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云三枪没刺死周仓呢?

刘欢吉


  

  多数朋友都认为是赵云心地善良,于是放过了周仓。确实,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不是嗜杀之辈,不过,赵云在对待黄巾贼的时候从来不手软,他杀裴元绍就是一枪刺死。他对周仓又不了解,凭啥三枪都没有刺死周仓呢?

  真正的原因,自然是周仓武艺不凡!虽然远不是赵云的对手,但人家有资格给关羽扛大刀,与关平武艺并列,也不是赵云三招就能灭杀的!

  在当时,周仓已经跟了关羽,关羽命令周仓带领数十人前去卧牛山招揽旧部。后来,周仓回来,身上带伤,关羽询问,周仓回答道:

  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原来,在周仓离开之后,赵云走过山寨,因裴元绍贪图赵云战马,出手强夺被赵云一招刺死裴元绍。其他人全部归降。

  等周仓回来山寨,竟然还有人不肯跟随周仓,因为“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可见赵云对待这帮山贼,是十分冷血的。周仓大怒,与赵云交战,虽然每次赵云都是获胜,周仓也中了三枪,但是,既然能大战数次,可见周仓虽然落败,却也还能逃走。

  后来,赵云见了刘备关羽,也只是提裴元绍无礼,并未评价周仓。

  其实,《三国演义》在许多地方暗示了周仓的强大,他虽然还不能列入一流名将行列,但绝对是二流中的顶尖高手。

  周仓一登场,就提到“黑面长身”“关西大汉”“板肋虬髯,形容甚伟”“两臂有千斤之力”。周仓全身筋骨壮健,有千斤之力,更兼水性过人。他最强战绩,就是在水淹七军时,在水下生擒大将庞德!

  庞德是能与关羽并驾齐驱的勇将。即便是占了水下之利,周仓能将其生擒,也可以看出周仓勇悍。如此周仓,赵云三枪刺不死才正常!

喜欢本文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叶之秋


赵云是超一流武将,在三国演义中排名数一数二。赵云三枪没刺死周仓,是因为周仓武艺一流吗?绝对不是。

周仓,生的板肋虬髯,形容甚伟。前期出身于黄巾军,本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黄巾军被剿灭后,周仓拉了一支队伍啸聚山林,做起了卧牛山的大当家。周仓虽然曾经失身于黄巾贼军,却常怀忠义之心,对关羽敬佩有加、崇拜不已。

周仓的武艺如何呢?书中说他“两臂有千斤之力”,后期曾经在水中生擒庞德,可见其武艺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面对赵云,他能撑得过十个回合吗?我认为,很难,基本不可能。

我们先看一下,卧牛山的二当家,同样是黄巾军将领出身的裴元绍,他的武功如何呢?赵云单枪匹马来到卧牛山脚下,裴元绍带了小喽啰与赵云对阵。结果如何?赵云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夺了卧牛山。


我们再看一下,同样是黄巾军将领的程远志,他的武功如何呢?这个程远志可不是普通黄巾贼,他可是率兵五万的将领。结果如何?关羽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刀落,挥为两段。

由程远志和裴元绍的武艺来看,黄巾军将领大多都是宵小鼠辈、乌合之众,像管亥那种武艺的绝对是凤毛麟角了。程、裴的武艺在赵云、关羽手下,绝对是被秒杀。所以,周仓的武艺纵然比程、裴高,也绝对有限。

赵云这种狙击手,基本都是一枪挑,像高览、鞠义这种猛将都难逃一劫。所以,我认为,绝对是赵云手下留情,不忍对周仓痛下杀手。赵云为什么留情呢?我们看一下。

首先,周仓被赵云“连胜数次,身中三枪”。连胜数次了,还没要了周仓的命,由此可以肯定,赵云肯定是让他知难而退。果然,后来周仓退走,去搬关羽去了。

其次,赵云为什么不杀周仓、却一枪挑死裴袁绍呢?这是因为,裴元绍是个不折不扣的落草贼寇,而且素质极低,之前就曾受到郭长之子的蛊惑去抢劫关羽的宝马。在面对赵云时,裴元绍肯定是出言不逊甚至卑鄙龌龊,赵云当然毫不留情、一枪致命。

