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明教教主是张无忌,为何最后朱元璋登上帝位?

舒梦阳


因为张无忌和赵敏退隐山林了,而继位教主杨逍过几年也因为各种事情卸任了所以朱元璋就捡了个大便宜。

张无忌此人一开始接任明教教主之职并不是个人所愿。而是因为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出了点力,赶走了他们。再加上自己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学到了明教绝学乾坤大挪移。满足了当教主的必要条件,所以被众人拱上了教主的位置,这也预示着这个教主位置并不会做的太久。

再来谈论下杨逍这个人,都知道其与峨眉派女弟子纪晓芙有一名女儿,名叫杨不悔。好死不死杨不悔最后却嫁给了自己昔日的情敌也就是武当七侠之一的殷梨亭。

这段老少恋实在是让杨逍伤透了心,在加上作为逍遥二仙之一,本来性格就是洒脱的。所以后来接任教主之位后必然也是做不久的。当然了可能也有朱元璋在背后搞鬼因素,厌倦了斗争吧。还不如回家含饴弄孙。

但从性格方面来看前两任教主都不适合当皇帝的,无论是张无忌,还是杨左使。除了这些想做皇帝必然是要有战功的,要服众才行,这点明显朱元璋占了很大优势。

《倚天屠龙记》说白了就是讲了一段多角恋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恋爱小说并不为过。当中男主张无忌一直都在处理和女人间的关系,关于打战的事也是寥寥数笔带过。他本人也几乎没有上过战场。明教起义军元帅一直是朱元璋。

种什么因自然就结什么样的果,最终张无忌的威望必然会被削落。而朱元璋则是水涨船高,自然成了众人的主心骨,最后取代张无忌也是必然的结果,无论张无忌是否有退隐的决心。

如果张不退就一定会影响教中团结,会内斗。也许张无忌武功盖世,但是世间最厉害的莫过于人心,最后必然惨淡收场,赵敏也只能改嫁,这可万万不行。尽管我愿意接盘。

说道朱元璋会当上皇帝,这主要还是其努力的结果。但从小说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城府极深的人,所谓无毒不丈夫。在加上会带兵,而且还拿到了张无忌赠送的武穆遗书,最后取得天下建立明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管怎么样,金庸老爷子的小说从来都是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所以最后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其实当皇帝真的没有那么好,张无忌和赵敏两人逍遥天下又未尝不是好事呢?


如花记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部,其中男主角张无忌堪称金庸先生所有武侠小说中最完美的男主角,他武功高强,宅心仁厚,妙手回春,最后一统江湖,成为一代大侠。

但是,为什么张无忌这么出色的人物,没有成为推翻元庭开创大明王朝的第一人呢?其中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小哥详细分析。

第一:遵循历史。

在历史上,是没有张无忌这个人物的,而金庸先生塑造张无忌的原型,其实是参考了元末明初人物韩林儿。

韩林儿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抗元领袖,到了他父亲韩山童时代,依然是各地抗元义军的领军人物,后来韩山童被叛徒出卖牺牲,其下属白莲教教众继承了韩山童的遗志,继续抗元大业。后来刘福通等人攻克了颖川,接韩林儿至毫州,推举为帝,号宋,年号为龙凤。

他们的起义对于叫做红巾军。

随后的几年,由于战事失利,致使朱元璋坐大,最终被朱元璋设计沉江。

所以说,历史上击败元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第二:张无忌无心于民生大计。

纵观全书,张无忌一步步名扬天下都是被逼的,他解光明顶之围,因为自己的义父金毛狮王,外公白眉鹰王都是明教之人,自己的母亲也是明教之人(天鹰教是从明教分裂出来的),他清楚明教所作所为,并不是江湖人口中的“邪魔外道”,他解少林寺之危,是因为他想化解明教和江湖正道之间水火不容的相处境地,他赶赴武当派,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武当五侠张翠山,自己的师公张三丰真人有难,武当派危机,他岂能不去救援?他当明教教主,也是非常无奈的,并且经常萌生出等义父金毛狮王归来,他就遵阳教主遗命,传位给金毛狮王。

张无忌对于蒙古人并不是嫉恶如仇,他疲于江湖奔波,忙于化解各大门派的纠纷,自己是焦头烂额,身心憔悴,这都是被逼的,假如江湖太平,各门派本分安宁,他又怎么会在江湖中厮杀打拼?

