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样的军衔?你怎么看?

燕赤霞二世


写过几篇关于国民党军队军衔的文章,在这里再简单谈一谈。国民党军衔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正式军衔,由国民政府正式铨叙在案,格式是军种+军衔,比如陆军中将、海军少将等,只要不退役、不被褫夺,这个军衔是终生的;另外一套是临时军衔,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授予,格式是军衔+职务,譬如少将师长、中将军长等等,如果职务免除,军衔也随之免除。

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个人

国民党的将官军衔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其中特级上将为蒋介石;1949年前一级上将有冯玉祥、朱培德、李宗仁、何应钦、张学良、陈济棠、唐生智、阎锡山、陈绍宽(海军)、程潜、白崇禧和陈诚等12人;其他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人员太多,在此不赘。

身着新式一级上将军服的阎锡山

每个军衔等级都是有名额限制的,一旦出缺,就由下一等级的军官按顺序递补,但当时的上将特别是二级上将都很年轻,一般不会出缺,这样中将阶层就很难晋升。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出台了一个《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在上将和中将之间增加了一个“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以安抚那些老资格中将。获得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军官可以佩戴上将军衔标志,享受上将的待遇,类似于今天某些副部长、副厅长享受正部级或正厅级待遇,或者一些委员会里的候补委员。

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张治中佩戴上将军衔标志

曾经被公布过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不算少,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张治中、胡宗南、卫立煌、钱大钧等,这些人后来一般都晋升了正式二级上将军衔。


民国年间那些事


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一套对应的军衔制度。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也制定了一套军衔制度,共分为六等,分别是将、校、尉、准尉、军士和士兵,未设立元帅军衔。

当时的将官共分为五级,分别是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这套军衔制度也与美国的军衔制度颇为相似,特级上将对应美国五星上将,一级上将对应美国四星上将,以此类推。

(国民政府的军衔制度)

尽管这套军衔制度看起来十分完备,但在抗战中,有不少将军却是“中将加上将”这样的奇葩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中将加上将”,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一阶军衔,其全称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简单来说,就是让中将拥有上将的职权,但并不予以授星,薪俸也是按照中将的最高标准来给。

那么,既然让中将得到了上将的权力,为什么不直接授予上将衔,反而还那么麻烦地搞出一个不伦不类的“中将加上将衔”呢?

实际上,国民政府在1935年就颁布了铨叙条例,该条例特别规定,陆军上将的名额有限,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不能再扩编。从铨叙条例的安排来看,陆军特级上将有1人,一级上将8人,二级上将12人,共计22个名额。

当时的具体分配情况是这样的:

特级上将:蒋中正。一级上将:冯玉祥、何应钦、张学良、陈绍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阎锡山。二级上将则是包括了白崇禧、刘湘、顾祝同等在内共12人。

(一级上将何应钦)

对于军人来说,想要晋升就必须得积累战功,一步步向上爬。虽然在抗战中有不少二级上将都拥有了足够晋升的战功,但由于国民政府限定死了名额,因此这些人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一级上将之中有人去世,才能够取得晋升的机会。

比如白崇禧,就是在一级上将朱培德病故之后,才补位晋升成功。

但对于国民政府来说,由于当时的国内环境并不平静,再加上占据东北的日本人也渐渐表现出了入侵的态势,上将名额开始显得有些不太够,而且国军部队中不少将领都已经有了晋升资格,却苦于名额限定,迟迟不能得到晋升。因此在多重压力下,国民政府于1936年补充了《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创造出了“中将加上将”这一特殊军衔。

在条例出台之后,国民政府就立即拟定了一批获得“中将加上将”的将军名单,他们包括:陈诚、张治中、卫立煌、薛岳、钱大钧、张发奎等人。

(一级上将白崇禧)

而国民政府之所以向他们授衔,实际上是在向他们传达一个信息:你们几位的战功、资历实际上早就已经够得上上将了,但由于政策原因,只能暂时授予你们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军衔,一旦上将位置出现空缺,你们就是优先替补的将军。

国民政府在逃往台湾之前,共将该军衔授予了55名将军。到了台湾之后才停止了授衔。虽然听起来是类似于“准上将”这么一个意思,但不少人始终觉得是拿着中将工资,操着上将的心,并不愿佩带这个特殊军衔。

