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為何要將警察整編成裝甲擲彈兵師?黨衛軍第4警察師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軍武小咖


將警察武裝成步兵師並非是希特勒的主意,但毫無疑問希姆萊的提議頗受這位全國領袖的歡迎。希特勒掌權後,國防軍與黨衛隊之間的傾軋非常嚴重,國防軍將領也是極力限制黨衛隊的擴張。為了繞開國防軍的阻撓,希姆萊決定將警察武裝化,組建一支不屬於黨衛隊但又聽從於納粹黨指揮的武裝力量。鑑於上述原因,“警察師”的官兵最初依然保留警察的身份,而且該師的徽章、著裝以及等級結構也都與普通警察相同。

(警察師徽章)

在名義上“警察師”並不屬於黨衛軍序列,所以它的成員也不需要接受嚴格的種族血統篩選,而且配發給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沒有依照普通黨衛軍的標準。人員素質低、訓練不足再加上武器嚴重缺乏,導致警察師成了黨衛軍中的異類,它的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在黨衛軍中,儘管“警察師”的序列排在第四位,但它的名氣卻遠不如第五位的“維京師”。而且直到戰爭結束,“警察師”也只是一個裝甲擲彈兵師。

(列寧格勒附近的警察師)

蘇德大戰爆發前,“警察師”一直充當著後備軍的角色,僅在阿格納森林附近參加了幾次戰鬥,隨後便被調回了東普魯士。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後,它被劃入北方集團軍群,參加了德軍在列寧格勒方向上的攻勢,但他們的表現很糟糕。在沃爾霍夫河的戰鬥中,“警察師”總算贏回了一些聲譽,不久之後他們也終於加入了黨衛軍序列,成為了黨衛軍第四序列師。在列寧格勒前線,“警察師”的聲譽越來越高,但該師的兵力也不斷下降,隨後該師的一部分被調回西里西亞,升級為裝甲擲彈兵師。

(盧加森林內戰鬥的警察師士兵)

升級完成後,“警察師”就如同被遺忘了一般,並沒有得到“重用”,而是被派往了巴爾幹地區,從事反遊擊作戰。直到1944年7月,“警察師”才重新返回東線,但此時的東線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僅兩個月後,“警察師”就遭到了重創,其殘部被迫退回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東部戰線持續惡化,警察師的兵力也越打越少,在柏林該師殘部參加了最後一場戰鬥,失敗後便穿過易北河向美軍投降。

總體而言,“警察師”從誕生之日起就不算是一支一流部隊,再加上戰績平平,其名聲也就遠不及“髑髏師”等黨衛軍。



我是優質軍事答主戰情解碼,歡迎關注留言!

戰情解碼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介紹一下德國的衝鋒隊、黨衛隊和國防軍:



1)衝鋒隊:德國納粹黨的武裝組織,團隊員身褐色制服,又稱褐衫隊。1921年8月3日成立衝鋒隊,最初主要從事破壞革命運動、衝擊其他黨派群眾集會及進行街頭鬥毆等活動。羅姆委任為衝鋒隊頭目,西姆萊領導的黨衛隊隸屬於衝鋒隊。



2)黨衛隊:是德國納粹黨中用於執行治安勤務之一,併成立了另一支納粹黨情報和監視、拷問行刑組織。先前是納粹黨為希特勒設立的隨護團,後逐步成為憲兵和秘密警察。

3)德國國防軍:納粹德國正規軍事力量的總稱,1935年10月15日成立,由陸軍、空軍、海軍構成。

在希特勒執政後,戈林宣佈衝鋒隊為輔助警察,衝鋒隊的人數不斷增大,到1934年前後已達到250餘萬人。由於衝鋒隊與國防軍的矛盾不斷激化,在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召集國防軍與衝鋒隊高層開會,會議議定國防軍是德國的唯一武器持有者,衝鋒隊負責入伍前的青年和退伍軍人的軍事訓練。但以羅姆為首的高層企圖取代國防軍,主張實行“第二次革命”,全面實施《二十五點綱領》。1934年6月希特勒在戈林與西姆萊的幫助下將羅姆開除出德國軍官聯合會,並於6月30日戈林領導的秘密警察和西姆萊領導的黨衛隊對羅姆及衝鋒隊的高層進行了清洗,這次行動被稱為長刀之夜行動。血洗後的衝鋒隊被打散後補充到國防軍和黨衛隊,只保留少數人在衝鋒隊充門面。

