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山西的发展?

晃晃在线


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两个决定条件,一是地理位置,二是国家倾斜扶持。所谓的一二线城市皆由此来。山西是资源大省,但以前基本由国家统配,好处别人占尽,留下的是污染、是单一的产业结构、是落后。山西的今天客观说主要是国家造成的,和政策扶持不力有关,好学校、科研机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太过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山西底子可以说非常雄厚,但衰落至此,真的很无奈。民国时候,全国各地情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山西在阎的治理下,不靠中央扶持等外力拔助,但经济、教育、文化及百姓的幸福程度遥遥领先于全国,是实力雄厚的模范省,这说明什么?


小白55249428


2017年,山西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973亿元,终于扭转了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的局面。目前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24位。

一说到山西,人们首先会想到它是一个能源大省。确实,山西省的能源业占全省的经济总量极为庞大,承担起了拉动山西这驾马车的作用。

2008年开始,整个世界的能源行业价格出现了大幅跳水。国内也一样,煤炭的价格出现了长期的熊市,这一次让山西的马车头失去了奔跑的动力。山西省的经济增速也像煤炭的价格一样,出现了过山车的情况。

下图是2016年山西最大的10家企业。其中8家是煤炭企业,你说山西经济对煤炭的依赖有多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山西省经济结构出现了大问题,患上了荷兰病。所谓荷兰病,就是一个地区的初级产品产业十分繁荣,导致其他行业萎靡或者发展不起来。一旦初级产品行业出现滑坡,整个地区的经济就出现危机,经济增速下滑,民众失业,通货膨胀接踵而来。山西就是如此,能源行业打个喷嚏,整个社会就跟着吃药。

今天的山西经济,根本出路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化发展动能,戒掉依赖能源行业发展的瘾。否则,就会成为中国的“锈带”。


财经知识局


山西是内陆省份。东部,东南沿海发展战略和山西没关系。西部大开发也和山西不搭界。所以山西人自我解嘲说“山西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上是从山西洪同大槐树下迁来的。但最有名的戏剧唱词是“洪同县里沒好人。”这是戏剧《玉堂春》中最让人印象深的一句唱词。上个世纪有个描写山西农村的电影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优美的歌声《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唱到“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由此可以看到两座大山,带来的是交通的不变与险隘,影响到了历史上山西人与外界的交往。但山西却给全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全国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在山西,且埋藏浅,厚度大,倾角小。在300一400米左右,适于露天开采。所以,山西的煤炭工业非常发达。这么多年来,是为全国做过贡献的。由于有煤,山西的火电比较发达,在变输煤为输电的思路下,西电东输,输到了东南地区。由于有煤和铁矿,冶炼业也比较发达。特别是太原钢铁厂,作为特种钢生产基地。在全国独树一帜。山西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最多的地方:陈永贵,李顺达,吳吉昌,申记兰都是山西的,可见山西也是农业大省,但农作物粗粮巨多。山西是机械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型机械工作比较发达。大家都知道的神州飞船发射塔就产生在太原。

但由于煤炭资源的减少及替代煤炭资源的天然气的使用。山西资源优势的角色正在淡化。农业方面,山西的土地由于多山,地小,地少。已看不出有什么优势的地方。但目前来看煤炭化工和机械制造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国各省经济排名来看,山西的排名在后一个梯队。民营经济不发达,服务业滞后,这是今后发展方向。人类生活的需要,除了吃穿用,就是服务。在目前物资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山西人一定要改变过去靠煤铁的单一经济模式,在服务业,旅游业,现代农业中找出一条发展道路。在这块土地上精耕细作,重建辉煌。


天太2


山西要想发展,首先煤矿得先关停一半。这样煤炭价格就会上涨,而且他们占用的公共资源可以拿出来扶持私营企业。都说山西落后是因为交通,可是每年那么多煤炭是怎么运出去的?其实交通并不落后只是全部被煤矿占用了。山西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给煤矿了,所以其他产业发展不起来。山西要是没有煤矿的话说不定早发展起来了。当年山西没有发现煤炭的时候经济在中国也没有这么落后呀,山西就是被煤炭拖死的!