值得一提的是,刘湘在1938年死后也被追授为陆军一级上将,虽然国民政府的上将名单有着名义上的人数限制,但死去的将军被追授为上将衔,却是不受到影响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知识点,为了防止将星泛滥和凸显陆军上将之威誉,根据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铨叙条例,陆军上将的名额是受限制的,规定特级上将1人(名字不用说了)、一级上将9人、二级上将12人,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正式铨叙的三个等级陆军上将的名单上限为22人。

(何应钦是首批九名一级上将)

特级上将其它人就甭想了,因此从二级上将晋升一级上将,或从陆军中将晋升二级上将,都得排队按顺序补缺,前面没有位置空出来就得等着。比如一级上将张学良1937年被审判褫夺军衔,军委会总参谋长湘军元老程潜补缺,同年滇军元老一级上将朱培德病故,军委会副总参谋长桂系白崇禧补缺。

说明:对高级将领军衔的“追授”不受此限制,活人不能跟死者相提并论,比如“四川王”刘湘在1938年病死后立即追晋陆军一级上将。

(此时陈诚是中将加上将衔)

如果二级上将的位置出缺了,现役陆军中将们再按顺序晋升,这个数字在和平时期是基本够的,比如人民军队现在一般就维持在20几个上将的规模,但是在战争时期显然不敷分配了,战功、军职和特任都要求有更多的上将名额,但是规定又不好破坏,于是1936年补充了《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就此出现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一军阶。

说白了,你老兄的职务、资历、军功、停年都已经够条件晋升上将了,但是前面二级上将包厢的座位满员,你就暂挂着上将军衔先干活,但是铨叙军衔仍然是中将,也拿着中将的工资,但有优先递补权,可以理解为“准上将”军衔。


(铨叙军衔任命书)

什么时候前面空出位置来了,再按顺序顶上,此时军委会铨叙厅才正式行文记档,算你真的上将了,拣几个答友们比较熟悉的说明一下:

1936年第一批获得“中将加上将衔”、开始排队晋上将的有:张发奎、余汉谋、张治中、钱大钧、陈诚、卫立煌、薛岳、孙连仲等。也就是说,早年的“五虎上将”里只有刘峙、蒋鼎文和顾祝同是正牌子陆军二级上将,陈诚和卫立煌是准上将。



张自忠将军1939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0年战死后直接追晋陆军二级上将。大家应该发现张将军后来很少佩带军衔,个人感觉应该是对这个特殊军衔的尴尬。

胡宗南1945年获授此衔,黄埔生第一名。汤恩伯、罗卓英1946年获授此衔,终兵败大陆期间此衔共颁授55名,逃台后停止。

(职务军衔任命书)



需要注意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军衔是有两套体系的,即“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前者是军人根据学历、资历、停年等逐步晋升的正式军衔(永久军衔),只要不是退役或被褫夺,就永远存在,有国民政府的正式文书;后者是根据军人担任的职位临时适配的军衔,只需军事委员会的任命书即可,一旦职务被撤销仍然恢复铨叙军衔,这才是临时军衔。

比如廖耀湘担任新六军军长时,职务军衔是中将,但铨叙军衔才到“骑兵上校”,这个之前有专答。



而“中将加上将衔”与职务并不挂勾,属于正式军衔,这就是不能称之为“临时上将”的原因,因为这有悖于正式军衔和临时军衔的区分标准,容易引起混淆。

在1946年换装美式军服前,除特级上将有明显区别外,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加上将衔”没有区别,全部挂三颗星领章。

1946年以后,特级五星、一级四星、其它为三星。




(1946年以后的肩章)


度度狼gg


题主说的“中将加上将”军衔,是国军准二级上将(候补二级上将),具有晋任二级上将的优先资格,此衔只适用于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此衔的全称为“陆军中将加二级上将衔”,简称为“陆军上将衔”。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会有“中将加上将衔”?

