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批評朱自清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比喻很多,未見出色”,你怎麼看?

金瓶紅樓一家談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查看原文,原文中余光中先生是如何評價朱自清的。我們才能真正瞭解這是文人相輕還是真正的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是公認的現代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美文,膾炙人口,一直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名篇,中學時代就讓圈粉無數。可是美學大師余光中先生在三十年前卻不以為然,不僅對《荷塘月色》多家否定,尤其是文章中幾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妙喻更是大家否定,此文後來轉發於《名作欣賞》雜誌,引起激烈爭鳴。

《名作欣賞》“名作求疵”欄中曾經引起激烈討論的余光中關於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評論的文章,余光中的批評是:“美人出浴”的意境尤其糟,簡直令人聯想到月份牌、廣告畫之類的俗豔場面;至於說白蓮又像明珠,又像星,又像出浴的美人,則不但一物三喻,形象太雜,焦點不準,而且三種形象都太俗濫,得來似太輕易。用喻草率,又不能發揮主題的含意,這樣的譬喻只是一種裝飾而已。

“余光中出生於民國,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是時代使然,思想相對保守。總覺得“格調不健康”這個我是不贊同的。因為文藝藝術本來不分家,真正的美文是可以有一些想象的比喻的,這裡我不同意余光中說朱自清先生形象俗濫草率的評論。雖然余光中也曾寫出《鄉愁》這樣的經典,但是文無第一,朱自清先生也是一樣,雖然朱自清是北大預科的高材生,北大哲學系提前畢業,年紀輕輕在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當主任,兩位前輩的文學修養都無可厚非,但是文無第一,人無完人,像《荷塘月色》這樣的名作,有瑕疵也正常。

比如,原作中有一段關於荷花的經典描寫:“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個人認為如從修辭角度講,前面兩個“有”的排比,後面應該只有兩個“如”的比喻才相稱,可是原作不僅後面有三個“如”,而且第一個是“正如”,接著是“又如”,再後面還是“又如”,但從寫作結構講,最起碼也應該換成“還如”才顯得語言有變化吧?

所以正如殘缺的維納斯,文學有時候的瑕疵,才成就了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精神,但是也不要一味頂禮膜拜,將名家名作說得天花亂墜,要知道,有時候即使“美人出浴”,若是出的不是時候和地點,也是不美的!







柏拉圖有個理想國


我認為儘管“朱”“餘”均為文學大師,但就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運用,餘更技高一籌。我是比較支持餘的“朱文的比喻雖多,卻未見如何出色。”這一評論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不妨舉例來看看。

1.朱之比喻大都直接淺白,缺乏新意,給人一種平淡無奇,略顯平庸之感。而餘在用比喻時更為含蓄,新穎,更富有想象力。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11句用了14個比喻。比如,將“荷葉”比喻為“亭亭的舞女的裙”;將“白花”比喻為“明珠”、“星星”和“剛出浴的美人”;將“月光”比喻為“流水”;將“青霧”比喻成“牛乳”和“籠著輕紗的夢”;將灌木落下的“黑影”比喻為“鬼一般”……這些明喻用得毫無新意,朱所想到的“喻體”跟普通人想到的也差不多,甚至不乏像小學生一樣將“臉蛋”比喻為“蘋果”一般的例子。

朱在文中較為出色的比喻,一個是將“縷縷清香”比喻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另一個是將“燈光”比喻為“渴睡人的眼”。但無論明喻暗喻,與余光中的相比,仍遜色不少。



餘的《鄉愁》共88字,用了4個暗喻:將鄉愁依次比喻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結合前頭的量詞和疊詞搭配,令人拍案叫絕,這確實是常人難以想到的!

2.朱餘都追求樸素的文風,但朱之文讀起來有一種陰鬱之感,這或許與創作背景有關。而余文讀來思路清晰,語氣堅定,令人眼明氣暢。

無論是《鄉愁》,還是《白玉苦瓜》,餘的表意果斷,立場堅定,陽氣十足。哪怕是在《等你,在雨中》這樣委婉的詩中,仍不乏新奇和想象力: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


當然,人各有所長,朱以散文見長,餘以詩歌見長。一位散文家去跟一位詩人比想象力,或許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單論比喻,我認為余光中的水平更高。

(以上僅為個人不成熟的見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


鄉村解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提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的腦海裡立刻閃現出這“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優美畫面。這麼優雅的比喻,是真正的經典傳世之作啊!怎麼能說“比喻很多,未見出色”呢?

