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國為什麼不熱衷於擴大疆土?

韋德俊


中國不熱衷於開疆拓土嗎?

後世評判一個帝王的標準,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開疆拓土。所以古代帝王只要是稍微有點作為的都是熱衷開疆拓土。看看夏商周三代,當時這些奴隸社會的天子統治的也就僅僅只是黃河流域。當時對於四周都是怎麼稱呼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這麼形容的,東夷就是今天的山東,江蘇,安徽這些地方。西戎就是現在的陝西,甘肅,青海等等,南蠻湖北以南都是的,差不多就是整個長江以南了。北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北的地方。春秋戰國,秦國,楚國這些國家為什麼一直被中原各國瞧不起,就是因為他們身處這些地方。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也就是中原這點地方,然後秦始皇向北拓地,把匈奴人趕出了河套地區,修建長城。而且南征,征服了整個長江以南,這個時候南方才第一次的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圖。

漢朝呢?開始向西拓地,這個時候西域也開始慢慢的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圖。三國的時候東吳還向外拓地,到達臺灣,琉球等等地方。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天下大亂,這個時候就不說了。

到了隋唐時期又是一個開疆拓土的年代,隋煬帝平林邑,三徵高麗,唐太宗滅突厥,徵高麗,唐朝向北拓地何止千里,包括了今天的外蒙古,還有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些地方當時都是唐朝的。

到了唐末天下大亂,北方的遊牧民族又開始南侵。宋朝這個時候的面積確實很小。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所說的中國不光是中原王朝,還包括了周邊很多的小政權,比如說兩宋時期的大理國,遼國,西夏,金國,後來的蒙古等等這些都是屬於中國的。

元朝的時候如果算上整個蒙古帝國的話,那麼差不多佔據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到了明朝的時候,疆域有所縮小,清朝的時候也是積極的開疆拓土,清朝的控制面積超過了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到了今天的新中國也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這些土地都是怎麼來的?都是古代這些帝王開疆拓土來的。如果古代帝王只是限於中原地區的話,那麼現在中國的面積也就在黃河流域了。

可以從古代到近代中國開疆拓土的步伐一直都沒有停過,而且也算是世界上開疆拓土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了。只是說在最近幾個世紀中國沒有像歐洲國家那樣進行海外掠奪,開闢殖民地。


中國歷史研究所


中國確實不熱衷於擴大疆土,雖然從夏以來,中國的土地一直在實質性的擴展。在進入正題之先,我們用一組圖看看中國疆土的變遷:

夏時中國疆土:

商時中國疆土:


周時中國疆土:

秦時中國疆土:


漢時中國疆土:

唐時中國疆土:


宋時中國疆土:

明時中國疆土:


清時中國疆一上:

歷代地圖讓我們可以發現三個典型特徵:

其一,中國文明自始至終都以黃河、長江為核心。

其二,中國歷史上的歷次民族之戰,都是核心區外的民族主攻,核心區內主防守,而通過文化融合的方式完成了疆域的護張。

而沒有主動發起攻擊的地域得到獨立存在。

其三,民族融合與衝擊始終在相對固定的區域之內。讓我們再回顧夏時的疆域圖:

歷代以防為主的“土地擴張”

有記載的大規模的第一次域外戰爭,是管仲帶兵幫燕國擊敗山戎族,並消除邊境隱患。第二次大規模戰爭則是趙國對北狄用兵安邊。結果實現了領土拓展。

秦漢時期,匈奴與中原大戰,直到五胡亂華後漸漸被中國文化融為一體。

唐以後的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其實已是中國各民族之間競爭統一權的鬥爭,直到清朝末年才又有了真正的“外族入侵”。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安定的中國確實沒有對外入侵史,只有基於防禦目的的解除入侵者武力的歷史。但也因此實現了疆域的穩步擴張。

百多年來,中國又遭到了“外族”無止境的騷擾,莫非是時光老人又開啟了中國疆域擴張的大門?

如果是時光賦予的必須承擔的使命,也許我們只有承擔起來一一中國文化,確實也到了化育四方的時候了!


巴山肖鵬


說中國歷史上不熱衷於擴大疆土的那位,你站出來,我給你講講!我們就從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一一來講!


