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使用汉字长达3000年,仅30年就被废除,这对越南民众有影响吗?

yy--wei


越南使用汉字长达3000年,仅30年就被废除,这对越南民众有影响吗?

我去过越南的首都河内一次,在还剑湖,还有一些寺庙等地,都是随处可以看见中文的对联啊,寿字啊,福字啊之类的。但我问身边的越南朋友,他们只是知道这个代表是好字,而不知道具体都念什么。

我想越南废除中文比韩国要更彻底一些。韩国的历史原因比较重一些。但越南的这种做法,我刚开始不理解,后来看到了几篇研究文章,说是越南统一之后,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越南国内大量的文盲问题,而懂中文的教师却越来越少,于是这个时候就看出越南改革文字的重要性了。在统一了文字之后,越南的文盲数量就迅速的减少了。

但负面的影响也就是如有些答主所说的那样,很多研究越南和中国历史的越南人,不得不重新学汉字。但没有办法,这是国家主义塑造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本来世界观


基本上没有啥影响,因为当时越南的识字率并不高,换成什么文字对越南人影响都不大

越南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属于中国版图,自秦末被南越国占领后,越南北部一直受到汉人王朝的统治。在属于中国版图的这一千多年中,越南曾多次爆发寻求独立的起义,比较有名的起义有东汉时期的“二征起义”,三国时期的“赵妪起义”,南北朝时期的“李贲起义”。(西汉时期地图,越南北部属于当时的汉帝国)

这些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最后都遭到了中央政府的武力镇压。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曾中原大乱之际,在第一次白藤江之战中击败南汉军队,这才正式宣告独立。

此后越南又在第二次白藤江之战中击败北宋大军,巩固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也彻底打消了北宋收复越北地区的想法。

北宋之后,越南又接连与元、明、清三朝爆发过战争,其中在明代,明成祖朱棣曾派大军灭掉了越南,但是由来因为财政入不敷出,加之当地人民反抗,仅仅在征服越南30年后,明政府再度放弃越南,此后中国再也没能占领越南。

虽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越南与汉人不断发生战争,越南也非常敌视中原政权。但即便如此,越南还是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一个“汉字文化圈国家”。

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越南自古便写汉字,穿汉服,读汉家经典,并且同样以小中华自居。在明清时期,越南甚至对内自称是汉人,视周边的东南亚小国为蛮夷。

汉字在越南使用了上千年时间,是越南重要的文化载体。但是越南人学习汉字非常困难,这导致文化只能在士大夫阶层普及,普通老百姓是看不懂汉字的。

为了方面学习,在中国元代的时候,越南人以汉字为基础,发明了“喃字”,并在民间流通。虽然喃字相对好学一点,但还是不太适合越南语。(图中红色字就是“喃字”,中间的是汉字,最下面的是越南文)

到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开始将越南文字拉丁化,成为越南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战之后,北越政府将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定为“国语字”,并进行大力推广,汉字就此逐步地退出了越南社会。当年在废除汉字的时候,越南的文教水平非常低,认识汉字的老百姓就没几个,因此推行“国语字”的行动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越南纸币上的国语字)

如今汉字退出越南社会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大部分越南年轻人都不认识汉字,而且越南人没有恢复使用汉字的意愿,毕竟对于越南人来说,汉字实在是太难学了。


千佛山车神


汉字是在汉朝时候传入越南的,并逐渐发展为越南的官方文字,朝廷的文书、考试、货币等都用汉字书写。汉字从汉朝开始被越南使用到1945年时被正式废除,历时长达千年之久,对于越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到了现在这种影响随着越南语文字的普及越来越弱,很多普通民众都不知道汉字是什么。

