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受理企業再添6家 天準科技首家採用第三套上市標準

4月2日,上交所披露第六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共6家企業。截至目前,已有37家企業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擬募資合計395.0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天準科技是首家選擇第三套上市標準的公司。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申請企業選擇上市標準覆蓋了一到四套,滿足了財務表現不一的各類科創企業上市需求,科創板“多元包容”上市標準的特點彰顯。

首家公司採用標準三

上述6家公司分別為深圳市創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申聯生物醫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天準科技採取的上市標準為科創板第三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1億元。這是上交所受理的37家企業中首家採取“標準三”上市的公司。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天準科技實現營收1.81億元、3.19億元、5.0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7.65%;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63.59萬元、5158.07萬元及9447.33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2.8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557.20萬元、5155.12萬元、9829.21萬元。

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分析,申報公司一般都是結合自身財務數據情況選擇上市標準,標準三對市值、營業收入和現金流量淨額的要求都不低,這或許也是此前公司都選擇其他上市標準的原因。

天準科技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專注服務於工業領域客戶,主要產品為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製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產品功能涵蓋自動化生產裝配、智能倉儲物流等工業領域多個環節。

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規則中,針對一般科創板上市企業設置了五套差異化的上市標準,企業可以任選其中一套。截至目前,37家獲受理企業中,有27家公司選擇了標準一,即市值10億元以上,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3家公司選擇了標準二,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1家公司(天準科技)選擇了標準三;6家公司選擇了標準四,即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暫無公司採用標準五。

兩公司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此次披露的6家公司中,芯片企業、生物醫藥企業、智能製造企業各為兩家,硬科技實力為其共同特徵。海爾生物、申聯生物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以聚辰股份為例,招股書披露,公司已成為全球領先的EEPROM芯片設計企業,根據賽迪顧問統計,2018年公司為全球排名第三的EEPROM產品供應商,佔8.17%的市場份額。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5210.27萬元,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為12.06%。公司目前擁有EEPROM、音圈馬達驅動芯片和智能卡芯片三條主要產品線,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液晶面板、藍牙模塊、通訊、計算機及周邊、醫療儀器等眾多領域。

天準科技2016年-2018年投入研發費用達4742.16萬元、5956.22萬元和7959.89萬元,佔同期收入的26.22%、18.66%和15.66%。

海爾生物突破生物醫療低溫技術,榮獲中國醫用低溫製冷行業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申聯生物參與申報的口蹄疫高效疫苗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創鑫激光是國內首批實現在光纖激光器、光學器件兩類核心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進行垂直整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晶豐明源是目前國內領先的LED照明驅動芯片設計企業之一。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