隋朝國土面積467萬平方公里

隋朝雖然面積只有467萬平方公里,隋煬帝楊廣在位時有志於開疆闢土,經營西域,控制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楊廣打突厥、打吐谷渾都打的很漂亮,但打一個彈丸小國,卻連連失敗,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徵高句麗,三次起動用120萬軍隊,無數的後勤民夫,這得要消耗多少糧食,多少國力,在加上楊廣急功近利,開挖大運河抓民夫,老百姓叫苦連天,最終隋朝滅亡,楊廣所做一切,卻為唐朝做了嫁衣,可喜可恨,才有後來的唐朝盛世之說!楊廣罪在一時,功在千秋,比如他挖的大運河至少還在用!


唐朝國土面積1273萬平方公里

從地圖來看唐朝的面積明顯大於隋朝,唐朝鼎盛時期領土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里,唐太宗和唐高宗執政期間,不斷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國家作戰並消滅了這些政權,由此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並將他們吞併了,達到領土面積的頂峰!雖然唐朝末期領土面積大大縮水,漢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區。


宋朝國土面積280萬平方公里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朝代中,國土面積最少的,但不代表不想擴張,問題是他們面臨的敵人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帝國——遼國。在當時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遼國的軍力絕對在宋朝之上,國力也也不亞於宋朝,面對超級大國,宋朝也無能為力,當時宋朝,商品、文化教育、程度都很發達,科學創新也達到了世強之最,高度繁榮的時代下,重文抑武的思想就很嚴重了,沒有很好的武將,也是宋朝沒能開疆擴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開掛的朝代,公認為世界上最強大帝國之一,對國土擴張的熱衷中國朝代之最,先是滅了身邊小國、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

時間 元朝對外戰爭

1218年\t滅西遼。

1219年\t西征中亞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東歐的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

1227年\t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對西夏的遠征中死亡。

1234年\t滅金國。

1241年\t一度逼近東歐腹地。

1246年\t招降吐蕃。

1253年\t滅大理。

統一中國後,國土面積達到1372萬平方公里元朝

但元朝對外擴張還沒停,緊接著又派兵攻打日本,東南亞,由於戰線拉太長,戰場開太多,糧草補己以成問題,等眾多因素,元軍屢遭失利,無一勝利,國土擴張也就到此為止了。



明朝國土面積997萬平方公里

明朝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不熱衷開疆拓土的朝代,其實不是這樣的,明朝也曾擴張過領土,只是維持的時間太短,明朝曾管理過東南亞,設舊港宣慰司,初期休養生息,大約六七十年後開始擴張,北擊匈奴,擴張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明朝注重發展海域,開拓海上貿易,這也就是著名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為明朝的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朝國土面積1316萬平方公里,

清朝國土面積比明朝多出300多萬平方公里,準噶爾是當時清朝最大威脅,經歷爺孫三代直到乾隆才平叛準噶爾完全勝利,並將劃入清朝版圖,清朝對領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新疆、西藏、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並有效得到管理,清朝在中國歷史朝代裡,是個豐富多彩的朝代,從多爾袞領清軍入關,一路勢如破竹,在冷兵器時代,八旗子弟兵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到了清朝末期,當封建王朝遇到工業國家,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清朝完全不堪一擊,簽訂喪權辱國條約,割地賠款,也就成家常便飯了。

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是熱衷於擴張疆土的,只不過每個朝代所處時代不同,內外情況不同,且先不說能力大小,就說現在的新中國963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如果中國歷史上不熱衷於擴張領土,那這963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怎麼來的,是充電話費送的嘛?那你是想多了!退一萬步說,當今中國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如果歷史上中國不熱衷於擴張疆,世界200多個國家,你憑什麼排第三,別逗了大家都挺忙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你看不一樣的歷史。


歷史三劍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世界的土地都是我的,都這態度了,還叫老祖宗怎麼熱衷?