1935年,国民政府将国军上将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当年共授任1名特级上将、8名陆军一级上将、1名海军一级上将、21名陆军二级上将,次年又分别授予程潜、李烈钧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至此国军中授任的上将为124人、中将为418人。

由于1935年国军中符合授任上将的人员很多,而上将军衔的名额又是固定的,要想挪出空档,只能将91名原先已获得上将军衔的陆军将领改任中将,但这显然也行不通,势必要引起一些矛盾。

1936年,为解决高级将领中具备授予上将条件的,但又受上将员额所限而不能授予的问题,特在陆军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军衔之外,又增设“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由于海军始终非常弱小,空军成军时间晚,上将人数都非常少。因此,中将加上将衔的制度只适用于陆军中将。

至此,国军将军衔级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中将、少将五个衔级。

“中将加上将衔”都有哪些规定?

1936年2月,国民政府最终确立了以特级上将封顶的军衔体系,三军士兵军阶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大致相同。新评定的军官均须报请国民政府授任。

其中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规定,满足晋任上将资格的陆军中将,由于员额所限需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陆军二级上将如果有空缺名额,则在中将加上将衔中择优特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的数量以上将名额为限,其制服与二级上将相同,薪水依照最高额支付。

“中将加上将衔”将领都有哪些人?

1936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共叙任了28人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国军的现役将官总数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据统计,当年特级上将1人,一级上将8人,二级上将23人,中将加上将衔28人,总计60人。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军上将名额增加了5名,刘文辉等7名川军将领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到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包括加授、追晋(追赠)、特赠等形式,共授予53人为中将加上将军衔,如下:

特加(授加)42人:张发奎、余汉谋、张治中、张之江、钱大钧、鹿钟麟、陈诚、卫立煌、马鸿逵、薛岳、刘建绪、庞炳勋、孙连仲、盛世才、吕超、李品仙、邓锡侯、朱绶光、廖磊、夏威、王树常、黄绍竑、黄旭初、陈仪、熊式辉、刘文辉、杨森、杨杰、刘兴、贺耀祖、唐式遵、张自忠、孙震、卢汉、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胡宗南、汤恩伯、李汉魂、刘士毅、马步芳

追晋(追赠)7人:周浑元、贾德耀、井勿幕、方策、鲁英麐、刘戡、严明

晋加3人:黄琪翔、罗卓英、林蔚

特赠1人:伯达马塞尔

53名“中将加上将衔”中哪些人得到晋升?

这53名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中,有9人后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其中陈诚还晋任为陆军一级上将。这9人分别为:

卫立煌,1939年5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增补韩复榘枪决后的空缺。1935年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2年被褫夺二级上将军衔,降为中将;1943年恢复为二级上将。

陈诚,1939年5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增补刘湘病逝后的空缺。1935年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7年晋任陆军一级上将。

薛岳,1944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宋哲元病逝后的空缺。1935年授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50年晋升一级上将。

张发奎,194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陈调元病逝后的空缺。1936年授予中将加上将衔。

张治中,194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杨虎城退役后的空缺。1935年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

余汉谋,1946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白崇禧晋升后的空缺。1965年9月晋升一级上将。

熊式辉、陈仪、邓锡侯,1947年晋任为陆军二级上将。

这53名中将加上将衔均为陆军将领,亡者追赠、追加上将衔7人,其中生前为陆军中将者2人,生前为实授陆军少将官阶而任中将职务者2人,生前无实授军衔者3人。


野史也是史


中国古代实际有一套“军衔”制度,当然和现代的不一样,但是在功能上差不多。

进入近代之后,军队开始近代化,这才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军衔。

这套军衔在开始的时候和现代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清朝的军衔就有“都统”等名目,很大程度上是借住过去的名称。

民国建立之后,孙中山的南京政府制定过军衔,但是没有上将的说法,而是用的“大将军”的名字。比如有几位辛亥先烈就被南京真服追封为大将军。

这种军衔容易让人误会。因为大将军在古代是很高的军衔,一般授予的人数不多。而上将这样级别的在现在军队中绝不是很少的人拥有的。

袁世凯和他之后的北洋政府对军衔也做过很多工作。北洋政府的上将很奇特的使用了中国古代的冠字传统。比如吴佩孚被封为孚威上将军,冯玉祥是焕威上将军等等。

但是,在北洋时代,军队规模普遍偏小,一般的师长就是很“大”的军阀了,民国初年甚至有师长控制一个省的事情出现。所以,很多时候,军长就是上将了。这种作风一直延续到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革命军除了最初的八个军之外,收编了大量的北洋军阀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是原建制的被接收,为了拉拢降将,他们的军衔往往就是一笔糊涂仗。上将多如牛毛。比如西北军的吉鸿昌,职务就是军长,但佩戴的是上将的军衔。

