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到底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喜欢喵星人1


耶路撒冷是宗教圣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的圣地,也是目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认为的首都。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属于英国代管地区,一战时期英国人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拿到了耶路撒冷地区的统治权,也是英国人主导了现在耶路撒冷问题由来。

一战前后的耶路撒冷

在一战之前,耶路撒冷一直在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在耶路撒冷设置总督管辖耶路撒冷,当时的耶路撒冷不仅居住着阿拉伯人、还有犹太人(朝圣者以及受《贝福尔宣言》影响的犹太移民)、俄罗斯人(有近万人朝圣者,他们在耶路撒冷建立社区生活朝圣等活动)等,同时还有聚集了英国、德国等间谍从事情报收集等活动。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为了统治耶路撒冷对该地区采取高压的统治,血腥镇压起义者或者反抗分子、激进分子。

而当时散落欧洲各地的犹太人民族意识觉醒,他们认为要在耶路撒冷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称为“犹太复活运动”。早在1897年,以赫尔次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会议,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当时这项运动受到了欧洲犹太财阀集团的支持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支持各地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进行复国运动。英国人一直对巴勒斯坦地区包括耶路撒冷感兴趣,认为支持犹太人复国可以将自己的势力影响到巴勒斯坦,因此在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代表英王陛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政治地位不受到损害,英国则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贝尔福宣言”。该宣言也明确犹太人,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这个宣言一方面是同意了犹太复国运动,同时也要求犹太人“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现在以色列的行为违背了该宣言的内容)。英国人的这项宣言使得当时许多人犹太人积极迁移到耶路撒冷及特拉维夫等地。这就是巴以冲突的根源,要是没有英国人主动支持可以说犹太人复活成立以色列没有那么容易,也不会有那么多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此后二十年近几十万的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

一战之前,奥斯曼帝国统治者为了挽救日渐颓势的帝国在种族主义和好战分子的鼓动下认为只有战争才能挽救颓势,因此就和当时德意志帝国结盟卷入一战之中。他们里面镇压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复活运动,同时也随时关注阿拉伯人建国运动。奥斯曼帝国为了攻击英国人向当时的英国殖民的埃及发起了战争,英国人随后也发起了反击,并攻到巴勒斯坦地区。在此期间英国积极扶持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势力,以便他们推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配合自己的军事行动。1916年在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领导下爆发阿拉伯起义,他们向驻扎在麦加附近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发起进攻,奥斯曼帝国在汉志的统治迅速瓦解。起义军连克吉达、麦加、塔伊夫等城。到1918年成立了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长达 4个世纪的统治,随后起义在法国等帝国主义镇压下失败了。1917年12月,耶路撒冷在英国军队几次攻击下,市长选择投降,英国开始接管耶路撒冷。

一战后到1948年的耶路撒冷

该阶段耶路撒冷的情况可以分为几条主线:一条是阿伯人抵制犹太复国运动寻求建立巴勒斯坦国;一条是犹太人复国运动;一条是英国人及国际上对阿拉伯和犹太人态度。

阿拉伯人抵制犹太人复国运动:阿拉伯人一直认为巴勒斯坦地区是他们的居住地,原本在此之前几百年也一直都是阿拉伯人居住在此,所以对犹太人复国运动积极反感,而此时英国人由于自己的利益对犹太人签证采取开放的政策,从1917年-1927年就有近十万犹太人迁居到巴勒斯坦地区居住。因此他们仇视迁居到当地的犹太人,在极端民族主义者的鼓动下爆发几次围攻,枪杀犹太人的活动,这就是早期基地组织的来源。在1936年爆发了起义,以此寻求巴勒斯人的独立。虽然很快被英国人镇压,但阿拉伯人的反抗运动一直在继续。二战时,由于希特勒对犹太人灭绝政策刚好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利益相一致,此时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和纳粹德国联系,他们也希望纳粹德国也能对待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一样对待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这一切行动都在1942年蒙哥马利在北非击败隆美尔而停止。