我不知道余光中先生是在一種什麼場合下說的這句話的?但是透過他的這句話,我彷彿聞到了一股濃濃的“幾十年山西老陳醋”,剛開壇時的那種味道!同時,還伴隨著一種深深的妒意:怎麼我就寫不出這麼優美的文字呢?


臨時客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盡人皆知,余光中批評其關於荷的比喻,未見高明有流俗之意,真的如此嗎?


誠然按余光中所言,朱文中說白蓮像明珠像星,又像出浴美人,一物三喻雜而不準,過於濫俗,用今人評判的確不夠出彩。

比起余光中寫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想象力和肺活量,無疑顯得小家子畏手畏腳。

論起將荷葉比作"亭亭舞女的裙”"明珠"比起老先生的代表作《鄉愁》的暗喻,將鄉愁化作明月,郵票,一灣淺淺的海峽等語句,不知差了幾個等級,可詩的語言自應勝過散文的。

文學批評本無貶意,余光中作為詩人,文字必求精煉有神,如同模特兒,穿衣自然專業,文采飛揚妙不可言。

然而好文筆如華服,精妙的比喻若配飾,總能錦上添花讓人出彩,但文章以意勝形,朱白清的散文縱文筆樸素清淡,如天生麗質者粗布荊釵,不掩其麗質,質樸而親切。

當年上學讀《荷塘月色》,印象最深不過平淡一句:熱鬧的是他們,不是我"。作者其時的憂慮,落寞,惆悵之情盡躍紙上,後來聽到流行歌詞中"人多時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又覺同味也。



《荷塘月色》文字應不算最佳,朱自清最動人的《背影》,幾無比喻,亦是如此。而文字最流暢的《匆匆》,排比的隱喻暗喻化無形為有形有趣,反倒是他最好的經典之句:

"太陽他有腳啊,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至於說"舞女的裙"一類的意象,對今人只有負面的想象,其非腦中只有天上人間?道"美人出浴"更豔俗,難道《大浴女》只有情色?

只是當年的語境不同,並非濫俗。朱自清寫文那時,舞女還是仙子,小姐為閣樓千金,公主乃皇家豪門,……而今已然染濁,不僅俗且汙,眾皆避之了。


元元的天下


我是一名普通科技人員,沒讀正歸小學,初高中的語文課都是講怎樣寫批判文章,所以沒有丁點文學基礎。今天看到本欄目裡對朱自清巜荷塘月色》和余光中巜鄉愁》的討論,引起了我的好奇。討論使我知道了他們都是文學巨匠,且朱自清著有巜荷塘月色》。我出身水鄉,小時採蓮挖藕,用荷葉作傘遮雨,騎在牛背上在荷塘戲水玩耍,我愛荷花。兩年前,受朋友影響,開始學習寫詩,說是充實一下退休生活。我的第一首習作寫的就是巜荷塘》。其實,我根本就不懂我寫的是什麼體栽,更談不上寫作技巧,只是我經歷的一種回憶。我想借貴欄目一角,現醜我的習作。請渚位指教。當然,如果您願意當我老師的話,我是拜師在先了。

