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嗎?

燕過留聲JY


絕對這不是這樣!抑鬱症好了,大腦自然會恢復!

我本人之前也是,因為重度抑鬱症,導致大腦變笨,記憶力嚴重下降,頭腦緊繃,頭疼,頭暈,不能思考,就這樣,每天渾渾噩噩的過了將近9年,也因此差點放棄學業。

但是,我現在抑鬱症好了,神奇的是,抑鬱症好了,我腦子也好了,好像比之前還要好使了。

抑鬱症的時候,總是想太多,都是負面思維,整天不段去想那些消極悲觀的事,晚上還失眠,大腦根本不能休息,每天都是大腦緊繃,頭疼,頭暈狀態,這種情況下,大腦怎麼能好。

就算是正常人,整天休息不好,大腦也會不好使的。

抑鬱症好了,不會整天整夜胡思亂想,緊張,焦慮,恐懼了,每天都能安穩入睡了,大腦自然就恢復了。

所謂的什麼不可逆,那是,抑鬱症都沒好,大腦當然不會好,特別是吃藥的患者,大腦受藥物副作用影響,狀態會更差。

所以,只要抑鬱症真的好了,大腦是完全可以恢復的,不光是我,我認識的幾位抑鬱症患者,他們好了,大腦也都恢復了,所以,不用擔心。

所以,什麼抑鬱症導致大腦不可逆,不存在的,放心。



小丑魚148721553


1、我舉個例子,宮部美雪的小說。

老闆乙男和下屬丙男。他們一起工作多年,丙深得乙的信任,是個工作踏實心地善良的人。

丙對乙說:我小時候從高處掉下來,鄉間很多人說我摔壞了腦袋,從此腦袋就不好使了。

乙搖頭說:你腦子不好使,不是因為你摔壞腦袋,而是因為這些說你壞話的人,你相信了他們。

2、另一個例子。我有個同事做了個手術,手術中用了麻醉藥。她逢人便說,做了麻醉後,她健忘了迷糊了。但實際上她平時就喜歡扮演弱者,總是乞求別人同情她照顧她,愛佔小便宜。

3、日劇。一個游泳劇。女主即將參加世界大賽。比賽前夕,姐姐發現她有跛腳的現象。姐姐找到隊醫,問我妹妹的腳還沒痊癒嗎?隊醫回答說,在一個月前就醫好了,估計是因為心情緊張,想為自己發揮不好而開脫,就出現了模擬跛腳的現象。你不必擔心,也不要跟她提。她會自己看著辦。

我的結論就是,有時候,你過於擔心一件事,就會一直認為這件事會對你有極大傷害。

有個笑話說:貓喜歡坐在灶臺上睡覺。但只要有一次,它不小心坐到了滾燙的灶臺上,在它眼裡,灶臺都是危險的,它再也不會跳上灶臺去睡覺。

所以,你過於擔心自己的抑鬱症,就認為它會“毀掉你的一切”。

我看的心理書也不少了,你所說的論文我不認為可靠。要麼那是小概率的事,要麼就是:藥毒造成的後果。也就是你所服用的藥是有副作用的。

有部電影跟你所說的情形有點象:男主是個歌星,他吸毒,縱慾,後來決定改過。他和女友和好並認真工作。但他發現他的靈感沒有了。經過幾番吸毒和戒毒,他明白到,如果想重返事業的頂點,他就得復吸。為了事業,他要放棄愛情。但是重新吸毒,還會毀了他的身體。他最終選擇了歌唱事業。

這故事說明了戒毒藥物的副作用是他無法承受的。如果能承受,他是不會甘心放棄愛情的。

心理學的流派有很多,治療方法也很多。其實中醫治抑鬱症也是比較有效果的。抗拒中藥的話,可以用針灸法來治抑鬱症。這樣就不會對肝腎有損。

而肝與腎中毒或受損對大腦是有影響的。腎主腦髓。如果腎不能將精華輸送到腦部,頭腦就無法清醒。

與其說是抑鬱症對大腦有損,不如說是僵硬封閉的處世態度對大腦有損。如果你拒絕接受任何新的信息,其實就進入了一種傳銷中毒的狀態,整天只想著一些懲罰性的事情,類似於死神預告,心中只有悲觀與恐懼。感覺世界末日隨時到來。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