疯狂妖


山西的发展应该是很多大晋人民关心的话题了。如今山西的发展是大不如前,无论是农业牧业还是重工业,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点跟不上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农业方面,农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进行农作物的播种与丰收。播种的时候特别辛苦,要施肥,浇水,打药,除虫,考虑天气的因素等等。在前期的农忙之中,农民们都是百分之百的投入,但是丰收之后,他们很少能找到适合的销路,甚至很多农作物会滞销,我换来的就是弃之如履。

其次就是牧业问题,近些年来掀起的环保政策,很多树林与草地禁止牛羊群靠近,原本只有饲料功能的花草成了观赏之景物,大部分牧民为了能让牛羊吃饱只能走更远的地方,这个比起前者,问题并不大。

最后就是在煤炭方面过往有许多煤老板,来自山西煤炭销往全国,会卖出各种各样的好价钱。其中有公家煤矿,同时也有私人煤矿。以前的煤矿只用于销售,但是如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很多人家已经不用烧煤了,但是,煤炭转型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山西省的煤矿产业链如果要进行延长的话,还是有挑战的。所以,山西省如果要好好发展,那一单几个区域可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比如加大扶持服务业。

山西省服务业发展的规划主要是打造山西特色的服务业板块,拉近服务业发达地区的差距,最好将山西省建设成文化旅游强省。毕竟在山西有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比如在物流方面,文化方面。养老方面,节能环保方面等等,可以向大规模产业靠近。可以加快经济的提升,对发展的潜力进行现实的规划,这样一来可以发挥我们山西省历史文化厚重的底蕴,也可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经济进行稳步增长,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为山西省做一个活广告。

  

  

  大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和产品创新、金融创新,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丰富旅游产品,改善市场环境,推动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提升旅游的内涵和附加值。到2020


运城小屈


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虽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但经济结构单一,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山西一直在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尽管山西一直都在积极去补短板,但还是未能得偿所愿,调整力度不足便很难实现自我超越。

转型慢、思想保守、对第三产业发展重视不足等这些也是山西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煤炭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部分煤矿停产、矿工歇业等一些问题也说明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不过也不需要太过悲观,山西省要想迅速发展,快速反超,关键还要各地区齐头并进一起发力,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带头作用一定要发挥到极致。

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发展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求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需求。


太原看点


山西省,一个内陆省份。从地域上来说。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在国家战略层面。既纳入不了京津冀地区,更谈不上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说。和东三省,有一定的相似。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浪潮中,山西省,只注重了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过度的依靠煤炭资源,造成了当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不发达。根据山西省2017年官方GDP,山西省产值约1,4万亿,在全国排名24位。


山西省,在改革开放中,和先进省份比较,发展有所滞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差距,就是民营经济滞后。

当前,面临着调结构、抓转型的重要机遇期。应该说,山西省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也有了良好的开端,比上前几年,有了一定的进步。沿着当前的道路。狠狠的干上几年,相信山西的经济,会有进一步的好转!

我确信,山西的经济明天会更好!


世语坦然


山西以前一直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全国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以省城太原尤甚,做为内陆省份,相同经济总量情况下省会在全省经济占比越高,这个省的经济越强劲,因为这些地方的省会也是这些省效率最高的地方,山西要做强,太原必须做好带头大哥作用,但太原的软环境除了耿彦波和周边省会相差很大,最近山西大学的校长从北大空降而来,太原市也应从南方省市空降一部分干部,激活官场活性,为了带动本地官员积极性又不至于让空降失败,应选个部门成建制的引进,官场风气一变,山西崛起就有了适宜的土壤!


健者行远


山西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工资太少。


马千耀


作为一个山西人真的很不愿意承认山西的发展没有希望!转型,首先是管理方式的转变,但除了2016年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时候有些想法,现在基本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临时工、返聘人员、大面积提干等等,人员成本大增,铺张浪费、高价采购等等,无法言说。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即使是高煤价也无法维持山西的经济!而其它行业的发展,比如旅游业,只能是补充,无法成为支柱,山西的发展只能是倒退,无法前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