忽悠人很正常,把自己忽悠瘸了,就不應該了。

我們中國人是熱愛和平的,我們中國人是善良的,我們沒有半點野心,我們沒有侵略過任何國家,這麼大的國土是我們56個民族心甘情願,唱著歌、跳著舞、喝著茶就愉快的組成的大家庭。從來都是別人欺負我們......都省省吧。

族群,也是要按叢林法則、達爾文進化論、優勝劣汰的規律發展。弱勢的族群必定會被消滅、吞併,而能延續幾千年,並發展成龐大群體的民族,他必然是強悍的。我們古人光明磊落的喊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到現在,我大中華,大漢民族變成小姑娘了,嬌滴滴的,哎呀,你們都欺負我,我好可憐。這些年怨婦式的文化,被害人思維的歷史觀,非常噁心,我是受夠夠夠的了。

你們都欺負我,日本人欺負我,美國人欺負我,瑞典人欺負我,特朗普一宣佈加稅,這邊又完了,中華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了。瑞典警察處理幾個遊客,又崩潰了,欺負我們,少數民族加分,欺負我們,嚶嚶嚶。萬惡的滿清欺負我們,殘暴的蒙古欺負我們,五胡亂華又欺負我們......想吐!

本來是一個強大的民族,現在自己把自己忽悠成這樣。

我們是世界的中央,就叫中國。我們的國家最美麗,就叫中華。全世界都是我們的,侵犯了我們,跑到天邊,也得滅了你。這都是我們老祖宗旗幟鮮明的喊了幾千年的。怎麼就變成現在這文化氛圍了?怎麼就變成這個德行了?

為什麼不敢堂堂正正的說這麼大的家業是我們祖祖輩輩打下來的?哎呀,我們的國土不是打下來的,打,太野蠻了,我們不是那樣的人,我們可善良了,我呸!

近代捱了欺負,就完了,信心全沒了,就變成怨婦了。

德國,法國,俄國、日本......哪個國家沒打過敗仗?哪個國家沒遇到過挫折?哪個國家沒簽過賣國條約?誰像咱們了?天天哭,天天抱怨。真TM噁心。全怪滿清,跟我們無關,嗚嗚嗚。

哪個人一生中沒遇到過失敗?沒遇到過低谷?哪個民族會一帆風順?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就這麼簡單。我們呢?這一百年,遇到挫折,就丟了自信,我是小姑娘,你們都欺負我。

再也不敢說豪言壯語了,也把祖先的光榮和霸道給忘光了。

我們自古就是善良的,從來都不樂意開疆拓土,看看,有多少人,在這個問題裡還在粉飾這種論調。

中華文明也是小部落起家,早期的中國也不過是河南河北山西山西那一片,到了清末,已經是13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家。地盤是哪來的?喝茶、聊天來的還是幾千年你死我活的廝殺打下來的?

這個民族必然是對疆土極其的痴迷,擴張成性,才能最終擁有這麼大的國家,問題是為什麼不敢堂堂正正的說?不繞圈子,直說,為什麼不敢?肯定有人要跟我談什麼中華文化先進,我告訴你,那叫放屁。從古到今,哪場仗是拿論語打贏的?哪場仗不是靠拳頭硬贏的?打勝仗靠的是善良還是兇狠?

清朝為什麼閉關鎖國?東,打到了黑龍江。北,打到蒙古高原。西,打到喜馬拉雅。南,打到大海。這麼大個國土,只有幾千萬人口,後續發展到4個億。土地是足足的夠用。東,你往西伯利亞北極打有意義嗎?北,你往沙漠裡鑽有意義嗎?西,你爬珠穆朗瑪峰有意義嗎?南,你往海里遊還有意義嗎?疆域一統,地盤夠大,人口不多,沒有了割據勢力,剩下的幹什麼?該消消停停的過日子了吧?是不是該讓老百姓繁衍生息了?有錯嗎?

洋人鬧革命,進步了,然後咱們捱打了。落後了,就追唄。捱打了,就反抗唄。埋頭苦幹,追上去,不再挨欺負,就得了唄。至於天天像娘們一樣訴苦嗎?連牛逼都不敢吹了。連硬氣話都不敢說了。

記住了,我們是這片土地上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強者。地盤,是我們自己打下來的。我們曾經長期的霸道過。未來,我們還會繼續霸道。


比爾第一提莫


我的天啊?!中國還不熱衷開疆擴土?!

這整個地球上,除了俄羅斯人,還是哪個國家是像中國一樣擴張的?!