其所非


我是於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1、 抑鬱症對大腦的影響

腦科學研究發現,抑鬱症確實導致大腦的變化。研究表明,抑鬱症反覆發作會導致大腦中負責控制情緒和形成記憶的海馬體尺寸減小,不僅機械記憶受到影響,而且與自我意識相關的情緒控制與行為也會發生變化。


不過,研究也同時指出,這種變化是可逆的,因為這種縮小主要是因為細胞之間斷了聯繫,而不是像痴呆那樣是神經細胞死亡,“在合適的環境下它會再生長的”。研究表示,想要促進再生長就應對患者進行持續有效的治療,包括心理及藥物治療相結合。

2、 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

我們的大腦一直不停地因外界刺激而改變著裡面神經迴路的聯結,說白了就是:我們的觀念會產生行為,行為又會通過“賞罰迴路”回過頭來改變大腦的結構。大腦的可塑性就是越常用的,聯結越強,不常用的就被荒草淹沒了。久而久之,就像《頭腦特工隊》裡萊利的那些安全島那樣,徹底坍塌了。


但是,隨著親人的陪伴、深深的悲傷體驗和重新適應的勇氣,萊利的安全島演變出新的生機。大腦,會隨著經歷的豐富,隨著多樣的體驗,重新建立其新的連接。

作者簡介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康復者!

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害不是不可逆的!

但是藥物對大腦的損害是不可逆的!

抑鬱症,就是對錯誤的思想比較執著,對錯誤的思維模式比較執著,對負能量比較執著!執著的全是錯的東西!


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廣的,除了現在,還有過去,還有未來!沒得心理問題的人是不知道抑鬱症患者的痛苦有多麼的大的,只有得了心理問題的人才深有體會,那種痛苦是無邊無際的!

由於抑鬱症患者的每一個當下的思維空間都是痛苦,對於過去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翻出來在內心痛苦與自責!對於未來的想象又全是負面的,沒有出路,沒有希望!那種痛苦的大的程度或許只有宇宙才能相比!

但是對於負能量的事情,卻是特別的感興趣!如果你不信,我可以舉例子,為什麼抑鬱症人表現出來的是三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減少,為什麼用儀器觀察到的腦電波都是很強呢!因為儀器對於患者是因為正面情緒興奮還是負面情緒興奮它是不知道的!

所以,抑鬱症患者對於負能量特別興奮!而一般我們所謂的天才對於正能量都比較興奮!天才是把自己的思維和腦子往正能量訓練,而抑鬱症等心理問題患者把自己的腦子和思維往負能量訓練,從當下看來,肯定是沒有一點好處!


但是,由於患者將自己的思維拓展到無限的大,全是負能量!但是,當患者只需要轉變成正能量之後,轉變成正面的思維模式,讓自己的思想觀念都正確的時候,當患者執著於那個正能量的時候,那麼這個拓展的思維可以讓患者的思維更加靈敏廣闊!所謂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大家不信,我也可以舉例子,網上有一個人對我說,他抑鬱症好了之後書法寫的特別好,現在專門教書法!我也可以拿我自己舉例子,我抑鬱症等心理問題好了之後,我感覺現在我的思維拓展到了無限廣闊!以前是負能量和痛苦!現在是正能量和快樂!並且成就了狀態很好的我!


希望所有抑鬱症等心理問題患者都能通過正確的方法,朝著正確的方向,讓自己成為一個天才,而不是瘋子!

答者:「劉滿倉」。五年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康復者。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徹底治癒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經驗,文章,方法可以關注後查看或者直接私聊我!

用戶66787152562



抑鬱症損害不可逆轉,來自心理與生理兩方面:比如說一個人在少年時期患上嚴重的抑鬱症,那麼腦子整天昏昏沉沉,思維意識都能僵化,感覺就像腦子生了鏽,度日如年,別提對智商思維的鍛鍊,健康正常用腦都難以做到,再最美好的時光了錯過了對大腦最佳的訓練機會,損失一生都無法彌補。

損害之二:感情性格的磨滅扭曲,真正染上這玩意,三觀都會不停的變化。曾經的義氣風華鬥氣滿滿豪言萬丈都會隨之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黑暗,意志力的摧殘,避世甚至不食人間煙火的逃避…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時候會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惆悵。

