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你一定無法想象與“食物殘渣”相伴一生的生活,但或許貝丘遺址的先民們能告訴你是何感受。這個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用後拋棄的貝殼、螺殼為特徵的遺址類型,將“食物殘渣”——貝殼(螺殼)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小到貨幣交換,大到築房鋪路,貝殼(螺殼)都如影隨形。從中讓我們充分見識到了古代“吃貨”的力量。

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顧名思義,貝丘遺址便是以較厚的貝殼(螺殼)堆積為主要特徵的人類生活遺址,這類遺址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有的則延續到青銅時代或更晚,它們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沿岸,在世界各地都有著廣泛的分佈。

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目前雲南發現的貝丘遺址也是為數不少,其中位於雲南省玉溪市興義村的興義遺址算是“箇中翹楚”。

興義遺址是杞麓湖沿岸一處包含大量螺螄殼堆積的貝丘遺址,年代距今約 4000—2000 年。其中發現有房址、墓葬、灰坑、灰堆、道路、溝、護牆等遺蹟,出土了陶、石、骨、青銅器等標本器物。

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與其他貝丘遺址相同,螺殼貫穿了興義遺址先民生活的始終:遺址四處均散落有螺殼;道路均採用灰土及螺螄殼碎末鋪墊;墓中發現有發現 4 枚穿孔海貝,其中一枚海貝背部被磨平,應該作為貨幣使用。此外,遺址中早晚期發現的完整螺螄殼比重也有所不同,說明先民們食用螺螄的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在這件日常小事上他們也懂得“與時俱進”,發揮了無窮智慧,保障自己得享口福。

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興義遺址最為“翹楚”之處,便是它厚達9米的文化層堆積,其中螺螄殼堆積分成55個小地層,並非自然湖泊沉積,而是古人採集回來食用後廢棄的,這可是目前國內已發掘的堆積最厚的貝丘遺址。真是不得不向古代的“吃貨”勢力低頭!

興義小學位於興義村的高地,這片高地幾乎完全是由螺螄殼混雜著土壤形成的,就連附近老房子的土牆上也能發現夾雜著螺螄殼。本地人早已對海量的螺螄殼習以為常。

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可能大家都會好奇:如此厚而多的螺殼堆積,如何發掘才好呢?的確,對貝丘遺址的發掘可不是件容易事,因為貝丘遺址貝殼(螺殼)類堆積較多的獨特性,常規的發掘方法並不能完全保證遺址在發掘過程中的完整,因此需要更加細緻、更加因地制宜的發掘方法輔助。就拿對興義遺址的發掘來說,考古工作者便是採用了鋼架鋼網支撐,水玻璃粘接加固探方四壁的措施,清掃平面代替刮面的方式,成功解決了發掘難題,也為高原地區發掘貝丘遺址積攢了經驗。

雲南曾發現中國最大貝丘遺址:向4000年前的古代“吃貨”勢力低頭

貝丘遺址作為一種特殊的堆積形式,堆積形成快的特點可以放大人類活動與遺址堆積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加全面地瞭解遺址方方面面的文明。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