這是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的疆域:

340萬平方公里。

這是共和國的疆域:

960萬平方公里,擴大了將近三倍,你以為這多出來的六百萬平方公里是充話費送的?!

實際上,秦朝以前,西周時期中國人的活動範圍也就是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秦朝的面積相比於周朝已經倍增了。

而現在的疆域,只能算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大的時期,但是相比於巔峰期的盛唐(玄宗時期),清朝(鴉片戰爭以前),還不算最大,元朝不屬於中原王朝,不做考慮。

為什麼說中國人擅於開疆擴土?

因為從地理上講,中國已經達到了擴張的極限,尤其對於農業社會而言。


在南方,實際上兩廣的熱帶氣候相當不適合農業種植,也不適合牲畜養殖(所以古代兩廣肉類產品稀少,養成了廣東人啥都吃的習慣)。直到宋朝,北宋時期的廣東還屬於發配人的地方,朝中敗下陣來的官員會被髮配廣東(如寇準等)。直到明朝清朝,在開放貿易以前,兩廣的人也被視做南蠻。


可是就這樣,中國人居然擴張到了南海之濱!歷史上還曾經多次侵入越南!

在農業社會,兩廣的土地幾乎沒有利用價值,更不要說更南邊的越南了,由於交通極度不便,中原王朝幾乎無力維持這麼遠的土地,可是就這樣,老祖宗們也生生佔領了這麼靠南的土地,哪怕對於當時的他們並沒有什麼用處。

向西方向,青藏高原的千米高原對於古代社會幾乎是無解的問題,可是就是這樣,中原王朝還是打的西藏的政權叫爸爸,直到清朝將他們徹底打服,有北京的駐藏大臣控制著達賴班禪的選擇權(金瓶擎籤制度)。

新疆方向,中原王朝向西域擴張需要走數百公里的無人區,穿過漫長的河西走廊,才能艱難維持對西域的統治。一旦被切斷交通西域就成為飛地。可是即使這樣,從漢武帝開始,我們對西域的征伐就沒有停止過,直到將新疆完全納入版圖。




東北方向,在作物沒有現代豐富之前,東北的土地並沒有太大價值。可是在清朝,我們的統治範圍居然到了更遠的庫頁島!

當然了,那時候的庫頁島實在是沒有人,熊瞎子比人都多,朝廷也不過就是隔十幾年派個人上島宣讀一下詔書,顯示主權而已。

至於蒙古以北,西伯利亞天寒地凍的針葉林對,對於中原王朝有啥價值?而且那個地方當年連熊瞎子都沒有,統治誰去?

無論從東西南北哪個方向,古代中國的擴張都已經到了極限。本著“有價值要佔,沒有價值創造價值也要佔”的原則,生生搞出這麼大一片江山,這還不叫開疆擴土,啥叫開疆擴土?


小約翰


題主的問題對了一半但也錯了一半,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國的歷史太長了,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個政權對於國土的看法各不相同,所以呈現出不一樣的歷史事實;但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動擴張器(秦漢之後唐朝天寶之前)

此階段由於尚武之風高昂,加之北方遊牧民族環視,中原王朝的政治鬥爭策略重點在於國內矛盾轉嫁國際矛盾;所以不論漢、唐,對外擴張皆為第一國策,從陳湯高呼“犯大漢者雖遠必誅”到唐朝築城塔吉克斯坦,硬生生將匈奴、突厥兩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懟到了歐洲。


第二階段:權鬥高於一切(宋、明兩代)

從陳橋兵變到燭光斧影;再到後來的東廠、西廠、錦衣衛。權鬥成為統治階級的最大興趣,只要權力在手,那怕就是縣長、鄉長也比那普瑞天之下莫非王土來得實在。當權力集團的思想發生變化,國土擴張就成為了幻想。


第三階段:被動擴張(清)

一切圍繞鞏固權力,到了清代,由於少數民族執政;為了穩定政權,控制佔絕大多數的異族國民,統一一切少數民族成為國策。西藏、蒙古,以至於脫離中原文化千年的新疆均被清朝以大棒+胡蘿蔔給牢牢圈了進來,也為後期政權穩定國土奠定了基礎。


