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位耽误的木匠:15岁即位,当了7年皇帝,23岁驾崩

明朝,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而且明朝没有了汉唐亲和外邦的媚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以说,明朝同过去的汉唐一样,同样是中国王朝史上一个丰碑。但这样一个扬眉吐气的王朝,执掌过它的那些皇帝却是五花八门。

明朝的皇帝有安邦定国文韬武略的,也有几十年不上朝一味的怠政的;有精通科技擅长发明的,还有不贪恋女色一生只爱一个女人的等等。其中,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算是个标新立异的。这位皇帝独独对木工着迷,并乐之不疲。

被皇位耽误的木匠:15岁即位,当了7年皇帝,23岁驾崩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生母是朱常洛的一个选侍王氏。关于选侍说法不一,总之这应该是明朝后宫地位不是很高的帝王妃嫔的一种。可能这王氏也并不太受朱常洛宠爱,因为同时期的一位较得宠的李选侍,后来因嫉妒活活把王氏打死,事后非但没受到惩罚,反而王氏的儿子明熹宗朱由校后来还成了李选侍的养子。

明光宗朱常洛的父亲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时间将近半个世纪,后来朱常洛好不容易继承了皇位,登基才一个月就不幸死于了红丸案。当时由于李选侍得宠,所以朱常洛暴毙后,这李选侍(当然,这时候已经是李康妃了)百般阻挠不想让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

被皇位耽误的木匠:15岁即位,当了7年皇帝,23岁驾崩

按常理,朱常洛死了,朱由校应该登基为新皇帝才对。可是李氏就是扣着朱由校不放。.其实这李氏的动机也很单纯,无非是想弄个正儿八经的正宫封号,然后好垂帘听政等等。这时候的朱由校刚十五岁,可以说还并未长到完全独立自主的年纪。但尽管李氏使出了市井泼妇的手段,最终还是输了。这就是明末著名的移宫案。

移宫案以东林党等保皇派的完胜而告终,此后朱由校登基为帝是为明熹宗。明熹宗得以最终登基为帝,东林党中那些正直的朝臣没少出了力,但内官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王安。此后王安成了红人,后来的魏忠贤也因此拜在了王安门下。

被皇位耽误的木匠:15岁即位,当了7年皇帝,23岁驾崩

​魏忠贤原名叫李进忠,因好赌成性输了钱愤然做了太监。魏忠贤虽然目不识丁,但却十分善于谄媚奉迎,所以后来攀附上了宦官魏朝,通过魏朝又拜到了王安门下。但魏忠贤这样的小人,专会过河拆桥。用完了魏朝和王安,他就取而代之。魏忠贤联合朱由校的奶妈客氏,不仅取代了王安,而且还赶尽杀绝。

话说这明熹宗朱由校,在朝臣和王安等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登基为帝。他不思好好的经营祖宗基业,反倒一门心思的干起了木匠活。明熹宗朱由校治国乏术,但做起木工来却一丝不苟,谨之又慎,那是一点差错也不允许。如果把他搞木工的那点精益求精的精神,用在对明朝的经营上,或许大明不至于亡于崇祯。

被皇位耽误的木匠:15岁即位,当了7年皇帝,23岁驾崩

但历史偏偏不是那样,朱由校不务正业专心于木工。却把朝政都交给了奶妈客氏和宦官魏忠贤。由此,偌大一个明王朝,竟握在了一个妇人和一个阉人之手。虽然朱由校皇帝没干几年(朱由校15岁即位,在位7年,23岁因落水服用仙药而死},但就是天启这七年,辽东边防不力给了努尔哈赤以强大的机会。尤其是辽东守将熊廷弼被阉党所害,以及东林党和阉党之争,别说中兴大明了,简直就是伤口上补刀。

魏忠贤和客氏胡作非为,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皆生杀的如同他们就是皇帝一般。而朱由校这个被皇位耽误的木匠,对魏忠贤和客氏的胡作非为却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就是朱由校快死的时候,弥留之际还拉着弟弟崇祯的手劝弟弟重用魏忠贤呢。由此可见,朱由校留给了崇祯怎样一个烂摊子。所以,后来崇祯即位后尽管兢兢业业,但依然无力回天,无法挽救大明了。

被皇位耽误的木匠:15岁即位,当了7年皇帝,23岁驾崩

崇祯即位后,尽管杀了魏忠贤一干人等。但明朝的气数也最终走到了尽头,明朝自太祖朱元璋起兵建立到崇祯亡国,历276年。说是明朝亡在了崇祯手中,而实则弄坏大明的是明神宗万历和明熹宗朱由校。若是万历勤政些,明熹宗能有朱元璋的十分之一,到崇祯即位都不至于那么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