損害之三:雖然目前醫學界的廣泛認定為屬於腦部神經遞質系統異常,目前的科學發現的人體遞質系統四十多個,抑鬱症患者主要是多巴胺,血清素(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系統病變,分泌合成水平低於正常值,導致人體意識情緒變化異常,最終意識心理與生理相互影響,陷入循環;由此引發的睡眠故障,失眠引發睡眠不足進而影響的危害那就多了,睡眠不足引發的心腦血管,器官疾病,對身體的摧殘那就一大堆了。屬於抑鬱症能間接引發的病症。當然屬於重症抑鬱症患者且伴隨長期失眠。若有伴隨失眠問題,解決好睡眠問題


損害之四:海馬體鈣化(目前屬於醫學界爭議話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這個主管人體記憶的腦部組織!最新研究顯示 : 對患有複發性抑鬱症的患者來說,他們大腦中負責記憶和控制情感的部分(主要是海馬體)會因抑鬱症而縮小,目前,沒有特效的專治藥物,也無法手術治療。所以真正的重度抑鬱症患者記憶力會從曾經的過目難忘到後來的轉瞬即忘,記憶力大概是是所有思維活動的前提!

篇幅有限,未做過多的分析,問題不簡單,對人體的損害遠遠不止這些,歡迎大家跟帖留言,一起討論,得了抑鬱症得迅速採取治療措施不得拖延,否則是在浪費時間與生命!!!


睡眠日記


應該說不是抑鬱症對大腦帶來的傷害,而是大腦的損害帶來了抑鬱症。在發現抑鬱症之後,大腦的持續損傷或許只是這個過程不斷惡化的結果。

雖然抑鬱症的成因有非常多種,但是大多數是由大腦結構或者生化過程變化等原發因素造成的。

這些結構或者生化過程的變化,一般來說是比較難逆轉的,但是大腦是個奇妙的東西,並不是只有簡單邏輯的機械,所以大腦可能會因為某些細微的條件而發生戲劇性的轉變甚至逆轉,這也是可能的。

但這種可能性依賴於這是結構或者生化過程變化的具體情況——

  • 例如因為遺傳基因缺陷導致的5-羥色胺受體缺陷所致的抑鬱,這很難通過藥物或者治療的方式來逆轉,因為這種結構上的異常是在細胞膜表面的,分子層面的。
  • 而如果是因為創傷導致的大腦結構改變所致的抑鬱症,這可能隨著創傷的癒合以及大腦功能的代償而逐漸趨於正常。
  • 因體內激素水平改變而導致的抑鬱,則可能通過激素水平的補充或者恢復而逆轉。
  • 因腦幹中縫核或者5-羥色胺投送系統相關功能衰退導致5-羥色胺分泌異常所致的抑鬱,其逆轉能否則依賴於衰退的原因和程度。



神經系統的廣泛微觀結構的改變,一個典型和普通人能夠體會的例子就是我們整個童年時期和青春期接受教育的過程——需要漫長的訓練形成。

所以對於抑鬱症的治療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這是諸多神經性或者精神性疾病治療的一個基本方向。


小宇堂


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是可逆的。

目前的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中,並沒有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結構與正常人有任何的實質性區別,包括在疾病發病過程和臨床痊癒後,所以我們更多的考慮抑鬱症是大腦的一種功能性損傷,而不是器質性的損傷。所以,這種損傷是可以逆轉的。

抑鬱症所表現的是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不足等情感症狀,同時伴有認知功能的下降。所以,讓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患者行為比較孤僻,計算、理解等能力也不如以前,給別人一種電腦受創的印象。事實上,抑鬱症造成的認知功能主要是因為情緒原因造成的,並不是大腦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正常人也應該有體會,在自己情緒極差的時候,是沒有精力去完成工作的。

如果說抑鬱症對大腦有損傷的話,那麼大腦功能恢復的標誌就是情感症狀的緩解,認知功能的恢復,疾病的康復。事實上,抑鬱症的臨床治癒率高達90%,大部分患者的情緒、認知功能都可以迴歸到發病之前的狀態,而且治癒患者基本可以迴歸之前的工作崗位,並能夠繼續勝任。

有的人會有疑惑,認為抑鬱症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是因為他們需要藥物來讓大腦功能恢復,如果不吃藥,抑鬱症患者又會回到以前的狀態,這不也證明了抑鬱症患者依賴抗抑鬱藥,這種腦損傷是不可逆的。其實,抑鬱症是有一定的自愈傾向的,而且抗抑鬱藥並不是需要終身服藥。一般藥物治療起效時間在2-4周,急性期治療需8-12周,鞏固期治療需4-9個月,維持期治療需2-3年,藥物在痊癒後3年可以逐漸停藥。