犹太人复国运动:犹太人在英国人接管巴勒斯坦地区后由于政策的鼓励和犹太财阀的支持,大量的犹太人开始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短短的二十几年就有几十万的犹太人移民到该地区。而与此同时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也日渐加深,为此犹太移民办事处专门成立了自卫性质的武装力量,保护犹太人的居住区。再加上二战时期阿拉伯人和纳粹联系精密,英国人为了更好控制该地区有意识地扶持犹太人武装力量,他们专门训练了一支两万多人的犹太民兵组织,这些都为以后犹太人复国和阿拉伯人几次战争准备了有生武装力量。

在1939年,英国人宣布制裁犹太人移民政策后,犹太人对英国人的行为感到了不满,因此就爆发了以贝京为首的黑色安息日运动反抗英国人统治。他们实施恐怖袭击,攻击英国人的警察局、车站等地。英国人也对此进行镇压,但犹太人袭击事件仍在持续。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1948年以色列正式宣布成立,犹太人开始建国。

英国人及国际上对阿拉伯和犹太人态度:在1917年英国人接管巴勒斯坦之后,对犹太人复国计划还是支持的,他们每年都开放大量签证,同意犹太人移居到巴勒斯坦地区。一直到1939年,英国人宣布制裁犹太人移民政策后犹太人开始不满英国人的统治,采取恐怖袭击的手段,英国人派军队镇压这种恐怖活动。

在1937年7月,针对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情况,英国内阁大臣皮尔提出一个两国分治的解决方案:将巴勒斯坦划分为一个加入阿卜杜拉外约旦的阿拉伯区域(占巴勒斯坦的百分之七十)和一个犹太区域(占巴勒斯坦的百分之二十)。另外,他建议迁走犹太区内的三十万阿拉伯居民。耶路撒冷将仍是英国控制下的一个特殊实体。这个建议并未得到阿拉伯人的同意而作罢。

二战后美国人也开始同意犹太人建国,并建议将二战犹太人幸存者迁到巴勒斯坦地区生活。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原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该项方案得到犹太人的同意他们欢欣鼓舞开始建国,1948年以色列国宣布成立。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并不同意该项方案,他们一直要求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包括耶路撒冷都是属于他们的,于是巴以冲突开始激烈化,此后也爆发了几次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国之间的战争。


山中茅店


历史上,耶路撒冷曾被完全摧毁过两次,被包围过23次,被抢夺和重新夺回来共44次,被攻击过52次。所以,如果要评选全世界最命运多舛的城市,这个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必排第一。

在古代还没有国家的年代,巴勒斯坦地区混居着多个民族,但是后来的希伯来人逐渐崛起。希伯来各大部落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后,大卫王所在的犹大部落,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联合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起了第一圣殿。随后,以色列与亚述、巴比伦、波斯多次作战,战败的时候多。巴比伦国王更是两次灭掉以色列,将数万以色列人抢去当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

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打败巴比伦后,放以色列人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园。以色列人于是在毁掉的第一圣殿上,又建起了第二圣殿。第二圣殿最后依然被毁。

波斯人统治时期,许多阿拉伯人和其他种族的人,大量迁到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大帝打败波斯帝国后,耶路撒冷先后成了马其顿、埃及、希腊、罗马帝国的藩属城邦。

作为罗马帝国的藩属国,希律王极大地拓展了耶路撒冷。他修建了无数的城墙、塔楼、宫殿。希律王死后不久,耶路撒冷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海外行省。希律王的后代发起战争,试图恢复藩属国的地位,但都被镇压下去。

哈德良皇帝不但将许多以色列人逐出耶路撒冷,还将其与邻近的行省合并,更名为卡皮托林纳。他颁布法令,只有在一年一度的禁食日,犹太人才可以进入耶路撒冷老城。除了这一天,任何进入耶路撒冷老城的犹太人,都会被处死。

于是犹太人到这一天,从世界各地来到耶路撒冷,聚集在西墙下面,默默哭诉自己的悲惨经历与复国愿望。“哭墙”之名,由此而来。这一禁令,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

在阿拉伯人统治耶路撒冷400多年后,罗马教皇的军队来了。持续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后,耶路撒冷落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手中。1917年,英国殖民者赶走了土耳其人。

1922年,当时的国联在洛桑开会,决定由英国托管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外约旦,最远处到达伊拉克,直到1948年。英国托管期间,种族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却日益尖锐,系列民生问题毫无进展,而以色列复国运动又如火如荼。

1947年初,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决议实行以巴分治,留下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成为国际城市,由联合国管理。但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同时反对这一决议。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获胜。以色列在炮火声中宣布建国,定都耶路撒冷。虽然那时的耶路撒冷,还有一半在约旦手中。1949年,两国签订协议,约旦将耶路撒冷的另一半,也交给了以色列。

有这么悠长而复杂的历史,所以,你说1948年以前,以色列到底属于哪一个国家?


