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岳父入宮探望女兒,為何會被賜死?

文史磚家


在“伴君如伴虎”的時代,功臣們如何消除帝王的猜忌,解除對自己的殺心,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玄妙的藝術,唯有看透人性、知所進退的聰明人才能做到。然而在漫長的古代史當中,能做到這些並功成身退、壽終正寢的功臣並不多,而更多的則是失敗的案例,明太祖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便是其中的典型。


胡美是元末湖北沔陽人,本名胡廷瑞,後來為了避朱元璋的字(國瑞),才改名為胡美。在元末的大戰亂中,胡美起初隸屬於漢帝陳友諒,官至江西行省丞相,奉命守衛龍興,後接受朱元璋的勸降,轉而加入後者的陣營。胡美投降朱元璋後,跟隨大將徐達攻滅陳理(陳友諒之子)、張士誠兩大勢力,在戰場上屢建殊功。



胡美,沔陽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陳友諒,為江西行省丞相,守龍興。太祖既下江州,遣使招諭美...美得書,乃遣康泰至九江來降。太祖遂如龍興,至樵舍。美以陳氏所授丞相印及軍民糧儲之數來獻,迎謁於新城門。太祖慰勞之,俾仍舊官。見《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攻滅張士誠後,胡美又以徵南將軍的身份入閩作戰,接連擊敗陳友定的軍隊,攻克杉關、光澤、邵武、建陽、建寧、福州、延平、興化等地,並最終肅清福建境內的元軍。胡美平定福建後,奉命在當地駐守,不久又被召回到南京,並陪同朱元璋巡行汴梁等地。而在此前後,朱元璋已經納胡美長女為妃,後者由此得到一個國丈的新身份。



明朝建立後,胡美以親以功都受到朱元璋的尊崇,得以晉升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當時,中原地區雖然粗定,但元朝的殘餘勢力還散佈在各地,所以在洪武三年的時候(1370年),胡美便奉命到河南去招降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的舊部,並圓滿地完成任務。


朱元璋對胡美的表現甚為滿意,所以在同年冬天封他為豫章侯,允許其子孫世襲罔替。不僅如此,朱元璋在誥詞中對岳父大加讚揚,稱他當年歸降自己的舉動,可以跟東漢大軍閥竇融歸降光武帝劉秀相媲美(“是年冬論功,封豫章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誥詞以竇融歸漢為比。”引文同上)。



十年後(1380年),朱元璋再度品評、封賞功臣,宣稱當年在與陳友諒對峙時,有七位名將並沒有選擇觀望,而是及時地選擇了棄暗投明,為此需要加以重賞。這七人當中,便包括胡美。正因如此,胡美被改封為臨川侯,與楊璟一起尤其受到朱元璋的厚待(“太祖榜列勳臣,謂持兵兩雄間,可觀望而不觀望來歸者七人...皆封侯。美與璟有方面勳,帝遇之尤厚。”引文同上)。


胡美身兼功臣、國丈雙重角色,不僅被封為列侯,獲賜丹書鐵券(俗稱“免死金牌”),而且深受皇帝的器重,無論怎樣看,都堪稱“人生贏家”。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胡美在改封為臨川侯後4年,便被朱元璋關進天牢,沒多久便被賜死。與此同時,胡美的另一位女婿也被殺。



胡美和他的女婿雖然都被殺,但讓人倍感蹊蹺的是,朱元璋卻一直沒有公佈他們的罪狀,群臣雖然滿腹狐疑,都卻沒有人敢於向皇帝問詢。直到六年後“李善長案”事發(1390年),朱元璋藉助列舉“奸黨”們罪狀的時機,才向群臣說明胡美及其女婿被殺的原因,原來二人之所以丟掉性命,是因為他們利用外戚的身份擅闖宮禁,犯了“大不敬”之罪。


朱元璋所說的“擅闖宮禁”,並非是指胡美及其女婿穢亂後宮(量他們也沒這膽),而極有可能是二人作為男性,破壞了“非命婦不得入覲後宮”的規定,實屬“大不敬”之舉(“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敗,帝手詔條列奸黨,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雲。”引文同上)。



更何況,胡美以國丈身份覲見胡貴妃,就算是跟女兒嘮家常,也很容易讓朱元璋心生猜疑,認為他們有所密謀、意圖不軌。所以,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朱元璋必須處死胡美及其女婿,以便起到警示群臣的作用。群臣瞭解真相後,無不膽寒心驚,暗自慶幸當初沒有為胡美喊冤,否則自己也會受到牽連。