张无忌幼年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流落江湖,在混乱的江湖秩序中小心翼翼的艰难的活着,所以他的追求也非常简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找个没有武林纷争,没有尔虞我诈的地方,安安静静的过小康生活。

所以说,张无忌的心性决定了他不会去打天下争天下,最后,他传明教掌教之位于杨逍,和赵敏过二人世界去了。


第三:朱元璋势大。

在《倚天屠龙记》三联版中,金庸先生最后对杨逍的评价是“年老德薄”,而对朱元璋的描写了“羽翼已丰”。只不过再后面的新修版中,删除了这些情节。

根据《大明英烈传》(单田芳老先生经典评书之一)记载,朱元璋称帝之后,苏州王张士诚,南汉王陈友谅不服,朱元璋亲自出征,这期间他得到胡大海,刘伯温,常遇春,周颠,铁冠道人等很多江湖人士的帮助,最终扫平反贼,统一了江南七省。《大明英烈传》虽然是野史,但是周颠,铁冠道人却都是明教五散人成员,常遇春也是明教之人。可见朱元璋长期在底层率领大家进行抗元大业,深得民心。

而五散人本来就不服杨逍,这些人生性乖张,张无忌离去传位于杨逍,时间一久明教内乱又生,所以才有了杨逍“年老德薄”,说白了就是没人服他,而朱元璋奋战在抗元第一线,不管是战绩还是拉拢人心都做的非常好,风头完全盖过了杨逍,最终“羽翼已丰”,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就是张无忌回来明教,再想指挥他,估计都很难了。

点评:在张无忌登场的时候,虽然金庸先生为他安排了悲惨的生世,这符合先生武侠作品的一贯思路,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张无忌得奇遇,遇贵人,一帆风顺的来到世人面前,走上武林领袖的位置,而张无忌最后携挚爱赵敏归隐,这也算是金庸先生为张无忌安排的最好归宿了。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金庸小说最大的魅力就是拥有极为宏大的时代背景,有的人是真实,有的则是虚构,翻开史书却又对得上号。

倚天屠龙记书中的主角张无忌,一生几经磨练,最终成为了明教教主。细心的你们都会发现,他的手下有很多历史上的名人,比如常遇春、徐达,再比如朱元璋也是他手下一名分舵舵主。既然朱元璋是张无忌的手下,那么为什么后来他做了皇帝,张无忌去哪了呢?


根据《倚天屠龙记》的线索和逻辑,明朝来自明教,所以如何把最高权力从虚构的主角张无忌过渡到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同志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情节。

我们从倚天屠龙记的连载版,三联版,新修版三个版本中发现,金庸先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让张无忌主动卸任明教教主之位,以此来为后期朱元璋取代明教上位、回归历史铺路。


连载版

最后周芷若削发为尼,不问世事,自此一盏青灯,长伴古佛。而她的峨眉掌门之位传给了张无忌,而张无忌把明教教主之位传给了杨逍。

小说原文∶张三丰瞧著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优阿曰认为,这个结局中,张三丰的这句话最具时代沧桑感。


三联版

朱元璋设下阴毒陷阱,隐瞒张无忌到达漳州之事,并在迷晕张无忌后,设计成功离间张无忌与徐达、常遇春的关系,令张无忌彻底心灰意冷,主动辞去了明教教主的职位。自此张无忌对江湖生涯再无半分留恋,决心与赵敏退隐江湖。


新修版

朱元璋挟着反元大胜之威,以赵敏是蒙古郡主为名逼宫,逼得张无忌主动卸去明教教主之位。加上明教不准为官的教规及张无忌本身不慕权力,不喜名利,最终导致明教上层的权利转换。