黨衛隊在1929年1月起由西姆萊領導,黨衛隊有了很大的發展,到長刀之夜前一共有5萬餘人。後逐步壯大,最多時達47餘萬人。此外看守集中營的特殊部隊骷髏總隊、包括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在內的整個警察部門也歸黨衛隊領導。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佈撕毀凡爾賽條約,16日宣佈恢復徵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軍事化的的黨衛隊組織,也就是特別機動部隊(SS-VT)。到了1936年黨衛隊有了兩個軍事組織,一個是特別機動部隊,另一個是骷髏總隊。後來不斷壯大發展成一個黨衛隊機動師和黨衛隊骷髏師。

西姆萊為了擴大黨內軍使出了渾身解數,先前招收骷髏部隊,又招收警察成立警察師。整個黨衛隊組織有100萬人,其中黨衛軍60萬人。其中一半世德國人,四分之一是德裔外國人,還有四分之一是外國人。

為什麼希特勒有德國國防軍後,又要招收黨衛軍呢?

1)希特勒對國防軍並不完全信任

國防軍自視是普魯士軍人衣缽的傳承者,有許多是容克貴族的後裔,所以國防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根正苗紅,都是接受過較高軍事教育,大部分軍官以普魯士軍官學校畢業生為主,希特勒的出身與他們差距太大,所以說矛盾與生俱來。這裡解釋一下容克貴族是全歐洲排名第十的大家族,主要分佈在德國與奧地利,德國二戰期間27個元帥中就有12個容克貴族的後裔,將軍與各級軍官名字中帶“馮”的也都是容克貴族的後代,人數很多。

2)國防軍與黨衛軍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

國防軍的官兵對黨衛軍都不感冒,對黨衛軍的一些行為嗤之以鼻。蓋世太保與黨衛軍對德國軍官團中與之持不同觀點的軍官秘密抓捕、關押,這也加大了他們之間的矛盾。這裡解釋一下德國軍官團:也稱普魯士軍官團,儘管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組織,但他們都是繼承了歐洲中世紀三大騎士團之一的條頓騎士團的傳統,他們與生俱來的職業素質和軍事指揮能力,才能帶領德國軍隊橫掃歐洲與世界為敵。

3)國防軍在軍事裝備與兵源都受到黨衛軍的排擠

黨衛軍是希特勒的嫡系部隊,所以一切資源都向其傾斜,這也引起國防軍官兵的不滿。

4)在戰爭中抓住戰俘,國防軍只能把俘虜交給黨衛軍,國防軍無權處理,黨衛軍則可就地解決。所以戰後黨衛軍當罪犯處理,國防軍當俘虜處理。

5)國防軍的人員構成與黨衛軍之間是兩個階層,原先國防軍有著優越感,隨著黨衛軍加入進來後蕩然無存。

6)西姆萊的個人野心也促進了整個事件的發展

7)國防軍的指揮官軍事素質較高,而黨衛軍素質相對比較低,許多作戰指令得不到貫徹,黨衛軍以不怕死著稱,在局部戰場還行,但整個戰役就不行了,只能當成一個棋子使用。

德國黨衛軍有三個王牌師:



帝國師


骷髏師



維京師



而由警察組成的第4裝甲擲彈兵師用上面標誌,各師標誌右上角有缺口代表裝甲師,左上角有缺口代表裝甲投彈兵師,中間有缺口代表騎兵師或山地師,無缺口代表武裝師。


那麼黨衛軍第4裝甲擲彈兵師的戰鬥力如何呢?