对于越南的普通民众而言,在汉字还是官方用语的时候,能够读书识字的也只在少数,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小的,因为他们一开始接触到就是越南文。汉字被废除后,影响最大的就是,研究历史的那群人了,老一辈的人还好,因为他们基本都会汉语,而现在许多的年轻人如果在要去研究李朝等等越南古代史,就得重新学汉语,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在学习一门外语,会觉得很难,我认识一个研究李朝时期的越南学生就觉得汉语很难学。刚开始接触到越南语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词汇都跟中文的发音很像,比如Quốc gia(国家)、Công an(公安)、Lịch sử(历史)等等。

(越南语)

在河内的时候,会看见很多建筑上都有汉字,特别是寺庙的对联都是用汉语书写的,但经常会多笔少划,同行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写这些字的工匠大多不认识汉字,只是按照以前的模板抄写下来,对于他们而言这不是在写字而是抄写一种符号。在越南的博物馆里可以看到许多中文的石刻、文献,中国人能看懂,但大部分的越南人已经看不懂了。


别人家的博士


在说影响之前,先简单说说现在越南语的由来。

汉字传入越南有两千多年,而汉字做为越南官文使用应该是一千多年。大概在元朝时期越南学者有根据汉字做为基础,创造了喃字。其实所谓的喃字,往往就是用两个汉字拼成一个新字,即借用一个同越南语音相近的汉字和一个同越南语义相近的汉字,把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字。原则上一部分指音,一部分指义。此外,还创造若干新喃字,也就是使用汉字的笔划偏旁弄出来的,但这些新喃字是汉语中所没有的。个人感觉简直是多此一举,下面这些就是喃字。



但喃字并不受越南上层人士的喜爱,导致很少人用,所以汉字也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为了利于统治越南,法国传教士以法文为基础,结合越南语口音创造了新的越南文,就是现在越南语的前身。最后到1945年,越南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为了摆脱汉化对越南的影响,彻底废除汉字,以拉丁字母做为书写方式的越南文做为官方语言。

越南政府废除汉字对民众有什么影响呢?第一,对于当时的越南新政府来说是有好处的。当时越南文盲率很高,而拉丁文字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表音,更容易学习。越南在彻底改用拉丁字母做为国语学习以后,确实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扫盲的任务。根据越南当时统计,改用拉丁文,只需4个月时间,就可以扫掉一个文盲。越南的文盲率在世界上都是很低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做到这个成绩,也算挺厉害了。

第二,虽然越南的去汉字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汉化对其的影响,也完成了扫盲的任务,但是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文化断层,青年人已经没有办法直接阅读古籍了,特别是现在越南很多古迹上的汉字,除了少数学过中文的越南民众能读懂以外,就只有我们中国人能认得。

第三,越南废除汉字虽然说对现在大多数越南民众的工作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了,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各国影响的加深,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越南年轻人学习中文了。对于已经毫无汉语根底的越南年轻人来说,学起中文来,特别是想学好中文,绝对是一件既困难又痛苦的事情了,因为中文对于使用拉丁字母的老外来说,是在太难了!



小僧懂越语


越南的国号是清朝的嘉庆皇帝赐封的,越南在历史上也一直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员,和曾经的朝鲜一样,有“小中华”之称。

越南在历史上大部分时候属于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时间跨度超过1000多年。从秦朝灭百越开始,到五代十国时期,以及明朝永乐年间,越南都处于中原王朝或地方割据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

越南在五代十国时期实际上脱离中原王朝的管辖,北宋宋太祖开始,才逐步承认越南是中原王朝之外的一个国家。此后,越南成为中原王朝的潘属国,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由于越南在历史上和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越南的古代文字当然也就是汉字了,西汉时期越南就接受汉字,此后汉字成为越南的传统文字。和朝鲜、日本一样,越南的历史书籍也全部是用汉字写成的。

汉字在越南的主体地位超过2000多年,直到上世纪50年代,北越建国并赶走法国殖民者以后,汉字在越南的主体地位才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拉丁化的越南新造文字。