鬼行僧


古代的土地沒有產權證。

有產權證也沒有人認。

所以,土地、尤其是宜耕宜牧的優質土地,是所有部落、族群民眾的嚮往。

中國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充話費送的,都是靠老祖宗的犧牲贏得的。

誠然,咱們的老祖宗從習慣耕種開始,對非耕地的嚮往就日益消減,但既然能長草,想必就能長一些莊稼;不長莊稼,想必草料也可以餵馬;多一些牧場,想必也可以為中原王朝多一些戰略緩衝地帶,怎麼說都是划算的。

古代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都是一種零和博弈,此消彼長,把你辦嘍,你們的人死光了,我們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間。

這種理論聽起來很不友好,很不博愛,但古代生產力低下,顧好自己是正途,顧不上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友好博愛,除非自己主動尋死,自絕於天地。

所以才有商朝婦好美女戰神大祭司的遠征土方、巴方、夷方。

所以才有西周滅商後的征討東夷、南夷。

所以才有秦朝蒙恬的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

所以才有兩漢的經營開發大西北。

所以才有盛唐時的安東、安西、安北都護府。

北宋“弱雞”成那個熊樣,還在河西搞了一出“熙河開邊”運動。

......

憑什麼中原王朝不熱衷於開疆拓土?

關鍵是周圍的國家和政權哪個不也喜歡開疆拓土?

實力上升期就創業,實力下降的時候就守成,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實力強的時候,安南也是塊肉,中原王朝也喜歡啃一口,三季稻誰不願意種?

實力弱的時候,偏安的東南小朝廷都朝不保夕,想吃口錫盟小肥羊肉只能在夢裡。

所以,負責任的說,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誰都有一副“擴大疆土”的雄心,實力不濟,只好韜光養晦咯!


歷來現實


歷史上的中國,確實非常神奇,它是一個強大的國度,是從古至今從未斷過的文明。但是中國從來沒有大面積地擴張過土地。

世界歷史上,只要是強大的帝國,比如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等等,都會主動進行土地擴張,但中國基本上沒有。

(元朝版圖)

中國唯一的擴張,是蒙元帝國。但嚴格意義上說,蒙古並不屬於中國歷史。也就是說,蒙古擴張時期,根本跟中國沒關係。而蒙古人入主中國,建立元帝國以後,則基本上放棄了擴張。

除此外,稍微有一些擴張嫌疑的,則是大唐帝國和大漢帝國。但是這兩個帝國,嚴格意義上說,其實應該是一種“自衛反擊”。就是說,北方少數民族,比如說突厥、匈奴這些民族因為多次侵擾中原國家,中原國家對他們發起的反擊。

而且就算把那些地方收復了,其實也是讓他們高度自治。在那些地方設立都護府,或者封地方土司首領為王等等。和邊疆地域形成一種藩屬關係,其領土,其實並不屬於大唐大漢這些中原國家。

那麼,中國古代為什麼不熱衷於擴大疆域呢?

(武王伐紂)

第一,文化原因。

中國古代是以儒家為主的。釋家、道家、法家這些,雖然在古代某些時候,某些朝代彰顯了出來,但是儒家是最基本的根脈,從來沒有斷過。就算是異族入侵建立的朝代,其文化最後也被儒家給“矯正”過來了。

儒家講究“一極牲”“秩序性”“包容性”。

所謂“一極性”,有多個層面的理解。一是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皇帝是人類的中心,皇權是權力的中心。只要保證了這個中心,就天下太平了。

保證這個中心,與領土大不大沒有多大關係。反而是領土越大,越難於保證。領土越大,就越管理不過來。皇帝派別人去管理,又不放心。派自己的兒子去管理,兒子們又會重新爭奪天下,造成天下大亂。

所以“秩序性”,就是希望天下的人能夠安分守己,尊卑有序,父慈子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這樣一種文化下,就最破怕出亂子。你要是去侵略別的國家,自然就是一種出亂子的表現。

中國古代的君王,最講究靠什麼去征服別的國家了。

靠什麼呢?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德行。典型的例子是:商紂王去征服東夷,周武王征服商朝,同樣是征服。為什麼後人對周武王有那麼高的評價,對商紂王有那麼低的評價呢?就是歷史上認為,周武王征服,是靠德行來征服。商紂王征服,是靠武力來征服,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別。