世界真的很大


题主说的是1948年以前,没有时间上限,那么这问的就是耶路撒冷的历史了。

由于耶路撒冷这名字是古代以色列人给取的,所以本人以耶路撒冷这名字出现时期为时间上限。

(取名耶路撒冷——1948年)▼

公元前1050年-前931年,耶路撒冷属于以色列联合王国,从此耶路撒冷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历史上。

公元前931年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变成以色列国和犹大国,从此耶路撒冷属于犹大王国统治了。

公元前10世纪—前6世纪,耶路撒冷属于犹大王国。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今伊拉克)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

公元前532年,耶路撒冷为波斯大琉士王侵占。

公元前4世纪后,耶路撒冷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

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

公元636年,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人,此后,耶路撒冷长期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

公元1099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随后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延续近一个世纪。

公元1187年,阿拉伯的苏丹萨拉丁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赫淀一役,大败十字军,夺回了耶路撒冷。

从公元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耶路撒冷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干翻了奥斯曼帝国,1917年成功进入耶路撒冷。1922年起耶路撒冷由英国“托管”,一直到1948年,巴勒斯坦地区都由英国统治和控制。

总结:这地方不是巴勒斯坦人的也不是以色列的,谁强就是谁的。


那人灯火


美国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不仅使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加剧,也导致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动荡和所有伊斯兰国家的反对。耶路撒冷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牵动这么多国家呢?

耶路撒冷,希伯拉语中的“和平之城”,历史上却是战争最多,命运多舛的一个城市,全因为它那不同一般的宗教意义。耶路撒冷同时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它悲剧命运的根源,我就来简单讲讲耶路撒冷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闪米特人就住在巴勒斯坦地区了,后来历经两千年,犹太人曾在此立国,同时也有几次外族的入侵。直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失去了家园。因此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犹太人精神的“故乡”,对犹太人意义重大。

公元33年,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在耶路撒冷遇难。后来,基督教被罗马帝国确立为国教,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而耶稣遇难之地耶路撒冷成为了基督教的圣地。

公元7世纪,耶路撒冷又被阿拉伯帝国征服,此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在耶路撒冷发生了一次名叫“夜行登霄”的显圣事件,伊斯兰教将耶路撒冷确立为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基督教的“圣城”掌握在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手里,使得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很不爽,于是在11世纪—13世纪与伊斯兰世界怒怼了两百年,这就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了。期间耶路撒冷几度易手,几度破坏,几度重建。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耶路撒冷又落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里,一直到20世纪初。

在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耶路撒冷地区一直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为主要的居民,直到1917年英国从土耳其手中抢走耶路撒冷后开始改变。1922年,国际联盟批准贝尔福宣言,委托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并帮助在该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此后,在外流亡上千年的犹太人开始陆续回到巴勒斯坦。

1939年二战爆发后,英国转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停止了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移民,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的土地,打算将巴勒斯坦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二战结束后,几十万从德国集中营解放出来的犹太人逃到巴勒斯坦,英国未能妥善处理巴以矛盾,拒绝了这些犹太幸存者,在国际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1947年2月15日,英国将巴勒斯坦移交给了联合国,让联合国去处理这个烂摊子。

1947年联合国大会形成以巴分治决议,1948年以色列建国,同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的局势发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巴以冲突了。

总结来说,耶路撒冷是犹太人古老的故乡,同时也是阿拉伯人固有的领土。1917年—1947年归英国管,1947年移交给联合国,1948年以后共同属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萌叔观世界


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是英国的殖民地。

1945年后,美国等试图移民犹太人去巴勒斯坦但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英国宣布中止移民但犹太人就开始反抗和袭击英国人。最终,焦头烂额的英国政府于1947年2月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交给刚刚成立两年的联合国处理。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

联合国设立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特委会向联国大会提交了两个方案:

1、巴勒斯坦分割方案:巴勒斯坦一分为二,各自建立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2、巴勒斯坦联邦方案: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治的联邦国家。

1947年11月29日,美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强行要求联合国大会对巴勒斯坦分割方案进行表决,这个代号为181号的决议以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11国和希腊、古巴等13票反对,英国、中国等10票弃权的结果,获得联大通过。

这就是1947年分治决议的领土划分:其中,灰色部分为阿拉伯国家领土,黄色部分为犹太人国家的领土,白色的耶路撒冷暂由联合国管理,等待两个新国家的最后谈判结果。

🐧🐧🐧🐧🐧🐧🐧🐧🐧🐧🐧🐧🐧🐧🐧

看了诸位的发言。多说两句。

本人对阿以争端无立场,只是说明一些事。

一、181号决议本身是有瑕疵的

作为殖民地,原巴勒斯坦地区应采取居民公决来决定是否独立及独立后的立国问题。但1947年犹太人口稀少,任何在此时举行的居民公决都将令犹太人毫无建国可能。这是美国操纵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搞出分治决议的由来,也是强行推动表决的原因。

当时,美苏都在支持犹太人,他们的仆从国很多,而多数欧洲国家还存在强烈的对犹太人的歉疚心理,所以181号决议得以通过。

但不能因为181号决议通过就否认181号决议本身对联合国宪章的违背。因为这个决议剥夺了原巴勒斯坦地区居民的自决权,而是通过联合国大会其他成员国的表决来“帮助”原巴勒斯坦人做出了决议。这是阿拉伯国家最初拒绝承认181号决议的根本原因。

二、犹太人土地问题

1947年分治决议前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拥有的土地不超过6%。阿拉伯人也没有93%。因为这些土地多是不毛之地,也是属于殖民地当局所有的。而阿拉伯人实际居住占有的土地当然比犹太人要多。但是多好多呢?不知道。也没有统计数据,更找不到。

可是,以所谓祖先曾在巴勒斯坦建国,就说犹太人有权在这个地方复国,是荒谬的。如此美国就不该存在了,所有土地都应还给印第安人。

三、第一次阿以战争

当然,1948年阿拉伯人既然选择战争手段来消灭新建立的以色列,就要承担后果。也别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善茬,是无辜的。如果不是当时犹太人拼命血战,苏美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武器军火,呵呵,获胜的阿拉伯人会怎么对待犹太人,是可以想象的


四、苏美为何支持犹太人复国?

首先,当时很多犹太人来自苏联,他们天然带有一定的亲社会主义倾向。

其次,犹太人在当地进行了很多社会主义性质的试点,1920至1950年,国际社会也很流行左派观点。实际上,在以色列建国前及建国初期,内部争论相当激烈,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靠向美国那都还在两可之间。

第三,肢解英法殖民体系是美苏两国共同努力的主要目标。


四川達州


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城,到今天为止已经经历了四千年的风霜。由于其在宗教和地理上的特殊性,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易主。
在1948年之前,耶路撒冷准确的说应该是属于英国管辖,理论上主权在巴勒斯坦,但当时的巴勒斯坦尚未建国,所以归属未定

(1927---1948年,耶路撒冷所悬挂的英属巴勒斯坦旗帜)

据现代考古发现,耶路撒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千年以前。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都属于埃及的领土。

公元前1000年,犹太人的英雄大卫王占领该地,并定名耶路撒冷。其子所罗门国王死后,犹太人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两个国家。

而耶路撒冷属于南边的犹太王国,犹太人在这里生活了近400年。直到公元前6世纪,此地被新巴比伦王国占领。

巴比伦王国占领耶路撒后,将城内的犹太人全部放逐,这成为犹太人历史上第一次离开家园。

犹太人的第一次流浪生活过了大约半个世纪,崛起的波斯帝国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大发善心,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

此后,一直到公元元年的这段时间里,犹太人相继被波斯人和希腊人所统治。

到了公元前6年,罗马占领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命运又一次迎来了大转折。

罗马人对犹太人并不友好,在犹太人反抗失败之后,罗马人将整个耶路撒冷夷为平地,并将犹太人全部驱逐出该地。

由此,犹太了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流浪,只不过这次出门的时间就比较久了,要1000年。