荷塘

家門前,有一塘。荷生其中,柳長其旁,不時有幾條魚兒水中游淌。人稱荷塘。塘形成於建築取土,正正方方。本是一干坑,但經注水種蓮,殖蝦養魴,使它生機昂揚。我每天路經河塘,總是駐足觀賞。我愛它的春天,初生荷葉浮出水面,好似嬰兒的的臉龐。不時一隻青蛙跳上,搖搖晃晃。我愛它的夏天,潔白粉紅的荷花含苞欲放,形如一顆顆愛心,吸引蜻蜓點落其上。我更愛它的秋天,因為葉花蓬藕滿塘。此時,葉似玉盤,花開吐香,蓬著生花瓣中央。泥下的藕雖看不見,卻默默地也已伸長。堅硬的荷梗撐著荷葉,如笠如傘,為浮萍魚兒遮擋烈日陽光。一陣秋風,水起波浪,荷葉蓮蓬起伏蕩洋。岸邊的垂柳,伴隨荷葉隨風起舞,壯觀,悠揚。一場秋雨,傾盆而下,雨灑在荷葉上,如一顆顆銀珠滾蕩。葉下避雨的小鳥,如隱窩藏巢,安然無恙。一隻小船串行葉蓬間,撐杆的是一位採蓮姑娘。站立船頭,姑娘深吻荷花,採摘蓮蓬,突顯群芳。微笑得似天仙,美麗大方。我被這景這色淘醉。似乎秋色這裡獨好,似乎只有此地秋高氣爽。我也愛它的冬天,雖嚴寒折磨得遍體鱗傷,殘荷仍直立於塘。埋入泥下的藕支,積蓄著生命的力量。待來年,生根,發芽,更加茁壯.......


勳甲


這個問題我要花大篇幅來講解一下,朱餘兩位大師,皆已故去,往事已矣,我們也不便再評議他人。但是問題既然問到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清晰的講解一下。余光中對於荷塘月色的指責,我很早很早就聽說過,並且當時在我們圈子裡以及在學校引起了很大的風波和爭論。兩者都有一定的支持者和擁護者,首先點明一下我的態度,我站在餘先生這邊。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裡就是號稱荷塘月色中最精彩的一段,也是其中運用比喻和其他手法比較多的一段。其中剛出浴的美人,這種比喻確實有一些露骨,然而清者自清,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倒無妨,如果因這個比喻而想到其他的香豔,那是你自己思想的問題了。把花比作美人的手法,很多時候都是反著用的,自古都說美人如花。花如美人者,除了美和白之外,彷彿二者其實沒有很多人聯繫在一起的地方。這個比喻其實我很早就覺得有些牽強,其實如果真的非要用這樣的話,你可以說如出浴美人的肌膚,其實都比整個美人要好。其實我覺得這一句是朱先生的一大敗筆,反而引來小人的攻訐。而前面的那一句舞女的裙,確實比較形象一點了,但是缺在他沒有能表現出葉子的顏色,好像沒有哪個穿綠色的裙子吧。而那句彷彿樓上飄蕩的歌聲,老師一臉信誓旦旦的告訴我們說那個叫通感,本來是視覺的東西變成了聽覺,老師們都一個勁的開口稱讚說好。我倒是覺得他們人云亦云了。本身這劇就是花裡霧裡讓人繞進去的感覺,讓人摸不清頭腦。所以總的來說,這一段比喻和描寫的張力很不夠,淺描淡寫,其實並不是很好。但是朱先生對於層次和空間的把握確實高,仔細品味一下描寫的順序就能發現。所以余光中先生的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另外插一句,朱先生整片歐式的句子,整體的構造碎片化,以前讀的覺得特別優美,而且我也很長時間模仿過朱先生,但是真正的細細揣摩,你會發現確實有毛病。我個人認為這篇散文出彩的還是前面的一些心理和細節的描寫。譬如那一句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我就覺得特別喜歡,後面的寫景過於造作了。


禰正平噴不過我


又去閱讀了一遍《荷塘月色》,不由想起我在少年時閱讀到它,確實是將《荷塘月色》奉為抒情散文經典之作的,而事實上中國文學界官方,也確實是一直將它奉為抒情散文的經典之作的。又想起了被政府封為大師的餘秋雨那《文化苦旅》裡的散文……

我同意余光中對《荷塘月色》的文本方面的一部分評析——

比如他認為“他的觀察頗為精細,宜於靜態的描述,可是想像不夠充沛,所以寫景之文近於工筆,欠缺開闔吞吐之勢”。我重讀《荷塘月色》後的感覺也是如此,靜態描寫非常精細,但想象力限於一些比較俗套的景物,比如舞女的裙、“碧天裡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等,從今天來看,這樣的比喻並不高明,想象出來的鏡頭都是比較大俗的。確實“欠缺開闔吞吐之勢”,就是缺乏一種大場景的氣勢。

