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值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

瀶苜瑾


經常有患者朋友會問我:“張大夫,您讓我改善生活方式我聽您的,您讓我按時服藥我也照做,但是我的血壓應該控制到多少合適呢?”這個時候,張大夫會綜合患者的情況,給出一個較為理想的血壓範圍。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談一談理想血壓範圍的事兒。



首先,張大夫想和大家明確的表達一種觀點:不同的人,理想血壓範圍應該有所不同,應該因人而異。請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不能看到別人血壓多少,自己也追求那樣的數值。

下面我舉個例子說明問題:對於沒有任何危險因素的朋友,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就已經達標了;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我們會要求患者先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能耐受,我們繼續降到130/80mmHg以下。而對於年齡比較大的患者,如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朋友,我們又對血壓放寬了限制,即使合併糖尿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可以接受。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追求血壓達標是多少,而應該因人而異。張大夫建議大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情況來確定目標血壓值。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是我國排名首位的心血管疾病。診斷高血壓以後,應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在降血壓的同時,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那麼,血壓控制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三次非同日血壓超過140/90mmHg,但低於140/90mmHg的血壓並非所有人的理想血壓與降壓目標。

  • 對於非高血壓人群而言,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遠遠不夠的,非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最好控制在120/80mmHg以下,這是最理想的血壓。此範圍內的血壓,幾乎不會對心腦血管造成傷害;相反,當血壓超過120/80mmHg以後,即使未達到140/90mmHg ,發生心腦血管併發症的幾率也會成倍增加。所以,對於非高血壓人群,理想血壓為不超過120/80mmHg時,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併發症。如果你的血壓高於120/80mmHg,但低於140/90mmHg,也不要太緊張,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降低血壓:每日鈉鹽不超過6g,少吃味精、醬油,臘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控制脂肪、膽固醇、含糖食物的攝入;戒菸限酒;每天堅持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強度中等為宜;減輕體重;避免熬夜,保持心態平衡。堅持數月,血壓會得到改善。



  •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140/90mmHg與130/80mmHg都可成為其降壓目標。高血壓患者在發現高血壓以後,大多患者已經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損害,只不過部分患者損害較輕,部分患者損害嚴重。所以,高血壓一旦發生,出現心腦血管損害是在所難免的,治療的目的在於減輕或延緩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降壓目標並非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因為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不耐受,血壓控制在140/90mmHg即可,若能耐受,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更好;如果已經出現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減少心腦血管的損害。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老年高血壓,血壓控制在150/90mmHg是其首要降壓目標,若能耐受,降至140/90mmHg以下更好,能進一步減少對心腦血管的損害。

綜上,非高血壓人群的理想血壓為120/80mmHg,此範圍內的血壓對心腦血管幾乎不會產生傷害;高血壓人群,可根據具體情況降血壓控制在150/90mmHg、140/90mmHg、130/80mmHg以下,以降低對心腦血管的損害。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血壓是反應我們健康的主要指標之一,對於正常人群而言,我們血壓的正常範圍為收縮壓小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90mmHg,但根據研究顯示,當我們血壓超過120/80mmHg時,雖然血壓仍在正常範圍內,但也對心腦血管等靶器官存在一定的損害,所以正常人群的理想血壓為收縮壓小於120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


當我們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可診斷高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由於血壓水平持續性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所以我們必須進行的治療,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注意規律服藥。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我們建議大家應儘量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內,對於中青年人群和合並有腎臟病變、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建議如能耐受,應儘量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內。對於老年人群(特別是高齡老人),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內,如能耐受,應儘量控制在140/90mmahg以內,可以最大限度健身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總而言之,我們血壓的控制目標需因人而異,對於診斷高血壓明確的患者,應注意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需在醫生指導下個體化用藥,建議優選長效製劑,以長期穩定控制血壓。同時大家也要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和定期複查,以提高生活質量。


全科掃地僧


理想的血壓最好120/80mmHg左右,當然這也要根據是否有高血壓病家屬史、年齡、性別、體重或體表面積等因素綜合考慮。但理想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東西,理想也會變的。理想的血壓120/80mmHg是2003年JNC7美國成人高血壓指南第七期和2014年JNC8提出的,到2017年美國ACC就不提理想的血壓值了,而是把高血壓的標準降到130/80mmHg。那麼低壓80是否高了?全球男性成年人低壓小於80mmHg百分比是多少?誰也無法回答。當然低一些更好,但絕對不是越低越好!血壓低80/50mmHg是休克的診斷標準你還敢說90/60mmHg是理想的血壓嗎?那是低血壓或者說血壓偏低。

