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为什么不热衷于扩大疆土?

韦德俊


中国不热衷于开疆拓土吗?

后世评判一个帝王的标准,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开疆拓土。所以古代帝王只要是稍微有点作为的都是热衷开疆拓土。看看夏商周三代,当时这些奴隶社会的天子统治的也就仅仅只是黄河流域。当时对于四周都是怎么称呼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么形容的,东夷就是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这些地方。西戎就是现在的陕西,甘肃,青海等等,南蛮湖北以南都是的,差不多就是整个长江以南了。北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北的地方。春秋战国,秦国,楚国这些国家为什么一直被中原各国瞧不起,就是因为他们身处这些地方。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也就是中原这点地方,然后秦始皇向北拓地,把匈奴人赶出了河套地区,修建长城。而且南征,征服了整个长江以南,这个时候南方才第一次的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图。

汉朝呢?开始向西拓地,这个时候西域也开始慢慢的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图。三国的时候东吴还向外拓地,到达台湾,琉球等等地方。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天下大乱,这个时候就不说了。

到了隋唐时期又是一个开疆拓土的年代,隋炀帝平林邑,三征高丽,唐太宗灭突厥,征高丽,唐朝向北拓地何止千里,包括了今天的外蒙古,还有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地方当时都是唐朝的。

到了唐末天下大乱,北方的游牧民族又开始南侵。宋朝这个时候的面积确实很小。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不光是中原王朝,还包括了周边很多的小政权,比如说两宋时期的大理国,辽国,西夏,金国,后来的蒙古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

元朝的时候如果算上整个蒙古帝国的话,那么差不多占据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到了明朝的时候,疆域有所缩小,清朝的时候也是积极的开疆拓土,清朝的控制面积超过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到了今天的新中国也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这些土地都是怎么来的?都是古代这些帝王开疆拓土来的。如果古代帝王只是限于中原地区的话,那么现在中国的面积也就在黄河流域了。

可以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开疆拓土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过,而且也算是世界上开疆拓土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了。只是说在最近几个世纪中国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进行海外掠夺,开辟殖民地。


中国历史研究所


中国确实不热衷于扩大疆土,虽然从夏以来,中国的土地一直在实质性的扩展。在进入正题之先,我们用一组图看看中国疆土的变迁:

夏时中国疆土:

商时中国疆土:


周时中国疆土:

秦时中国疆土:


汉时中国疆土:

唐时中国疆土:


宋时中国疆土:

明时中国疆土:


清时中国疆一上:

历代地图让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典型特征:

其一,中国文明自始至终都以黄河、长江为核心。

其二,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民族之战,都是核心区外的民族主攻,核心区内主防守,而通过文化融合的方式完成了疆域的护张。

而没有主动发起攻击的地域得到独立存在。

其三,民族融合与冲击始终在相对固定的区域之内。让我们再回顾夏时的疆域图:

历代以防为主的“土地扩张”

有记载的大规模的第一次域外战争,是管仲带兵帮燕国击败山戎族,并消除边境隐患。第二次大规模战争则是赵国对北狄用兵安边。结果实现了领土拓展。

秦汉时期,匈奴与中原大战,直到五胡乱华后渐渐被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其实已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竞争统一权的斗争,直到清朝末年才又有了真正的“外族入侵”。

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安定的中国确实没有对外入侵史,只有基于防御目的的解除入侵者武力的历史。但也因此实现了疆域的稳步扩张。

百多年来,中国又遭到了“外族”无止境的骚扰,莫非是时光老人又开启了中国疆域扩张的大门?

如果是时光赋予的必须承担的使命,也许我们只有承担起来一一中国文化,确实也到了化育四方的时候了!


巴山肖鹏


说中国历史上不热衷于扩大疆土的那位,你站出来,我给你讲讲!我们就从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一一来讲!