尽管越南废除了汉字,但是汉语言依然影响着越南的新文字,只是写法完全变化了而已。

当然,越南当初废除汉字的确非常急切,没有任何的过度期,就直接废除了。现在的越南人在翻阅他们的历史典籍的时候,恐怕都会为曾经的文字感到吃惊吧。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废除汉字的越南高层,汉字造诣都比较高,基本与中华人士无异,而为了消除中华的影响,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割裂了汉字的传承。

不过,由于当时越南绝大部分百姓并不识字,越南新文字的推行,除了在上层人士中带来一些不便以外,在越南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苏绽


  

  越南确实曾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员,汉字也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越南的官方文字。不过,废除汉字对于越南民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原因有三。

  其一,作为大国,对于越南的态度。

  作为大国,历代以来对于越南基本是两种态度,一种是将其征服,化为本国疆土;一种是逼其臣服,按时称臣纳贡。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时期曾经兵发百越,将如今越南国土的北部并入秦朝疆土。从那时开始,越南的北部就一直被中华王朝统治,直到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丁先皇建立丁朝,脱离南汉统治。宋太祖打下了南汉时,丁先皇主动称臣,被宋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

  宋太祖奉行的是实用主义,对于偏远落后的大理国、交趾国都采取怀柔政策,称臣纳贡即可。

  这种态度看似软弱,在当时其实是正确的作法。比如盛唐时期,南诏不服唐玄宗管束,唐玄宗屡次征兵却皆告失败,甚至因此激发安史之乱,导致大唐中衰。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人如此,民族、国家也如此。

  越南国土贫瘠,山地多,雨林气候,强行征服难度很大。既然主动臣服,收做小弟也不错。

  从宋太祖时期开始到清朝,越南一直是作为华夏大国的附属国。

  其二,作为附庸国对于宗主国的态度。

  没有人会甘心当小弟,小弟们对于大哥在尊敬的同时,更多是忌惮,甚至敌视。

  朝鲜时期,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国王都逃过鸭绿江向明朝求援。明朝君臣勒紧裤腰带,派遣大军前往抗倭,最终击败倭寇,取得胜利。

  在明朝历史上,自然大书特书本国的辉煌战绩,说自己如何庇佑朝鲜,使得其延续宗庙社稷。可是,在朝鲜的历史中,却几乎不谈明军的贡献,反倒大谈李舜臣如何厉害,率领朝鲜人民击败倭寇。

  在朝鲜弱小时,需要明朝庇佑,自然会说明朝如何好,当朝鲜强大,渴望摆脱大国束缚时,明朝就变成了丑陋凶恶的化身。就如现在许多韩国古装剧中,明朝来的的使者都是贪官污吏,动辄索贿,要银子,要女人,就没有一个好人。

  其三,越南当时的特殊国情。

  越南在废除汉字之前,已经有近百年的殖民历史。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法国就对越南开始蚕食。在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越南彻底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人为了方便统治,已经禁止越南人学习汉字,进而推行他们的文字、文化。

  因此,在越南国父胡志明明令废除汉字之前,越南老百姓们已经有数十百年没有学习汉字,除了极少数知识分子还懂得汉字,老百姓们对汉字都十分陌生了。

  因此,废除汉字对于当时的越南百姓几乎没有影像。至于历史,研究历史的本身就是极少数人。现在不少中国人连繁体字都不认识,即便认识,也几乎不看历史书。

何况,越南自然会有学者将古代典籍翻译成现代文字,当代的越南人民并不会因为文字改变,而遗忘历史。

  


叶之秋


越南是个有趣的国家,它曾经的创造,还深深影响了日本。

在清朝灭掉明朝后,越南基本上半独立了,外交上对清朝称臣,自己在内部称帝。当时的越南,和羡慕大明的万邦来朝,于是也搞出了自己的朝贡制度,据说在高潮时期,也凑出了13个国家,来给越南朝贡。