鵜鶘心理陳小康




腦損傷是由持續性抑鬱引起的,而不是誘發因素,研究人員經過數十年的未經證實的假設後終於得出結論。

今天在“ 分子精神病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已經證明,一次又一次的複發性抑鬱症使海馬體(一種負責形成新記憶的大腦區域)縮小,導致情緒和行為功能的喪失。

長期以來,海馬萎縮與抑鬱症有關,但以前的研究尚未確定。小樣本量,不同類型的抑鬱症和治療水平,以及收集和解釋結果的方法不一致,一起導致不一致且常常相互矛盾的發現。

現在,在合著者大腦與心智研究所的Ian Hickie稱之為“新的合作精神”的幫助下,全球9,000人腦部掃描的橫斷面分析已經確定地將腦損傷與抑鬱症聯繫起來。

Hickie教授說:“我認為這樣做能夠解決持續的抑鬱症會傷害大腦的問題。

早期(21歲以前)抑鬱症患者以及反覆發作的患者海馬萎縮明顯。希基教授指出,這是堅持不懈的“損害”。

“那些只有一次發作的人沒有一個更小的海馬,所以這不是一個誘發因素,而是疾病狀態的結果。”

“這就把重點放在早期確定更嚴重的持續性或複發性病例上。重要的是,在早期的身份識別系統中,你必須堅持那些持續或經常發生的事情,因為從大腦的角度來看,他們會受到最大的傷害。

研究人員使用來自1728名重性抑鬱症患者和7199名健康個體的磁共振成像(MRI)腦掃描和臨床數據,結合來自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的15個數據集。

樣本來自ENIGMA小組數據庫 - 一個國際財團調查精神疾病。

新南威爾士大學精神病學院教授,主任菲利普·米切爾(Philip Mitchell)表示,聯盟正在進行的樣本採集工作“正在成為研究大腦功能發生的一種非常有力的方式”。

“這項研究證實,在一個非常大的樣本 - 一個調查結果已經有不少報道。有趣的是,大腦的其他皮層下區域都沒有出現,所以也證實了海馬特別容易受到抑鬱症的影響。“

海馬是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或稱之為情緒中樞。該系統還包含杏仁核,另一部分顯示受抑鬱症影響的大腦。

雖然海馬在鞏固和形成新的記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Hickie教授解釋說,“記憶”不僅僅是記住密碼。

他說:“你的全部自我意識取決於不斷了解你在世界上的身份 - 你的記憶狀態不僅僅是知道如何做數獨或記住你的密碼 - 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整個概念。

“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其他的動物實驗,當你縮小海馬時,你不僅要改變記憶,還要改變各種與之相關的其他行為,所以收縮與功能喪失有關。

莫納什大學精神病學教授Paul Fitzerald說,雖然這項研究的結果是重要的,但他們不可能立即影響臨床治療。

“我認為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從根本上將在一夜之間發生改變 - 但它是拼圖遊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抑鬱症的情況,這顯然有助於開發更好的治療方法,“ 他說。

他補充說,研究人員接下來應該測量海馬內各個區域的體積,每個區域負責不同的認知功能。

他說:“更好地理解區域數量差異將提供更大的能力得出結論。

“希望在實質性研究中證實抑鬱症的海馬參與會刺激企圖更好地理解這意味著什麼。”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抑鬱症對大腦的影響是可逆的,個人的正確治療。

Hickie教授說:“海馬是大腦最重要的再生區域之一。

注意抑鬱症對大腦的影響是可逆的。


指尖上的芳香


你好,目前醫學上廣義的認識抑鬱症還是屬於功能性疾病,所以對大腦沒有你所謂的損傷更不是什麼不可逆的。

我的理解是你說的抑鬱症對人認知功能的影響,一樣也不是不可逆的,因為功能性疾病不存在器質性改變,所以任何損傷都會隨著症狀的消失而消失,不會造成永久損傷。

很多人得了抑鬱症後會覺得大腦活性明顯變差,反應變慢,思考簡單的問題都很困難,這是因為抑鬱症的症狀特點思維遲緩所決定的,在抑鬱症症狀緩解後處於緩解期的患者大腦還是會慢慢聰明起來的。比方說我們都知道崔永元2002年曾經患抑鬱症直到2004年才康復,現在崔永元還一直活躍在公眾的視線裡,並且與患病前的小崔並無區別。這不是說明不可逆的損傷是根本不存在的嗎?