隋朝国土面积467万平方公里

隋朝虽然面积只有467万平方公里,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有志于开疆辟土,经营西域,控制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杨广打突厥、打吐谷浑都打的很漂亮,但打一个弹丸小国,却连连失败,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征高句丽,三次起动用120万军队,无数的后勤民夫,这得要消耗多少粮食,多少国力,在加上杨广急功近利,开挖大运河抓民夫,老百姓叫苦连天,最终隋朝灭亡,杨广所做一切,却为唐朝做了嫁衣,可喜可恨,才有后来的唐朝盛世之说!杨广罪在一时,功在千秋,比如他挖的大运河至少还在用!


唐朝国土面积1273万平方公里

从地图来看唐朝的面积明显大于隋朝,唐朝鼎盛时期领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唐太宗和唐高宗执政期间,不断对突厥、薛延陀、吐谷浑、西域诸国(高昌、龟兹等)等国家作战并消灭了这些政权,由此逐渐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并将他们吞并了,达到领土面积的顶峰!虽然唐朝末期领土面积大大缩水,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宋朝国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中,国土面积最少的,但不代表不想扩张,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敌人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帝国——辽国。在当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辽国的军力绝对在宋朝之上,国力也也不亚于宋朝,面对超级大国,宋朝也无能为力,当时宋朝,商品、文化教育、程度都很发达,科学创新也达到了世强之最,高度繁荣的时代下,重文抑武的思想就很严重了,没有很好的武将,也是宋朝没能开疆扩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开挂的朝代,公认为世界上最强大帝国之一,对国土扩张的热衷中国朝代之最,先是灭了身边小国、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

时间 元朝对外战争

1218年\t灭西辽。

1219年\t西征中亚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7年\t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死亡。

1234年\t灭金国。

1241年\t一度逼近东欧腹地。

1246年\t招降吐蕃。

1253年\t灭大理。

统一中国后,国土面积达到1372万平方公里元朝

但元朝对外扩张还没停,紧接着又派兵攻打日本,东南亚,由于战线拉太长,战场开太多,粮草补己以成问题,等众多因素,元军屡遭失利,无一胜利,国土扩张也就到此为止了。



明朝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

明朝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不热衷开疆拓土的朝代,其实不是这样的,明朝也曾扩张过领土,只是维持的时间太短,明朝曾管理过东南亚,设旧港宣慰司,初期休养生息,大约六七十年后开始扩张,北击匈奴,扩张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明朝注重发展海域,开拓海上贸易,这也就是著名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为明朝的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朝国土面积1316万平方公里,

清朝国土面积比明朝多出300多万平方公里,准噶尔是当时清朝最大威胁,经历爷孙三代直到乾隆才平叛准噶尔完全胜利,并将划入清朝版图,清朝对领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新疆、西藏、蒙古、纳入清朝版图,并有效得到管理,清朝在中国历史朝代里,是个丰富多彩的朝代,从多尔衮领清军入关,一路势如破竹,在冷兵器时代,八旗子弟兵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到了清朝末期,当封建王朝遇到工业国家,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清朝完全不堪一击,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也就成家常便饭了。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是热衷于扩张疆土的,只不过每个朝代所处时代不同,内外情况不同,且先不说能力大小,就说现在的新中国963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如果中国历史上不热衷于扩张领土,那这963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怎么来的,是充电话费送的嘛?那你是想多了!退一万步说,当今中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如果历史上中国不热衷于扩张疆,世界200多个国家,你凭什么排第三,别逗了大家都挺忙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


历史三剑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世界的土地都是我的,都这态度了,还叫老祖宗怎么热衷?