再比如他認為“他的節奏慢,調門平,情緒穩,境界是和風細雨,不是蘇(軾)海韓(愈)潮。”這一點講的也很準確,或者說我是同意余光中的這個分析的,《荷塘月色》全文的總體調子非常平緩,和風細雨的味道非常明顯,絕對不是蘇東坡詩詞那樣的波瀾壯闊的意味。不過,我認為這一點不能說是文章的弱點,只能說是其特色,特色無好壞、無高低,《荷塘月色》的整體場景氛圍就是這種味道,這種意境,還是比較成功的。回想起來,也正是《荷塘月色》這一特色非常成功,才深深吸引少年時的我,因為對於還在寫散文習作的新手來說,要將散文的整體調子、場景氛圍自始至終營造的凝聚、不分散、不破裂,是比較困難的,也是判斷一篇抒情散文好壞的起碼標準之一,這也是我當年認定《荷塘月色》不愧為一篇經典之作的主要理由。

余光中還認為“他的章法有條不紊,堪稱紮實,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順序發展,很少採用逆序和旁敲側擊柳暗花明的手法。”這個分析也沒有問題,我也非常同意,《荷塘月色》全文讀完,就是這個感受,文章篇幅本來就短,即使細細閱讀,也要不了多長時間,“他”出門的一點小感受、看到荷塘裡的荷花荷葉的想法、因境生情,對荷塘周圍的道路樹木的觀感,稍稍發揮一下借古喻今一下,最後“他”走回家門了: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結束,文章可謂平緩展開、順序而下、溫和收尾,確實談不上有什麼旁敲側擊、倒敘插敘的手法,但這個評論,也談不上貶抑,就是這篇散文的特色,還是那句話,特色無好壞、無高低,就看你是否與全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特色的不違和、不冒犯、不衝突,這個特色就是成功的。《荷塘月色》的這個特色也是成功的:一個文人夜晚時分出門散步,寫了一點路上所見所聞,湊成一個小文章,和風細雨、溫和滋潤,猜測作者本就無意寫的太過複雜。

後面余光中還這麼評析道:

“他的句法變化少,有時嫌太俚俗繁瑣,且帶點歐化。

他的譬喻過分明顯,形象的取材過分狹隘,至於感性,則仍停留在農業時代,太軟太舊。

他的創作歲月,無論寫詩或是散文,都很短暫,產量不豐,

試看《荷塘月色》的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個人,揹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這一段無論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無趣。裡面的道理,一般中學生都說得出來,而排比的句法,刻板的節奏,更顯得交待太明,轉折太露,一無可取。刪去這一段,於《荷塘月色》並無損失。朱自清忠厚而拘謹的個性,在為人和教學方面固然是一個優點,但在抒情散文裡,過分落實,卻有礙想像之飛躍,情感之激昂,“放不開”。朱文的譬喻雖多,卻未見如何出色。”(這段余光中的評析文字,來自網絡,是否真實,我無法證實,如果侵犯了什麼權力,給個提示,立刻刪除。)

——用上“平庸無趣”、“一般中學生都能說得出來”這樣的評語,如果對準的是長期以來《荷塘月色》被譽為散文經典之作這個頭銜來說,我認為這個評語不過分,但是,如果把《荷塘月色》評價降低,僅看做為一般的好散文,這個評語就顯得有點刻薄了,但也可以理解,既然前面就評析人家的散文段落中文字太平緩、太順序而下,余光中的評析文字自然就會用的譁眾取寵一些。而認為“交待太明,轉折太露”,我認為都是對的,起碼從《荷塘月色》的幾段文字中,確實看不到什麼深藏的意蘊,至於很多評論家僅僅基於一兩段文字就探討到什麼政治的、人性的各種“深刻”的東西,我覺得解讀過頭了。

後面還有一些余光中對《荷塘月色》中部分文字的評析,尤其不少是如提問所提到的對於其中一些比喻文字、形容文字的評析,我的看法還是這樣,對一個被譽為經典之作來說,這樣的批判性文字,我同意的,但如果將《荷塘月色》降格為一篇普通的好散文來說,這樣的評析就顯得有點摳字眼、不夠厚道了。