周仓则不然,周仓常怀忠义之心,对裴元绍也常常规劝,绝对称得上草莽英雄。面对赵云时,周仓应该也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而且武艺尚可,所以赵云看中他的人品,才连胜数次,扎了三枪,但绝对是皮肉之苦、绝非致命之伤。


凤凰西游


赵云和周仓交手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28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先是关羽带着刘备等人去往卧牛山,不料周仓带了几十人下山来投奔关羽,周仓还负了伤,关羽问起伤势,周仓说:

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3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这里借周仓之口说是某人(其实就是赵云)杀了裴元绍,夺了山寨,周仓想要找赵云算账,无奈打不过,被赵云赢了好几次,身上挨了三枪。

【周仓的游戏形象】

然后周仓带着关羽、刘备去卧牛山,周仓在山下叫阵,赵云便下山来,结果被刘备一眼认出,于是,赵云“滚鞍下马,拜伏道傍”。

刘备和赵云谈及过往缘由,赵云才说自己“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

到此,真相呼之欲出,赵云本不想占据卧牛山,而是裴元绍不知天高地厚,想抢赵云的坐骑,所以反被赵云杀了。赵云占据山寨,也只不过是想暂时安身,并以此打听到张飞的下落。

【赵云影视形象】

至于周仓找赵云挑战,赵云手下留情,也是罗贯中交待很清楚的,

第一,周仓只是想夺回山寨,赵云只是想安身,而周仓拿回山寨也是情理之中,赵云占人山寨,倒是有些理亏,所以赵云没有对他下死手。

第二,按照周仓自己说的,自己输给赵云多次,前后赵云只扎了他三枪。可见,赵云对周仓手下留情,只是想让周仓知难而退。

赵云可没有说过什么看周仓是个好人(对于赵云来说,裴元绍和周仓都是山贼),

周仓也没说什么见到赵云时还有礼有节去讨要(要抢回山寨需要哪门子礼节?),

综合上述:到底只是赵云占了人家山寨,自觉理亏,所以对周仓不肯下死手,只想让他知难而退罢了。


等到关羽、刘备在卧龙山下和赵云重逢,一番交谈下来,来龙去脉弄清楚了,周仓和赵云自然冰释前嫌。

到此为止,最倒霉的人也只有裴元绍了吧,当然,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人品不好,死了活该。

周仓后来也不要在卧龙山当山贼了,放一把火烧了山寨,从此打定主意,一辈子跟随关羽了。

【关羽和周仓的影视形象】


当然,周仓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他的忠勇形象随着关羽在民间地位的提升也得到拔高,所以在各地关帝庙中,关羽神像左右必然是周仓、关平二人侍奉。


【某处关帝庙,左边黑脸人物便是周仓。】

甚至在明清时期,山西人修地方志《山西通志》时,也拿演义故事充数,给周仓作传:

周将军仓,平陆人。身长八尺,长壮有姿貌。初为张宝将,后遇关羽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

笔者觉得,一个演义虚拟人物也能够得到后人如此重视对待,流芳百世,风光无限,周仓真得感谢罗贯中啊!



浔阳咸鱼


民间传说周仓黑脸,关羽红脸。两人相遇,顿生爱慕,都想让对方为已扛刀,便以比武定输贏,输者为仆,但不准暗箭伤人。两人比武,关羽假装一惊,说有人放冷箭。周仓疑已方人放箭,扭头叱之。关羽乘其不备,一刀背将周打于马下。周不疑关使诈,自认武力不行而成了关的仆人。关怕周省悟,又让周用拳砸土中行走的蚂蚁。周连砸两拳而蚁不死。关用两指将蚁碾碎。夜宿寺,关让周将一张抄经纸扔上房顶,周不能。关却将一叠纸扔上了房。周大惊,欲杀关而摆脱困制,不料横刀时影子暴露了自己的心思。关扭头问周:你想杀我?周大骇:老爷怎么知道?关笑曰:吾有后眼也!从此,周服帖了关羽,乖乖地扛了一辈子刀。


