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吐槽大保定


保定军校正式名称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北洋军阀创办的一所军校。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民国年间中国军队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是这所学校毕业,黄埔军校的许多教官也是保定军校出身,我们熟悉的蒋介石就是保定军校毕业生。

北洋之虎段祺瑞曾任北洋武备学堂督办,蒋介石对他一直执弟子礼

保定军校前身是晚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创办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1903年,袁世凯在保定设立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以培养北洋军后备军官。武备学堂学制二年,第一任督办(校长)是袁世凯心腹大将冯国璋,后来北洋大将段祺瑞接任。

1906年8月,清廷将军校收归陆军部,北洋武备学堂停办,更名为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后来又改为陆军军官学堂和陆军预备大学堂,蒋介石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学的。从北洋武备学堂开始到清朝灭亡,这所学校一共培养了接近4000名名毕业生。

民国成立后,学校正式定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直到1923年停办。从1912年开始到1923年停办,保定军校一共招收了九期学生,共计6000余人毕业。

李宗仁、蒋介石和白崇禧,三人中有两位毕业于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的知名毕业生有:蒋介石、唐生智、蒋光鼐、晏道刚、李品仙、孙震、陈树藩、陈继承、陈铭枢、刘峙、刘文辉、李济深、齐燮元、孙岳、王柏龄、吕公望、孙传芳、邓锡侯、吴佩孚、秦德纯、叶琪、廖磊、熊式辉、徐祖贻、徐庭瑶、夏威、黄绍竑、蔡廷锴、周凤歧、何健、张治中、吴石、白崇禧、商震、朱怀冰、傅作义、郝梦龄、余汉谋、吴奇伟、上官云相、邓演达、叶挺、刘茂恩、杨杰、顾祝同、黄琪翔、黄镇球、韩德勤、薛岳、陈长捷、王以哲、陈诚、周至柔、罗卓英、何基沣、张克侠等。这些熟悉的名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保定军校前后培养毕业生近万名,其中高级将领近2000人——从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保定军校堪称民国军校第一名。


民国年间那些事


保定军校,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其创办于1912年,停办于1923年。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保定军校的学生质量极高,是来自于各省陆军小学优秀毕业者才能进入的陆军中学,在保定分校的部队经历过半年的军中生活之后的学生群体,加以考核,合格者才能成功升校。这种层层选拔,优中取优的生源录入使得保定军校出现了许多的军事人才。

如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宁都起义著名领导人赵博生、董振堂,解放战争胜利后,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的季方同志等等。据抗战时期的军事数据显示: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编成的九十个军中,保定生担任军长三十七位;而在抗战第一阶段编成的三十五个军团中,保定生担任军团长的则有十四位;抗战第二阶段编成的二十三个集团军中,保定生担任总司令的有十四位。可以说,保定军校的优秀学员几乎占据了抗战的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常常被于西点军校、柏林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等来并列举例说明排行二战军校名校。但是相比于注重思想教育的黄埔军校,更注重于学术教育,关注学员全方位发展的保定军校无疑更加优秀。其除了开设有学习军事的战术,兵器,测绘,筑垒等课程外,还会教授数理化、历史、地理等学科。而也正是因为毕业生的质量极高,直接导致了保定军校学生毕业后就是保定毕业生之间的战争。


而在另一方面,黄埔军校的教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保定军校毕业,军校筹备委员会以及入学试验委员为十六名委员中,更有七名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国民党中的大部分将领也都是毕业于保定军校。比如说陈诚上将(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一战区司令官)、熊式辉(蒋介石的军政高参)、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官)、罗卓英(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官)、周至柔(北伐国民革命军第21师团长、师参谋长)、薛岳(第九战区司令官)、刘峙(第五战区司令官)等等。毫不客气的可以说,保定军校为黄埔军校以及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基础,而这也是黄埔军校高等军事教育名享后世的根本所在!