朝贡体系搞好后,越南的国王非常开心,然后再仔细一想,发现个大问题,清朝可是个外朝,不是汉家正统,为啥不在越南来个薪火相传,由自己来继承汉家中华的称号呢?说干就干。

其实当初的越南,还是对中国具有文化和思想上的敬畏之心,和1860年以前的日本人一样。他们都是直到被更领先的文化和武力征服后,才改头换面的。

日本人对中国也有一个心态,原先它比中国落后,那些个好词汇和好名声,都归中国所有。到了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人就觉得自己牛的不行,和李鸿章谈判时,小日本多次提出“中国”这个词汇,是给亚洲第一强国的称号,现在中国都已经不行了,还是别用中国这个称呼了,看小日本狂的。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也就是个载体而已。无论是文言文退出流通,还是搞了这么多简化字,也没见中国文化发生什么危机。

越南是个独立的国家,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明,就是换几个字而已,别想太多了!


圆窗观点


如果说对越南百姓有什么影响,无非就是那一批人不太习惯而已,就好像你平时蹲着拉大便,第一次坐马桶肯定不习惯,你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坐马桶,自然影响也就没了,习惯了也就正常了。那为什么越南可以这么短就抛弃,包括韩国废汉字也如此,这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越南从骨子里就知道,汉字不是他们的东西,所有与中国历史有关系的,不是侵略就是仇恨,不是自己的东西可以果断的扔掉,不是自己的文化可以果断的摒弃,不是自己的历史也可以不必去承认,不否认越南是中国的附庸国,是汉文化圈子里的一员,好文化也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甚至某个历史时期还被占领,但终究不是一个家庭。
其次,越南和新中国决裂以后,自然要划清界限,凡是能看到中国影子的东西都要被消除,文字肯定逃不掉,历史课本尽量添油加醋,舆论宣传上尽量制造氛围,加上所谓越南文字的推广,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了。再说了,废除了就废除吧,他们废他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要保护和发扬。


史界观


真是章口就莱。

你还不如说越南早在7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就使用汉字了呢。

实际上越南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是从2000多年前的秦朝才开始的。

众所周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秦始皇这个人雄才大略,尤其对中原政权领土的拓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秦始皇)

当时秦始皇命秦军向南北两个方向攻击。向北30万秦军对匈奴人大开杀戒。强悍的秦军士兵虽然以步兵为主,但在面对草原骑兵时,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打的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不敢弯弓而抱怨。

所以,即便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打成了一锅粥,匈奴人也没敢趁机南下劫掠,直到冒顿单于将草原统一到一起才向中原发起攻击。

(匈奴人)

向南,秦军出动60万大军,前往岭南地区征服百越人。岭南地区当时处于蛮荒状态,当地的湿热环境北方人受不了,再加上百越人的袭击,所以秦军损失很惨状。毕竟秦军战斗力极强,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还是征服了百越。

(南征百越)

此后,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立了三个郡,分别是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其中,象郡位置最靠南,它所辖的范围包括了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区,所以从那时候其,当地人开始接受华夏文化的熏陶。

不过,这种熏陶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秦朝末年赵佗封锁了通往中原的道路,在岭南三郡建立了南越国。从此,岭南地区脱离了中原统治,而秦朝派出的主要是军人,这些大老粗对当地文化的改变想必不会很大。

(南越国)

直到汉武帝时期,岭南地区再次成为中原政权的一部分,而此时汉朝对当地的经营力度开始加大,汉文化的影响也逐步增加。此后上千年,大多数时候越南北部都属于中原政权的一部分,大量中原人迁徙到这里,建设当地的同时,也把文化撒遍了整个越南北部地区。

(西汉疆域,当时占有今天的越南北部)