而蒋介石嫡系军队内部,也普遍存在军衔偏大的问题。基本上当上师长就是中将。比如陈明仁在30年代初出任师长,立马就是中将。正是因为早期军衔太高,很多蒋系嫡系将领大陆时期,职务军长、兵团司令、剿总司令不断上升,但军衔始终是中将不动窝。

国民党其实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30年代的时候来了一次整顿,开始正规化。这次整顿应该说还是很科学的,结束了原先的混乱。

国民政府将军衔分为职务军衔和正式军衔。正式军衔是终身军衔,需要国民政府正式批准,有严格的晋升年限等要求,拥有者终身拥有。职务军衔相当于临时军衔,是跟随职务走的,有职务就有相应的临时军衔,职务交卸,军衔随之消失。比如被任命为师长,师长一般是少将,那么就可以佩戴少将的临时军衔,而不管实际的正式军衔是多少。如果不当师长了,少将军衔也没了。

这样的规定,实际是限制了将军的数量。现代人理解的国民党“将军如毛”实际是临时军衔太多,因为战乱频仍,军队多,“将军”当然多。

至于上将,国民政府对人数有严格规定。要想升为上将,除了本身够格外,还需要名额有空缺,有人退役会死亡才可以补位。

这种制度下,很多够资格的人就无法晋升上将了,因为活上将没有想退休的。

那么为了安抚这些够资格而无法上位的老中将们,就出现了“中将加上将衔”这样一个奇怪的军衔。老中将们实际军衔是中将,但是待遇上是上将,也可以佩戴上将军衔。等有名额时再转正。这很类似于现在的某副部长后面加括号,正部长级。

其实,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比如清朝知府、道台有些比较突出,朝廷会加一个“布政使衔”,厅级干部享受省部级待遇。


故纸汇


小伙伴们都知道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张将军抗日殉国前就是”中将加上将衔“的,”中将加上将衔“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

为了全面了解,先介绍他们的军街衔制度。国民党军队中的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六等是: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十八级是: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五星),一级上将(四星),二级上将(三星),中将(两星),少将(一星),将官共分五级。

校官分为上校(三星),中校(两星),少校(一星),校官共分三级。

尉官共为上尉,中尉,少尉,尉官也是三级。

准尉一级。

军士分为上,中,下三级。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兵分三级。

(上图:抗战时国民党军衔图)


(上图: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衔图)

特级上将(五星上将)1人,蒋介石。

一级上将(四星上将)是冯玉祥、闫锡山、何应钦、张学良、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共8人。

二级上将(俗称上将)有白崇禧、傅作义……限制数额为22人,不能超越定额。

(”布衣将军“傅作义将军)

二级上将下面就是中将了。上将没有空缺位置怎么办?

就创造出一个名词”中将加上将衔“。佩戴上将衔标志,拿中将的工资,干着上将的活。等于明确告诉你,你就是未来的上将,好好干,一有名额马上补上,类似于”后补上将“。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被追授上将,也就是二级上将。

小伙伴们,照心回答完毕。

(图片来自网上)


天中照心


中将加上将,这是中华民国时期的一种军衔,民国的军衔,源于清朝的新军,分为军官,士官和士兵三个级别,其中,每个级别都有细致的划分,而中将加上将,就是其中军官的划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国军衔中,是没有这样一个军衔的,如果是上将,可以是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然后是中将,少将。所以,一般情况下,军衔都比较单一,像是中将加上将的军衔,在民国历史上存在,但也不多。

在中华民国大陆统治的三十八年里,国家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形式上的统一,也可以叫做名义上的统一,因为国民革命军的实力过于弱小,无法抵抗强大的北洋军阀统治,因此,采用妥协的策略,只要那些军阀能够赞成共和制,反对帝制,革命党人可以放弃执政的权力。这样的妥协只能算是一种无奈选择。

