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都有哪些徵兆?

張靜琪


臨產都有哪些徵兆?一般有三個明顯的產兆,分別是宮縮、見紅和羊水破。


  • 宮縮。即子宮肌肉收縮,如果是假性宮縮,一般休息一下就好,而規律宮縮,子宮會不斷收縮,肚子裡的寶寶會在子宮收縮下往下墜,一陣比一陣強烈的疼痛,羊水、血也會隨之從陰道流出,所以孕媽要即刻趕往最近的醫院生產。

  • 羊水破。也叫破水,胎膜破,羊水流出,需要注意與尿液的區別,尿液味道刺鼻且顏色偏黃,而羊水清澈無味,孕後期破水,也分間歇性破水與持續性破水,如若只是間歇性破水,沒有見紅、宮縮,不會馬上分娩的,所以孕媽要注意平躺在床上,用枕頭墊在臀部至與床45°,避免羊水流失更多,引起胎兒感染,直至出現見紅或宮縮,在趕往醫院生產,如果距離醫院很遠,也可以準備在這一兩內入院待產了;反之是持續性破水,那麼不管你的懷孕天數是多少天,這種情況是不可逆的,需要馬上趕到醫院檢查或生產。
  • 見紅。孕婦在孕後期落紅,是孕婦的子宮頸口周邊的胎膜和子宮壁分離,導致該處的細血管破裂,從陰道流出少量的血,是孕婦即將要分娩的一個信號,孕婦見紅後,一般在1-5天內生產。


以上的這位孕媽在36周+5天早上出現見紅,考慮到胎兒很接近足月了,肺部(差不多)已經成熟,此刻見紅是快要生產的徵兆,所以孕媽要注意數胎動、臥床休息和保持陰道乾淨,發現出現規律的子宮收縮,或有特殊情況,就要火速趕往醫院了。


楊謐說


導讀,1:臨產信號,2:臨產徵兆

進入到9個月以後,慢慢的媽媽就要準備生產了,要隨時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和感受。在生產前兩三週身體會出現以下這些變化,那就可以收拾待產包。做好準備了。

一:感覺小肚子墜脹,胎兒入盆壓迫膀胱,直腸,就會感覺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痠

二:上腹部感覺輕鬆,胃口變好。由於之前寶寶還沒有入盆,他會頂著我們的胃,所以吃東西吃一點就感覺飽了,現在寶寶入盆,媽媽就可以多吃點了

三:假宮縮

生產前一到兩週,有不規律的子宮收縮。特點是

1:持續時間短

2:間歇時間長,

3:不規律,

4:宮縮的強度沒有增加

5:宮縮引起輕微的脹痛

6:只侷限於下腹部,

7:宮頸口沒有擴張

另外如果出現下面兩個徵兆就要馬上去醫院了

一:破水,就是羊水流出, 在分娩前幾個小時會有羊水從產婦的體內流出。

二:見紅,在生產前24-48小時,陰道會流出一些血的粘液。由於子宮下段與子宮頸發生擴張,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發生分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與子宮頸裡的黏液混合而形成帶血的黏液性分泌物,為臨產前的一個比較可靠的徵象。

三:若陰道出血量較多,超過月經量,不應認為是分娩先兆,而要想到有無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疾病。


郭郭親子


臨產都有哪些徵兆?

臨產的徵兆是孕媽媽在懷孕到了足月之後,可以感知到自己快要生產了的一些表現。

一般孕媽媽在懷孕臨近預產期的時候。都會特別擔心,我那個時候就會胡思亂想:會不會在外面的時候突然想要生了?這時候該怎麼辦?或者會不會在上廁所的時候,就想要生了?

