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案例分析:基層出現年輕幹部逃離鄉鎮的趨勢,怎麼辦?

遴選案例分析:基層出現年輕幹部逃離鄉鎮的趨勢,怎麼辦?

[公選王遴選網導語]在一些地方調研時發現,基層出現年輕幹部逃離鄉鎮的趨勢,面臨流失、斷層之憂。一些年輕幹部不願留在基層、紮根基層,一心謀劃著通過考試或借調,甚至辭職離開鄉鎮。2019遴選公務員案例分析題:基層出現年輕幹部逃離鄉鎮的趨勢,怎麼辦?

公選王遴選網材料

材料1.“老百姓覺得我就是個耍嘴皮子的騙子。”35歲的李曉明是中部某省一街道辦事處的包村幹部,所包村子多年來信訪矛盾突出,有些老上訪戶反映的問題連鄉鎮甚至縣市政府也無法解決。包村6年裡,他只能小心翼翼,儘量安撫,“歷史遺留問題絕不能在自己手裡點爆,否則就要因為工作不力挨處分”。

李曉明的煩惱並非個例。鄉鎮工作繁重瑣碎,許多鄉鎮幹部事務繁多,但缺乏事業成就感。“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擺個桌子就是辦公室,加個床就是臥室”“24小時待命”“白加黑5+2”“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證”……這些廣泛流傳在基層幹部中的調侃段子,折射出基層幹部工作生活壓力的真實狀態。

“上面千根線,底下一根針。”35歲的鄉鎮武裝部長郝登峰曾統計,縣級部局共約150個,而鄉鎮機關職數50人,副科和正科滿編11人,除了書記、鄉鎮長和紀檢專職書記這3個人,縣裡150個部局的對接任務要分解到8個副職頭上,平均每個副職要對接18.8個縣級部門。還要經常參加秸稈禁燒、信訪維穩、拆遷安置、安全生產巡查等各種臨時任務,疲於奔命應付,“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豪情壯志日漸被消磨掉。

遴選案例分析:基層出現年輕幹部逃離鄉鎮的趨勢,怎麼辦?

公選王遴選網問題

問題1、根據材料,分析年輕幹部不願留在基層、紮根基層的原因。

問題2、如何解決基層幹部流失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