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吉思汗在印度河流域征戰的時候,與之結盟的西夏為何敢撕毀協議?

用戶9426810751248


西夏的背信棄義並不是一次,而是多次,他們撕毀協議根本不需要什麼敢不敢,而是習慣性這麼做,這也直接導致了成吉思汗遷怒於西夏,誓要將其徹底剷除的主要原因。

當西夏崛起的時候,蒙古草原還處於不統一和被金人屠戮的狀態,金國曾聯絡西夏一起徵宋滅遼,後來也曾一起對蒙古進行“減丁”政策,也就是殺掉成年男子,任意搶奪財物、牛羊,俘虜女人和孩童做奴隸。西夏在這方面一點也不遜色金國人,理論上來說,西夏與蒙古有世仇關係。

但西夏很快就撕毀盟約率先被判了金國,西夏與金國翻臉後,出現過數次摩擦,但是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

等到蒙古人崛起後,成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在剿滅並統一蒙古各部之後,刀鋒直指金國,要為俺巴孩汗和被“減丁”之時殺死的蒙古人報仇,並且發誓奪回俺巴孩汗的金刀。

成吉思汗在戰略方面選擇了連宋滅金以及聯合西夏滅金的戰略,一方面對南宋修好,一方面與西夏議和,雖然南宋和西夏在口頭上進行了承諾,實則根本就沒有付出行動。

在成吉思汗兩度征討金國後,開始西征花剌子模和乃蠻部殘餘勢力,討伐金國的大任全權交於太師國王木華黎,木華黎三番五次要求西夏聯合作戰,可是西夏反覆出爾反爾,不但沒有幫助木華黎,反而對其後援進行打擊。這使得木華黎悲憤交集,一病不起,僅半年時間,木華黎便去世。

噩耗傳到成吉思汗耳中,成吉思汗無比傷心,失去了木華黎等同於失去一條手臂,憤怒的成吉思汗要求蒙古勇士不惜任何代價將這個多次背信棄義的西夏剷平,蒙古人曾先後六度討伐西夏,終於在1227年8月,將其覆滅。直到成吉思汗臨死的一刻都沒有忘記告訴子孫一定要將那些逃走的西夏人找到,並且殺掉他們。

西夏這個由党項人李元昊建立的這個帝國,一直亂象橫生,除了喜歡出爾反爾之外,曾發生過多次弒君、內亂之事,那些後世子孫沒有一個人繼承李元昊的膽識和氣魄,卻繼承了李元昊的狡詐。西夏,該滅,一點都不值得可惜!


大獅


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酣睡?

然而,這樣一個道理,直到夏獻宗時,党項人才算看明白。蒙古人東伐金國,西滅西遼,花剌子模,又怎麼可能放過近在咫尺的西夏!

直到這時候,党項人才回過神來,想以一紙合約就能換來蒙古人的承諾,避免滅國的風險,只能是痴人說夢!

原本,夏金同盟一直是兩國最為重要的外交策略,但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後,為了攻滅金國,成吉思汗決心首先打破夏金的同盟關係!

當時的西夏皇帝李安全昏庸,金國皇帝完顏永濟更是無能,當西夏被蒙古大軍所圍時,金國不為所動,由此,兩國間的同盟關係破裂!

為此,這之後的西夏,依附於蒙古,與金國展開了長達十年的戰爭,導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兩國國力大減!

夏獻宗繼位後,才看清楚了西夏的危機所在,他認清蒙古將會滅亡西夏,因此決定採取聯金抗蒙的策略!

趁成吉思汗西征時,夏獻宗派使者聯合漠北諸部落抗蒙,以便鞏固西夏北疆。


然而,成吉思汗成功西征歸來後,西夏還是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

其實,蒙古人會滅亡西夏是不言而喻的,那些說西夏毀約才導致亡國的言論也是無稽之談,這只是讓蒙古人有更好的藉口罷了!

真的想要攻打你,又何愁沒有理由,沒有藉口?

而對於西夏而言,夏獻宗的策略其實是西夏最後的救命稻草,如果能夠做到很好的聯金抗蒙,才是西夏存亡的真正機會所在!

而不是以一紙協議,就能消除亡國的危機,歷史上,撕破協議的例子多了去了!


党項人的命運,不能交給一紙協議,對党項人與女真人來說,一直以來,就應該堅持夏金同盟的!

但既然早晚都逃不脫被滅的命運,何不大膽的做最後一搏?

因此,當成吉思汗西征時,是西夏與金國最好的機會,夏獻宗不得不撕毀條約,因為這是西夏人的最後一搏!

成則生,敗則亡!


汶與川


蒙古人會遵守條約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與其坐等蒙古騰出手來,不如先下手為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