所以瞭解臨產時的一些症狀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讓媽媽們不用手忙腳亂。



一、宮縮下墜的感覺。

這種下墜和宮縮的感覺是沒有規律的,不定的。時間比較短,一般在17秒左右。通過休息,這種症狀是可以改善的。但是去醫院做檢查的時候會發現宮口還沒有開,宮頸管也沒有消除。這種感覺會在晚上的時候比較明顯。休息之後第二天就會沒有。

二、胎兒下墜,上腹部輕鬆。



孕媽媽在孕晚期的時候,會覺得上腹部頂的特別厲害,胃口不好。甚至是喘氣也不太舒服。這個時候胎兒有下墜的感覺,會讓媽媽覺得上腹部很輕鬆。呼吸也會變得輕鬆多了,飯量也會增加。

三、見紅。

見紅就是足月之後,胎膜和子宮脫離,毛細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血和宮頸的粘液混在一起排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見紅。



見紅來預示生產的時間,是每個孕婦都不同的,有的孕媽媽是見紅之後24小時到48小時就會臨產,但是有的孕婦一週的時間都沒有臨產。

四、破水。

突然感覺到下腹部有一股水流出來。這是羊水破裂,也是臨產的一種徵兆!

遇到這些情況,孕媽媽也不要著急。及時的去看醫生,聽從醫生的建議。一定可以迎接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


笑笑媽談育兒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越到孕晚期,寶媽會越緊張,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身體異常,影響分娩。以下十月菌總結的4大臨產徵兆,希望能幫到麻麻們。

徵兆一:陰道出血

如果足月後發現內褲上有點粘粘的褐色分泌物,不用擔心,很可能是先兆臨產—“見紅”。一般見紅後24-48小時,才會真正臨產,可以先做點準備,觀察胎動和宮縮。

如果出血較多,為鮮紅色,就要儘快去醫院。

徵兆二:規律宮縮

規律宮縮才是真正開始生(即臨產)的標誌,一般每5~6分鐘,肚子就會發緊發硬持續30秒以上。如果是生理性假宮縮,不用著急去醫院,可以在家觀察,生理性宮縮孕晚期很常見。

假臨產的特點1、宮縮持續時間短(<30秒)且不恆定,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宮縮強度不增加;2、宮頸管不縮短,宮口不擴張;(這個由醫生檢查後判斷);3、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4、給予強鎮靜藥物能抑制宮縮。

如果20分鐘就有了3次宮縮,並越來越疼,就趕緊去醫院吧!

徵兆三:胎膜破裂

胎膜破裂後,陰道會流出無色的水,量不會很少,有時不停地流,有時躺下不流但一動就流。

羊水一般無味,流出不能控制。如果流的“水”可控,有尿騷味,就可能是尿;如果“水”很少,有些黏,一會流、一會不流,站立或活動後增多,就可能是孕晚期增多的陰道分泌物。

如果無法判斷是不是羊水,就去醫院檢測下吧!

破膜後,準媽媽要立即平躺,臀部墊高,儘快打120或由家人送去醫院,以防臍帶脫垂。

徵兆四:破水

經常會遇到臨床上真得把尿失禁當作破水到醫院的。

l 破羊水與漏尿的區別有哪些?

1、 氣味。

羊水氣味清淡,略帶體香;但尿液氣味較濃,略帶酸臭味。

2、 流速。

漏尿是斷斷續續的,而破水則是無法控制的像流水一樣,甚至腹部還伴有抽痛感。

3、 試紙檢查。

準媽媽可以將試紙貼到內褲上,從顏色的變化來分辨陰道流出的是羊水還是尿液。

破水是寶寶將要出生的重要標誌,在孕媽分不清是破水還是漏尿的情況下,還是來趟醫院比較保險。


十月呵護


  • 多數孕婦在臨床前的24-48小時會見紅,但是少數也有一週內,見紅的原因是因為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剝離,毛細血管破裂進而又會少量的出血,同時會混合著宮頸的分泌物一塊兒排出,見紅是一個比較可靠的徵象。但是如果陰道流血量超過月經量,則不考慮見紅,考慮胎盤原因導致的出血。


