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颠覆了元朝,大量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蒙古草原又爆发了内战

本质上,妥懽帖睦尔在位期间就是如何丧失天命的一次教训,不过这并不全是他的错,因为许多问题都是他继承来的。1368年,红巾军颠覆了元朝,从红巾军的一支中发展而来的明朝(1368—1644)刚刚建立,末代元帝妥懽帖睦尔自中原逃入蒙古草原。据传说,40个万户中只有6个得以逃走,余下的或是战死,或最终投降。尽管明朝对蒙古人十分厌恶,但蒙古战士太过重要因而不能屠杀。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一些学者指出,这也暗示着蒙古草原上有大量人口损失。但我们必须记住,这40个万户并非驻守在蒙古草原上,因此不能认为蒙古草原损失了大量人口。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构成了所谓的“云南蒙古人口”,在现代中国仍然存在。

明朝颠覆了元朝,大量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蒙古草原又爆发了内战

​妥懽帖睦尔带回蒙古草原的人大部分是士兵,因此他拥有相当数量的军队,约40,000~60,000人。尽管退回了蒙古草原,他仍然将自己视为统治者,但他失去了长城(后来由明朝修建)以南的地区。他撤向斡难河-怯绿连河谷地(蒙古人传统的故乡),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明朝军队继续追击,以确保蒙古人无法发动反攻。尽管蒙古人失去了大片领土,但我们有理由假定,元朝能够在蒙古草原重整旗鼓并有可能发动反攻。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想法。尽管妥懽帖睦尔驻军在蒙古草原,但他在那里无法找到对自己作为统治者的支持。对皇室长达几十年的厌恶主要存在于阿里不哥的后裔中,他们是蒙古草原上最有势力的人物。除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间依旧一触即发的夙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也将妥懽帖睦尔与归来的蒙古人视为外人—基本上视之为汉人和非蒙古人。因此,双方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明朝颠覆了元朝,大量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蒙古草原又爆发了内战

西蒙古草原上阿尔泰山脉周围的瓦剌成为卷入争斗的第三方因素。他们在蒙古帝国史的大部分篇幅中都是一个边缘集团,与皇室没有什么联系,因为瓦剌人的血统与成吉思汗无关。随着其力量在14世纪后期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觊觎汗位,并凌驾于其他蒙古人之上,令人深恶痛绝。事实上,一些瓦剌人将他们的祖先追溯到了克烈部的汗脱斡邻勒。不过,瓦剌(斡亦剌)是槐因亦儿坚部落之一,与克烈部无关。

明朝颠覆了元朝,大量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蒙古草原又爆发了内战

在14和15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战争都是局部性的。明朝皇帝屡次攻入蒙古草原,结果喜忧参半。尽管他们打败了蒙古军队,但明朝军队一出发就会遭到连续不断的攻击。使问题复杂化的因素是,明朝因后勤问题无法在草原上长期驻军。明朝除了试图让蒙古草原上的许多派别互相攻击,还采用了汉族用于草原的传统对外政策,即将名号授予统治者以使之合法化。明朝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化和控制的政策削弱蒙古人,然而其努力并非总能成功。明朝并不在意合作对象是谁,无论是黄金家族还是瓦剌首领。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威胁,即一名首领可能聚集足够的力量来攻击明朝。这些攻击并不足以颠覆明朝,但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威胁。一个例子就是极端危险的瓦剌首领也(1439—1455年在位),他创造了一个从巴尔喀什湖绵延至明朝边境的游牧帝国。

明朝颠覆了元朝,大量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蒙古草原又爆发了内战

在他去世后,蒙古草原又爆发了内战,具体而言就是由黄金家族统治的蒙古人与瓦剌人之间的战争。直到达延汗(1479—1517年在位)崛起,并被选为成吉思汗的第28任继承者,蒙古草原才重获和平。达延得益于他的叔父满都鲁(1473—1479 年在位)统一了喀尔喀蒙古(黄金家族蒙古族群之一),打败了瓦剌人并将他们逐出蒙古草原。然后达延汗开始攻击明朝,并成为明朝真正的威胁,直至其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