犹太人在离开耶路撒冷后,脚步遍及世界各地。从欧洲到北非,从俄国到中国,都留下了犹太人脚步。

在这期间,犹太人虽然也零星返回过耶路撒冷,但是这座城市早已经改嫁他人了。

公元7世纪,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占领耶路撒冷,从此,这里的主要居民就变成了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的圆顶清真寺)

在阿拉伯帝国之后,耶路撒冷陷入了长期的动乱。到了16世纪,来自北方的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该地,一直到20世纪初被英国攻占。

英国人在占领耶路撒之时,此地多为阿拉伯居民。但在当时,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英国人则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这为以后的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

(耶路撒冷地理位置)


千佛山车神


1948年之前耶路撒冷是属于哪个国家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法用一句话回答的,因为耶路撒冷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易手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所以说是属于谁的,必需要加入一个年代限定词,不然会有无数民族和国家都会声称耶路撒冷是自己的,也都会认为自己有权拥有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历史——近代以前

说耶路撒冷历史的复杂,可以先用一组数字来说明:耶路撒冷历史上曾经52次遭受攻击,44次被攻陷,23次被包围,其间还有两次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1400年左右中东楔形文字石碑,其中提到了耶路撒冷

根据近代考古发现,耶路撒冷地区大概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就有人居住了,不过那时那里的人类并未进入文明时代,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所以也根本无法确定是哪个族。后来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耶路撒冷成为了古埃及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埃及衰落之后,耶路撒冷周边地区发展出一些独立王国,其中比较主要的是一个名叫耶布斯人的民族建立的国家。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从耶布斯人手里夺取了耶路撒冷,建立了以色列王国。但在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人又占领了耶路撒冷,之后这个城市又随着波斯人灭亡巴比伦成了波斯人的领土。期间虽然波斯君主居鲁士大帝准许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但这块土地还是波斯帝国的领土。

(波斯统治时代在耶路撒冷通行的银币

后来波斯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耶路撒冷又先后被几个希腊化王国所控制,最后又被罗马帝国占领。罗马分裂之后这里又成了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但中间也曾短暂被萨珊波斯占领。

罗马帝国时期耶路撒冷流通的刻有犹太文的铜币


阿拉伯帝国兴起之后,耶路撒冷在公元638年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来经历了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白衣大食)、阿拔斯(黑衣大食)和法蒂玛等几个王朝,但在400多年里一直是阿拉伯人的地盘。到公元1071年,耶路撒冷又被塞尔柱突厥帝国占领。但塞尔柱人占领耶路撒冷之后,因为对基督教朝圣者征收重税,因此引发了十字军东征,结果在公元1099年,十字军又占领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

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耶路撒冷地图

公元1187年,阿拉伯人在萨拉丁的率领下又十字军手里夺回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公元1243年,十字军再次攻入耶路撒冷。但仅仅一年之后,来自中亚的花刺子模王国又占领了耶路撒冷,但也只坚持了3年就被阿尤布王朝驱逐。但后来阿尤布王朝又被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所率领的西征蒙军灭亡,蒙军也曾打到了耶路撒冷附近。不过最终耶路撒冷落入了突厥人在埃及建立的马穆路克王朝手里里。

马穆路克时期的耶路撒冷城市景观木刻图

之后到公元1517年,耶路撒冷一直由马穆路克王朝所统治。但在这一年,奥斯曼帝国灭亡了马穆路克王国,耶路撒冷又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耶路撒冷历史——殖民时代

奥斯曼对耶路撒冷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17年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年英军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为了英国的托管地。

1917年耶路撒冷奥斯曼军队举白旗向英军投降

而英国人占领耶路撒冷之后,开始建设耶路撒冷新城,同时犹太移民开始从世界各地大量涌入。阿拉伯人期间曾几次反抗,但都没有成功。同时犹太人开始自己组建民兵,以色列的雏形开始形成,而希望建国的犹太民兵组织也开始对英军发动袭击。

(20世纪初的耶路撒冷


最终在1947年,联合国决定在这块土地建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之后的历史大家就很熟悉了,不断的战争,直到这几天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血腥冲突。谁是谁非,恐怕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石头君就不多说了。


