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要修承德避暑山莊?

嶽祥聘


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的5A級旅遊景區,這個地方在夏季是非常地吸引遊客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那裡的夏天並不炎熱,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所以呢,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是絡繹不絕。

話說承德避暑山莊在清朝時被稱為熱河行宮,是當年的康熙皇帝下令修建的。那康熙為什麼要修建這個避暑山莊呢? 彆著急,有書君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一、 修建承德避暑山莊是為了去木蘭圍場的路上有個方便休息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康熙時期發生了三藩之亂,為了平定這三藩之亂,康熙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

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戰爭初期吳三桂的軍隊是所向披靡,連連取勝。而清朝的那支號稱是“滿人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八旗軍是連連受挫。

滿清入關才不過短短几十年,八旗兵的戰鬥力卻下降到如此的地步。

康熙皇帝從中看到了危機。所以為了保持住曾經滿人馬背上的戰鬥力,康熙皇帝決定要建立一個圍場用於訓練八旗軍隊,從而增強它的戰鬥力。

同時這個地方也是可供皇家狩獵的地方,在狩獵的過程中也是展示皇親國戚武力的地方。

於是就選擇在距離北京350千米建立一個木蘭圍場。從北京去木蘭圍場那路途可是不近,那個時候可不是像現在做個高鐵一會兒就到了。在那個時候全靠馬力,去一趟其實也是挺費勁的。

所以為了保證沿途的吃住,就在這沿途修建了21座行宮。而避暑山莊就是這21個行宮中的一個。

從這看出避暑山莊當時也是為了去木蘭圍場而建。但是由於避暑山莊的特殊地理位置,選擇建它也不完全只是一個方便休息的行宮。

二、 修建承德避暑山莊是為了避暑

避暑山莊,一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修建就是為了避暑。而承德氣候條件好,適合消夏避暑。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滿人建立的王朝,他們入關後撿了個現成,也把都城定在了北京,而且還堂而皇之地入住了紫禁城。

對於他們來說,這紫禁城哪哪都好,就是一到夏天就熱的受不了。

說實話對於成長於關外苦寒之地的滿人來說,還真得不太適應北京的夏季,一到夏季他們就會感到天氣悶熱,熱得真是難以忍受。要說北京的夏季也確實熱,不僅古代如此,就是現代也是熱的受不了。

而承德這個地方,離北京又近,要說在北方還真是個不錯的地方。

它正好處於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帶上,所以這個地方整體溫度要比北京所在的地方的溫度偏低一點 。

雖說在承德,夏天的時候在大太陽底下也會感到曬和熱,但是在陰涼處就不會感到那麼熱。這與京城的夏天坐著不動也會出一身汗來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且承德所在的區域當時是蒙古族的遊獵牧場,地廣人稀,農田很少,基本沒有村莊。在這裡修建行宮,是不會佔太多的民田的。

而且這個地方有湖泊、有河流,風景是特別的秀美。所以康熙選擇在這修建避暑山莊不僅為了避暑的,而且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山莊修建好後,康熙前前後後來避暑50次呢。還真是充分利用上了。

三、 修建承德避暑山莊也是為了處理邊防事務和外交

當年康熙皇帝在南方平定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的時候,這個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內蒙古的察哈爾就有點按捺不住想借機找事的心了,內蒙古察哈爾部首領布尼爾乘機在在東蒙遼西一帶發動了叛亂。

而就在這個時候,沙俄也不大老實了, 沙俄帝國也是不斷地入侵中國。

面對這外患重重,康熙感到壓力很大呀,他覺得必須得加強對蒙古等地的邊防管理了。他不僅要加強邊防的駐守,而且他需要建築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可以便於他過來巡查邊防,也便於他在那裡處理邊防事務。同時少數民族使者進京一次也比較麻煩,而找一個離他們近點的地方,則更方便彼此之間的友好往來。

康熙想來想去,覺得承德這個地方正好。因為承德的地理位置正好處在河北、蒙古、和遼東這三個地方的交界處。

正好也滿足他在那裡處理少數民族的問題,同時因為這裡離少數民族的邊疆地區比較近。

所以在皇帝在這裡辦公,就可以與北方邊疆的少數民族建立起常來常往的友好關係了。

而那些少數民族的首領們就不必大老遠地往北京跑了。他們可以直接到較為方便的承德來溝通交流彼此之間的情誼,向大清的皇帝示好。

康熙不僅建立了避暑山莊,而且他還為他們準備了各自的宗教場所,就是避暑山莊外的廟宇。這也顯示了康熙的誠意,同時也更加強了同少數民族的往來了。

山莊修建好後,康熙在這裡接待了許多少數民族的使者,就在後來,他的孫兒乾隆皇帝也在避暑山莊接待宴請過西藏政教首領六世班禪,圖爾庫特臺吉渥巴錫等重要人物。

並且還接待過以特使馬爾戈尼為首的第一個英國訪華使團。

避暑山莊,康熙可是沒少往這跑。由此而看這個地方也真是算作大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了。

就連餘秋雨先生都讚歎到,康熙皇帝把複雜的政治目地和軍事意義,都轉化成為一片幽靜的園林,一圈香火繚繞的寺廟了。

看來康熙皇帝修建的避暑山莊可不是一個簡簡單單地行宮,它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同時也是一個融政治與外交於一體的場所。

就是綜合這三個因素,康熙才選擇在承德建了避暑山莊。現在它是皇家園林的代表,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傑作,那裡風光秀美,景色宜人,所以有機會大家都可以去看看噢。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康熙為什麼要修建避暑山莊呢?