其实除了以上金庸书中所设计情节外,很多读者发现有一位历史人物韩林儿的生平与书中张无忌有些许相似,很多人也把他当做了张无忌的原型。


这个人物是白莲教起义军的小明王,既没有绝顶武功,身边更无高手环绕。在政治军事上也没有影响力,战乱之后,教众各奔东西,或各自有所归属,也已丧失了宗教上的凝聚力。最终韩林儿船翻沉入江中而死,被朱元璋取代。

至于历史上赵敏的原型,下场也极为凄惨,成为了朱元璋儿媳,失去自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那小小的后院,最终随秦王陪葬,一个被迫为政治牺牲的绝代红颜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优阿曰


倚天里面其实有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里多有演绎,那就是赵敏郡主,据说历史上真有一个蒙古郡主给朱元璋做了儿媳妇。而在以前有个电视剧,叫乞丐皇帝朱元璋,里面有个明霞郡主,差点给朱元璋做了媳妇。

也就是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就算真的娶一个蒙古郡主当妃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反而可以彰显他的宽厚,安抚前朝人心。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打败了前朝,就娶前朝的女人当老婆,唐太宗宋太祖啥的都这么干过。所以拿赵敏和张无忌相好,就不让张无忌做皇帝,这个说法是立不住脚的。

那什么原因让张无忌把皇帝之位拱手相让呢,我觉得是作者为了照顾历史真实,故意塑造了张无忌一个十分反常的性格,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情节。

张无忌母亲殷素素本身是个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女人,而父亲张翠山聪明智慧刚正不阿,两个人的个性都很硬,但是呢,他俩结合以后生出的孩子张无忌却出奇的软。柔软的张无忌自打回到中原,就屡遭磨难,被人打成重伤,爹娘被逼死,后来为了治病跟常遇春来到医仙胡青牛那,也是备受折磨。后来他流落江湖,险些成为别人口粮,又遭到何太冲、朱长龄等武林民宿的欺骗陷害。这样的磨难经历多了,如果侥幸不死,那这个人很容易变得偏执凶狠,敏感多疑。但是张无忌天生柔软,依旧白莲花一个。现实生活里一个人遭遇这么多磨难,也可能变得看起来十分软弱,但是一旦翻了身,绝对会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但是张无忌不一样,他是真的软,后来他武功天下无敌,做了明教教主,依旧温柔如故,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想想看,如果作者不这么塑造张无忌,而是让他在经历磨难以后变得凶狠霸道,那下面的戏就不好编了,朱元璋那样的如果遇到一个凶狠霸道的张无忌,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在倚天的故事里,朱元璋在明教也就是一个小中层,仅仅是一个坛主,上面高于他的人不下几十个,但并不是说明教里地位低就不能当皇帝了。因为后来朱元璋的心思早就不在明教上了,他放眼的是整个天下。

朱元璋在倚天里面,其实也有重点描写,当时写他跟徐达常遇春一起逃命,为了摆脱追捕,他就杀死普通人顶替,心机手段绝对一流,张无忌看了很不喜欢,这也违背明教教规。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争夺天下。这里也看得出来,朱元璋其实并不把明教教规放在眼里,他开始加入明教只不过为了自己有口饭吃可以活下去,后来随着地位提升,他自己在前线领兵打仗,手底下人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就逐渐膨胀起来。而那些明教所谓高层呢,彭莹玉和说不得两个和尚到还有放眼天下苍生的胸襟,但他俩是出家人,其他人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一个教主位子罢了。他们跟朱元璋比,的确差了一个档次。

张无忌倒是教主,但他眼里最重要的是义父谢逊,其次是赵敏周芷若几个女人,他调控的也不过就是明教几个高层,从来没有实际领导义军,掌控军权。这样的实际状况,就算朱元璋不害他,也当不了皇帝啊。

最后张无忌带着赵敏隐居去了,朱元璋当了皇帝,开始大肆屠杀明教教徒,因为他自己经历过,太知道明教造反的本事了。单单就这一条,假若是张无忌当了皇帝,他就做不到。像张无忌这样的性格,自己过过小日子挺好。



