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為何不借給趙國?

L雪媛


秦趙長平之戰,可以說是決定兩國走向,甚至整個戰國走向的戰爭。

結局自然大家都知道,是以趙國幾乎全軍覆沒而告終。趙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趙括率領的趙軍倉促出戰,結果正好撞進了秦軍口袋。

那麼導致趙軍無法與秦軍繼續對質,而是在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出戰的原因,就是趙國已經沒有糧食了,如果再不主動出擊,很可能趙軍就會因為沒有軍糧而自動失去戰鬥力。



這也是趙國沒有辦法的辦法。

那麼在此之前,趙國是否為糧食的事情做過努力呢。

當然。

就像題主說得那樣,趙國最終選擇向齊國求援,向齊國借糧食。

當時齊國在位的是齊王建。

齊王建幾乎沒有怎麼猶豫就拒絕了,完全就是一副坐山觀虎鬥的看戲心態。

趙國借糧失敗,但又要把仗打下去,所以只能鋌而走險。

很多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都感覺到有一些遺憾。如果當初齊國可以慷慨解囊,拿出糧食借給趙國,那趙國也就不會倉促應戰,長平之戰或許還有轉機。



即使長平之戰趙國不能戰而勝之,哪怕打一個互有勝負,也不會讓秦國產生壓倒性的優勢,更不會讓秦滅六國來得那麼快,山東六國的最終命運或許就會迎來一定的轉機。

但實際上我們有這樣那樣的遺憾,不過是站在我們現代人的上帝視角上來解讀,不能真正站在當時人們的立場上。

當時的秦國雖強,但趙國也並不弱。

趙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依然是天下一流的軍事強國。所以長平之戰,當時的人們其實完全想不到之後的結局會是怎麼樣的。

所以很多人都是抱著讓秦國、趙國狗咬狗的心態去看待這場戰爭的,只不過是誰也沒有聊到,趙國最終會敗得那麼慘罷了。

這是其一。

其二秦國始終實行的都是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對於齊國一直以來都保留著交好的態度,再加上秦國始終出重金賄賂齊王的寵臣後勝,所以齊王建一直以來對秦國沒有什麼惡感。



其三就是齊王健本人的想法了。

縱觀齊王建在位的四十多年,齊國一直以來都是與世無爭的代表,你們六個國家愛怎麼樣怎麼樣,和我齊國沒有任何關係。

你們別來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你,我就關起門來好好享受生活,讓我的子民們在亂世之中過安穩的日子。

齊王建這個做法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去評價。但至少他在位的四十年,齊國的百姓在這亂世中過上了難得和平生活。

所以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齊王建又怎麼會輕易干預秦趙之間的事情呢?

所以在齊王建親政之後,就註定任何國家都無法在齊國得到幫助了。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是文史話題。


盜帥夜留香YE


原因有四:

一、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起到了作用。“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二、齊國對趙國有怨,魏國攻打趙國時,齊國派出孫臏圍魏救趙,經過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打垮了魏國,使得趙國免於滅國,但是趙國卻恩將仇報,參加五國伐齊,把齊國的錢糧珍寶洗劫一空。

三、五國伐齊,使得齊國元氣大傷,無力救援。

四、齊想讓趙與秦進一步消耗,想重複曾經圍魏救韓的計策,讓趙消耗殆盡,而秦也損失嚴重,自己坐收漁利。


瓦窯堡的碳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趙國會缺糧。長平之戰爆發以後,廉頗沒戰多久就被趙王換成了趙括,一個紙上談兵相當了得的人物,和其對戰的可是秦王大將武安君白起,結果可想而知,趙括順利進入白起設的圈套被困四十幾天,而且是隔困,其糧道也早已被白起阻隔。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糧食該不該借?

圍魏救趙的故事語文課本中就有,有名的典故,主人公是誰?自然是圍魏救趙的齊國。當時趙國的都城邯鄲都已被破,若不是齊國出手相救趙國恐早已亡國,這是何等恩情。

趙惠王十五年,五國攻打齊國,趙國盡然助力破齊,攻都城,毀宗廟,使得齊王建的老子流亡民間,險些喪了性命,這是什麼?恩將仇報的典範。

如今,趙國確實有難,齊國不打是仁慈,攻之是常情,現在,已仁至義盡難道還要歷史重演嗎?



馬伊賽夫


齊王建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

秦國的戰略是,齊楚救趙,如果他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就相機退兵,再等待機會;如果他們的聯盟並不牢固,就集中力量猛攻,逐個擊破。

戰爭最終打的是後勤。秦國兵精糧足,曠日持久,趙國的糧食不夠用了,向齊國求糧,齊國卻沒答應。

齊國大夫周子說,我們既然是來救援趙國的,現在趙國乏糧,我們就應該儘快借給他糧食,與之齊心協力打退秦兵,如果不這樣,秦兵勢必攻破趙國,這恰好中了秦國的計策。再說趙國對於齊楚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屏障作用,就好比牙齒有嘴唇的保護才會牢固,唇亡則齒寒。今天趙國滅亡了,明天就該輪到齊楚了。所以我們現在救援趙國,好比捧著一個漏水的水缸往被燒焦的鍋裡倒水一樣,形勢危急,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頂得住,為何還要猶豫呢?總之,救趙,是國際間的道義,是齊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擊退秦兵,又可以揚威世界,大大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憑正義援救將要滅亡的盟國,揚國威擊退強秦之兵,這是多麼好的戰略機遇呀,如果我們不敢決策,不積極作為,卻斤斤計較一點糧食,就未免太不明智了。