所謂“包容性”,就是“臥榻之側,容他人酣睡”。趙匡胤曾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那是因為酣睡的人,要和他爭奪皇權。如果不和他爭奪皇權,他就可以包容。比如,最有名的就是,趙匡胤對大理國,包括整個宋朝一直都沒有想到要去征服。那是因為這個大理國不會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只要不構成威脅,只要你承認了中央政權這個“一極”,就可以對你兼容幷蓄。

(唐太宗劇照)

第二,經濟原因。

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農耕經濟,農耕經濟就是自給自足。柴米油鹽醬醋茶,什麼都有,物質相對來說比較豐富。

而中國周邊的地區,則大多數是不毛之地。這種不毛之地,征服來有什麼用呢?最多能夠提供一些奇裝異服,奇珍異品。這些奇珍異品對皇帝有什麼好處了?沒有好處,只有壞處。按照儒家的說法,就是“玩物喪志”。

唐太宗正在玩一隻鳥,看見魏徵來了,嚇得把鳥藏在袖子裡,不敢拿出來。而魏徵又沒完沒了地說,結果那隻鳥在袖子裡悶死了。唐太宗為什麼不敢拿出來呢?就是他想在青史上留下好名聲。既然要留下好名聲,“玩物喪志”肯定就是不對的。

不但中原國家,不能從周邊打下來的地盤中獲得更多的東西,反而還必須要向他們不斷支付。

中國古代從來都是做這種虧本生意的。如果中央財政比較豐足,這種虧本生意肯定是願意做的。如果中央財政不豐足的情況下,這種生意做起來就比較惱火。明朝為什麼和瓦剌打了一場“土木堡之戰”?就是作為藩屬國的瓦剌宰相也先,不斷嚮明朝索取,明朝實在承受不起了,拒絕支付,所以才打起仗來。

當然了,中國古代很少擴張,還有地域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各種方面,不過這兩點,是最主要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不存在歷史上的中國不熱衷於擴大疆土這樣的說法。中國是世界上版圖面積第三大國,是適宜人類定居的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些土地不是通過擴張得到的,難不成還真是衝話費送的?

之所以會存在中國不熱衷於擴大疆土這樣的感覺,根本原因在於人類文明邁入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後,除了傳統的文明中心洛陽長安外,中國出現了北京和南京兩個新的文明中心,同時傳統的文明中心在衰弱,新的文明中心在崛起。新舊文明中心的爭鬥,以及新崛起的兩大文明中心相互牽制,導致了中國自宋朝開始,對外的擴大疆土的能力受到 了極大的限制,所以中華文明才會從宋朝開始走向衰弱,並從明朝開始對比西歐文明發展速度極為緩慢。沒有疆土的擴大,就沒有可以利用改造的地理環境,就不會有經濟體的增大,也不會有生產經驗的累積,以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唐朝之所以擁有比漢朝更強的擴張能力,在於隋唐大運河的修建,新崛起的兩大文明中心的力量被輸送到了長安洛陽。只是人為造就的文明中心是十分脆弱的,在北京這個文明中心的打擊下,唐朝崩潰並逐漸覆滅。宋朝建立起局部的統一後,因為傳統的文明中心洛陽在不斷的衰弱,無力壓制南京這個文明中心的崛起,所以兩大文明中心相互牽制,宋朝失去了對外擴張的能力。同樣的,金朝在滅亡北宋後,也因為北京這個文明中心與洛陽文明中心的相互牽制,所以沒有能力將和遼朝一樣將蒙古草原納入版圖,也無法滅掉南宋一統華夏。直到元朝時期,傳統的文明中心河南地區徹底衰弱,元朝改隋唐大運河為京杭大運河,傳統的文明中心徹底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中國的歷史進入了南京和北京兩大文明中心爭雄的歷史。