1)警察師的人員構成

警察師的大部分士兵是由警察轉變過來的,但是該師連級以上的軍官都是一戰時參軍或1935年作為預備役軍官的警官充當。排級軍官主要出自巴德特爾茨黨衛隊容克學校的學員、二是年輕的預備役軍官。建立第4師得到了黨衛隊高層的讚賞,當時國防軍高層極力阻止黨衛軍的擴充,在培訓、裝備、招兵上設置阻撓。但對於這支警察部隊並不排斥,提供武器,進行培訓。因為他不是黨衛隊,也不是納粹分子。而黨衛隊認為這是一個擴充自己實力又可繞開國防軍的羈絆的好辦法。警察師在1939年10月組建時編制如下:

師部

第1警察步兵團

第2警察步兵團

第3警察步兵團

第300炮兵團

警察反坦克營

警察工兵營

第300通信營

警察自行車連

其中炮兵、通信、後勤是從第228步兵師調過來的。德國陸軍最初擬定的番號是300步兵師,但這個番號沒有真正使用過,人們只是稱警察師。
第一任師長卡爾·普費弗·維登布魯赫警察中將
1940年初,警察師通信營某連在萬德恩部隊訓練場的合影

德國陸軍一開始並沒有按一線部隊進行訓練和裝備,只作為後守備部隊來看,所以配備的武器都是老舊武器和繳獲武器。大部分配發由捷克生產的槍械,缺乏充足的步兵支援武器,車輛也數量有限,不少火炮用馱馬牽引。

2)作戰經歷
1940年5月,德國對法國發動進攻時,警察師作為C集團軍群的預備隊,並沒有參加戰鬥。直到6月9日法國戰役第二階段開始,警察師才參加了強渡埃納河和阿登運河的戰鬥,並在向阿爾貢森林地區挺進,在那裡與法國擔任後衛的部隊進行了多次較量,這次戰火洗禮該師死亡甚微,不過鍛鍊了部隊,獲得了不少作戰經驗。法國戰役結束後,警察師駐留巴黎地區擔任佔領任務,又從國內秩序警察部隊補充327名軍官和9599名士兵,同時新組建了防空營。到1941年6月時,全師兵力超過17000人。

1941年6月底,在“巴巴羅薩”行動前,警察師乘火車到達東普魯士,編入北方集團軍群,還是擔任預備隊。直到6月30日才奉命越過邊界進入立陶宛境內,而此時的德軍先頭部隊已深入國境數百公里外。在隨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該師都在長途跋涉。8月底到達魯加,與269步兵師一起進攻由5個蘇聯師守衛的魯加橋頭堡。初次進攻的警察師遭到蘇軍的頑強抵抗,雙方在森林與沼澤之間反覆拉鋸一週,總於在8月10日,夥同第9、第96和第112師的協助下攻下並佔領了該鎮,警察師也付出2000多人的代價。

警察師同陸軍其他部隊一起向列寧格勒挺進,於10月參加了對其的圍困,並駐守南部包圍圈。

1942年1月到3月,警察師南調到沃爾霍夫河一帶,抵抗蘇軍在該方向發動的反攻行動,在摧毀蘇軍第2突擊集團軍的戰鬥中擔任了重要的角色,在茂密的森林裡,德軍重武器無用武之地,警察師只能通過短兵相接慢慢縮小包圍圈,最終與其他部隊一起把蘇軍置於死地。在1942年夏季黨衛軍的其他三個王牌師先後調回後方休整,而警察師則繼續留守,到年底兵力已下降到13000人。


1943年2月,蘇軍在拉多加湖以南發動突圍戰,迫使德軍全面後撤。並在科爾皮諾建立防禦陣地,擋住了蘇軍的突圍,使得圍困得以延續。到1943年冬季,警察師傷亡慘重,不得不調回後方休整。1943年6月到達波蘭東南部的海德拉格部隊訓練場,進行重組並改編升級為裝甲擲彈兵師,包括:

師部

黨衛軍第7裝甲擲彈兵團

黨衛軍第8裝甲擲彈兵團

黨衛軍第4炮兵團

黨衛軍第4防空營

黨衛軍第4突擊炮營

黨衛軍第4裝甲殲擊營

黨衛軍第4裝甲偵察營

黨衛軍第4工兵營

黨衛軍第4通信營

其他支援單位

雖然名義上整體上升了,但裝備還是缺乏,尤其是車輛。所以該師還配備了大量馬匹和馬車。

1943年夏季到1944年年底,警察師被派往巴爾幹地區,與當地游擊隊戰鬥。並配合蓋世太保對平民進行屠殺。最聳人聽聞的是發生在1944年6月10日的迪斯多摩大屠殺,為了報復游擊隊的襲擊,警察師挨家挨戶的抓人並殺害,一共有214人被殺,其中婦女兒童。