也沒有必要,我重讀《荷塘月色》的感受就是,1、這是一篇比較好的抒情散文,當然其中有些比喻和形容文字有點俗,2、如果有哪個中學生能夠寫到這個水準,那可以說是天才了,3、對於少年的我來說,它不愧為經典,因為我肯定寫不出這樣好的抒情散文,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它真的不具有經典水準,整體還算凝聚,但其中的遣詞造句、用詞用語大俗太多,格調和意境不夠高闊、深遠、獨具意味。


久卓子60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頭非常大,學習的人也很多,大家一說起來都紛紛讚不絕口,經過初高中語文老師的講解之後,更能說得頭頭是道,但他的散文果真有那麼好嗎?筆者並不以為然。

筆者對朱自清先生寫景抒情的散文,大多不太喜歡,理由則和餘先生的一樣,“比喻很多,未見出色”。但筆者和余光中先生在具體的比喻句上,又有一些不同的見解,分列如下:

首先,題主所提出的“舞女的裙”、“美人出浴”這幾個比喻出於歷來被認為是《荷塘月色》最經典的三段(即原文的四五六三個自然段)寫景中的第一段。為了描寫荷塘之美,朱自清先生一共用了十四個比喻,這十四個比喻,並不個個都精彩,這也是人所共知的。

許多比喻單獨看起來確實比較平庸,而且朱先生酷愛博喻,動不動就比喻三連:“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空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三個比喻單看也不怎麼新奇,連在一起更不會讓人眼前一亮,筆者不由得想起他另一篇《春》裡的博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既不新奇,也沒有什麼美感。

餘先生對這些比喻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對明喻過多的不滿上。

餘先生認為,一共十四個比喻,竟然有十三個是明喻,明喻太過直白,顯然不如隱喻含蓄。筆者也嫌朱先生無意義的比喻太多,但對餘先生這句話,還是有所保留的。因為明喻和隱喻,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餘先生明喻不如暗喻的見解,顯然出於美國新批評派(主要以理查茲)的觀點,新批評派早已因為自身觀點過於絕對化而消亡,不知道餘先生何以仍然奉此為圭臬——何況他在批評了這幾個明喻之後,又誇獎說,“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這句的比喻用得很好,這就令筆者感到奇怪了,這一句不是明喻嗎?餘先生是否忘記自己剛才說過,明喻不如隱喻高明呢?

其次,餘先生說朱自清先生喜歡用女性意象來比喻。尤其“舞女的裙”和“出浴的美人”這類,只能引起不好的聯想。

筆者對此有另一番解讀。餘先生曾在70年代一篇批評朱自清散文的文章中說,朱自清出門居然不帶老婆一起去,這是很奇怪的。我們暫且承認確實有些奇怪,但許多中年男人壓力過大,一個人出去享受片刻獨處的自由,也似乎沒有什麼可怪。

再看看“舞女的裙”“出浴的美人”,還有後面朱先生心嚮往之的“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這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以及“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之類的語句,再聯繫一下朱先生的另一篇作品《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中的複雜心態,我們是否可以推斷,其實那些所謂的“女性意象”才是朱先生心嚮往之的?

這不能說是一種不高明,只能說每個人的追求不盡相同——何況從屈原開始,美人就是美好事物的象徵,並不庸俗。

總結一下,朱先生在早年,確實很喜歡用一種筆法,那就是寫景的時候,總要用一系列的比喻來強化,有時候還要加上排比,更有時候,還要加上呼告,捶胸頓足,非如此不足以表現他對該景物的強烈喜愛,這自然是唯美主義的濫觴,極盡誇飾之能事,沒有節制,豈不聞過猶不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作家後來自己也認識到了這個缺點,在後期的作品中,開始節制起來,我想餘先生是應該允許作家進步的。


潯陽鹹魚


余光中批評朱自清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比喻很多,未見出色”,“比喻很多”這句評價中肯,但“未見出色”則顯偏頗,有失公允。