  • 如果孩子監護都很好,肚子也不疼,那就不要緊張,而且孩子接近37周,即使提前分娩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臨床上有因為見紅入院待產然後一週都沒生的,所以生孩子這件事有時候真的不隨人願,很多家裡都不願意讓孩子初一生出來,可有的孩子偏偏就耗到初一才出來。

(圖片源於網絡)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您。


學醫的Bellona


眼看著預產期越來越近,寶媽的心跟著總是咚咚地跳個沒完,什麼時候就有動靜了啊?胎頭什麼時候就入盆了啊?怎麼就算有宮縮了啊?什麼時候就該去醫院了啊?種種焦慮、種種不安,攪得心煩意亂,夜不能寐。

在這裡告訴媽媽們,莫發愁,莫焦慮,莫恐懼,多瞭解一些分娩知識,可能會減少你們的焦慮;保持一顆放鬆的心情,會使分娩更加順利。

當寶媽出現以下症狀時,需要把你的感受告訴醫生,這些症狀預示近期可能要分娩。

見紅

從陰道排出含有血液的黏液白帶稱為“見紅”。一般在見紅幾小時內應去醫院檢查。但有時見紅後仍要等1~2天,有時甚至是數天之後才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見紅要和陰道出血辨別,通常見紅是很少量,暗褐色,血渣渣樣;但陰道出血就不一樣啦,通常量會增加,鮮紅色,與平素月經量接近。陰道出血是必須立即到醫院的。

宮底下降

脹大的子宮開始下降,減輕了對橫膈膜的壓迫,孕婦會感到突然肚子下沉,輕鬆了好多;小腹墜脹腰痠:胎頭下降使骨盆受到的壓力增加,小腹墜脹腰痠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大、小便次數增多:胎兒下降,壓迫膀胱和直腸,使小便之後仍感有尿意,大便之後也不覺舒暢痛快。體重增加停止:有時甚至有體重減輕現象,這標誌著胎兒已發育成熟。這些都是臨近分娩時可能出現的症狀,注意觀察,即時與大夫溝通。

假宮縮與真宮縮的辨別

子宮發生頻繁的、不規則地無效收縮,即假宮縮。從孕28周開始,腹部會時常出現假宮縮。如果孕婦較長時間的用同一個姿勢站或坐,會感到腹部一陣陣的變硬,這就是假宮縮,其特點是出現的時間無規律,程度時強時弱,可以感覺是肚皮發硬、發緊,通常無痛感。如果宮縮越來越頻繁,時間間隔越來越近,逐漸有了規律,痛感也逐漸增強,那就可能隨時臨產啦,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

待產期間寶媽需要特別注意,臨近預產期,要增加產檢的次數,可以縮短到3天一次。但如有不適,腹痛、陰道出血、陰道流液則必須隨時就診,陰道流液時要採取臥位姿勢,墊高臀部防止臍帶脫垂;同時媽媽們要好好數胎動,胎動是觀察孩子狀況最簡單、經濟、有效的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和平時做對比,如果有減少或增多,都要及時就診噢。


另外也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關注新生兒營養與健康管理專家“獲得更多育兒健康知識。


新生兒營養與健康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首次分娩的準媽媽來說,預產期臨近時心情會越來越緊張,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分娩。其實在孕後期接近分娩的時候,孕媽媽有時會突然覺得上腹部受壓感消失,吃得也比原先更多,呼吸也比原來輕快,這是因為胎兒入盆了,使官底位置下降的緣故。同時,也有孕媽媽會發現肚子常常一陣陣的發緊,特別是晚上比較多,持續時間也不長,通常不會超過30秒,這就是假性宮縮,通常這兩項症狀,都預示著真正的分娩即將來臨,是身體在為臨產而做準備工作。

  而到真正的臨產通常有以下三大症狀:

