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唐睿宗李旦是中國歷史上很特殊的一個皇帝,他兩次當皇帝,三次讓出皇位。別人爭得頭破血流都要去搶的皇位,唐睿宗為什麼會讓出來呢?這和他的一個原則有關。

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按說皇位與他無關,但他的三個哥哥一死兩貶,武則天為了掩蓋自己的野心,就讓李旦當了皇帝。可是,也就是在同一天,李旦被母親軟禁,成了皇宮裡的囚徒,一個沒有自由的皇帝。

隨著局勢的發展,武則天當皇帝成為勢在必行。李旦為求自保,主動提出讓位,讓母親做皇帝。武則天接受了,建立了武周王朝。李旦從皇帝變成皇嗣,還改姓武。

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武則天晚年,皇位到底傳給兒子還是傳給侄子,她猶豫不定。老臣狄仁傑的一番話讓她下定決心傳給兒子。可是,給哪個兒子又成了問題。是三兒子李顯,還是四兒子李旦?這時,李旦第二次主動提出讓位,他堅決要求母親把皇位傳給哥哥李顯。

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李旦第三次讓位發生在他和自己的兒子李隆基之間。唐隆政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消滅了韋后專權,讓李旦重新當上皇帝。可是,太平公主為了能弄權,和太子李隆基兩人鬥得非常激烈。李旦夾在妹妹和兒子之間,想平衡兩人關係而不能,想壓制兩人的勢力又做不到。

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恰在此時,天降彗星,古人迷信,認為這是大災難,是除舊佈新的象徵。於是,李旦順應天象,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隆基。

縱觀李旦三次讓位,可以看出,道家清靜無為思想對他的影響。李旦崇信道教,做皇帝時,曾召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問道。司馬承禎告訴他,道就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李旦從中認識到,“道”對個人修行來說就是

無為。正是堅持“無為”的原則,李旦才三讓皇位。這是他性格恬淡的表現,也是無為而治的表現。

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雖然在修行上堅持無為而治,李旦畢竟是皇帝,他要為李唐王朝的發展著想。武則天和韋皇后造成的政治混亂讓他看到,李唐王朝再也禁不起折騰了,這個國家現在最需要的是安定。有了這個思想底線,妹妹太平公主再怎麼折騰,再怎麼在他面前說李隆基的壞話,他始終沒有換掉太子。因為他知道,太子是國家的根本,不能輕易變動。

李旦的一個原則使他三讓皇位,一個信念開啟大唐盛世

秉承這個信念,李旦雖然對太子懷疑過,大概也不滿過,猶豫過,但始終沒有變動,並在一次彗星後讓位給太子。說是避位,但這一避,避出了一個千古一帝,也避出了大唐盛世這朵豔麗的歷史鮮花。

李旦的清靜無為成就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帝,也成就了封建社會的頂峰大唐盛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的無為思想真是功德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