抑鬱症是慢性精神疾病,慢性發作病程時間長,但只要及時控制及時治療,完全可以康復,可以恢復認知功能,可以像小崔一樣,依然那麼聰明。


我說精神


我按照提問者的給出的標題《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是永久性的》去搜索,在中國知網上沒有找到這篇論文。

所以,可能提問者說的這篇「論文」,並不是真的一篇學術論文,而更可能是一篇科普文章、微信公眾號文章。

又或者是,提問者書說的是一篇英語論文?


於是我又好奇的在中國知網上,搜索了「抑鬱症」「腦」「損傷」三個關鍵詞。結果如下——結果顯示,沒有任何一個說「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是永久性的」

<strong>


腦損傷可能造成抑鬱症,但是抑鬱症不一定造成腦損傷

心理障礙(甚至很多其他疾病)的原因是很難一句話說清楚的。它甚至可能不是簡單的一條直線的單向的因果關係。

從論文的搜索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某些腦損傷會造成抑鬱症。

也就是說,與其說是「抑鬱症」造成了「永久性腦損傷」。

還不如說「永久性腦損傷」導致了「抑鬱症」。

因為「記憶力極差、健忘、反應遲鈍、聯想困難」這會影響人正常生活的,尤其是工作。那生活不順利了,人當然就更容易更可能有抑鬱症了。


其他精神障礙和高智商、名人的關係

實際上,有很多歷史名人都有抑鬱症。

有幾篇英語論文說了這個問題

Post, Felix. "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5.22â (1994): 34.

Kyaga, Simon, et al. "Mental illness, suicide and creativity: 40-year prospective total population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7.1 (2013): 83-90.

感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看看原文。

簡單來說,精神障礙在歷史名人裡的出該概率,好像真的比普通人高。

甚至有些人有精神障礙,有抑鬱症同時還照舊事業很成功。

比如,羅賓威廉姆斯

還有張國榮

抑鬱症都沒有阻止他們取得事業上的成就。所以至少對於某些人而言,抑鬱症並不會造成認知能力上的減弱,某些人的抑鬱症是不會出現「記憶力極差、健忘、反應遲鈍、聯想困難」的。



我在大學裡所知道的抑鬱症情況

我在大學裡作為實習的心理諮詢師,我就說說我的見聞吧。

我的經驗告訴我——有很多學習成績出色的學生,是有抑鬱症的。這些學生沒有出現「記憶力極差、健忘、反應遲鈍、聯想困難」。他們有抑鬱症的同時,成績還是好的。


當然有一些學生會出現「記憶力極差、健忘、反應遲鈍、聯想困難」,原本成績好,後來成績差了甚至要暫停學業。但是經過醫院治療後,康復後,他們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都恢復了。

所以,我的經驗告訴我的是「哪怕抑鬱症影響了認知能力和智力,康復後是能恢復的」。


我們對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的研究,還在不斷進行。

我們不能夠斷言「抑鬱症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性損傷」——哪怕這種現象存在,它恐怕也不普遍!(至少我和我老師、同事,在工作中都沒見過)

我們聽過的是——有些人有抑鬱症,後來發現還有精神分裂症(不是說抑鬱症導致精神分裂,而只是恰好同時有),然後沒有及時治療,結果最後治療了也沒有辦法恢復正常生活。


小病會變成大病,及時治療、好好治療很重要

我們常會聽說,有些人生過病然後落下來了「病根」。

其實很多疾病,如果你趁早治療,是不會留下「病根」的。而很多疾病,如果你不及時治療,才會導致「病根」。


這裡說的「病根」其實就很接近「永久損傷」。

這裡舉兩個例子。


其中一個例子是——我們知道,如果你發燒超過40℃,但是你不治療、不去做降溫,你的大腦真的有可能被燒壞,造成永久損傷!