忽悠人很正常,把自己忽悠瘸了,就不应该了。

我们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我们中国人是善良的,我们没有半点野心,我们没有侵略过任何国家,这么大的国土是我们56个民族心甘情愿,唱着歌、跳着舞、喝着茶就愉快的组成的大家庭。从来都是别人欺负我们......都省省吧。

族群,也是要按丛林法则、达尔文进化论、优胜劣汰的规律发展。弱势的族群必定会被消灭、吞并,而能延续几千年,并发展成庞大群体的民族,他必然是强悍的。我们古人光明磊落的喊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到现在,我大中华,大汉民族变成小姑娘了,娇滴滴的,哎呀,你们都欺负我,我好可怜。这些年怨妇式的文化,被害人思维的历史观,非常恶心,我是受够够够的了。

你们都欺负我,日本人欺负我,美国人欺负我,瑞典人欺负我,特朗普一宣布加税,这边又完了,中华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了。瑞典警察处理几个游客,又崩溃了,欺负我们,少数民族加分,欺负我们,嘤嘤嘤。万恶的满清欺负我们,残暴的蒙古欺负我们,五胡乱华又欺负我们......想吐!

本来是一个强大的民族,现在自己把自己忽悠成这样。

我们是世界的中央,就叫中国。我们的国家最美丽,就叫中华。全世界都是我们的,侵犯了我们,跑到天边,也得灭了你。这都是我们老祖宗旗帜鲜明的喊了几千年的。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文化氛围了?怎么就变成这个德行了?

为什么不敢堂堂正正的说这么大的家业是我们祖祖辈辈打下来的?哎呀,我们的国土不是打下来的,打,太野蛮了,我们不是那样的人,我们可善良了,我呸!

近代挨了欺负,就完了,信心全没了,就变成怨妇了。

德国,法国,俄国、日本......哪个国家没打过败仗?哪个国家没遇到过挫折?哪个国家没签过卖国条约?谁像咱们了?天天哭,天天抱怨。真TM恶心。全怪满清,跟我们无关,呜呜呜。

哪个人一生中没遇到过失败?没遇到过低谷?哪个民族会一帆风顺?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就这么简单。我们呢?这一百年,遇到挫折,就丢了自信,我是小姑娘,你们都欺负我。

再也不敢说豪言壮语了,也把祖先的光荣和霸道给忘光了。

我们自古就是善良的,从来都不乐意开疆拓土,看看,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里还在粉饰这种论调。

中华文明也是小部落起家,早期的中国也不过是河南河北山西山西那一片,到了清末,已经是13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家。地盘是哪来的?喝茶、聊天来的还是几千年你死我活的厮杀打下来的?

这个民族必然是对疆土极其的痴迷,扩张成性,才能最终拥有这么大的国家,问题是为什么不敢堂堂正正的说?不绕圈子,直说,为什么不敢?肯定有人要跟我谈什么中华文化先进,我告诉你,那叫放屁。从古到今,哪场仗是拿论语打赢的?哪场仗不是靠拳头硬赢的?打胜仗靠的是善良还是凶狠?

清朝为什么闭关锁国?东,打到了黑龙江。北,打到蒙古高原。西,打到喜马拉雅。南,打到大海。这么大个国土,只有几千万人口,后续发展到4个亿。土地是足足的够用。东,你往西伯利亚北极打有意义吗?北,你往沙漠里钻有意义吗?西,你爬珠穆朗玛峰有意义吗?南,你往海里游还有意义吗?疆域一统,地盘够大,人口不多,没有了割据势力,剩下的干什么?该消消停停的过日子了吧?是不是该让老百姓繁衍生息了?有错吗?

洋人闹革命,进步了,然后咱们挨打了。落后了,就追呗。挨打了,就反抗呗。埋头苦干,追上去,不再挨欺负,就得了呗。至于天天像娘们一样诉苦吗?连牛逼都不敢吹了。连硬气话都不敢说了。

记住了,我们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强者。地盘,是我们自己打下来的。我们曾经长期的霸道过。未来,我们还会继续霸道。


比尔第一提莫


我的天啊?!中国还不热衷开疆扩土?!

这整个地球上,除了俄罗斯人,还是哪个国家是像中国一样扩张的?!