1944年9月,警察師調往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同時蘇軍擊潰德軍與羅馬利亞軍隊,進軍巴爾幹。1944年年底警察師在南斯拉夫與保加利亞交界地區構築工事阻止蘇軍的進攻,到12月警察師的兵力減員到9000人,約7000人傷亡。

1945年1月警察師抵擋不住向後撤退,於2月底前往但澤地區陷入蘇軍包圍,損傷慘重,餘部通過鐵路返回德國,在柏林以北地區構築工事作最後的掙扎,之後向西撤退抵達易北河沿岸,於1945年5月2日向美軍投降。

下面附一些二戰手工畫


















獨行者老黃


下面由軍武奇兵帶為您解開謎底!本人之前至少寫過兩篇關於黨衛軍擴編以及等級劃分的詳細問答。這裡著重寫一下這個全稱為“第四警察裝甲擲彈兵師”的部隊。從1933年黨衛隊就開始逐漸將少部分人武裝起來,到了1939年的時候武裝黨衛隊的擴充行動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希特勒一方面要擴充自己的私人武裝與容克貴族的國防軍抗衡,另一方面要準備統一世界的“夢想”,綜上兩點,這支早期的黨衛隊精銳特別機動部隊逐漸發展成為一隻正規化的軍事武裝--武裝黨衛軍。

攻擊波蘭之前黨衛軍的訓練非常充足

黨衛隊一開始的選拔非常嚴格,尤其是成立之初都是希特勒親自去青年團或學員中挑選隊員,他們不僅身材高大,而且必須要有藍眼睛的純正“日耳曼血統”,最主要的必須外表俊秀,否則想根著“元首”幹,門都沒有。實際上最早期的擴編還算靠譜,也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譬如希特勒師、帝國師、“骷髏師”等,這些精英們完全是顏值與戰力並存的部隊。到了中後期就不行了,什麼貨色也往裡招,顏值下降的同時戰鬥力也越來越差,難道真是應了“顏值即戰力”這句真理。

帝國師和他的三突子

下面來看看這個警察師到底算一支什麼樣的部隊,黨衛軍從二戰開始到結束一共擴編了40多個師,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個精英裝甲師,剩下有點戰鬥力的就是12個裝甲擲彈兵師,然後還有一些山地師和擲彈兵師。也就是說精英部隊肯定算不上了,警察師的前身就是因為希姆萊找不到人員擴充了,他才將目光投向了德國警察,終於由15000名警察而組成的部隊。

這支部隊的人員篩查和素質可遠遠比不上正規部隊,武器都是從捷克斯洛伐克湊出來的,而且訓練也很短暫,根本無法與山地師和其他裝甲擲彈兵師比較,而且現在仍稱以警察師,第一次執行的任務就是負責波蘭境內的“治安”。

這種不用衝鋒陷陣的“美差”正是他們想要的,想想這些警察們心裡也明白在戰場上可不是站在大街上那麼瀟灑。

即便是完成他們的第一項任務之後,這支部隊仍然沒有“被提拔”編入武裝黨衛軍。後來參加了對法國的作戰,但是這種以馬車和純步兵為主的部隊還是少有所用之處,那時的戰鬥消耗並不大,有過幾次和法軍的零星交火,佔領法國後更是被編入了預備部隊。真正的作戰是到了東線開始與蘇軍廝殺,這時的戰爭已經到了空前慘烈了程度,第一次與參戰就損失兩千人。後來參加過莫斯科戰役,以及列寧格勒戰役等,但都以防禦為主,直到1942年2月才被正式編入武裝黨衛隊,他們的警徽才更改為黨衛隊標誌,1943年才被升級為裝甲擲彈兵師。

他們的徽章與帝國師的差不多

這支部隊後來被抽調去希臘,在那裡進行反游擊戰爭,還犯下了“屠殺罪”。直到1944年8月份才被召回德國,但是在蘇聯軍隊面前死傷慘重,後來僅存的一部分人員穿越易北河投降了。所以從這支部隊的發展到毀滅,可以說就是一支“渣子”部隊而已,從他的人員裝備到素質,定位都不會太高。它沒有其他精銳部隊那樣參加進攻戰為主,而是主要乾點防禦和治安戰的活,對著手無寸鐵的百姓比較狠,面對蘇聯的進攻根泥捏的一樣。所以一流部隊就算了,更不用和其他大名鼎鼎的精銳師相提並論了,人家的戰績都是成百上千輛坦克,他們唯一的戰績就是“臭名遠播”。

在蘇聯科爾皮諾防線的警察師

升級為裝甲擲彈兵師後好歹混上卡車了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各位的交流與想法,謝謝親們的支持與關注!