尧山农夫24


大家真的是小看周仓的武功了,周仓其实深藏不露,不但武功精神还忠肝义胆,一日关羽张飞相约喝酒,张飞独自赶到,关羽一见就迫不及待的要开喝,按两人规矩直接将手中兵器往身后一丢,周仓一人一手一把接住,提了就走,转身还给关张二将斟酒陪饮,关张大醉后周仓通宵站立护卫,武艺人品酒品天日可鉴,之后走麦城周仓并未身死,潜逃隐身于江湖,一心惦念为关羽报仇,而对张飞却无好感,心中一直不服: 若不是我周某人敬佩关将军,你张飞算个屁,大家一般的黑,周某未必输了你去....此后周仓潜心修行,后人便是人称: 铁臂阿童木的周侗,教出了卢俊义,史文恭,林冲,岳飞四大名徒,威震武林,岳元帅更是精忠报国,千古留名,大家所不知的是周侗暗中帮助大刀关胜,足见忠心,乃至周家关家后代人才辈出,元曲大家关汉卿,大清名将关天培,民国金嗓子周璇,名医斗士周树人,地理专家周光弟,乃至商业大亨周生生,周大福,可见周仓一族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光耀万代.....所以周仓武功绝不在赵云之下,深藏功与名而已.....😁


太阿53


赵云枪刺周仓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之中,当时关羽于古城见到了失散的张飞,于是命孙乾前去袁绍处支回刘备前来古城相见。

而此时关羽为了囤积力量助刘备东山再起,于是命先前于路上收服的黄巾贼周仓回到老巢卧牛山裴元绍处去会聚人马。

关羽在迎接到刘备后,众人就一起去卧牛山找周仓了,但在路上却碰到已经受到重伤的周仓,关羽一行人从周仓处得知卧牛山已经被一个雄壮的大汉给占了,这个大汉就是题主说的赵云了,赵云先是一枪给刺死了裴元绍,然后将其他人全部招降了,占了山头。周仓气不过,于是与赵云单挑,结果在打斗中吃了亏,身中三枪逃跑了。



赵云居然能够一枪放倒了裴元绍,为何三枪都杀不死周仓呢?

这里面就有赵云的心计在里面了。赵云到了牛头山一枪刺死裴元绍就是为了给山贼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然后心甘情愿的屈服,果然赵云这招狠手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山贼们大多数都不敢反抗,选择了投降,服从赵云做老大。

而周仓找赵云单挑时,众人都已经拜服、投降了,赵云已经达到了要的效果了,也就不需要再杀周仓了,而是给他点教训就行了,于是在打斗中没有像打裴元绍那样打周仓的要害之处,只刺了他三枪不是太紧要的地方。




而且裴元绍是属于自己作死的那种人,是他犯错在先。原文中刘备后来得知占领卧牛山的是赵云后,问赵云因何故在这,赵云答道:“离了公孙瓒后四处漂泊,行至此地,不料想适遇裴元绍下卧牛山来想抢我马,我因此将其杀了,同时也借卧牛山安身。”

所以赵云杀死裴元绍。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裴元绍想抢自己的马,裴元绍惹怒了自己,所以赵云也不必手下留情,直接将其杀了。而周仓不同,周仓并没有招惹自己,而且抢的山头还是人家周仓的,赵云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的,于是也不愿意伤害周仓。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剧情的衔接,周仓不能死。周仓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是关羽的得力助手,大半生都跟随关羽左右,关羽的青龙刀就是他提的,他死了有些剧情就无法显现出来,至少衬托关羽的那部分剧情是无法显现出来。

