到老四要保舉他為大將軍王的時候,是特別的意外,因為就那個時候來說,誰是大將軍王,誰就極有可能是太子,而老四這樣說,就表明老四是在支持他當這個太子的,所以兩個人有冰釋前嫌的感覺,這個也是老十四後來耿耿於懷的原因。

總的來說,老四被人忽視,就是康熙想要看到的結果,但是他留了很多後手,比如九門提督隆科多,還有看住隆科多的張廷玉,還有關鍵時候出場的老十三,這些都是雍正能夠順利繼位的保證。


歷史簡單說


凌晨四點鐘,相信六歲的你還在夢中啃雞腿,可是愛新覺羅•胤禛已經被太監們穿衣梳洗完畢,抬著轎子趕往尚書房跟隨師傅張英學習四書五經,父皇對他進行了嚴格的管束,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皇子。



胤禛的生母早亡,皇子沒有被立為太子之前,靠的是子憑母貴,康熙皇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沒有子嗣,胤禛很精巧的孝順葉赫那拉氏,博得了她的認可,經康熙批准胤禛成為了皇后教養的皇子,從此一切發生了變化,胤禛從卑微中開始努力奮鬥,未來有了新希望。


胤禛19歲的時候,跟隨康熙征服葛爾丹,掌管了正紅旗,但是他並沒有參加戰鬥,打仗不是他擅長的,他雖然沒有參加戰鬥,卻憑藉自己的詩書才華對父皇豐功偉績極力歌頌,贏得了康熙的認可。

沒有徵伐四方的能力,不能僅靠拍馬屁混日子,胤禛開始注意培養自己為國理財和整頓吏治的能力,康熙准許他參與戶部及吏部和工部的日常行政事務,他虛心求教,厚積薄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敢出了成績,從郡王晉升親王,在康熙皇帝心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葛爾丹的叛亂持續了數十年,西北又爆發了危機,這個時候的康熙已經垂垂老矣不可能繼續御駕親征,為了表示君威振奮三軍將士,需要一位尊貴的親王擔任大將軍王御駕親征,不擅長軍事的胤禛內心無法平靜,祖宗馬上得天下,自己如果有軍功受封,那麼未來擔任儲君的資本就更有勝算,於是回到王府開始拉弓射箭,發現自己竟然淪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了鬱悶至極。

鄔思道洞若觀火,他分析此次大將軍王的功績無與倫比,必然會引發八爺黨積極爭取及廢太子黨的奢望,這個時候康熙老爺子心裡必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們此時真正的為國分憂而不是爭功奪利,為了眼前利益而不顧大局為重的人是不勝任大清帝國萬里江山的,但是也不能無為而治,需要展示自己運籌帷幄的掌控力,要知道將在在君命有所不受,二十萬大軍在皇子手裡一切都猶未可知了。鄔思道給胤禛講清楚了這個道理,胤禛茅塞頓開,接受了鄔思道建議,保薦自己同母兄弟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同時委任年羹堯為陝甘總督掌握糧草軍餉,八爺黨不可能反對老十四為大將軍王,那麼就需要無奈妥協認可對年羹堯的任命,於是二十萬大軍由老十四統帥,但是卻不得不聽從年羹堯安排,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舍與得,爭與不爭,政治飯局裡需要的是韜光養晦的審時度勢而不是鋒芒畢露的掠奪資源,當你破壞了某種平衡,那麼你就成為了少數黨少數派,成為了眾矢之的!


唐俊龍55398571


個人以為,以電視劇的情節,老八根本沒有忽略老四,而是相當重視老四,只不過因為性格問題,又一次臨陣退縮而已:

1.老八準備充分:豐臺大營已經待命,就等八爺的信,這個信可不是傳位老八捎信喝喜酒,而是傳位不是八爺起兵威逼篡位的信兒,其他準備肯定也有,只是各種原因沒有得以實施而已;

2.老八性格所致:做了準備,只是臨機又下不了狠手。傳位這一次,即可以先假意臣服,私下傳信出去搬兵,也可以在知道傳位人後立時殺老四強奪皇位,但是老八都沒有,而是咬文嚼字失去了時機。證明其性格不夠狠的還有逼宮那一次,已經佔盡上風了,仍然不痛下殺手推出弘時。又想展現仁義,又想私意篡奪,結果都是被翻盤;反觀老四,聽了傳位詔書還沒正式繼位,就行使皇權命令張五哥去赦出老十四,老八的陰柔敗給了老四的果斷。

3.老十四繼承皇位只是傳說,皇帝日見蒼老,真要傳位,應該提前召回,康熙既不是暴死,也不是糊塗,不應該有此失。

一句話,老八有謀無斷,有李世民一半的決絕,皇位就是他的了!