一览众河小


《倚天屠龙记》只是金庸基于元末明初背景的一部武侠小说,与真实的历史肯定是有很大出入的。

在历史上,明教或白莲教领导的红巾军确实在反元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张无忌本就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历史并没有其人其事。有的说,张无忌的原型是“小明王”韩林儿,其实也不是很符合。

在历史上,朱元璋原属北方红巾军一部,为郭子兴部下。子兴卒,刘福通迎立韩林儿,国号宋。命子兴之子为都元帅,张天佑、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此时,朱元璋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实力,名义上尊韩林儿为主,暗地里谋求独立自主。

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毫,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
——《明史•本纪•太祖》

其后,朱元璋先是解救了被张士诚围困的韩林儿,后来又派部将廖永忠在迎接韩林儿来应天之时沉船弄死了韩林儿(这虽然没有定论,但从结果来看,可以认为是朱元璋活学活用了项羽弄死义帝的故技)。韩林儿死后,朱元璋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平定了中原,同时派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并于1368年正月初四在应天登基为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退位归隐、朱元璋登上帝位的结局,与张无忌及明教众高层和朱元璋及军中势力的设定有自相矛盾之处,转折比较生硬、牵强。但是,由于《倚天屠龙记》不是穿越小说,最终只能回归历史,这个结局不必过于较真。

首先,在小说设定中,张无忌在明教和江湖中有强大的实力,朱元璋仅仅依靠权谋和军事力量想要取而代之,几乎不可能。这是一个有强大功夫的世界,没有什么功夫傍身的朱元璋,很难坐上并坐稳皇帝的位置。只有自身功力强大的高手并得到众多高手拥护的明教领袖才有可能坐上皇帝宝座。在功夫的世界,不是功夫高手难以服众,也很难保命。

其次,在小说设定中,张无忌并不是没有权谋之术和领导才能。从小说中线索来分析,张无忌把四分五裂的明教统一起来,进入大都解救六大门派,破坏了元朝的图谋,并部署领导了抗元起义,这些无不体现他的领导能力和号召能力。

第三,在小说设定中,明教是一个教义明晰、教民众多且极有向心力的功夫、宗教和政治团体。即使张无忌退位归隐,也轮不到地位较低、功力弱小的朱元璋上位。在这样的设定和背景下,只有明教教主,才有可能当上皇帝。

第四,在小说设定中,张无忌退位归隐的安排不合理。即使张无忌有这种想法,出身于元朝宗室的赵敏、老于教内斗争的杨逍等明教高层以及武当派的张三丰等人肯定不会同意和支持张无忌的决定。说到底,当教主和皇帝,与张无忌的追求并没有什么矛盾。


花开时节思春秋


千万不要说,因为朱元璋创立了明朝,所以金庸老爷子就妥协了。这样讲太没意思了。我们要回到小说的具体语境里,去了解才行。

阳顶天成为明教教主以后,在他面前,我们不妨看下他的遗书;

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练成乾坤大挪移神功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

也就是说,阳顶天的任务是:

1. 炼成乾坤大挪移。

2. 寻找失落的圣火令;

3. 保证中土明教独立于波斯明教。

阳顶天之后,杨逍暂代明教教主,杨逍虽然没有看到阳顶天遗言,但做的事却差不多。比如阳顶天出了一本学术作品:

《明教流传中土记》

这本作品详细考证了明教在中土生根发芽的情况,以及是如何独立的。

可以看到,明教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组织,他们对当皇帝并不在意,更多在乎的是,中土明教和波斯明教之间的名分问题。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为了皇位打架死的人,比起为了宗教立场打架死人的数量简直少多了。

当然,随着张无忌练成乾坤大挪移,波斯明教教主原本是张无忌的丫鬟,又是张无忌的老相好,基本上阳顶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然后我们再看明教:张无忌肯定是懒得管造反当皇帝的事情的;杨逍这个人,我们不是说他能力有亏,但他的性子原本孤傲,也不愿意当皇帝。

剩下这个皇帝爱谁当谁当。

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说,金庸老爷子只要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怎么说都是可以的。于是朱元璋就成了皇帝。


