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大改革,还有必要考编制吗?

余世铖


事业单位改革,突出公益职能,剥离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剥离的行政类职能,事业单位不再参公管理;剥离了生产经营职能,事业单位没有了自收自支、自定自筹。改革后,事业单位管理更为规范,职能定位更为准确。事业单位不仅机构精简了,编制人员也精简了,精简高效,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

事业单位改革前,同一个事业单位,有参公人员,有事业人员,还有自收自支人员;有全额编制,有差额编制,还有自收自支编制、自定自筹这类地方自行核定的编制;有正式职工,有人事代理,还有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有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有签订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管理的,还有干二三十年没有保障的;最为严肃的执法职能,有正式执法人员,有辅助执法人员,出了事还有顶杠的临时工,还有执法外包的。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同样是体制内,公务员就好?管理规范,定位准确,都使用行政编制,都是公务员身份,人编对应。这可能就是最大的不同了。至于说到收入,事业人员和公务员差不了几块钱,专业技术类事业人员工资还要高于公务员呢。正因为规范,改革起来就容易,没有那么多矛盾。就比如公车改革,车补公务员享受,多简单的事。如果是事业单位呢,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编的不在编的,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等等,执行起来有多难,大家可以想一想。(这只是简单举例说明,只是为了说明事业单位管理有多混乱,人员身份有多复杂,没有反对事业人员发车补的想法。)

因此,事业单位改革,更要考事业编制!管理规范了,定位准确了,事业人员和公务员不差什么,以后事业编制只会越来越难考。不是考虑值得不值得,是考得上考不上的问题。

真宁腔调,贴心提示:评论刷得太快,来不及全部回复,若有问询,请私信。

文章看点:1、事业单位改革后,产生的变化,和改革的目的;

2、事业人员和公务员之间的差别;

3、事业编制将会和公务员一样,越来越难考。


真宁腔调


事业单位改革———

1、行政类事业单位取消了;

2、部分公益二类(效益好的)转企了;

3、成产经营类全部转企了;

4、小的撤了;

5、职能相近的归并了;

6、功能类似的整合了;

7、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也取消编制了;

在职在编人员,无论是全额、差额还是自收自支、自定、自筹性质,除少部分被改革转企脱离体制外,其余人员大体会保持身份和待遇不变,无非是岗位调整、分流安置罢了。短期内,会有一个人员、编制消化过程。事业单位的招考人数或会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事业单位的人员需求量是稳定的。对事业单位开考,没有影响。

至于有没有必要考,见仁见智。如果家庭经济还可以,可以帮助买房买车,可以一试,工作稳定,没有太大压力,且相对还比较自由;如果指望着养家糊口的,谨慎考虑。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如同鸡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个月到手三千左右(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另说),年收入六七万,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保持恒定,想想这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你还有信心进来吗?

不过,行政事业编制总体趋势都在压缩,未来编制会更加紧张,事业编虽然待遇不高,含金量却在加强,未来竞争会更大,想考还不一定考得上。与其问有没有必要,还不如问问自己能不能考上。

话糙理不糙,好好想想吧!


80后小公


那要看你的选择,我个人就在事业单位工作,目前是副科,一个月的工资是4600,年底的奖金大概是一个月的工资,其它的没有,所以如果说求稳定的话,在这个岗位还是不错的,可要养家糊口就算了吧。如果说你想做一个有挑战有前途的工作的话,建议你还是去企业,哪怕是去民企也比在这里吃喝等死的强,而且下一步马上就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了,所有的事业编的下步可能都会往企业方向转换,因为国家的大政策是不会养那么多人了,我个人建议如果想有前途的话,还是去企业吧。


fairphoebe


事业单位大改革,和有没有必要考编制没有直接关系。

先来看看事业单位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取消了;部分公益二类(效益好的)转企了;成产经营类全部转企了;小的撤了;职能相近的归并了;功能类似的整合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也取消编制了;

以浙江为例,目前浙江事业单位也在改革中,近半年来事业编招聘人数的确在大幅减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个人认为,在这个时候还有招聘的,应该是确定会留在事业编内,不会因为改革受影响的。此时更应该抓住机会,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尽早上岸。

而且目前改革中事业单位的招考人数的确是在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事业单位的人员需求量是稳定的。改革结束后,招聘重新开放,对事业单位开考,并没有影响。

最后,行政事业编制总体趋势都在压缩,未来编制会更加紧张,事业编虽然待遇不高,含金量却在加强。改革后管理规范了,定位准确了,未来竞争会更大,事业编只会越来越难考。所以不是考虑值得不值得,是考不考得不上的问题。

中公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zjsydwks)


浙江中公事业单位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分类推进实施,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人员出路在哪,关系到3000多万在职职工。

事业单位,分为三大类

一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未来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其它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有,从事渔政监督管理,海事航运,公路行政等一些单位。

二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转为企改制,在职职工转为合同工,而不是之前的聘用制。这类事业单位有,工程维护,农场、经营性林场,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文艺社团等一些单位。

三是从事公益服务的,这些事业单位是改革的大头,这类事业单位的情况也非常复杂,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等分类改革。

公益一类,这类单位有义务教育,党校,卫生院,疾病防控,博物馆、档案馆,国土监察等;

公益二类,这类单位有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文化宫等;

公益三类,这些单位有时政报刊,广播电视,公证,经济仲裁等。

目前,国家已明确的,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单位事业性质,采用聘用制。

从改革设想来看,今后,事业单位数和编制数越来越少,编制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随之岗位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同时编制资源会向乡镇和街道倾斜,基层一线事业岗位比例会更多。