桃花石杂谈


今日的圣城耶路撒冷的建成时间已不可考,古名称也已失传,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已经存在。星月流转,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犹太人首领摩西率领族人离开埃及,来到以色列地方定居。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大卫王建立希伯来王国并占据此地,将其更名为耶路撒冷。(详见《旧约全书》)

后历经战火纷乱,亚述人、巴比伦、波斯先后入侵,占据此地。曾经强大一方的犹太人被周边阿拉伯人打得龟缩在圣城周围苦熬日月。

犹太人的苦难远未到头。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地中海变成了强大无比的古罗马帝国的内湖,沿岸所有土地尽归罗马帝国。犹太人彻底失去了家园,只能携带着《圣经》流离失所,奔往世界各地谋生,主要流落在欧洲。

因为犹太人没有土地,只能做生意挣钱。两千年后,犹太人竟然赚的盆满钵满,引发了欧洲本土居民的嫉妒和愤怒。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是嫉妒的欧洲人对犹太商人的抵毁。

接着人类狂魔希特勒横空出世。为了发动战争,以人种论为基础,疯狂杀戮犹太人,夺取他们的金钱和财产。犹太人大量移民美国,再次大发其财。今日好莱坞就是在犹太大亨的控制之下,金融行业更是如此。

犹太人从未停止谋化复国。战后国际社会同情犹太人的遭遇,决定在以色列地方划分两块地方分别交给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建国,以色列在南,巴勒斯坦在北。当时,耶路撒冷当地的殖民者是英国。二战中损兵折将的英国因此被动离开,圣城由犹太人和巴勒斯坦共有。



全世界的犹太人蜂拥而回,仅用了三年不到就在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国,并迅速得到美国承认。而巴勒斯坦由于内斗不止,建国晚了几十年。因此1948年后,圣城实际掌握在以色列手中,并宣布为其首都。

巴勒斯坦也在1980年宣布将圣城作为其首都。围绕圣城的争夺从未停止!

三大宗教共享的发源地一一圣城耶路撒冷,命运多桀的应许之地!


猴思猴想


耶路撒冷,英国的委任统治在耶路撒冷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国对耶路撒冷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英国实力的增强以及其自身需要的不断调整,英国在耶路撒冷统治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到1922年,英国军管政府时期的政策;1922年到1933年,英国扶犹抑阿的阶段;1933年到1948年,英国寻求平衡的阶段。



研究英国在这一阶段在耶路撒冷的历史,对于研究耶路撒冷问题的形成原因非常重要,同时对研究英国在这一时期在中东的殖民政策也很有帮助。 1914年8月一战爆发,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是站在同盟国一方的,如果一旦让同盟国控制了巴勒斯坦这个欧洲通往亚洲的咽喉,那么英国本土和印度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就会被死敌掐断,所以英国很快就出兵中东。



而同时英国人也对阿拉伯民族许下了独立的诺言,所以才能在阿拉伯民族和犹太人的帮助下成功控制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地区。但是英国占领巴勒斯坦之后,开始实行军事管制,抛弃了之前给予阿拉伯和犹太人的承诺!


李三万的三万里



耶路撒冷1948年前一直由英国委任统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4 - 18年),一场阿拉伯起义和埃德蒙·艾伦比将军领导的大英帝国埃及远征军在西奈和巴勒斯坦战役中将土耳其人赶出了黎凡特。


英国在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中同意,如果他们反抗奥斯曼人,英国将尊重阿拉伯独立,但是双方对该协议有不同的解释,最终,英国和法国根据赛克斯-皮科协议分割了该地区,这在阿拉伯人眼中是一种背叛行为。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1917年的《鲍尔弗宣言》,承诺英国将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民族家园”。战争结束时,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叙利亚成立了一个联合的“被占领的敌人领土管理局”。

1922年6月,英国从国际联盟获得了一项授权,从而获得了继续控制的合法性。国际联盟委任制度的正式目标是管理自16世纪以来一直控制着中东的已不复存在的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直到他们能够独立。”1923年,根据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经国际联盟同意,民事委任统治正式成立,涵盖两个行政领域。



在英国委任统治期间,该地区经历了两大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一个是犹太人,另一个是阿拉伯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以及与英国政府之间相互竞争的国家利益演变成1936 - 1939年的阿拉伯起义和1947 - 1948年的内战。


内战的后果以及随之而来的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49年停火协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