  1、見紅:妊娠期間,會有黏稠帶血跡的黏液栓子封堵住子宮頸。當分娩臨近,子宮收縮擴張,胎兒入盆,胎膜和子宮壁逐漸分離摩擦就會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黏液栓子脫落,和這些血液一起排出,就是人們俗稱的見紅。“見紅”的顏色一般為褐色、粉紅色、鮮紅色。出血量一般比月經的出血量少。混合黏液流出,質地黏稠。“見紅”大多在分娩臨近,陣痛發生前24小時出現。但個體是有差異的,也有孕婦在分娩1周前或更早就出現見紅的情況。

  ▲出現見紅怎麼辦:如果只是少量出血,沒有宮縮和破水,準媽媽可以留在家裡觀察,避免劇烈運動。如果見紅後出現陣痛和破水就應該立即在家人的陪伴下去醫院,一般不需要叫救護車。需要注意的是,胎盤剝離引起血管破裂也會造成出血,這種情況非常危險,需立即去醫院。如果發現出血量超過月經流量,或者大量湧出,呈鮮紅色就要立刻到醫院就診。

  2、破水:分娩臨近時,包繞在胎兒周圍的羊膜囊破裂而使囊內的羊水從陰道流出,也就是俗稱的羊水破了。流出的羊水無色透明,可能含有胎脂等漂浮物。孕媽媽可能會感覺到熱的液體從陰道流出。也有孕婦感覺像小便一樣,但羊水破了之後,孕婦並不能像控制尿液一樣控制羊水流出,羊水會持續性地流出來。

  ▲破水後該怎麼辦: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應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破水後,可以墊些護墊,需要乾淨的內褲和乾淨的衛生護墊。因胎膜早破可能導致宮內感染,所以一旦發生破水都應立即去醫院。不要拎重東西或是做劇烈運動,儘量避免下蹲,防止外力對腹部的傷害。

  破水導致羊水大量流出,臍帶可能會隨壓力帶動或因為重力作用而導致脫垂。一旦臍帶脫垂就可能導致胎兒缺氧、組織器官壞死,甚至胎兒死亡。破水後如果6~12小時內沒有分娩跡象,為防止細菌感染,醫生會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以及催產素來幫助準媽媽進人產程,開始分娩。

  3、規律性的宮縮:規律性的宮縮是臨產最重要的標誌。在規律宮縮之前,會時不時出現假性宮縮,孕媽媽會感覺到肚子有點發緊,這就是宮縮的開始,假宮縮持續時間不長,這是在為真正的分娩做準備。而規律性的宮縮發生後,致使宮頸口持續不斷地開大,預示著即將分娩。子宮的收縮有規律,逐漸加強,剛開始大概間隔10分鐘1次,且較輕微。宮縮強度逐漸加深,每隔3~5分鐘1次,每次可持續30~60秒。宮縮大部分出現在腹部下方,擴散到背部下方。宮縮會引起腹痛,隨著一陣陣宮縮,腹痛越發明顯,子越發緊繃,就預示著快臨產了。宮縮從不舒服的壓力到細緊、拉扯的痛。通常這時候會見紅。也有少數孕婦不會感覺腹痛,但是有很明顯的腰痠症狀。

  ▲出現宮縮怎麼辦:如果腹痛能夠忍受的,可以嘗試四處走動,放鬆自已,可以和家人多說話轉移注意力。可以臥床躺著休息,注意深呼吸,可以有助於減輕疼痛。也可以使用瑜伽球或者墊子之類的做支撐來緩解疼痛。如果在家待產的,這個時候可以準備一下人院的”細軟”了,帶好自己的證件,換洗衣物,待產包,洗一個澡,趁還有力氣的時候多吃一點高能量的東西,為即將來臨的分娩做好準備。隨著宮縮的發展,不要做劇烈運動及屏大便的動作,有可能會造成宮頸的水腫。期間最好有家人或醫護人員的陪伴,防止發生突發狀況。如果沒有出現破水及其他異常情況的,宮縮出現頻繁3~5分鐘1次,每次持續時間超過30秒,這個時候就可以去醫院準備生產了。

  生孩子時該如何正確用力?