酒骑风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的小说,跟真实的历史必然会有些出入,明朝教主张无忌的原型就是小明王韩林儿,其仅仅是一个傀儡,朱元璋只不过是打其名号进行起义收服人心,类似于项羽手中的楚怀王,小明王最后在沉船事件中死去了。



小明王韩林儿

元朝末期,民不聊生,百姓们为博取一线生机,分分揭竿而起,韩山童则属于最早的起义军,韩山童曾以白莲教起义,韩山童死后,其儿子韩林儿继承其父亲衣钵,号称小明王。后来在亳州登基称帝建国。


天下共主

由于小明王登基建国,被封为天下起义军共主,其中朱元璋也是如此。小明王虽然建国,但是却只有一个名称,而没有自己的实力,所以众起义军奉其为共主,但是并不信服他,只是说借他的名号一用而已。

朱元璋勇救韩林儿

面对元朝的疯狂反扑,北方起义军损失惨重,就连小明王韩林儿也被困在沂蒙山,危在旦夕。小明王此时被杀被擒只是早晚的事,而这时一位护卫对其说,与其等死还不如突出去一部分人出去寻援,这时只有朱元璋离其最近。小明王心里也犯嘀咕,朱元璋虽奉自己为王,但是却一面之缘也都没有,更没有给过其一点滴水之恩,朱元璋能来救自己吗?但是也实在没有办法,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派人前去求救。



朱元璋也真是给力,朱元璋此时正摩拳擦掌,炒操练兵将准备跟陈友谅进行大决战呢,而一听到小明王求救的声音,便立刻力排众议,带兵前去救援,也幸亏赶趟,一句“末将救驾来迟”使小明王痛哭流涕。

小明王之死

天下渐乎安定,朱元璋逐渐掌握了大局,于是朱元璋派廖永忠迎韩林儿,但是在归来的途中,廖永忠和韩林儿因为船沉了,一起坠江而亡了。所以很多人说这是朱元璋蓄意而为,自己准备登机当皇帝了,而自己名为小明王之臣,所以小明王成为了阻碍,便暗地里将其杀害了。



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将朱元璋刻画的十分阴险,而将明教教主张无忌也就是小明王韩林儿刻画的有勇有谋是一个快意恩仇的狭义人士。但是真实的历史韩林儿相对于朱元璋则显得稚嫩很多,并且韩林了也没有那么大的才能,最后朱元璋当皇帝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天下是其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倚天屠龙记本身是一部武侠小说,是金庸先生在中期创作的一部小说。

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教主张无忌,他的成长本身带有一定的戏剧性,非常的机缘巧合下才成为明教教主的。无论是他学习九阳神功,还是乾坤大挪移等这一些非常惊世骇俗,都是在一些阴错阳差的情况下而习得的。

张无忌在幼年的时候丧母丧父,给张三丰抚养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坎坷和崎岖,父母悲痛离开时候他又中了玄冥二老的幽冥掌,在师祖及各位叔父的精心呵护下才能够长大,并且在悲痛绝望中习得了九阳神功,从此揭开了它辉煌的历史。

张无忌本身是一个性子极好的人,逆来顺受,而且性格比较淳厚,缺少作为君王的各种品质。而朱元璋就不同了,作为明教的一个堂主,但是他看问题却非常的透彻,而且非常的有野心,逐步的帮助张无忌统一了明教。

根据书中的情节,综合推测金庸先生的一些思想,无论如何,即使是身为明教教主的张无忌,也不会成为帝王的。

他走后自然而然的朱元璋在几位好兄弟的帮助下,取得了大明的江山。


北方的花匠


这种事在古代其实挺普遍的吧。


领头启示的人未必是能笑到最后的人,别说张无忌这个明教教主,就是很多明明已经收获胜利果实的人,也未必能够笑到最后。


东汉刘演起兵反抗王莽,最后刘演被更始皇帝刘玄杀害,刘玄驾在长安登基坐殿,但是他依旧不是笑道最后的胜利者,最后胜利者是那个带着不到十个人跑到河北的刘秀。

同样秦朝末年,首举义旗起兵反抗大秦的陈胜吴广,依旧没能笑到最后,最后争夺天下的是,刘邦和项羽,而获得胜利的是看似更加柔弱些刘邦。


历史上很多事情很有趣,并不是开始首倡的人,就能够最后坐上那把椅子。


张无忌明显不具备,成为皇帝的资质。这点金庸在三联版的倚天后记中说的很清楚:


张无忌一生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甚至根本忘了)别人的缺点,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对别人宽恕,其实往往是要有一种利益交换的条件。像张无忌这种无条件宽恕别人,对别人好其实是很容易就掉进别人设计好的坑里,往往会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金庸说,一个成熟政治人物,必须具备三个特点。第一是能忍。第二。要有当机立断,决断明快。第三。极强的权力欲。


而这三个条件,张无忌半个也没有。即使他是明教教主,依旧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兵,整个明教其实是杨逍殷天正等人帮他管理,在武侠小说这个浪漫的氛围内,这没问题,张无忌负责耍帅没事儿扣扣女孩的脚丫子就可以活的很好,但是想凭着这样的能力就去争夺天下,大约张无忌已经死了八回了。

据说张无忌是有些原型的,他身上有小明王韩林儿的影子。


小明王算是朱元璋的直接上级,可以类比张无忌,但是小明王的下场也挺惨的,朱元璋派自己手下廖永忠迎接韩林儿到应天府,走到半路上韩林儿的船就翻了,韩林儿直接淹死。


廖永忠并没有因此被朱元璋责难,后来还升了官。


朱元璋对权力的追求是很疯狂的,或许是由于他小时候吃过苦,不会轻易舍弃握在手中的每一块馒头那时候一个馒头就能让他活命,后来权力成了他的保命符,所以只要拥有绝不放手。


张无忌在这方面和朱元璋比就是个菜鸟,虽然在明教他比朱元璋地位高,但是对权力的攫取上,他照着朱元璋差了十万八千里。


照金庸的说法,张无忌是个侠客,不是政客。


侠士是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代价而去追求正义。


但是侠客永远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开国之君,因为像朱元璋这样的人,显然要更多的有更多的考虑和顾虑,不能像张无忌那样肆意。


从另外角度看,张无忌也成不了朱元璋那样的开拓性的君主,即使勉强把他驾到那个位置上,大约张无忌也会像韩林儿或者刘玄一样,活的憋屈,死的不明不白。


所以浪荡在江湖之上和那些漂亮的赵姑娘周姑娘饮酒唱歌,大约张无忌会更快乐一些吧。

金庸在2003年修订版的后记给张无忌和朱元璋的帝位之争下的结论是:


他决不会去和朱元璋争做皇帝。


=======================




薛白袍


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

我个人认为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做教主,那明教就不可能得天下。

朱元璋有的是野心,在围攻光明顶事件后,朱元璋的做法一定是报复。结果就是明教就依然是魔教。光复大业就轮不到明教了。张无忌的性格因为是受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所以一定程度上,有张三丰和张翠山的形象在引导,他做教主一定是把明教往好的地方带领,毕竟明教各成员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


张无忌一生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别人的缺点。所以才能和中原各门派交好,而最终夺天下也没人推翻。除了顽固的灭绝。朱元璋就不具备这个“宽恕”。那自然就得不了民心,如果按照倚天的布局,朱元璋当了教主,夺了天下,必定要被中原门派造反,他不会武功,张无忌不在,他总有一天会下台,明朝就不存在了。但正因为张无忌在退位前就埋好了人际关系,所以他做皇帝才安安稳稳。

讲明教整体素质,绝对是张无忌做教主好。讲明教气数前途的话,也绝对是张无忌好。如果朱元璋是领袖,那么就依然是魔教,与各名派互相厮杀。后期的话,张无忌一走,他隐然是领袖了,杨逍已老,但他得位后把开国元老杀了干净,还灭了明教。 但这是针对倚天这个环境,如果从历史角度看,朱元璋的确比张无忌更适合做领袖。@北北在线 为你独家报道@头条号@头条中国@湖北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