國貨第一


這就是各人的見識不同了。

一直到康熙駕崩前,四阿哥胤禛仍然不是最被看好的那個。論朝臣的支持,他遠遠不如八阿哥胤禩;論手中的兵權,十四阿哥是大將軍王,手裡握著十萬雄兵,八阿哥收服了豐臺大營的主帥,在京郊有三萬精銳。再看四阿哥胤禛,啥都沒有,唯一能夠幫他握住兵權的十三阿哥胤祥,已經被圈禁了十年。

所以,不管來明的還是來陰的,四阿哥胤禛貌似都沒戲。可是為何最終 四阿哥胤禛安然登基呢?

有兩點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點,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鬧翻了。

西北有戰事,康熙要派一個阿哥做大將軍王,前去領兵打仗。八阿哥判斷,康熙在油盡燈枯之際把兵權交給誰,就是傳位於誰。於是,他極力爭奪這個大將軍王。可是十四阿哥呢,雖然本屬於八爺黨,可他一直主管著兵部,又對自己領兵打仗的本領十分自負,因此也對這個大將軍王勢在必得。

於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矛盾就出現了。這時候,四阿哥聽從謀士鄔思道的建議,推舉了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不但換來了年羹堯的陝甘總督,而且讓八阿哥對十四阿哥的猜忌更深了。

此後,十四阿哥殺了八阿哥派在他身邊的眼線,而八阿哥也把十四阿哥送給康熙的壽禮換成了死鷹。兩人徹底鬧翻。

其實,如果老八和老十四一心的話,兩人相互勾結,時刻通報著信息,即便有年羹堯盯著老十四,老四還是很麻煩的。

第二點,十三阿哥胤祥的鼎力相助。

和老十四一樣,老十三也以擅長領兵打仗而著稱。他的本事,比老十四還大。雖然他被圈禁了十年,可是由於他為人狹義,很多的老部下還是願意聽命於他。

在傳位之前,老四就去秘密地見了老十三,老十三把自己最心腹的老部下告知了老四,老四回去後,就開始秘密聯絡這些人。

傳位當晚,雍正以金牌令箭釋放十三爺,然後令他速去豐臺大營奪兵權。十三爺之所以能夠那麼輕易地奪了兵權,與老四此前的暗中聯絡也有很大關係。

正是因為老十三奪了豐臺大營的兵權,而九門提督隆科多又奉康熙遺命,忠誠於新皇帝,這才有了雍正的安然登基。

京城裡一切搞定後,遠在西北的老十四就不足為慮了。


趣談秘史


《雍正王朝》我一直認為最厲害聰明的是老四,並不是老八,更不是老十四。如果說聰明的話,也許十四還比不上十三和老九。老十四本屬於八爺黨的人,只是因為康熙帝不經意間給了十四希望,另一部分也是因為地位權力的不斷壯大,野心也越來越大,不甘心屈於人之下。

上述講完老十四與老八忽略老四的背景原因,下面講講其他政治層面的原因:

1.按以往慣例,得大將軍王的便是內定的太子,老十四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八也是認為十四得到了便是八爺黨得到了,但沒想到的是,老十四得到後便不聽八爺黨指揮了,想自己當皇上,替自己爭一爭。老八見此情景,肯定惱火。

2.攘外必先安內,八爺黨覺得康熙已經不重視老四了,不給任何進一步的明示,覺得目前自己最大的政敵是老十四,必須不能讓其得逞,豈不知這時候給了老四機會養精蓄銳,康熙也是在這個時候考查每一個皇子的。

3.俗稱燈下黑,老四及其智囊鄔先生對時局把握好,暗中促成了八爺黨內部的矛盾,使自身藏身於刀光劍影之後。


Shirley西蘭花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鄔思道在《雍正王朝》經典語錄,也是老子《道德經》之學,這句話精確到概括了九子奪嫡勝利的“核心”。