  1、不同姿勢用力方式

  ▲仰臥:兩腳充分張開,膝蓋彎曲,後腳跟儘量靠近臀部,兩手向後舉,抓住床頭的欄杆或兩側的把手。先充分吸氣,從鼻子吐氣的同時停止呼吸,幾秒後再慢慢的逐漸用力,此時要緊閉嘴唇,直到最好都不要讓空氣漏出來。從吸氣、用力到吐氣完畢,大約需要25秒。

  ▲側臥:身體下方的手肘輕輕彎曲,手掌放在臉旁邊。雙腳併攏,膝蓋儘量彎曲,手抱住身體上方的大腿靠近臀部的地方。用雙手抱也可以,只是側臥時,在身體下方的手容易疲勞。頭部不可彎的太低,脊背也不可拱起至眼睛看到肚臍的程度。胸部先充分吸氣,然後和仰臥的情形相同,暫停數秒後再用力。

  仰臥抱腿:舉起雙腿,雙手從外側抱住膝蓋的內側,雙腿儘量靠近下腹部的兩側,並充分地張開。雙手不可握在一起,而要各自握拳,雙腿才能充分張卡愛。用力的同時,下巴貼近胸口,雙腿儘量張開。

  2、不同時間如何用力

  ▲宮縮時:當子宮口開全後,會陰膨脹,這時孕媽媽應在宮縮時正確用力,以增加腹壓協助宮縮力促進分娩。孕媽媽在宮縮時要先吸一口氣,閉緊喉頭,如解大便一樣用力向下屏氣增加腹壓,這樣腹內壓升高促進宮縮,能夠加快胎兒的分娩。

  ▲宮縮間歇時:當宮縮間歇時,孕媽媽應該安靜休息,以恢復體力。如果腹壓和宮縮力配合得當,會使胎兒娩出期時間明顯縮短,但是如果用力不當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比如有些孕媽媽拼命地喊叫哭鬧,不但消耗體力,造成疲勞,並且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影響產程進展。

  ▲胎頭下降到很低時:當胎頭下降到很低的時候,最適宜運用腹壓。這時候醫生會例行檢查並囑咐孕媽媽運用腹壓。如果宮口未開全,即使您有劇烈的排便感必須使勁時,也千萬不要用力,以免造成分娩後期乏力。

  其中臨產的症狀有時候容易混淆,因為其中有些症狀,比如盆底壓迫感或腰背部疼痛等,在正常懷孕時也會出現。而孕早期零零星星出現的宮縮可能不過是假性宮縮。總之,準媽媽一旦發現自己出現臨產症狀,就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婦產科範燕燕


臨產前主要有以下幾個徵兆

1、第一個臨產前幾天有些媽媽可能會有腹瀉的墜脹感,主要是因為胎兒入盆了所以會覺得重量下沉,之前因為胎兒擠壓的胃感覺舒服多了,胃口也更好了。這個徵兆不是人人都會有,有些媽媽到了產房孩子是一邊入盆一邊生的。

2、第二個臨產常見的徵兆就是見紅,主要是因為胎兒下降壓迫宮頸口,而宮頸口的毛細血管破裂出現見紅,大多媽媽在見紅二三天左右就會生。見了紅也不用過於著急,如果這時候宮縮不是很規律的話還可以在家安穩的待著,記得先洗頭洗澡。把需要的東西準備好發現宮縮規律了就可以拿起就走。

3、第三個臨產徵兆是破水,這個情況就有點危險,建議出現破水時不要亂動主要怕破水多臍帶掉出來會比較危險,孩子容易缺氧。一般出現破水有沒有宮縮都要去住院,而且去醫院時最好平躺著,防止羊水流失過多,導致胎兒缺氧引起腦部受損。而如果羊水破了的話沒有規律宮縮也會打催產素,促進生產。