这是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疆域:

340万平方公里。

这是共和国的疆域:

960万平方公里,扩大了将近三倍,你以为这多出来的六百万平方公里是充话费送的?!

实际上,秦朝以前,西周时期中国人的活动范围也就是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秦朝的面积相比于周朝已经倍增了。

而现在的疆域,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时期,但是相比于巅峰期的盛唐(玄宗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前),还不算最大,元朝不属于中原王朝,不做考虑。

为什么说中国人擅于开疆扩土?

因为从地理上讲,中国已经达到了扩张的极限,尤其对于农业社会而言。


在南方,实际上两广的热带气候相当不适合农业种植,也不适合牲畜养殖(所以古代两广肉类产品稀少,养成了广东人啥都吃的习惯)。直到宋朝,北宋时期的广东还属于发配人的地方,朝中败下阵来的官员会被发配广东(如寇准等)。直到明朝清朝,在开放贸易以前,两广的人也被视做南蛮。


可是就这样,中国人居然扩张到了南海之滨!历史上还曾经多次侵入越南!

在农业社会,两广的土地几乎没有利用价值,更不要说更南边的越南了,由于交通极度不便,中原王朝几乎无力维持这么远的土地,可是就这样,老祖宗们也生生占领了这么靠南的土地,哪怕对于当时的他们并没有什么用处。

向西方向,青藏高原的千米高原对于古代社会几乎是无解的问题,可是就是这样,中原王朝还是打的西藏的政权叫爸爸,直到清朝将他们彻底打服,有北京的驻藏大臣控制着达赖班禅的选择权(金瓶擎签制度)。

新疆方向,中原王朝向西域扩张需要走数百公里的无人区,穿过漫长的河西走廊,才能艰难维持对西域的统治。一旦被切断交通西域就成为飞地。可是即使这样,从汉武帝开始,我们对西域的征伐就没有停止过,直到将新疆完全纳入版图。




东北方向,在作物没有现代丰富之前,东北的土地并没有太大价值。可是在清朝,我们的统治范围居然到了更远的库页岛!

当然了,那时候的库页岛实在是没有人,熊瞎子比人都多,朝廷也不过就是隔十几年派个人上岛宣读一下诏书,显示主权而已。

至于蒙古以北,西伯利亚天寒地冻的针叶林对,对于中原王朝有啥价值?而且那个地方当年连熊瞎子都没有,统治谁去?

无论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古代中国的扩张都已经到了极限。本着“有价值要占,没有价值创造价值也要占”的原则,生生搞出这么大一片江山,这还不叫开疆扩土,啥叫开疆扩土?


小约翰


题主的问题对了一半但也错了一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国的历史太长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政权对于国土的看法各不相同,所以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事实;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动扩张器(秦汉之后唐朝天宝之前)

此阶段由于尚武之风高昂,加之北方游牧民族环视,中原王朝的政治斗争策略重点在于国内矛盾转嫁国际矛盾;所以不论汉、唐,对外扩张皆为第一国策,从陈汤高呼“犯大汉者虽远必诛”到唐朝筑城塔吉克斯坦,硬生生将匈奴、突厥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怼到了欧洲。


第二阶段:权斗高于一切(宋、明两代)

从陈桥兵变到烛光斧影;再到后来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权斗成为统治阶级的最大兴趣,只要权力在手,那怕就是县长、乡长也比那普瑞天之下莫非王土来得实在。当权力集团的思想发生变化,国土扩张就成为了幻想。


第三阶段:被动扩张(清)

一切围绕巩固权力,到了清代,由于少数民族执政;为了稳定政权,控制占绝大多数的异族国民,统一一切少数民族成为国策。西藏、蒙古,以至于脱离中原文化千年的新疆均被清朝以大棒+胡萝卜给牢牢圈了进来,也为后期政权稳定国土奠定了基础。