因此,民国的大总统,长期被军阀头子控制,国家权力也被各种军阀控制,虽然他们大多数是承认共和制的,但这样的共和制,远不是孙中山等人想要的。

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靠一些虚职,来拉拢那些骄横的军阀。

这样的虚职,多半都是通过授予官职和军衔来作一些影响,这样的影响,还是有效果的,至少能让中华民国在名义上是统一了全国。

相对统一全国,民国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大量的军衔,超出了正常的编制,这个问题,我可以打个比方,有番号的部队就是正规军,可以享受着正规军的所有待遇,但没有番号,虽然也可以有上将中将,但没有人会看得起,就好像民国后期的那些土匪一样。

民国政府在这样疯狂的授予军衔的过程中,深受其害,军队越发的松散而难以统一。到了最后,除了中央军还能听从国民政府统一指挥以外,国民政府想要控制其他武装力量,是极为困难的。

大量的军衔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人得了很高的军衔,但却未必能够为国民政府效力,而一些真正为国民政府效力,并且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那些人,却因为编制爆满,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誉。

这样的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忠于国民政府的那些军人,他们会产生落差感,从而渐渐变得出工不出力。

无可奈何的国民政府,只能采用一种和稀泥的办法。这种方式在现代企业里,有了充分的利用,那就是“主持工作”。

越是大型企业,领导岗位越多,但依然会有不够用的情况出现,因为岗位永远是有限的,而符合这些岗位的人,永远是很多的。于是,就有了主持工作这么一说。

在民国时期,中将加上将这样的军衔,就和现代的主持工作一样,虽然将领名义上是中将,但他们享受着上将的一切待遇,对于很多军人而言,这已经是很好了。

民国这样的现状,让我觉得有些无奈,革命党人,从一开始,就不成熟,他们的领袖,有着崇高的理想,外交能力更是强的惊人,但工作太过虚浮,更不会战斗。

就好像孙中山,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演说,让国际社会,让那些华侨同情中国,支持中国革命,这是他独一无二的魅力。

但当他真正开始策划起义,却发现漏洞百出,很多本来可以成功的起义,完全因为革命党人的失误,满盘皆输。他们太过在意宣传,却忽视了力量的积蓄。

他们手下的战士,也都是愿意为国捐躯的勇士,黄花岗起义的惨烈和悲壮,值得每个人动容,但这些年轻人,本来可以不死,本来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却无法实现,这些年轻人,往往只知道战斗,却不知道如何战斗,甚至不知道,对手到底是谁。

像孙中山,黄兴一类的领袖,在武昌起义之后,居然都不在中国,那些勇敢的年轻人,在胜利的那一瞬间,是茫然的,不知道该走向何处,于是,才开始推举黎元洪当他们的领路人。

其实,从武昌起义那一刻开始,辛亥革命胜利了,革命党人却彻底失败了。

中将加上将这样的尴尬局面,让我由衷感叹,没有足够的实力,拿这些虚无的荣誉来拉拢人,到了无官可封之时,那些强悍的军阀,只能投以轻蔑的目光。


小小嬴政


民国时期,国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海空军还没有这么高的军衔)有一个现在无法理解的军衔称呼叫做中将加上将衔。


各国的军衔制度其实都大同小异,国军时期的军衔也不例外,分为二级上将(相当于现在的上将)、一级上将(相当于大将或元帅)。另外还有个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中将加上将是指合于晋任上将者,因为员额所限,先加上将衔。待二级上将出缺,正式授予上将军衔。
中将加上将,其服制军衔与上将相同,行使上将职务,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 总结以上,就是不是不想直接给你上将军衔,只是因为名额不够。中将加上将就是你干着上将的活,拿着中将的钱,都有名额了,再给你升上将,谢谢。


军林天下


事实上,这和当时中华民族面临危难,将军挺身而出,为国作战,但是荣耀就这么多,军衔也就这么多,很多将军就没有办法拿到相对应的军衔,只能够挂一个虚名。这个虚名就是为了增加同样的军衔上面的人数。