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根源與動脈硬化及動脈血管內粥樣斑塊破裂激活流經的血小板使其聚集成血栓有直接關係。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年齡直接有關,而粥樣斑塊形成除高血壓外、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抽菸、情緒激動引起動脈痙攣促使斑塊破裂等多種因素均有關係。所以不能僅考慮到血壓因素,同時要考慮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才能防止心腦血管病變。

2018.6.13


我想說點真話


血壓值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理想的血壓,當然是正常的血壓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是病變,不論是用藥物控制,還是保持一個良好的血壓,最理想的血壓值是:高壓<120mmHg,低壓<80mmHg。正常血壓:高壓<130mmHg,低壓<80mmHg。正常血壓高值(也就是高血壓前期):高壓120~139mmHg,低壓80~89mmHg。無論是高血壓還是正常人,把血壓控制在歷次昂血壓和正常血壓值以內,才能從根上預防心血管疾病或者病變。

血壓在血壓高值時,血壓是可以逆轉的,只要將血壓控制在正常值,可以不用藥物的干預。而已經有高血壓的人,本身對於血管健康就會有很大的影響,而如果血壓控制不利,會加速高血壓併發症的到來,如:高血壓腎病/冠心病/眼病等等。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血壓很重要,不單單隻靠藥物,飲食上也要多注意,這樣血壓才能更平穩。

飲食上,不論是對於預防高血壓還是控制高血都適用,首先要控制體重,肥胖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一個因素,因此要從飲食的總能量上控制,尤其是主食,根據不同身高體重控制在250-400g。其次,要注意葷素搭配,蔬菜尤其是綠葉菜中的植物甾醇可以抑制動物膽固醇的吸收,對於預防高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血脂異常也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病變。第三,要注意低油低鹽飲食,一是預防肥胖,而是鈉攝入過多會影響血壓,因此在日常飲食中也要控制鈉也就是鹽的攝入。除飲食上以外,還要注意運動,運動對於降壓有很好的作用。養成每天運動都習慣無論是對於預防好血壓還是控制血壓都有很高的作用,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最佳。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一個人的血壓在所有的人群中正常的人群中去測一下,人群的血壓是呈正態分佈的。正常的血壓和升高的血壓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這就是為什麼一百四/九十這樣的一個高血壓標準,是我們人為的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而界定的。

理想血壓的取值範圍

並不是說一百四/九十這個血壓就是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血壓,那有的病人把血壓降到一百四/九十,就覺得我好像已經是正常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子,我們正常人的血壓是高壓,就是我們說的收縮壓低於120就是在90到120之間是比較理想的,舒張壓就是低壓在60到80毫米汞柱之間是比較理想的。

理想血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較低

有研究表明,在這個理想血壓和血壓收縮壓120到139,舒張壓80到89毫米汞柱的這兩類人群進行比較,發現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前者要明顯的低於有升高的這一組。所以並不是血壓達到120多就是特別理想了,而理想的血壓應該是:高壓低於120、而低壓低於90低於80毫米汞柱,這樣使得我們的這個心腦血管的病變發生的可能性是最低的一個水平。


海上名醫


整體來說三個階段:中年時:高壓120至125,低壓80至85最好。55歲後進入老年時:高壓130至135低壓85至90最好。70歲後進入高齡高壓140左右,低壓90至左右。年輕人20至30歲人的身體各個功能都很好,30歲至50歲就應注意生體變化。總的來說:隨時都要檢查身體,維護身體!一旦身體有問題時就要醫治!


未來世界72152941


血壓這東西,我認為是因人而異的。

人種不同、環境不同、成長的各種因素不同.....等等不同,怎麼可以用一個標準值來衡量呢?血壓值只是個參考,不能說明高了就是病,在範圍內就沒事。

要是那樣的話,是不是身高也應該給個標準值,姚明和潘長江都得治療一下?對嗎?

不得病才是前提。

看看中醫怎麼說就能明白一點。現在的西醫,咱不好說啥,看看醫院就明白,社會的各方面都進步了,怎麼醫院的病人多了?都好好想想吧。

一家之言,不喜請繞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