其实周仓这个人物只是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但他却成为了关帝庙中的一个贴身侍卫,一个被后世尊称为“周大将军”的人,这还得多亏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刻画了。


夏目历史君


赵云没有杀掉周仓,而是刺了他三枪,并不是因为周仓武力太高,赵云杀不了他,而是因为周仓是一个忠义的性情中人,赵云对他惺惺相惜,不忍心杀掉他。二来赵云夺了他的卧牛山,也不好意思去下狠手。

周仓原为黄巾军张宝手下的一员大将,传说他两臂有千斤之力,武力高强,黄巾军被灭之后,他和裴元绍二人占据卧牛山当上了土匪。不过周仓和裴元绍不同,裴元绍就是一个土匪小人,周仓却是特别崇拜关羽,想要追随关羽征战,二人相差几万里。



赵云面对裴元绍的时候,不过是独身一人,裴元绍却是带了一大批土匪想要打劫赵云,可是裴元绍哪里知道赵云的身手,还以为赵云不过是一个小白。结果呢,赵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使出了百分之百的实力,裴元绍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最后裴袁绍被杀,他的手下被赵云收编,赵云趁机占据了卧牛山。





周仓和裴元绍不同,他和赵云对峙的时候并没有口出狂言,而是礼貌相待;而且他只不过是想要回自己的手下,并没有伤害赵云的意思。赵云通过和裴元绍对阵就猜出了周仓的武力,再加上他认为周仓忠义,所以就没有下狠手,而是手下留情,刺了周仓三枪。

周仓本来被关羽给收服,所以就去找关羽求救。结果刘备和关羽赶来卧牛山的时候刚好和赵云碰了面,赵云一眼认出了刘备,发现双方是自家人,于是一笑泯恩仇,大家都一起跟随刘备打江山去了。


不过赵云其实是被史书低估的人物,他的实力俨然不止史书中讲的那般,真正的“常胜将军”是一位有勇有谋、忠勇兼备、见识高远、品行无瑕的完美英雄。

打字不易,感谢您的观看。如果感觉本人写的还不错的话,轻轻点一下关注。如果有什么意见,大家可以多多评论,我们一起来讨论问题。谢谢!


历史清单


其实很多人都说周仓当时没死是赵云手下留了情。

就事论事,赵云又不是傻子,他明明刚刚杀了人家兄弟,人家这时候找上门来报仇了,赵云还是个武将,就从长坂坡赵云连杀曹军50员将领,他明明能看出曹军有意不射杀他,那些跟他比斗的武将也不下死手。



他却杀起人来手下一点都没有留情的念头。

这时候说他会对一个有似不共戴天之仇的人手下留情,赵云可不会神机妙算打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关羽的人。

如果说因为杀了裴元绍而觉得对不起周仓故意放水,这就更不可能了,一名将领讲究的就是杀伐果断。

他有这常胜将军的称号,那就说明打一开始从军他就不会有妇人之仁。

更何况相传周仓力大无穷,更有着飞毛腿的称号。

哪怕周仓真的打不过赵云,那“飞毛腿”这个称号可不是谁都能叫的。

不管在什么时期叫这个称号的人并不是仅仅说他跑的快,更有深一层的意思,说明这个人有着很多的保命手段。

这也就说明其实赵云不是不想杀死周仓,而是没有杀死周仓的手段而已!


笑谈风史观天下


周仓此人不见于正史,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所虚构的人物,尽管如此,然周仓这个人物形象却是深入人心,只因他为“忠义”而生!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中有过一段关于周仓与赵云对战的描述,原文是这样写的:

“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文中与周仓交战的“那将”正是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原文写到了周仓被赵云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后败走。话说当时赵云为何没将周仓刺死而让他逃脱了呢?是因为周仓勇武,赵云一时击杀不了他?想周仓后来亦有生擒庞德的经历啊!其实不然,以当时赵云的本事,要杀周仓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之所以放过周仓,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理亏而手下留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杀人兄弟,占人山寨,失礼在先