鬼行僧


古代的土地没有产权证。

有产权证也没有人认。

所以,土地、尤其是宜耕宜牧的优质土地,是所有部落、族群民众的向往。

中国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都是靠老祖宗的牺牲赢得的。

诚然,咱们的老祖宗从习惯耕种开始,对非耕地的向往就日益消减,但既然能长草,想必就能长一些庄稼;不长庄稼,想必草料也可以喂马;多一些牧场,想必也可以为中原王朝多一些战略缓冲地带,怎么说都是划算的。

古代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都是一种零和博弈,此消彼长,把你办喽,你们的人死光了,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这种理论听起来很不友好,很不博爱,但古代生产力低下,顾好自己是正途,顾不上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友好博爱,除非自己主动寻死,自绝于天地。

所以才有商朝妇好美女战神大祭司的远征土方、巴方、夷方。

所以才有西周灭商后的征讨东夷、南夷。

所以才有秦朝蒙恬的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所以才有两汉的经营开发大西北。

所以才有盛唐时的安东、安西、安北都护府。

北宋“弱鸡”成那个熊样,还在河西搞了一出“熙河开边”运动。

......

凭什么中原王朝不热衷于开疆拓土?

关键是周围的国家和政权哪个不也喜欢开疆拓土?

实力上升期就创业,实力下降的时候就守成,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实力强的时候,安南也是块肉,中原王朝也喜欢啃一口,三季稻谁不愿意种?

实力弱的时候,偏安的东南小朝廷都朝不保夕,想吃口锡盟小肥羊肉只能在梦里。

所以,负责任的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谁都有一副“扩大疆土”的雄心,实力不济,只好韬光养晦咯!


历来现实


历史上的中国,确实非常神奇,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度,是从古至今从未断过的文明。但是中国从来没有大面积地扩张过土地。

世界历史上,只要是强大的帝国,比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等,都会主动进行土地扩张,但中国基本上没有。

(元朝版图)

中国唯一的扩张,是蒙元帝国。但严格意义上说,蒙古并不属于中国历史。也就是说,蒙古扩张时期,根本跟中国没关系。而蒙古人入主中国,建立元帝国以后,则基本上放弃了扩张。

除此外,稍微有一些扩张嫌疑的,则是大唐帝国和大汉帝国。但是这两个帝国,严格意义上说,其实应该是一种“自卫反击”。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比如说突厥、匈奴这些民族因为多次侵扰中原国家,中原国家对他们发起的反击。

而且就算把那些地方收复了,其实也是让他们高度自治。在那些地方设立都护府,或者封地方土司首领为王等等。和边疆地域形成一种藩属关系,其领土,其实并不属于大唐大汉这些中原国家。

那么,中国古代为什么不热衷于扩大疆域呢?

(武王伐纣)

第一,文化原因。

中国古代是以儒家为主的。释家、道家、法家这些,虽然在古代某些时候,某些朝代彰显了出来,但是儒家是最基本的根脉,从来没有断过。就算是异族入侵建立的朝代,其文化最后也被儒家给“矫正”过来了。

儒家讲究“一极牲”“秩序性”“包容性”。

所谓“一极性”,有多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是人类的中心,皇权是权力的中心。只要保证了这个中心,就天下太平了。

保证这个中心,与领土大不大没有多大关系。反而是领土越大,越难于保证。领土越大,就越管理不过来。皇帝派别人去管理,又不放心。派自己的儿子去管理,儿子们又会重新争夺天下,造成天下大乱。

所以“秩序性”,就是希望天下的人能够安分守己,尊卑有序,父慈子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样一种文化下,就最破怕出乱子。你要是去侵略别的国家,自然就是一种出乱子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君王,最讲究靠什么去征服别的国家了。