康熙任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可以說“一石三鳥”。九子奪嫡中八阿哥胤禩看似機會最大,其實也是機會最小的。康熙在第一次廢太子時表現出對胤禩的不滿。胤禩結黨隱私,收買人心,這就相當於在康熙自己還沒退位就光明正大來爭奪皇權。但是八阿哥胤禩羽翼豐滿不僅滿堂朝臣支持,身邊更是圍著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三位有力的輔助。



康熙在這個時候拋出“大將軍王”的橄欖枝。四阿哥胤禛在鄔思道的指點下推薦了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年羹堯為“陝甘總督”。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過多的關注於“大將軍王”而忽略了陝甘總督這個咽喉職位。




十四阿哥被授予“大將軍王”後,八阿哥自亂陣腳。本來和自己一條線上,輔助自己的十四阿哥現在一下子登基的機會比自己大了。八阿哥關心則亂,反而安排眼線對付十四阿哥,十四阿哥本來謀略不深,只顧眼前的巨大利益。以為自己的親哥哥胤禛是來討好自己,所以推薦自己當大將軍王,自然飄飄然。八阿哥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使得十四阿哥不滿,策反了八阿哥眼線鄂倫岱。

此時,四阿哥胤禛的死黨十三阿哥被關。形單影隻,又沒有表現出爭權慾望,反而極力推薦別人的胤禛自然會被忽略。八阿哥為了扳倒十四阿哥,在康熙壽宴上創下的“死鷹事件”更是使得康熙病倒。可見八爺黨陣營窩裡鬥,四阿哥胤禛不被關注反而漁翁得利。康熙牽制了八阿哥,十四阿哥,還進一步確認了誰更適合皇帝。


紅雨說歷史


做過企業管理的人都知道,誰在企業中人緣越好越不可能被老闆任命為部門第一負責人。因為和部分人關係好在任職後就根本沒辦法很好地去管理:制度因人情不能很好地執行,革新因關係戶利益而多有保留,或徇私舞弊,給企業帶了極大的危害,慈不掌兵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老八一開始就錯了,不管他用什麼手段獲得的人望,都成為他繼位的絆腳石,這個與他的出身和一些小節有失沒有關係,更與他動腦筋奪權沒有關係。如果是一個沒有進取心不善於在權利鬥爭中有所作為的人,康熙絕對不會把江山交給這樣的人的,因為陽謀和陰謀在權利鬥爭中均不可避免,而自己不善於鬥爭很快被別人幹掉,江山如何能保、執政如何能行?何況電視劇中的老八是一個把江山社稷當兒戲,為了到達目的把國家和百姓都拿來賭博的人,這樣的人一旦被康熙這樣的雄主看清真實面目,怎麼可能把皇位交給他呢?

老八在奪嫡的理念和實施過程中所用的手段無非兩種:幹掉競爭對手和籠絡人心,而他的手段剛好是雍正所不取的,老八不看好老四的也就是他沒有按照他認為的奪嫡者必須遵循的這裡條規律去做,所以就認為老四不具備奪嫡的條件,當然不用防範了。只是他遇到了絕世聰明、大事明白至死沒有昏聵的康熙,失敗已不可避免。電視劇中看透這個的似乎只有鄔思道一人。

(官場上雍正的做法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行不通,但職場上有時候可以,具體原因自己分析吧。總結總結,應該有所受益的)


若水39243986


康熙頒旨,整頓刑部,讓老八負責審理刑部花錢賣命的荒唐案子。原來刑部由太子分管。老八這事辦的深得康熙讚賞:深明事理,用心正大,處世明達而加封他為廉郡王。不久老八又獲得一個露臉的機會,被康熙指定代他賜宴接見蒙古諸王公和西藏喇嘛。一時間,老八地位上升,大有取太子而代之之勢。但不久康熙就知道,老八讓肖復興告發太子,誘供肖復興已達到扳倒太子的險惡用心。

老十四模仿太子的字跡,寫一道調兵手諭拿給八阿哥,說可籍此機會,將胤礽由太子之位拉下,推八阿哥胤祀上太子之位。康熙震怒,經張廷玉提醒,才重看“太子手諭”,發現是假的。深知太子被人陷害。為了安定,康熙並沒有追查此事。對老八有就更加不爽。