文中有三个字:“仓不忿”,说明周仓与赵云交战时是带着不满情绪的,周仓为什么不满呢?因为赵云不但杀了他的兄弟裴元绍还占了他的山寨。

周仓本是黄巾军将领,黄巾军被灭后,周仓便独自拉起了一支队伍在卧牛山当起了山贼。原文中写道:

“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散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

要说这个裴元绍到也是死有余辜,时赵云曾对刘备说到:

“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当时赵云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路过卧牛山时不料被裴元绍给盯上了,裴元绍抢马不成反被赵云杀害,但赵云也因此乘势拿下了周仓辛苦经营的山寨,从情理上来讲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周仓在当地没有恶名

原文中虽然说周仓是占山为王当了山贼,但并没有说到周仓为祸一方。关于周仓的介绍,原文中是通过裴元绍所叙述的:“关西人,姓周名仓,两臂有千斤之力,黑面虬髯。”其中特别说到周仓仰慕关羽为人,恨不能与关羽相见。可见周仓在当地虽为山贼,但也是一位忠勇之人。若是为祸一方的山贼,想必赵云来此也当有所耳闻,而以赵云的性情,便不会将他轻易放过。

所以当时周仓与赵云交战时,赵云对他屡屡留情,一是占人山头过意不去,二是周仓为人忠勇,并无恶名,赵云不忍杀之。

不得不说周仓这个虚拟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中是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他因“忠义”而生,为“忠义”而死,被后人尊为“周大将军”。故现今各大关帝庙中,都立有周仓神像!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赵云三枪没有刺死周仓,并不是赵云枪法不精,亦不是周仓武艺高强,而是赵云手下留情。赵云为何一枪刺死裴元绍,却三次只刺伤周仓呢?周仓忠义过人,为人正直,又略知礼仪,武艺也高强,赵云在与他交手过程中发觉此人还是栋梁之才,于是手下留情,三次交手只是刺伤他,让他知难而退。周仓三次交手后发觉不是赵云对手,于是就去搬救兵,找到关羽来降服赵云,结果双方一见是自家人,也就和解了。周仓后来追随关羽征战四方,单刀赴会,也威震群雄;关羽死后,周仓自刎而死,长的忠义让他名留青史,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

在《三国演义》中写道赵云与周仓打斗过程如下:周仓舞动双锤像暴风骤雨越打越紧,一开始居然打得赵子龙只有招架之功。不过,精细的赵云一边打一边琢磨周仓的锤法,发现他看似乱打乱敲,却自有一套路数,这套路数只有一个机会可以还手。赵云看准这个机会,一枪剌去,伤了周仓的小腿。周仓抓把泥土桉往伤口上,跳起又打。赵子龙照样又一枪,周仓不服,又打,又一枪,连刺了三枪,周仓还是不服。从此战中可以看出赵云还是对周仓手下留情了,也算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了!否则以赵云的勇武,他一旦发现周仓的破绽,要杀周仓就易如反掌了;要知道当年赵云一人独战长坂坡,他一人击杀曹军56员大将,精兵数百,可谓威震华夏。

周仓原本是黄巾军部将,武艺高强,是地公将军张宝的得力干将,张宝死后周仓跟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打家劫舍,落草为寇了。关羽千里走千骑后,周仓遇到关羽,崇拜不已,坚持要追随关羽,但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认为带着周仓不便,于是关羽让他暂时留在山中,改日再来召唤他。赵云当时流落江湖,为了找一个安身之处,于是强挑周仓他们的卧牛山!裴元绍出口不逊,又心术不正,所以他被赵云一枪毙杀;而周仓因为心术正,所以赵云手下留情了。后来周仓追随关羽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成为关羽手下重要的部将。关羽单刀赴会时,周仓扛刀追随,鲁肃指责关羽不讲信义,不还荆州。周仓扛刀而入,说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关羽水淹七军时,周仓曾生擒魏军的立义将军庞德!最后说一句,周仓只是民间虚构的形象,历史并无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