文史磚家


在我國長達千年的封建歷史長河中,王朝的統治者被稱為“天子”他們擁有普天之下的土地,掌握人民的生殺大權,擁有無盡的權力。

朱元璋作為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作為貧苦出身的大人物,踏著敵人的屍首登上寶座,早已練就了金剛不壞的心腸,這不在他當政期間,就下令屠殺了岳父一家滿門。

作為皇帝,朱元璋並不是只有馬皇后一位妻子,另外還有一位胡姓美人,這位美人的父親就是胡美,自然也是朱元璋的岳父大人。

胡美本是陳友諒的屬下,在和朱元璋爭霸時投靠了朱元璋,頗有戰功,大明開國時也是封侯封爵,在加上皇帝岳父的身份,風頭一時無兩,簡直羨煞旁人。

可就突然之間,朱元璋親自下令錦衣衛將胡美一家滿門抄斬,眾大臣也是摸不到頭腦,不知胡美一家犯了什麼罪。

後來,六年後,朱元璋在藍玉案發時說出了此事的原因,是胡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胡美的女兒是貴妃,但是胡美和自己的兒子、女婿就進入後宮,還不打招呼,被發現之後下獄賜死,這冤嗎?如果他們只是探望自己家女兒,自己家姐妹,也不行嗎?

答案是,不可以。

當初,朱元璋為防止嬪妃和家人通風報信,外戚專權的局面是他不想看到的,規定不管發生什麼事,除非傳召,外戚不得進入內宮。

這下,胡美被殺的謎團解開,大臣們再也不敢違抗朱元璋的命令了。





唐東星說歷史


很多人聽說過朱元璋殺功臣,很少有人聽少聽說朱元璋殺岳父,朱元璋岳父究竟所犯何罪,要將他滿門抄斬呢?

朱元璋“岳父”很多,後宮嬪妃的父親都可稱作“岳父”。今天要講的這個“岳父”身份有點特殊,他是胡貴妃的父親,湘王朱柏的外公,沔陽(今仙桃、洪湖兩市)人,原名胡廷瑞,因犯朱元璋表字,改名胡美。胡美原是陳友諒麾下大將,曾擔任江西行省丞相,駐守南昌。朱元璋打敗陳友諒,攻下九江後,派人勸降胡美。胡美以“無散部曲”為條件,初朱元璋不答應,被劉伯溫暗中踩了一腳後馬上答應。轉投朱元璋後,在平定陳理,消滅張士誠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又獨挑大樑,擔任徵南大將軍平定福建。

朱元璋稱帝后,封胡美為中書平章和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封臨川侯,世襲罔替,食祿1500石,賜免死牌。朱元璋在誥詞中,對胡美大加讚賞,拿他和東漢時期竇融相比,並且將他的女兒接入宮中,封為妃嬪。洪武13年,下旨褒獎開國前處於中間勢力,自發投奔朱元璋的將領們,包括胡美。洪武17年,突然將胡美下獄賜死,並將他滿門抄斬。朱元璋只說“坐法死”,並不多解釋,文武百官禁若寒蟬,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生怕下一個挨刀的是自已,哪敢究問?洪武23年(六年後),朱元璋自己公佈了賜死胡美滿門的原因: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亂宮禁”,明朝文人祝枝山也隨聲附合:“本人(指胡美)未入之先,閹人己將其小婿並二子暗行兩年餘”。明朝規定:后妃不許群臣謁見,命婦於中宮千秋節,並冬至、正旦、每月朔望來朝,其隆冬、酷暑、雨雪免朝。這就是說,誥命夫人才有機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拜望妃嬪,其它人是不允許拜見的。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明朝的皇宮裡,胡貴妃很久沒有見到親人了,而宮外的胡美一家也思念親人,通過打通關節,秘密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親人。但這事還是被朱元璋發現了,關於在胡美之前,其兒子、女婿由閹人引入後宮暗行兩年的事,存在很大栽髒的嫌疑。包括後來說胡美屬於胡惟庸一黨的罪名,也是有重大栽髒嫌疑。因為擁有免死金牌的胡美,既使暗中探視了自己的女兒,也不至於身首異處和滿門抄斬,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朱元璋對功臣良將的猜忌,而胡美一家探親心切正好撞在了槍口上。





生態漁農石峰


殺你還需要什麼理由,伴君如伴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