4、第四個就是規律性的宮縮,一般到了36周之後,假性的宮縮就會時不時出現,但是臨產時的宮縮是很有規律的,隔五分鐘上就痛一點,這時候就可以拿起東西上醫院了。

你當時臨產是什麼徵兆,歡迎留言。關注菁媽育兒,從此輕鬆育兒。

菁媽,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四棲生物,家有菁妞,各平臺原創作者,希望給焦慮的媽媽們一點支持和幫助。

菁媽育兒


苦苦的煎熬了十個月,終於來到最後的時間段,就等寶寶發動了。寶寶出生之前一般都會先有一些信號,孕媽記得隨時要準備好了,說不定明天或者後天就要去醫院待產了呢!

臨產前都會有哪些症狀嗎?當然會有啦,一般都是下面幾個:


1.見紅:孕媽媽某天會發現內褲上有一些褐色的分泌物,不要擔心,這是一些血液和分泌物的混合體,它們自孕媽的陰道排出,一般量都不會多,不超過月經量,這個就是見紅。如果出現大量出血,或伴有肚子疼,一定要馬上去醫院。大部分的產婦都會在見紅後的24到48個小時內分娩,有部分孕婦甚至會在一個星期之後才分娩。



2.破水:如果孕媽媽下體突然流出一些溫暖的液體,是一些透明無異味的液體,是不能自主控制的,孕媽媽千萬不要慌張,保持冷靜,這是破水了。孕媽應該先找個乾淨的地方躺下,把臀部墊高以防止羊水繼續流失。然後就該馬上進醫院待產了。


3.陣痛:肚子開始有規律的痛,是真的痛,開始是十幾分鍾或十分鐘左右痛一次,微痛,但是漸漸地,節奏逐漸加快,加強,間隔的時間短了,痛感越來越強了,這是快要生了。

每個人的產程都不一樣,見紅之後可以等到有陣痛的時候再去醫院待產,如果是先破水或者陣痛應該儘快去醫院待產。


文海撈夢話育兒


一般胎兒出生的幾周或者幾天前,準媽媽的身體就在為分娩做準備,因而會出現一系列的徵兆,如果是經產婦,有些經驗可以供自己參考不必過於慌亂,初產婦的準媽媽還是非常有必要提前學習這些,為順利分娩做好準備。



臨產前的徵兆:

1.入盆

胎兒的頭部下降進入骨盆,一般準媽媽於分娩前的2--4周入盆,也有的準媽媽或者經產婦在分娩開始前才入盆。

入盆的表現,小腹下墜、準媽媽呼吸輕鬆、胃部灼熱感以及進食後的飽脹感減輕。



2.破水

提早破水是很危險的,容易臍帶脫垂,再者如果破水12小時內寶寶還沒有出生,需要打抗生素預防感染;

準媽媽破水後需要平躺墊高臀部,立即安排去醫院,此時不能再淋浴或者收拾待產包,去醫院的途中最好也平躺。

3.陰道分泌物增多

隨著宮頸軟化,很多準媽媽的陰道分泌物增多。一般分泌物呈蛋清狀,也有的呈粉紅色。

4.腹瀉

臨產前期,準媽媽釋放一種化學物質,前列腺素,可以促進腸管運動,導致腹瀉。

5.見紅

陰道通常流出少量鮮紅色或者棕色粘液,這就是見紅,標誌著準媽媽會要臨產,但是也有的準媽媽在懷孕後期也會有陰道少量流血,不管什麼時候,只要見紅就應該去醫院檢查。



6.宮縮

有規律宮縮是真正臨產的標誌,可以使宮頸口逐漸開大,但是準媽媽需要區分真宮縮和假宮縮,假宮縮持續時間短、沒有規矩、強度不會增大、同時改變體位或者換姿勢就可以緩解宮縮,而真宮縮不會。

7.寒戰

有的準媽媽臨產前,也會出現寒戰,但是沒有寒冷或者虛弱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