虽然最后越南脱离了中原政权获得独立。但,华夏文明上千年的影响还在,此后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有加大的趋势,而汉字和儒家文化也一直被当地人所推崇。当越南向南征服了今天越南南部的时候,也将华夏文化带到了这里,由于华夏文化代表着古代最先进文明,所以很快取代了当地土著文化,所以今天所谓的越南传统文化,就是指的越南北部京族在华夏文化基础上创造的文化。

(越南街头替人写春联的图翁)

可以说,越南是深受华夏文明影响最深的东南亚国家。

以上可见,华夏文明对越南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候,有2000多年的时间。

越南废除汉字对越南民众有无影响

在越南废除汉字之前,华夏文化已经影响了该国2000年,文明深入到了该国人民的血液中。一旦将华夏文化从该国抹去,将会让这个国家与之前的历史记忆隔离。比如,越南文献咱们能读个大概,越南人却像看天书一样。

还有,华夏对越南2000年的影响也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比如,今天很多流行于我国的影视剧在越南也很有市场,在我国被人追捧的小鲜花、小鲜肉在越南也有很多粉丝。老实说,越南这个国家是我国文化输出最成功的地方,因为该国民众对我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所以,个人认为,随着我国的日益强大,越南总有一天会再次回归华夏文明圈!


历史风暴


对于我们整个地球来说是分有五个大洲的,每个大洲分布有不同的国家,像我们中国就分布在亚洲。但是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不是我们国家,而是我们的邻国越南,越南的人文文化和我国有些差不多,而且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也有一个越南的民族,同时,在越南也有我国的一个民族。现在,我国和越南的关系是十分的密切,当然,不止现在,在古代,我国和越南的关系就十分好,我们两国相交的历史以已经非常久远了。

而且在古代,越南在给我国进贡时,所使用的还是我国的汉字,甚至在之前秦始皇时期越南还是和我国九州联系在一起的,直到唐朝末期,越南才开始自立。而且在法国殖民前,越南一直接受汉文化洗礼,影响。越南的人都会写汉字,都懂儒家之法,但在满清时我国被西方列强欺负后,越南慢慢的不再使用汉字。其中,越南已经使用汉字三千多年了。对于越南来说最早开始决定推行自己民族汉字是在胡朝,当时的建立者也把大越改为了大虞,并推行喃字,但又因为当时的局限和复杂性,喃字没有被推广开来,很多民众也都还处于不认识字的情况之中。

直到后来法国攻打越南,越南才又开始想怎么改革才能不挨打,毕竟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大家都知道。所以当时越南的一个谋士便告诉越南领导者要先废除汉字指定属于自己国家的字体,但这个意见并没有被同意,之后越南甚至成为了法国殖民地。法国在占领越南之后就开始推行本国的字体-法语以及罗马越南语,当时越南为了拜托殖民地束缚,便开始抛弃儒家学习西方知识,之后甚至有人开始推广罗马字在民众中普及,于是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开始学习罗马字,并建设了教授罗马字的学校。之后到了二战的时候,越南最后一个皇帝也因为日本的扶持,彻底放弃了汉字,推行属于自己的字体。

到了1975年,越南甚至废除了汉字学校,短短30年就废除了,让汉字彻底在越南人学习生活中消失,开始用越南字。对于越南的普通民众而言,在汉字还是官方用语的时候,能够读书识字的也只在少数,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小的,因为他们一开始接触到就是越南文。汉字被废除后,影响最大的就是,研究历史的那群人了,老一辈的人还好,因为他们基本都会汉语,而现在许多的年轻人如果在要去研究李朝等等越南古代史,就得重新学汉语,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在学习一门外语,会觉得很难,我认识一个研究李朝时期的越南学生就觉得汉语很难学。刚开始接触到越南语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词汇都跟中文的发音很像,比如Quốc gia(国家)、Công an(公安)、Lịch sử(历史)等等。也因为放弃了汉字学习,使得越南断裂了和古代的文化纽带。一些古代书,甚至需要翻译才能读懂,但这对于越南民众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在他们看来汉字是中国独有的,中国的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