北京這個文明中心處於東北、草原、中原三大地區的中心交匯處,比起南京這個文明中心處於中原與南方的交匯處實力更強一點。當然,也只是更強那麼一點,不存在絕對的碾壓,不然就不會有爭鬥。所以元明清,還有民國,都是北京文明中心衰弱,南京這個文明中心就會反攻的狀態。兩大文明中心距離過遠,不像長安洛陽的距離那麼近,長安洛陽兩大文明中心可以相互支援,南京北京兩大文明中心卻是相互牽制。兩大文明中心相互牽制,一旦中國統一,就會失去對外的擴張的能力。元朝在滅亡南宋之前,基本上是逢國必滅。而在滅亡南宋以後,則基本上是屢戰屢敗。就是因為兩大文明中心牽制的原因。元朝對外征討失敗,導致北京這個文明中心衰弱,南京這個文明中心反攻,元朝崩潰滅亡,明朝建立。明朝建立後,兩大文明中心依然在牽制對抗,最後北京勝利,明朝首都遷往北京。元明清和民國四朝,都是如此。直到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到來,火車等先進的交通工具縮短了南京和北京之間的距離,這兩大文明中心對抗的歷史才消除,變成了像長安洛陽一般的相互支援。

所以,近代歷史上,清朝總是打敗仗,卻總也打不敗,原因就在於,一個文明中心遭到外敵入侵後衰弱時,沒有了牽制的另外一個文明中心反而會爆發更強大的力量。清朝唯一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就是在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南京這個文明中心衰弱,北京這個文明中心沒有了牽制的情況下反而萬眾一心,收復了新疆地區。

中國自元朝開始長期的大一統,根本原因就是兩大文明中心相互牽制,失去了對外擴張的能力,疆域無法擴大,沒有可以發展生產力的地理環境,文明發展緩慢並持續衰弱。所以,中國各地區不會出現因為生產力發展,生產工具的革新導致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不會出現某些地區經濟實力超過文明中心,使得文明中心無法統御的情況。文明中心強大且能統御全國各地區,中國才會保持長期的大一統。

因為兩大文明中心的相互牽制,所以中國失去了對外擴張的能力,在元朝統一之後,中國中央政權控制的帝國版圖沒有實質性的擴大,中華文明的勢力範圍在不斷地萎縮。於是就出現了中國不熱衷於擴張的錯覺。這只是一種錯覺,元明清三朝,都曾對外擴張,只是成效不大而已,只是沒有能力對外擴張而已。如果不是內部兩大文明中心的牽制,元明清三朝的國力,碾壓周邊小國那是輕而易舉。只是碾壓以後,得到的不是變得更加強大,反而是另外一個文明中心的反擊,使得即便是贏得了對外戰爭,也得把兵力收回來。

什麼是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什麼是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文明中心又是如何形成的?這裡只能簡單地說一下。詳細的解說,敬請關注青青說文明史,專注解說地理環境對文明興衰進程的影響。


青青說文明史


如果從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進入亞洲大陸開始計算。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先O2和O3先民,其實只是同時期進入這片大陸的眾多部族當中的一個。

在先民們沿著印度海岸,進入尼泊爾,隨時通過緬甸進入青海,甘肅的時候。絕大部分國人的祖先都處於這幾個小部落當中,而當時在這片大陸已經分佈著老亞洲基因的各種人群和部落。

經過新石器時代不斷的遷徙和戰爭,到了夏朝,商朝,這些來自崑崙山的先民已經控制了中原地區。隨後,又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和開拓,到了秦朝和漢朝,四川,廣西,廣東等地先後歸入版圖。

到了清朝,我國已經控制了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國土。要知道整個歐洲的面積也不過是1016萬平方公里。非洲是整整3000萬平方公里多一點。還有,清朝開疆拓土不僅僅是滿蒙軍隊,也有更多數量的漢軍八旗和綠營參戰。清朝開拓邊疆,出動兵力一般為八旗1,綠營4的比例,而且我們把絕大部分國土一直保留到了現在,這是古代絕大部分帝國都無法做到的。

從亞述帝國,羅馬帝國,馬其頓帝國,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蒙古帝國,一直到西班牙帝國,德意志帝國,大英帝國早就丟掉了絕大部分曾經的控制區。

我們可以保留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口多,可以不斷向新開拓的地區大量移民。我們人口多的原因是關愛老幼,鄰里互助的傳統,發達的農業,還有團結和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