讀中學的時候很喜歡朱自清的散文,特別是《荷塘月色》這一篇,不僅熟讀多遍,而且能夠順溜倒背。而其中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文章大量使用疊詞,以及大量比喻句的運用。也是在這篇文章裡,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一種比喻叫博喻。

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寫“月下荷塘”之景,文中是這樣描寫月光下荷葉與荷花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短短一段文字,連用四個比喻句,正如余光中所說“比喻很多”。但是這四個比喻句個個恰到好處,形象生動,很是出色,顯示出朱自清先生細膩的觀察能力和高超的語言文字功力。

這一段文字是對荷塘月色精緻詳細的描寫。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塘荷葉。“亭亭”一詞寫出了荷葉之高於水面,顯得風姿綽約;“舞女的裙”,既有形似又有神似,寬闊圓潤的外形與舞女的裙裙襬相似,荷葉臨風搖曳而又讓人聯想到舞女翩翩起舞的優美舞姿。沒有哪一個比喻能夠比“舞女的裙”更能準確傳遞高出水面臨風搖曳的荷葉的優美姿態了,喻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賦予荷葉動態的美,極為生動,又極為貼切。

綠色的荷葉中間點綴些白色的荷花,月光之下更顯姿態清雅飄逸。如何表達這樣一副美好的精緻呢?朱自清先生繼續使用比喻修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連用三個比喻,從不同角度描寫月光之下荷花的美麗。

“一粒粒明珠”,是寫近處含苞欲放的荷花的玲瓏剔透,形態圓潤,華美高貴;“碧天裡的星星”,是寫在滿塘荷葉襯托和月光的輝映下,遠處荷花的閃爍迷離,朦朧嫋娜;“剛出浴的美人”,是寫荷花的純潔高雅、纖塵不染、出淤泥而不染的神韻氣質。

作者用“一粒粒明珠”“碧天裡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三個喻體同時比喻“白色的荷花”,這種本體有一個,而喻體有多個的比喻修辭手法又稱作“博喻”。這種比喻最大的好處是能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對同一事物進行描寫,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個喻體分別突出蒼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白花在綠葉叢中隱約閃爍,白花純淨高潔的神韻氣質。從色彩、光華、氣質等多方面極寫月光之下白色荷花的形狀與姿態,美麗與氣韻,十分生動形象,能夠喚起讀者詩意的聯想和想象。是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高境界,怎麼能夠說“未見出色”呢?

總之,余光中批評朱自清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比喻很多,未見出色”,明顯偏頗,有失公允。不知道是不是余光中心裡“羨慕嫉妒恨”朱自清先生早生幾年,早早就把這麼生動形象傳神的比喻用在描寫月下荷葉了,讓後輩無法超越,生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無限感慨。這既是文人相輕的一種表現,也是文人相惜的一種長嘆。


美文美生活


一部文學作品會有不同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需強求統一。就像對《紅樓夢》的解讀,魯迅曾經評價說:“《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莎士比亞也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見,不同的人對作品有不同的解讀和看法。

從某種角度講,多種解讀正是這部作品生命力的表現。正是因為有爭議,才顯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寫法等的豐富性。我認為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比喻還是很出色的,朦朧月光下的荷塘,白色的荷花有盛開著的,也有羞澀的打著朵的。我們先看看原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作者的比喻有兩大處,一處是形容荷葉,葉子出水很高,葉子的舒展宛如舞女在起舞時的裙襬,這個比喻極富想象力,舞女旋轉起舞,舞裙飄起來,那麼飄逸灑脫。這個比喻很美很形象可感。另一處是形容荷花的,白色的荷花,零星點綴在葉子間,在朦朧的滿月下,顯得那麼亮眼,如星星,如明珠,也是形象可感的。而剛出浴的美人,清純靚麗,帶著幾分羞澀,是那麼美好純潔,怎麼會感覺到豔俗呢?我想這樣說這樣想也是因為讀者本身的原因吧?至於說一物三喻,我想作者的心情當時很複雜,能夠得到片刻的寧靜,內心是歡愉舒適的,思維是跳躍的,寫作散文時不能總想著我這樣寫是否連貫合邏輯吧,應該是情之所至,信手寫出。作為讀者,讀懂作者理解作者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