是不是要考事业编制,就看你更看中收入还是身份,如果奔着收入去,可以考医院类事业单位;如果注重身份,那就考编制类的事业单位。


小公务


题主好,我说一下我知道的情况,仅供参考。

我所在部门2018年也经历了事业单位改革(以下简称事改),原机构撤销,并入了另一个一类公益机构(什么一是类公益,题主可自行百度)

一、考前了解招考单位性质

题主去参加涉及事改机构的招考时,可事先了解清楚报考的单位属于事改三大类中的哪一类:改为参公、改为服务类、改为公益类(分一类、二类),具体是涉及到哪些事业单位,这个题主也可以自行百度。

如果拟报考的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类的,那事改后是要转企业,这种单位就没必要去报考了,后面会说。

建议报考具务行政执法类、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这类单位事改后,就会参公或是改为公益一或二类。

二、事改后的编制

在我们这边,我们单位的两个同事,他们以前就是事业编制(宾馆,很多年以前是事业编制),在他们的原单位改革(也是很多年前,大概十来年前吧)后,他们原身份编制为事业的,仍保持原有的事业编制,但因原单位改革后成为企业,于是他们又被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他们去的第二个事业单位,后来又撤销了),最后来到我们的单位,成为了同事。这就是我让题主不要考生产经营业事业单位的原因。可能考进去了是事业编制,但只要一改革,工作岗位、环境、地方都会变,非常不好适应。虽然编制还是保留事业编制,但却可能涉及不断变换工作单位、岗位等。

而考取其他类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工作单位、环境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换了个身份,换了个牌子。

只要当地的政府及编办明确,编随人走,事随编走,参加事业单位招考就可以。如果没有明确,那就没必要参加考试。

三、最后

我们原所在机构改革后,划处同系统的一个一类公益机构,工作单位、环境基要不变,只是编制所在机构变更了。


以上情况,仅供参考,另外一些政策上的问题没说太得明白的,请留言指正。


喉子小青


事业单位改革又不是全面取消编制,改成企业化管理,既然想考为什么不考呢。

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更多的机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重点是职能部门改革,而不是人员编制的改革,虽然此次机构改革会涉及一些事业单位的改制,但对人员身份性质和待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以前是什么身份依然还是什么身份,该享受什么待遇还得享受什么待遇。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之后,在新员工聘任上相对之前会相对严格,将慢慢取消之前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混编”现象,但在改革的过渡期内,还会保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格局。改革不是取消编制,而是科学配置和正规化管理,不管机构如何改革,一二类的公益性单位,仍然还会设置事业编制,那么只要有编制就会不断的进行社会招聘,你符合条件自然可以报考啦。

总体来讲,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稳定性,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综合衡量,考个政府编制工作还是非常不错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稳定,收入水平中等以上,在婚姻嫁娶上也比较有竞争力,条件合适可以一试。


元芳有看法


目前,全国的事业单位都在改革之中,但对于追求稳定的人员来说,体制内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将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分为三个类别,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因此在考试报名前最好能弄明白自己考试单位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避免进入单位后受到改革不好的一方面影响。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那么原有人员的编制不会受到影响;如果转为行政机构,这类单位的人员,在改革中部分人员有可能会转为行政编制,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最好的。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比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市政管理处等很有可能会被转为企业,里面的人员会失去事业编制,和企业签订合同,按照企业人员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单位会被撤销,比如科学技术咨询中心,里面的人员会被分流到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上去,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最不稳的。

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这类单位将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单位内的在编人员基本也不会有太大变动,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受影响最小的。


其实如果真的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最好的选择还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不是事业单位考试,行政编制相对于事业编制来说,不论是发展空间还是工资福利上都具有明显优势,稳定性也是更好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资料,可关注【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改革其实已经接近尾声,很多改革的落实方法也都已经落实实行,其实形势已经算比较明朗了,那么我们就从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整体形势来分析下。

一、编制还有没有?

事业单位改革后,高校和医院取消编制实行聘用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因此如果是等改革完成后进入高校和医院,部分岗位可能就没有编制了。另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企,也取消编制,所以进入这部分事业单位也是没有编制的了。

二、福利待遇怎么样?

改革后实行聘用制的改企事业单位如果发展好,福利待遇可能不降反升,如果发展不好可就不一定了。高校和医院努力要实现同工同酬,不过医院一直以来的待遇都不错,所以也不会有很大变动。依然还有编制的其他事业单位,改革后实行绩效工资和职级工资,其实给了专业技术人员更大的空间,只要有更高的职称,有更好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就能有更好的薪酬,另外事业单位的福利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还是很不错的。

三、未来还有前景吗?

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体制,缩减编制,其实也就是在像公务员体系靠拢,今后的事业单位会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当然也会越难越难考。物依稀为贵,事业编制缩减,以后的事业编制就会更值钱!当然是有前景的!

改革还未尘埃落定前,很多人还想趁最后的机会挤进事业编制,加上编制缩减,现在的事业单位考试竞争也是更大了,还要纠结编制值不值得考?当然考上才是王道!


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改革,网络上有传言说取消编制,实质是在卫生系统和高校先行取消事业编制,改为聘任制。这有点标题党的嫌疑。聘任制只是用工形式变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早已经是聘任制了,签订事业合同。按正常叫法是所在单位的职员了。但与原事业编没区别。其次机构改革,事业单位越来越少,但原有职能只要不消亡,不管怎么划转,总会把人员安排好的,说不准还变成公务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