据详细资料统计,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共有四百九十六人获得将军头衔。而如果算上清末时期的话,则有一千五百人以上。这种傲人的成绩,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无疑是令人叹为观止。


谈古今品历史


文史频道第5期

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所著名的军校,其中最为熟悉的是广州的黄埔军校,但是要论中国近代军校的鼻祖,那就得是保定军校了。

保定军校的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由北洋军阀老大袁世凯创建,他创建保定军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北洋军阀内部。

这所学校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在创建保定军校以后,有冯国璋,段祺瑞和蒋百里等著名历史人物担任校长。

其次就是在这所军校中走出去的将星云集,像蒋介石,陈诚,叶挺,张治中,吴佩孚,孙传芳,蔡廷锴,唐生智,钱大钧等,都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这些人物无不是民国初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

在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时期,这些人物是搅动中国政局的关键人物,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政府被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取代,这所学校正式停办。

它的宗旨是军人以保家卫国,服从命令为天职,和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黄埔军校的很多教官,都出自保定军校。

毫不夸张地说,保定军校是民国时期中国培养将军的摇篮,也是近代军事学校的鼻祖!


喜欢的点个关注呗,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史频道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办于190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停办于1923年,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其学员都是现在保定军校的分校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加上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训练初级军官。其教育方法,大多采用日本和德国的方式方法。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学校中的教官大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的吧!教学器材大多购自德国!

保定军校尽管再末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得来说教育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它以自身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教育和参谋业务等方面受到各地重视,自成一个军事学术系统。另外,孙中山在创办黄埔军校的时候。大多的教官都是保定军校的毕业生!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的地位虽不如黄埔军校,但也培养出了诸多名将,可谓战将如云。

仅民国改元后十一年的毕业生,即达6553人。 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纵横军旅


张治中将军毕业于保定三期步兵科,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曾率领第五军驰援奋起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打得日军三易主帅,期间也对日本军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全面抗战爆发前,张治中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中国对付日敌,可分作三种时期:第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例九一八的东北之役;第二种他打我,我才还手,例一二八战役和长城抗战;第三种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叫做先下手为强!”

(保定三期张治中)

蒋介石深以为然,卢沟桥事变爆发20天后,即批准张治中率第9集团军先发制敌,简单干脆的命令原话是:“把上海的日军给我赶下黄埔江!”;决定全民族抗日后,电召保定三期的白崇禧赴宁共谋大计,蒋介石特地派了架先进的水陆两用飞机接驾,何应钦张群等大员亲往机场迎候,白崇禧感动的不行,随即就任全国军队副总参谋长,并立即投入工作,保定生的家国情怀和军事专业能力,油然纸上。

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大约分为三个流派,第一是两广系统,尤其是新桂系势力最大,掌握的一定的基本部队,比如白崇禧、夏威等;第二是阎锡山的晋绥军系统,例如傅作义等;第三是蒋介石在黄埔期间密结的“八大金刚”系统,以陈诚、张治中等为代表人物,他们还延揽了一批保定同学投效蒋介石,比如投奔顾祝同而起来的韩德勤等,这个系统掌握着中央军的大部实力,但是受蒋介石控制较深,不能成为诸侯。上述三个系统以外的保定生,则基本混成闲职了,不再有统兵拜将的待遇。



(保定三期白崇禧)

说到保定军校的地位,先不提万余毕业生,不提1600多名将军,不妨看一组抗战时期的军政数据: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编成的90个军(含骑兵军)中,保定生担任军长的37位;在抗战第一阶段编成的35个军团中,保定生担任军团长的14位;在抗战第二阶段编组的23个集团军中,保定生担任总司令的14位,几乎就是抗日军队的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还有一批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出任了战区司令长官或副职:

陈诚上将: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一战区司令官。

薛岳上将:第九战区司令官。

刘峙上将:第五战区司令官。

李宗仁上将:第五战区司令官(1938)。

余汉谋上将:第七战区司令官。

朱绍良上将:第八战区司令官。

顾祝同上将:第三战区司令官。

张发奎上将:第四战区司令官。

傅作义上将:第十二战区司令官。



(保定八期陈诚)

担任战区副司令或远征军司令的保定生多达16位,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33位,中央候补委员的8位,中央监察和候补监察委员26位。由此看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定军校毕业生,要么是封疆大吏,要么是军政大员,是国民党政权的上层政治架构主体。