靠什么呢?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德行。典型的例子是:商纣王去征服东夷,周武王征服商朝,同样是征服。为什么后人对周武王有那么高的评价,对商纣王有那么低的评价呢?就是历史上认为,周武王征服,是靠德行来征服。商纣王征服,是靠武力来征服,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所谓“包容性”,就是“卧榻之侧,容他人酣睡”。赵匡胤曾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是因为酣睡的人,要和他争夺皇权。如果不和他争夺皇权,他就可以包容。比如,最有名的就是,赵匡胤对大理国,包括整个宋朝一直都没有想到要去征服。那是因为这个大理国不会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只要不构成威胁,只要你承认了中央政权这个“一极”,就可以对你兼容并蓄。

(唐太宗剧照)

第二,经济原因。

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就是自给自足。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有,物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而中国周边的地区,则大多数是不毛之地。这种不毛之地,征服来有什么用呢?最多能够提供一些奇装异服,奇珍异品。这些奇珍异品对皇帝有什么好处了?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按照儒家的说法,就是“玩物丧志”。

唐太宗正在玩一只鸟,看见魏征来了,吓得把鸟藏在袖子里,不敢拿出来。而魏征又没完没了地说,结果那只鸟在袖子里闷死了。唐太宗为什么不敢拿出来呢?就是他想在青史上留下好名声。既然要留下好名声,“玩物丧志”肯定就是不对的。

不但中原国家,不能从周边打下来的地盘中获得更多的东西,反而还必须要向他们不断支付。

中国古代从来都是做这种亏本生意的。如果中央财政比较丰足,这种亏本生意肯定是愿意做的。如果中央财政不丰足的情况下,这种生意做起来就比较恼火。明朝为什么和瓦剌打了一场“土木堡之战”?就是作为藩属国的瓦剌宰相也先,不断向明朝索取,明朝实在承受不起了,拒绝支付,所以才打起仗来。

当然了,中国古代很少扩张,还有地域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各种方面,不过这两点,是最主要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不存在历史上的中国不热衷于扩大疆土这样的说法。中国是世界上版图面积第三大国,是适宜人类定居的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些土地不是通过扩张得到的,难不成还真是冲话费送的?

之所以会存在中国不热衷于扩大疆土这样的感觉,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文明迈入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后,除了传统的文明中心洛阳长安外,中国出现了北京和南京两个新的文明中心,同时传统的文明中心在衰弱,新的文明中心在崛起。新旧文明中心的争斗,以及新崛起的两大文明中心相互牵制,导致了中国自宋朝开始,对外的扩大疆土的能力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所以中华文明才会从宋朝开始走向衰弱,并从明朝开始对比西欧文明发展速度极为缓慢。没有疆土的扩大,就没有可以利用改造的地理环境,就不会有经济体的增大,也不会有生产经验的累积,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唐朝之所以拥有比汉朝更强的扩张能力,在于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新崛起的两大文明中心的力量被输送到了长安洛阳。只是人为造就的文明中心是十分脆弱的,在北京这个文明中心的打击下,唐朝崩溃并逐渐覆灭。宋朝建立起局部的统一后,因为传统的文明中心洛阳在不断的衰弱,无力压制南京这个文明中心的崛起,所以两大文明中心相互牵制,宋朝失去了对外扩张的能力。同样的,金朝在灭亡北宋后,也因为北京这个文明中心与洛阳文明中心的相互牵制,所以没有能力将和辽朝一样将蒙古草原纳入版图,也无法灭掉南宋一统华夏。直到元朝时期,传统的文明中心河南地区彻底衰弱,元朝改隋唐大运河为京杭大运河,传统的文明中心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南京和北京两大文明中心争雄的历史。