太子第一次被廢,康熙有旨:凡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可以擇賢舉薦新太子。為了將八阿哥胤禩推上太子之位,佟國維開始暗中串通,老八上位勢在必得。在滿朝文武百官聯名保舉八王爺為太子的形勢下,只有老四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等少數人保舉太子胤礽,得到康熙的讚許。儘管康熙知道太子和鄭春華的事,在權衡朝野政局之後,還是決定讓太子復位。一場廢立太子的風波以胤扔的復立而告結束,老四因和康熙想法一致而受到青睞。而保舉八爺的佟國維,被康熙免了職,八爺黨也因此而受重創。

胤礽復位後開始報復,種種行為不得人心,深感太子位不穩,便密謀兵變,胤礽再次被廢,罷為庶人,永遠圈禁。對太子之位的爭奪愈加激烈,眾多官員都認為八爺胤禩希望最大。

西北平亂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熙召四阿哥胤禛及十四阿哥密議對策,準備從中選一人當大將軍王,領兵到西北討伐。眾臣皆知這大將軍王定必就是未來的皇帝,出人意料的是老四舉薦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同時舉薦年羹堯為陝甘總督。康熙封老十四為徵遠大將軍,率十萬大軍赴西北平叛。康熙傳位胤禵的跡象越發明顯,老八心生不爽,遂派鄂倫岱在西北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康熙六十八歲大壽,眾阿哥為康熙拜壽獻禮。遠在西北的胤禵託鄂倫岱帶了一顆天石來給康熙祝壽,老八將其成一隻死鷹誣陷胤禵,康熙看罷,痛心得昏死過去,康熙心裡清楚誰會幹這事。

八阿哥胤禩羽翼豐滿不僅滿堂朝臣支持,身邊更是圍著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三位有力的輔助。九子奪嫡中八阿哥胤禩看似機會最大,其實也是機會最小的。康熙在第一次廢太子時表現出對胤禩的不滿,結黨隱私,收買人心,處處學康熙但又出處處學不到位。

老十四,鎮兵經武很有一套也很見成效,可他膽子過大而心胸狹小,用於治國必然壞事。關鍵是康熙病危時,他遠在西北肅州統兵,鞭長莫及。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決堤,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國庫空虛,已無糧可調、無款可撥的狀況,胤禛提出了賬濟救災的方案,由他和胤祥到江南籌款賑災,使朝廷渡過難關,引康熙重視,並加封胤禛為“雍郡王”。

康熙決定追查戶部欠款。九阿、十阿哥力主八阿哥接此差事,胤禩深知此事棘手難辦而巧妙地將此差事推卸給胤禛。康熙叫胤禛為朝廷社稷著想,放手追款。太子次被廢之後,老四被革除了領侍衛內大臣的銜,從此潛心修佛,不問政務。老四無論是處理江南賑災還是追繳戶部欠款,根本不給各大臣面子,康熙感到臉上無光,得罪一群大臣、士紳,顯得自己很無能,又無用。在老十四和老八心目中,老四內無康熙帝青睞,外無群臣支持,不可能和他們爭搶皇位,老四自己也掩飾的很好,把自己搞成是太子黨的,太子都被廢了,你肯定也起不了多大風浪!

康熙希望胤禛去做真正的孤臣,不要參與黨爭。四阿哥胤禛的死黨十三阿哥被關,單影只,又沒有表現出爭權慾望,反而極力推薦別人的胤禛自然會被忽略。其實這也是康熙為避免他暴露自己而遭到和廢太子一樣的命運而採取暗中保護措施而已。這正是康熙的帝王心術。康熙考慮的不是臣屬們人心向背,而是是否具有革故鼎新能力魄力的堅毅不可奪其志的鐵血君王,所以老四就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榮登大位。現在看,康熙這個抉擇是英明的,傳位雍正是明智的!

康熙臨終前召見隆科多,他掌握京城防衛的兵權。康熙給他下兩道詔書,一道是賜死,一道是加封,以控制他。單獨召見胤禛,告訴他:“朕把這重擔交給你,就是深知你做事剛毅,久經歷練,處處能以國計民生為念,以社稷江山為重”。龍床上的康熙氣若游絲,他說了“傳位於四子”後,便與世長辭,八爺黨以沒聽清傳位與誰企圖最後掙扎,隆科多宣讀大清皇帝遺詔,八爺黨奪嫡徹底失敗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鄔思道在《雍正王朝》經典語錄,也是老子《道德經》之學,這句話精確到概括了九子奪嫡勝利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