保定军校毕业生的另一大作用,是较为系统和专业的军事教育,为中国抗日军队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参谋军官,专业扎实,业务娴熟,代表人物是薛岳的参谋长吴逸志、陈诚的副手罗卓英,由于黄埔军校建于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的1924年,前几期毕业生基本是“速成班”性质,很难产生合格的参谋军官。相反,保定军校三年的学制,使一大批毕业生走上了专业参谋的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各战区各集团军担任参谋长、高参的少将级保定生不下数百人。



抗日战争的双方军队有个奇特的现象,中国军队的前线军长、师长年龄普遍偏低,一般在35岁以下,比如汤恩伯率领第13军在南口抗战时年不过37岁,而更多的黄埔生军师长只有30岁左右,黄埔一期的关麟征1905年出生,就任第52军军长时不足32岁;而日本军队由于军队教育体系完善,幼年军校、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等级森严,熬到师团长或旅团长时,基本年过45甚至50周岁,但普遍较为成熟。

七七事变爆发时,黄埔系中央军的实际二号人物,保定八期的陈诚刚好40岁,正是这样一群血气方刚的中国军人,与现代化的日军殊死相搏,捍卫着民族的尊严。而在他们之下,更年轻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们,正逐步掌握军队实权,即将对保定生的地位发起挑战。

(保定军校校训)


度度狼gg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办于190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

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其前身是晚清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更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影响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著名人物如:蒋介石、张治中、叶挺、白崇禧等都出自该校。


(保定军校现今旧址)

20世纪刚开始,处在晚清统治下的中国在风雨飘摇中又迎来了新的百年,面对内忧外患,此时的清帝国就像一艘行使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这时以李鸿章、袁世凯为首的诸位汉大臣都在竭力避免这艘“破船”沉浮,挽大厦于倾倒。

保定军校大事记

——1903年,晚清重臣袁世凯向慈禧太后上奏提请开办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进行正规军事教育。之后在保定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即保定军校的前身。

——1903年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

——1906年,晚清政府为了统一兵制,将兵权收回中央,清政府设立陆军部。同年8月,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停办,后在该校校址创办全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直属中央管辖。

——1912年,清亡,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于同年10月在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原旧址,创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将投降后的皖系第十五师官兵收容在保定军校内。由于未能得到军饷,十五师官兵发生哗变,将军校洗劫一空,并纵火烧毁了房屋校舍,以至于学校无法复课。

——1923年8月保定军校停办。

—————————————————————

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所录取的的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并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加以考核。合格者才能升入陆军军官学校,因此军校学生的素质较为整齐。

保定军校主要功能为训练初级军官,学习期为2年。其教育方法多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军校教育方式方法。军校规定,每天至少有半天时间教授课程。军校中的教官、教育长也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校中一切制度、基本仿效日本和德国。

—————————————————————


(保定军校校训)

历史意义


处在晚清乱世,民国初年,在20世纪初这一大时代背景之下,保定军校的创办无疑给当时中国苦难的社会带来一丝希望,成为民族的一份寄托。

而保定军校之所以闻名中外,也与其人才辈出有巨大关系!

据统计,仅民国建立后的十一年时间内就培养毕业生达6500多人,大部分毕业生一毕业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去,成为职业军人。当然不可否认军校也培养了一批反面人物!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保定军校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都有一种崇高的思想,他们敢于担当时代责任,勇敢扛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为此,不少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永远是民族的脊梁。

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

在中华民族的近代救亡图存史上,保定军校永远有一份属于他们的那份光荣!



小司马说


军校服务于军事,军事服务于政治,所以,最终在政治上取胜的人,其军校也备受推崇,这应该也是为何一直很多人黄埔军校优于保定军校的原因吧!