軍武奇兵


希特賴納粹軍隊分為兩種:1.國防軍,國家軍隊,擔負保衛國家,反擊它國侵略的任務;2.。黨衛軍,屬於希特賴納粹黨的衝鋒隊演別過來的軍隊,屬黨首領導。希特賴納粹黨利用德意志人民不滿意《凡爾賽》條約強加給德國人民沉重地戰爭賠款、國土被分割、軍隊發展地種種限制,盼望新的國家領導人能改變這一狀況,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希特賴納粹黨在德意志人民的擁戴中獲得了國家治理權,當上政府總理,爾後他又篡權當上國家元首。希特賴是從社會底層爬起來的政治精英,沒有顯核的家庭背景,沒有政治靠山,沒有高級軍官學校畢業資歷,沒有貴族血統,而德國國防軍中大多數將軍前述條件都具備,姓“馮”的將軍都出身貴族家庭,最後刺殺希特賴的叫“馮.斯泰特”就是貴族出身,希特賴草根創業成功,但他卑微的社會身份與國防軍眾多貴族將軍之間有一條看不見的鴻溝,希特賴以後指揮德軍發動歐洲大戰,南征北戰,征服歐洲二十八國,趕跑英國遠征軍,逼迫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屈膝投降,爾後發動“巴巴羅薩”進攻蘇聯,希特賴元首與將軍們的矛盾貫穿整個歐洲大戰,希特賴一次大戰時當過中士,差一點被一名法軍士兵一搶暴頭,看他可憐希希地樣子放了他一馬,其軍事指揮水平就是一個班長,副排長水平,又沒有在軍事指揮學院進修深造個,他唯一的才藝是他的演講水平,與今天的馬雲難分仲伯,據說有油畫繪畫藝術天賦,若沒當上元首他也許成為了德國著名畫家也未可知?實際上,希特賴指揮軍隊的所有命令,並沒有得到國防軍不折不扣的執行,這就是德軍最後反勝為敗的一大硬傷!因此,聰明希特賴一開始就以黨的衝鋒隊,警察隊伍為基礎建立自己絕對信任的軍隊,我們經常講“政治可靠,命令統一,堅決服從,對黨忠誠”!以黨衛軍建立的軍隊幾個師規模,有擲彈師,坦克裝甲師,後來達幾十萬人規模,戰鬥力槓槓的,所向披摩,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吃了敗仗後,所有的軍隊問題開始顯現:戰線過長,補給困難,油料短缺,坦克爬窩,冬裝不足,士兵飢寒交迫,蘇軍抓住機會連續反攻,美國英國看準時機向蘇聯提供海量軍事援助,並在諾曼底海灘開僻第二戰場,各路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柏林城,德國防軍也好,希特賴黨衛軍也好,希元首自殺身亡,馬上投降,戰後已向美英軍隊投降的多個黨衛軍師被移交蘇軍,全部絞死!


薦商12345678


納粹初期的時候,元首還沒有得勢,在啤酒館鬧事,衝鋒隊都是一些非法歹徒,為納粹主義獻身,與傳統意義的國防軍格格不入。等到元首及位,他必須得到國防軍的合作與支持。對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這當中就有一個取捨與演化,正好說明納粹黨從在野黨到執政黨的變化。直到納粹德國滅亡,德國軍力仍舊是“二張皮”:正規國防軍,忠於元首的黨衛軍。你說的具體情況,正在於此。


完璧歸趙36


初期帶ss開頭的都一般,後來SS開頭的前18序號的都是精銳。拉出來和同級別同建制的美軍死磕能把美國大頭兵幹傻了。也就蘇聯那些帶近衛前綴的同級建制部隊可以硬懟一下。


空蕩—1979


主要是德國軍隊聽命於普魯士舊軍官發展而來的具有傳統延續的德國軍官團,而不是希特勒。第四師,其實戰鬥力不強,類似於有重武裝的內衛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