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人吃煮蛋时,把蛋黄扔掉,说吃了蛋黄会引起胆固醇高,这说法正确吗?

随草几笔


现在有两种病人让医生头疼,一种是对自己的健康全然不在意的人,一种是什么都必须较真,道听途说,也不去分辨听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就盲目的开始执行的人。这些吃煮鸡蛋,扔掉蛋黄的人,属于第二种。



众所周知,高血脂使血液黏度增加,能够损伤血管,使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从而增加发生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分三种,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既存在高甘油三酯、又存在高胆固醇血症的混合性高脂血症。目前血脂的检查项目中主要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几项,其中认为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关系最密切。因此,如果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同时合并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或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需要进行评估其在未来十年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的风险性。针对极高风险、高风险的人群要求严格控制其血胆固醇的浓度。


降低胆固醇浓度首要的就是要控制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其次在此基础上,未能将胆固醇的浓度降到目标值范围内的人群,还建议加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是关键,且贵在长期坚持。高胆固醇的人建议每日胆固醇摄入的总量不超过300mg/天,鸡蛋蛋黄是富含胆固醇,所以这个人说对了一半,但是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约为100-150mg/个,因此吃鸡蛋不需要扔掉蛋黄,有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控制每周吃鸡蛋的数量,比如隔天吃一个。其次控制胆固醇摄入的总量,鸡蛋并不是主要的,重要还是动物内脏、肥肉等脂肪的摄入量要控制。


因此,这个做法是不推荐的,浪费可耻。


全科鲜医生


这种说法当然不正确,这样做的人完全就是什么也不懂自以为是。我们体内的胆固醇70%来自体内自身的合成只有30%是通过食物摄入我们体内的。

而且很多人对于胆固醇是有偏见的,只要一提胆固醇就认为是不好的,这样对于胆固醇来说太不公平了。胆固醇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引起我们的血管堵塞,而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能促进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消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是逆向转运的内源性胆固醇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高密度脂蛋白从细胞膜上摄取胆固醇,经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而成胆固醇酯,然后再将携带的胆固醇酯转移到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上。

同时胆固醇还是我们身体内合成很多物质的基础材料,将转化为甾体激素或成为细胞膜的组分,并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保持恒定。而且引起我们血脂高的问题不只是胆固醇还有甘油三酯,所以只控制胆固醇是很可笑的。

(山石)


健康达摩院陈文


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国内外许多研究指出,每天吃1~2个鸡蛋,一年下来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并不会升高。

每个鸡蛋黄是含有250~300毫克胆固醇,但同时含有700毫克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胆固醇液化,不沉积在血管内膜)。卵磷脂还可增强记忆力。

所以,鸡蛋是人人必吃的营养食品。

所以


国华说健康


不正确。胆固醇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吃鸡蛋属于摄入外源性胆固醇,但是外源性胆固醇只占体内胆固醇的40%都不到。而且,鸡蛋富含软磷脂,所以对胆固醇的代谢是有帮助的,所以,吃鸡蛋引起胆固醇高,这个说法不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