黄埔军校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黄埔军校只是听起来高大上,并且是孙中山建立的,在黄埔军校创建之后,有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节节胜利,北伐中高级将领是黄埔军校的教官老师,而中下级军官则是黄埔毕业生。

对于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荣耀的事情,尽管老蒋也以保定军校毕业而自诩,实际上,老蒋只是毕业于保定步兵速成学堂,并非保定军校前身,只是保定军校校区以前的一个学堂。

正因为老蒋没有正式在保定军校读书的经历,而是在步兵速成学堂毕业,所以对速成教育很有心得,说到底就是集中培训,事实上,黄埔军校的前七期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的,黄埔军校前七期都是只有一年学制,其中在军校学习期间也只有半年,学的东西无非就是思想教育和军事操练,至于理论性的东西,战例分析啊,步炮协同啊什么的应该不会学多少!

正如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所说“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什么是根本,什么是骨干,也就是中下层军官,黄埔军校的目的就是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中下级军官,思想上的培训比战术战略上的培训更重要。

很多人会说,黄埔军校在抗战中培养出了很多的抗日将领,贡献很大,这一点纵横是承认的,但是就教育水平方面来说,黄埔军校的军事教育一直都堪忧!以黄埔教育能够支撑起高级指挥岗位根本没有几个,包括指挥能力最强的杜聿明在抗战前也参加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学习,像廖耀湘、孙立人、邱清泉这些能打的人,也都是有留洋的经历。

保定军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军校?

保定军校从1912年创办到1923年停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在保定军校毕业的人数,由于时间比较短,只培养了六千多人,但是其中有一千六百名将军,这个数据应该很硬了吧!

保定军校在选取学生的时候就比黄埔军校的范围要广泛,基本都是品学兼优的,更是面向全国,并且在入保定军校前,还有陆军小学,陆军中学,经过严格训练和考核才能升入保定军校。

而保定军校的校长蒋百里就很厉害,早年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虽然一辈子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但是军事理论方面还是够硬的,教官一般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

保定军校的功能和黄埔军校一样,都是培养初级军官,但是保定军校的学习时间为两年,远比黄埔的半年要强的多,并且有分科分步、炮、工、骑等科目,而黄埔军校是在黄埔四期才进行分科。

相比于黄埔军校的重视思想教育,保定军校更注重学术教育,更加注重学员的全方位发展,除了学习军事的战术、兵器、测绘、筑垒等知识,也教授理化、数学、历史、地理等内容。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所取得的地位

黄埔军校虽然培养出了很多名将,但是要和保定军校相比,还是相差很远,保定军校培养出来的军阀名将就不少,比如唐生智、吴佩孚、李济深、白崇禧等等,民国的初期的军阀混战是日本留学同学之前的战争,保定军校学生毕业后就是保定毕业生之间的战争,黄埔同学之间的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开始。

黄埔军校中的教员大部分都是保定军校毕业,国民党中的大部分将领也都是保定军校毕业,比如陈诚、熊式辉、顾祝同、刘峙、薛岳、罗卓英、周至柔等,可以说,保定军校为黄埔军校和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基础。

可以说,抗日战争时期随便拿出一个战区司令级的,十个里面七八个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在抗战中所取得的成绩也远远不是黄埔毕业生所能相比的。

还是那句话,黄埔军校厉害在是孙中山创建的,为革命服务的,保定军校是军阀建立的,为军阀战争服务的,所以说在立校上,还是黄埔军校格局更高一点。

谁叫北洋军阀最后被北伐军打败了呢!


史论纵横


中国近代史上有四所出名的军事学校,分别是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黄埔军校和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的地位虽然不至于封神,但是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最艰难的历史中,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们,奔赴各个战场,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祖国各地。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办于190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停办于1923年,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一、刚毅校长

保定军校历史上最出名的校长非蒋百里莫属了,现在大多数人提到蒋百里先生都知道他是钱学森的岳父,实际上他更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由他编写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更是在日后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白崇禧等人。

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只是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相比于蔡锷等人在军事上的成就,蒋百里就更适合军事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他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蒋百里先生将一生中最大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保定军校的教育教学中,1913年蒋百里任保定军校校长时,曾因校务有求于陆军部被拒,有感失信于学生,集会时在师生面前以手枪自戕,幸有侍从迅速将枪夺下。