另一個例子是腫瘤。惡性腫瘤就是癌症。有些腫瘤不是惡性的,但是醫生如果判斷它可能變成惡性的,那麼就會建議早點切除。如果等它長得更大,甚至變成了惡性的才去切除,那就有很大的永久性損傷了。(因為你要切掉的器官範圍更多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慢性炎症。比如男性常見的「慢性前列腺炎」。醫生會用抗生素給你治療。這個抗生素要一口氣吃完全療程,如果你吃到一半覺得好轉就停藥了,那麼,容易復發。而且復發後細菌有了抗藥性,你就「有了病根」,更難治療了。


心理障礙,精神障礙也有類似的道理——趁早、完好的治療,不要拖。因為拖得越久,你會在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的影響下,生活過得越糟糕,你生活越糟糕就越是刺激你的心情導致你病情加重,這就是惡性循環!


一個更加複雜的情況:如果抑鬱症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它是怎麼持續的?

在實際工作中,確實有抑鬱症導致的認知能力的下降、導致「記憶力極差、健忘、反應遲鈍、聯想困難」

如果從大腦層面上看,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我也很難解釋清楚。腦科學並不是我的專業領域。


但是從心理層面上,我們可以理解它是怎麼被持續的。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的肌肉經常鍛鍊使用,肌肉就會增強、變多變粗。

如果一個人整天都不活動,那麼肌肉就會變小甚至萎縮。

如果一個人過度使用肌肉,沒有合理的休息,肌肉也會發生病變而萎縮。

簡單而言,我們的大腦其實和肌肉很相似:

適當的使用讓它越來越好,長期不用會讓它退化,過度的、不健康的用腦會導致它病變。


有些人得了抑鬱症之後,因為工作和學習有困難,就變成了整天什麼也不做。——這種情況就是「長期不用」。

但是抑鬱症的人,還會同時有「不健康的用腦習慣」。怎麼說呢?雖然抑鬱症的人可能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但是他腦子裡還是不停地在想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悲慘的記憶、悲觀的未來。這就是「不健康的用腦習慣」。


這就是為什麼抑鬱症導致的認知功能下降,會被持續——

這就好比:

一個人身體不好,跑兩步就氣喘吁吁,於是他不鍛鍊身體。

可是就是因為他不鍛鍊身體,所以他身體繼續的不好(跑兩步就氣喘吁吁)


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要找到一些事情,勳勳漸進地開始鍛鍊。

但是這種鍛鍊不能太難,否則就是有害的(你不能讓一個剛學習跑步的人,就馬上去跑馬拉松,那會累死人!)


抑鬱症病人需要找到一些活動,這些活動要能夠提供愉悅感和掌控感。

這些活動稍微有一點點挑戰性,但是還是可以完成的、是病人覺得不痛苦的。(比如慢跑、打掃衛生)


就算假設,對某些人來說,確實會有不可逆的損傷,但還是有補救方法的

我們還是用身體來比喻。

比如說,有一個人腿斷了,無法用腳走路,恢復不了的那一種。

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幫他鍛鍊其他身體部分,比如手臂。他也許就有可能學會,使用雙手、自己不借助別人幫助就上輪椅、上廁所、甚至用手臂倒立行走一段距離。


假設有些人,大腦有不可逆的損傷。

但其實通過一些科學的醫療復健活動,是可以提升和恢復一部分的社會功能的。


因為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的適應能力是比其他身體部分要強的。

雖然成年人的大腦可塑性比不上小孩子。

但是成年人依舊可以學習新技能、新知識,說明大腦的終身可塑性。

大腦的使用會帶來它的變化。

比如,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跟記憶有關的腦區)就會比一般人大。因為他們要認路。

我找到有兩篇英語論文講了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腦神經的可塑性:

Kempermann, G., H.G.Kuhn,and F.H.Gage.1997.More hippocampal neurons in adult mice living in an enrichde environment.Nature 386:493-495.

Kempermann, G., D.Gast,and F.H.Gage.2002.Neuroplasticity in old age:Sustained fivefold induction of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by long-term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Annals of Neurology 52:135-43.


最終建議

所以無論如何,無論這個問題的答案到底是「會永久損傷」還是「不會永久損傷」


我都建議提問者去做一些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或者注意力和記憶力的訓練,還有體育鍛煉。


因為這肯定會幫助你回覆記憶力、注意力,哪怕未必回覆到生病前,但肯定比現在強。


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持續永久的提升人的認知能力。


但是通過學習、注意力記憶力訓練、通過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抑鬱症病人是很可能回覆大部分認知能力的。


如果是老年人的抑鬱症,可能也要同時考慮阿茲海默病的共病(俗稱老人痴呆,會導致認知功能退化)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