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解放前的道路

南昌古代的道路建設多為官督民辦或地方集資自辦。路面結構為卵石、素土(天然沉積形成的土層中沒有摻雜白灰、河流帶來的砂石的土,其密度均勻,有一定粘稠度)和條石,路幅較小,路型彎曲,主要交通工具為手推車和少量馬車。東晉太元十四年(389),豫章太守範寧在原有6門的基礎上增加設2門,共8門,男女異路,車行中間。唐初,城內闢南北向的主幹道將城區分為東西兩部分。全城有南北向的主要道路6條。南唐時,中主李璟嘉將南昌升為“南都”,營建長春殿、澄心堂,將東西兩門改為東華門、西華門,按京都金陵(現在南京)的規模改建城區修建了一條 規模宏大的御道“鳴鑾路”,一時長輦、宛馬競紛。至清代城內建設東大街(今象山北路)、中大街(今勝利路)、西大街(今子固路)等南北向主要道路,並有羊子巷、繫馬柱、塘塍上等街巷縱橫交錯,初步形成城區骨架。

民國時期分別由市政廳、市政委員會和市政府工務局負責市區道路建設和維修。民國15年(1926),南昌設市,開始著手改建市區道路和修築對外公路。民國17年(1928),市政府在拆除城牆的基礎上,開闢環城路(今八一大道、永叔路、船山路、榕門路、陽明路)、沿江路等碎石道路,動工並修築中山路、德勝路(今勝利路)兩條混凝土城市幹道。民國18年(1929),中山路修築竣工(將[自東向西]席公祠、石公祠街、百花洲街、萬子祠街、府學前東、中、西街、書街、甲戍坊等處改建)。民國21年(1932),南昌至各縣公路開始修築。民國25年(1936)初,在城區開闢拓寬了8條馬路、並以八大鄉賢之名命名,即陽明路、象山路、疊山路、淵明路、船山路、子固路、梨洲路(今榕門路)、永叔路。歷時兩載,先後粗糙完工。民國26年(1937),國貨中路躍龍橋(今高橋)因地勢低又狹窄,遇到下雨天常常被淹沒,故決定連同橋西小湖一同填平改築馬路。日軍佔領期間,水泥混凝土道路被損壞85%。碎石道路被損壞50%。抗戰勝利後,全市道路共45條,總長度44. 03公里,總面積39.12萬平方米。原有的中山路等兩條水泥道路路面龜裂殘缺,高低不平。象山南路從中山路至筷子巷一段,路幅狹窄,木板房茅屋壅塞,嚴重地影響交通與消防。通往火車站及南面對外交通的安石路、南蓮路等,坡陡曲折,路幅狹窄,甚至根本未鋪路面。晴天灰塵撲面,雨天泥濘滿街。正所謂“風颳黃塵迷無路,雨打積水常行舟”,就是當時南昌市容面貌的真實寫照。舊中國留下的這個破爛攤子,給解放後的城市建設帶來極大的困難。

南昌解放前的道路
南昌解放前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