在以蒋百里先生为首的一批军事教育家的努力下,保定军校虽然办学时间没有那么长,但是却培养了无数近代著名的军事家。

二、励志校友

保定军校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是却培养出了蒋介石、陈诚、白崇禧、张治中、叶挺、傅作义、薛岳、李济深、邓演达、刘峙、孙传芳、吴佩孚、刘文辉、邓锡侯、熊式辉、黄绍竑、蔡廷锴、蒋光鼐、顾祝同、唐生智、陈继承、周至柔、钱大钧等一大批近代知名的军事家。

桂系军阀中的代表人物,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有“和谈将军”美誉的张治中;一手缔造出铁军的叶挺;“北平和平解放”见功的傅作义;空军司令周至柔等那个不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

我本人于17年去过保定军校一趟,和其它军校一样,校园占地面积已经很小了,已经很难看出来原来军校的面貌了,但是看到军校东墙上的版画墙,内心深处还是有很深的震撼的。短短十一年的时间,六千五百名毕业生,年少的他们从这里开启了他们戎马倥偬的一生,我们看到的多是知名的校友,但是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毕业生,为中国的抗战贡献了生命。

6500名毕业生先后从这里毕业,走向全国,他们先后在这里训练,共同践行着军校的校训“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当年那群义无反顾的青年,如今已经作古,但是军校的精神确是不朽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能够压保定军校一头的大概只有黄埔军校了,我认为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相当于一块试验田搬存在,中国从保定军校开始由旧式练军向新式化训练过度,为后来成立的黄埔军校提供了经验和基础,黄埔军校的多数教官都是毕业于保定军校,因此保定军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但是去年我连着去了保定军校和东北讲武堂两处中国近代重要的军事院校,但是最大的感触就是“魂”都不在了,连空壳都说不上保存的很好,但是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置身在国防教育基地的保底军校里,竟然还能听到有人大声朗读,英语补习机构在高效的运转,一瞬间我都不知道是悲还是喜,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有种悲凉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中匡史化”,期待您的关注!


中匡史化


保定军校的前身为清政府建立的陆军速成学堂和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9月,北洋政府陆军部公布《陆军军官学校条例》,在保定原陆军速成学堂旧址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因该学校的地址在河北保定,我们一般俗称其为“保定军校”。保定军校第一期有原陆军军官学堂学生及各陆军中学堂学生共1114人,1912年10月正式开学。第一期毕业后开始招收第二期,以后改为每年招生。1920年爆发了直皖战争,直系占领了该校,导致已经放假的学生不能返校,一直到1921年的10月。学生返校时,学校已经被毁坏,第二年曹锟又将该学校的部分宿舍划出来开办直隶讲武堂。


从1912年到1923年, 保定军校一共开办了九期,存在了11年,总共培养了6500名学生。保定军校同云南陆军讲武堂、东北奉天讲武堂、黄埔军校并称为近代中国的四大军校,有“讲武的操场、保定的课堂、黄埔的战场”之说。

由于保定军校是民国初年建立的一所正规军校,其生源来自全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保定军校为后来的军事教育体系和军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业的学生也成为了后来黄埔军校的教官。

近代中国的高级将领主要来自三大系:日本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日本士官系算第一代,如蔡锷、阎锡山等;第二代为保定系,这一系成为了国民党一方大员或诸侯的构成,如薛岳、 陈诚、顾祝同、张治中、白崇禧……第三代为黄埔系,这一系的学生构成了国民党的中高级将领,如杜聿明、邱清泉、王耀武、胡琏等。


历史军魂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从毕业的学生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蒋介石、陈诚、白崇禧、张治中、叶挺、傅作义、薛岳、李济深、邓演达、刘峙、孙传芳、吴佩孚、刘文辉、邓锡侯、熊式辉、黄绍竑、蔡廷锴、蒋光鼐、顾祝同、唐生智、陈继承、周至柔、钱大钧……几乎各个名号都是响当当的。

高晓松在一档节目中也评价过保定军校,来看一下\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794221748643188804,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555259664257253895, "thumb_neardup_id": -5751589987417710328, "vid": "v02004c20000bbsevspq4do2tlnrct5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