一个国家的上将数量是有限的,将军也就那么点,当然,本来按照一个国家正常的节奏,军人开始服役,然后熬上个几十年当上将军,有一套完整的规则流程,熬资历是一个军队里面的将军必须要做的事。

但是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女率领着自己手底下的将士在外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以后,这一下子光靠资历,那是不行了那么多人力了那么多战功,那当然得要奖赏军衔就是奖赏的一部分。

不是问题就是军衔的数量一共也就这么多,那怎么办?已经有军衔的人还没死,军衔还在那儿挂着,但是后面的人立下战功,这些战功必须转化成为军衔,否则军人呐,自己当然是不服气了,凭啥我在外面浴血拼杀以后为什么得到的奖励还不如别人熬了个几十年,什么事情都不干呢?你看我手底下的人立了战功以后立刻就得到相应的军衔,凭啥我就不可以?

军人在自己的军衔和荣誉上面有着不可退让的原则,所以当时这个事情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也没有办法,只能够说那咱们就重新创造一种新的军衔,任命吧。

就出现了这种所谓的中将加上将的军衔,事实上,这一种军衔已经不能算是特例了当时国民党军队内部也有很多这种奇怪的现象呢?比如说最著名的74军军长王耀武,他在抗战时期的军衔只是一个少将,但是军长肯定要么中将起步,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才被授命为中将。

有人说这样是对这些军人的不公平的,事实上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家有那总不可能说正好哪个人是什么样的职务,(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就执行什么任务吧?那当然是看见情况就得上,谁见到了谁都有义务去执行相应的任务。

但是军衔虽然混乱,但国民党内部的指挥的系统却并没有说,因此而混乱,工厂内部基本上是实行一条军衔是你的一种身份,而军队内部的职务又是你的另外一种身份,这种情况二者互不相扰,比如说王耀武在自己的74军内部遇到一个中将,不会说因为自己军衔比对方低而选择听对方的话该怎么指挥还是怎么指挥。

但是如果是蒋介石过来瞎指挥,那就没办法了。


漩涡鸣人yy


民国时期,当国民政府在取代北洋政府之后,军衔体系基本继承北洋时期的军衔体系,但是由于军衔没有统一的授予机构,导致国民政府可以授予军衔、军事委员会可以授予军衔、总司令部也可以授予军衔,一时间国民政府军队中上将满天飞,就连蒋介石都忍不住感叹到: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蒋介石决定对军衔系统进行整顿。在蒋介石政府1935年颁布的军衔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陆军中军官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四个级别,其中将官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在上将中又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

蒋介石为了提高上将的含金量,对于每一个级别的上将数量都是进行严格限制。

特级上将,只有1个人,毫无疑问这是专门为蒋介石个人设定的军衔。



一级上将,只有9个人。第一批一级上将分别是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

其中前8人都是陆军一级上将,只有陈绍宽为海军一级上将。这些一级上将基本都是国民党中称霸一方的地方实力派和元老级人物,如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都属于地方上的实力派。


二级上将,只有23个人。第一批二级上将分别是:于学忠、龙云、刘峙、刘振华、何健、何成浚、杨虎城、徐源泉、商震、韩复榘、傅作义、杨爱源、徐源泉、徐永昌、顾祝同、白崇禧、万福麟、宋哲元、刘湘、朱绍良、李烈钧、陈潜、蒋鼎文。

因为上将的名额有限,很多人有着不逊色于上将的军功,但是因为资历或者别的原因,不能被直接授予一级上将,只能排着队等。蒋介石笼络人心自然也是有一手,为了区别这些人与普通中将,就给他们设立了一个特别低军衔:中将加上将衔。

所谓中将加上将衔,就是军功够上将了,但是上将名额不够,只好挂着中将的军衔,行使上将的只能,一旦上将名额空出来了,这一波人才可以正式提拔为上将。

在蒋介石1935年的第一批授衔中,陈诚、张治中、钱大钧、卫立煌这些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都是中将加上将衔。1939年张自忠将军也被授予中将加上将衔,死后才被追授为二级上将。

中将加上将衔,怎么看都觉得是蒋介石为了安抚人心而设立的一个军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