北京这个文明中心处于东北、草原、中原三大地区的中心交汇处,比起南京这个文明中心处于中原与南方的交汇处实力更强一点。当然,也只是更强那么一点,不存在绝对的碾压,不然就不会有争斗。所以元明清,还有民国,都是北京文明中心衰弱,南京这个文明中心就会反攻的状态。两大文明中心距离过远,不像长安洛阳的距离那么近,长安洛阳两大文明中心可以相互支援,南京北京两大文明中心却是相互牵制。两大文明中心相互牵制,一旦中国统一,就会失去对外的扩张的能力。元朝在灭亡南宋之前,基本上是逢国必灭。而在灭亡南宋以后,则基本上是屡战屡败。就是因为两大文明中心牵制的原因。元朝对外征讨失败,导致北京这个文明中心衰弱,南京这个文明中心反攻,元朝崩溃灭亡,明朝建立。明朝建立后,两大文明中心依然在牵制对抗,最后北京胜利,明朝首都迁往北京。元明清和民国四朝,都是如此。直到海洋贸易时代商品输出阶段到来,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缩短了南京和北京之间的距离,这两大文明中心对抗的历史才消除,变成了像长安洛阳一般的相互支援。

所以,近代历史上,清朝总是打败仗,却总也打不败,原因就在于,一个文明中心遭到外敌入侵后衰弱时,没有了牵制的另外一个文明中心反而会爆发更强大的力量。清朝唯一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就是在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南京这个文明中心衰弱,北京这个文明中心没有了牵制的情况下反而万众一心,收复了新疆地区。

中国自元朝开始长期的大一统,根本原因就是两大文明中心相互牵制,失去了对外扩张的能力,疆域无法扩大,没有可以发展生产力的地理环境,文明发展缓慢并持续衰弱。所以,中国各地区不会出现因为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会出现某些地区经济实力超过文明中心,使得文明中心无法统御的情况。文明中心强大且能统御全国各地区,中国才会保持长期的大一统。

因为两大文明中心的相互牵制,所以中国失去了对外扩张的能力,在元朝统一之后,中国中央政权控制的帝国版图没有实质性的扩大,中华文明的势力范围在不断地萎缩。于是就出现了中国不热衷于扩张的错觉。这只是一种错觉,元明清三朝,都曾对外扩张,只是成效不大而已,只是没有能力对外扩张而已。如果不是内部两大文明中心的牵制,元明清三朝的国力,碾压周边小国那是轻而易举。只是碾压以后,得到的不是变得更加强大,反而是另外一个文明中心的反击,使得即便是赢得了对外战争,也得把兵力收回来。

什么是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什么是海洋贸易时代商品输出阶段?文明中心又是如何形成的?这里只能简单地说一下。详细的解说,敬请关注青青说文明史,专注解说地理环境对文明兴衰进程的影响。


青青说文明史


如果从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进入亚洲大陆开始计算。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先O2和O3先民,其实只是同时期进入这片大陆的众多部族当中的一个。

在先民们沿着印度海岸,进入尼泊尔,随时通过缅甸进入青海,甘肃的时候。绝大部分国人的祖先都处于这几个小部落当中,而当时在这片大陆已经分布着老亚洲基因的各种人群和部落。

经过新石器时代不断的迁徙和战争,到了夏朝,商朝,这些来自昆仑山的先民已经控制了中原地区。随后,又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和开拓,到了秦朝和汉朝,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先后归入版图。

到了清朝,我国已经控制了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国土。要知道整个欧洲的面积也不过是1016万平方公里。非洲是整整3000万平方公里多一点。还有,清朝开疆拓土不仅仅是满蒙军队,也有更多数量的汉军八旗和绿营参战。清朝开拓边疆,出动兵力一般为八旗1,绿营4的比例,而且我们把绝大部分国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这是古代绝大部分帝国都无法做到的。

从亚述帝国,罗马帝国,马其顿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蒙古帝国,一直到西班牙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早就丢掉了绝大部分曾经的控制区。

我们可以保留还有一个原因是人口多,可以不断向新开拓的地区大量移民。我们人口多的原因是关爱老幼,邻里互助的传统,发达的农业,还有团结和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