1、最大的理由就是符合避暑這二個字。因為承德地處山區,在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帶上,年平均氣溫9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4攝氏度,因而承德夏季涼爽,氣候宜人。比起夏季烈日炎炎的北京,承德的氣溫更適合居住。更有康熙親筆題寫的“避暑山莊”為證,說明避暑的重要性。

2、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朝剛剛建國不久,為了保持滿人馬背上民族的戰鬥力,康熙皇帝決定要建立皇家獵場,用以訓練官兵。就在今天的豐寧壩上和圍場壩上建立了木蘭圍場。用來訓練八旗子弟。而承德正好處在北京到木蘭圍場的中間地帶上。

3、康熙皇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還有一個和氣候相關的重要原因就是躲避瘟疫——天花。當時天花瘟疫的流行,那時對瘟疫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對八旗人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康熙皇帝在承德清涼之地修建避暑山莊,也是多一處躲避天花的場所。

4、承德風景秀麗,有山川、河流,有平原、丘陵,更有奇石立於山頂之上,如磬錘峰,雙塔山等等,堪稱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放眼所能看到的都能成為絕妙的景觀。

5、承德地處蒙古、東北、北京三地交界處。距離北京不是很近,如有重要的奏摺,能夠一天時間就從北京傳到承德。所以在這個地方處理國家大事與在北京的紫禁城宮中幾乎一樣。既能夠保證休閒避暑,又不會耽誤處理國家大事。











知了鳥


確切地說,承德避暑山莊的修建與大名鼎鼎的木蘭圍場有關。自從康熙帝三次御駕親征、擊滅準噶爾部的噶爾丹之後,康熙便加強了對內、外蒙古諸部的控制。當時,康熙控制蒙古諸部的手段比明朝更加高明,簡單來說14個字,“本朝不設邊防,以蒙古部落為屏藩”。當然,話雖然這樣說,但聯繫、控制蒙古部落最好的辦法是軟硬兼施,即“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所以,康熙便設置了“木蘭秋獮”這一活動。

(注:所謂“木蘭”,本系滿語,漢語之意為“哨鹿”,亦即捕鹿。由於一般情況下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間進行,故又稱“秋獮”。古代秋天打獵為獮,如秋獮。稱春天打獵為搜,夏天打獵為苗,冬天打獵為狩)

(注:蒙古諸部多居住在高寒的草原,部落牧民多未出痘。往昔,多有蒙古王公前往京師參見清朝皇帝時染上天花而死者。故而,蒙古王公十分畏懼入塞。為此,清朝設立了“年班”和“圍班”制度。若蒙古王公已出痘,則每年年末輪流進京覲見皇帝,是為“年班”。若蒙古王公並未出痘,則在塞外進行木蘭秋獮的時候覲見皇帝,是為“圍班”。)


通過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清朝不僅鍛鍊了八旗軍驍勇善戰的作戰能力,還可以利用木蘭秋獮向蒙古王公展示武力,告訴蒙古王公“小心伺候”,並通過接見蒙古諸部王公熟悉各部的具體狀況,從而相機加強對蒙古諸部的控制。眾所周知,秋天是秋高馬肥的好季節,也是歷來少數民族南下掠奪中原的好時候,古代中原王朝屢次興師動眾搞的“防秋”大演練即是對少數民族這一習慣的畏懼。所以,通過木蘭秋獮還可以使蒙古諸部的馬匹疲於奔命,減少蒙古部落搞摩擦的幾率。另外,清朝控制了內蒙古水草最豐美的木蘭圍場還可以在帝國有需要之時,迅速組建野戰騎兵奔赴戰場。

同時,木蘭圍場地點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地帶,方圓面積達到了1萬多平方公里。(注:歷史上的木蘭圍場主要由現在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和紅松窪自然保護區等三大景區組成)如果搜索木蘭圍場的具體位置,你會發現木蘭圍場位於內蒙古的中心地帶,北接蒙古、南鄰京師,是清朝政治中心與內蒙古、喀爾喀蒙古、黑龍江以及尼布楚城的重要連接通道。另外,木蘭圍場水草極其豐美,自古以來便是草原遊牧民族的棲息之地。同時,木蘭圍場距離多倫所屬的元上都遺址(正藍旗草原)不足150裡。當年忽必烈即是在此登上汗位,並擊敗其弟阿里不哥鞏固了政權。對於元朝人為何選擇多倫,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給出了以下的理由:

  • “蓋龍飛之地,歲丙辰始建都城,龍崗蟠其陰,灤河經其陽,四山拱衛,佳氣蔥鬱”,“山中有水,水有魚鹽,百貨浪籍,畜牧繁息,大供居民之食用”。

這無疑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木蘭圍場不僅戰略位置重要,自然環境也是極其優越的。

如此,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立的原因就顯現出來了。上文已述,木蘭秋獮是規模宏大的圍獵活動,期間清軍與蒙軍的千軍萬馬需要充足的物資供應。如果從內地轉運則為擾民之舉,故而清朝需要選定一點作為固定的物資儲存地。在鐵路還未興起的古代,水運是最佳的運輸方式,而承德避暑山莊的位置正好位於水運發達的灤河流域。確切的說,承德避暑山莊位於灤河支流——武烈河。先說灤河,灤河入海口在山海關內,其上游深入草原的位置即是上文所說的多倫。所以,清朝必定會利用灤河源遠流長的水運來運送給養。(參見《灤河水運興衰史》)當然,之所以選則武烈河畔的承德,一則是武烈河素有“熱河”之稱。(注: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溫泉水流入武烈河後,武烈河下游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為“熱河”)二則武烈河可以作為灤河的水運管理處。(因為武烈河不上凍,灤河水運的船隻可以到此駐紮過冬)所以,與其說承德避暑山莊是清帝養生的好場所,倒不如說它是一個有高大城牆保護、可以隨時準備打仗的軍事要塞。

此外,承德避暑山莊位於燕山山脈。又可以作為前哨陣地控制或監視中原內地與東北之間自古就存在的盧龍道、古北口道。東北方面若有情況,有利則可作為出擊前哨。不利,亦可憑藉背後灤河水運提供的豐厚給養和軍力供應與之周旋。如此,興建承德避暑山莊就形成了對蒙古草原與清朝龍興之地的雙重控制。如此看,清朝的這一步棋的確比明朝放棄燕山之地,並退到平原地帶的修長城高明多了。


大福讀史


早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就將漠南諸旗獻出的一片牧場闢為“木蘭牧場”,木蘭為滿語,既哨鹿之意。一年一度圍獵要二十多天,結束後論功行賞,這一系列的目的是,備邊防,和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

康熙從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出發,深感塞外熱河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蒙古各部的統治,所以在此修建行宮。

清政府為了加強對邊疆民族的統治,除使用行政武力外,還利用宗教拉攏。外八廟的修建為少數民族裡的上層人物到山莊朝拜提供了方便,穩定邊陲政局,防止沙俄侵擾,都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軍”的效果。





襄平往事


康熙作為一代雄主,修建避暑山莊自然不是單純為了避暑。個人覺得結合康熙晚年的政治環境,政治目的顯然要高於個人享受。

承德避暑山莊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完成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康熙後期的大事件是三徵噶爾丹,阻止了蒙古勢力的東進。然而後來幾任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反覆無常,始終是清帝國的一個安全隱患。

康熙多次熱河狩獵中發現承德附近不僅是天然的避暑勝地,更具有獨特的戰略位置。在此修建一處行宮,不僅可以避暑中更好處理各種政務,更可以有效威懾蒙古勢力,每逢蒙古使節來朝覲,總會就近大規模造勢。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慣例,只是嘉慶以後的帝王基本把承德避暑山莊當成避暑山莊了……


冬蟲可語於冰


康熙修建承德避暑山莊有兩方面的原因吧,如下:第一:當時古代的天花比較猖狂,康熙小時候也因為天花差點喪命,天花在當時炎熱的北京也更容易得,而承德避暑山莊位於熱河,那裡環境和氣溫都比較適宜,完全可以避免天氣的炎熱導致的天花氾濫,所以康熙修建承德避暑山莊是躲避天氣炎熱時那些容易得的疾病!



第二:承德避暑山莊離蒙古比較近,在當時蒙古地區的管理完全就是那些蒙古王爺治理,他們當時的權力和諸侯差不多,再加上當時他們都是狩獵文化,推崇騎射,所以承德避暑山莊還有大型的狩獵場,用狩獵來促進皇帝和各蒙古王爺之間的交流,便於管理!再加上離北京也比較近,便於處理北京和蒙古地區的事物,加強康熙對蒙古王爺的管理,所以才會修建承德避暑山莊!

所以承德避暑山莊承擔了很多的功能!


歷史小呆呆


主要是兩點,第一滿洲族的遊(牧)、(漁)獵的生活習慣,要以圍場(今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來訓練軍隊,清朝皇帝住避熱河(承德)方便。第二承德在長城以北群山環抱夏季氣候比之北京涼爽,早晚溫差較大,不利於天花等傳染疾病的綿延。於承德回見蒙古王宮與各民族與各國使節足矣提現滿清王朝君主之遠大胸襟


大宋藝祖趙匡胤


康熙修建承德避暑山莊一是為了在皇城北京皇宮外建個離宮!

二是安撫親近蒙古各部王公貴族!

三是近到木蘭圍場打獵練武!


英明者


老百姓還起房蓋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