齊王建被秦國嚇破了膽,最終還是沒聽周子的建議。

趙國失去齊楚強大的外援,長平一戰,遭到秦國毀滅性打擊。

四十四年,秦國滅掉了其他五國,集中力量收拾齊國。

大兵壓境,齊王建聽從相國後勝的主意,不戰而降秦。

秦王將王建流放到共城,齊國遂宣告滅亡。

齊國是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國,齊國滅亡後,天下終於歸於一統,秦王政自稱始皇帝。


梅軒讀史記


這要從齊閔王國破身死和齊趙的地緣矛盾兩個方面說起。

齊國在齊閔王時期國力強盛,與秦國並立為雙雄。當時秦國稱“西帝”,齊國稱“東帝”。但是齊閔王並不滿足於此,決意繼續擴張。宋國便成了他下手的目標。

當時的宋國在國力上僅次於七雄,是戰國第八強,國土面積不算小,典型的中等國家,而且這是個商業國家極為富庶。宋國是當時周邊各國眼裡的肥肉。齊閔王狂妄的以為自己哪怕滅了宋國其它國家也不敢反對,於是齊國悍然出兵吞併了宋國,齊國國勢達到巔峰。

本來齊國就是一流強國,各國內心已是忌憚不已,現在齊國又吞併了宋國,引起了周邊各國的恐慌。於是與齊國有世仇的燕國聯合各國一起討伐齊國。燕趙韓魏秦楚各國從不同方向出兵攻齊,齊國哪裡招架得住。沒多久,齊國便山河破碎,一代霸主齊閔王被身邊人殺死,齊國絕大多數領土也被瓜分,幾乎走到了亡國的邊緣。後來很僥倖才得以復國。自那以後,齊國便與各國產生了深深地隔閡。一蹶不振的齊國變得越發保守,經常坐視各國互鬥而置身事外。

再者,齊趙兩國是鄰國,在黃河以北有著漫長的邊境線。五國伐齊時趙國侵佔了不少齊國領土。而且趙國實力很強,多次與齊國發生戰爭,不斷蠶食齊國領土。所以齊趙兩國有著不小的地緣矛盾。

在長平之戰時,秦趙兩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齊國樂的看兩強互相殘殺,這樣齊國才能過安穩日子(當時各國普遍這種心態)。所以齊國拒絕了趙國的糧食請求。



臨瀛君讀史


一個偽命題,居然還有這麼多人正而八經的討論,真是奇怪了!

討論一個國家的國力不得不提疆域,地理地形,我們來看一下趙國疆域地理。


從趙國的地理疆域上看趙國國土以太行山分為東西兩部分。以東為著名的華北大平原,以西有太原、長治、澤州多個盆地組成,這些都是農業生產區,此時只有一個較小的澤州盆地輪為戰區,所以對整個國力影響有限,缺糧一說是扯淡。

再看一下戰場地理地形,這是談戰爭必不可少的。

把這張戰區地圖放在整個山西再看。


紅色圓圈為趙國領土,方形為秦國領土,廉頗佔據太行徑後,秦軍吸養只能翻山越領從西邊輸送了,相比背靠長治盆地的趙軍要困難的多了,同樣秦軍打不贏撤退也要經過漫長的山間小道,其危險性也相當高,所以秦軍比趙軍更迫切的希望打贏這場戰爭。

而且趙軍此時的兵力只有二十萬人,並不存在吸養問題,所以借糧於齊之說純屬扯淡。


2加3可以不等於5沒錯


原因如下:

其一,秦國相國范雎“遠交近攻”策略的成果。打長平之戰前,范雎逢秦王令帶重金賄賂各國掌權人氏,因而導致齊不援糧於趙也屬正常;

其二,齊王建為報“五國伐齊”時趙國參戰的一箭之仇。五國伐齊差點兒把齊國滅掉,但之前趙國被魏國龐涓率大軍戰於邯鄲,孫臏派軍擊大梁解了邯鄲之圍,所以齊王覺得趙背信棄義不願意救;

其三,齊國君臣戰略眼光短,不明“唇亡齒寒”道理;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王建立六年,秦攻趙,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齊國大臣周子說: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這說明齊國有識之士周子看出了秦國逐一擊破的計謀,想要幫助趙國,並給齊王說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齊國君臣不聽,於是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北疆刀客


趙國借糧,齊國拒絕。

表面看來是秦國的策略起了作用,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有兩點:

一是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所出現的必然現象。

為什麼這個時期叫戰國時期?因為周朝已經實際上分崩離析,諸侯國的思維模式就是一個“戰”。這和春秋時期諸侯國君的思維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時候,各國雖然打起來不客氣,但打完很快就沒事了,因為大家還要想著維護周天王的名聲,想著同在一個屋簷下。那時候,各諸侯國相互救濟幫助非常普遍。在“戰”的思維定勢下,相互支援的潛在成本就要高多了。

二是在生死存亡的嚴峻形勢重壓之下,為了生存,人們身上自私、膽怯、虛偽、短視等人性的負面要素都被擠壓出來。在這樣的局面下,那些無能的君王的決策必然出現混亂。借與不借都是小事,短見滅國是必然。

戰國時期或許是我國曆史上爾虞我詐現象最普遍的一個階段。在此以前華夏民族積累的守信美德差不多被糟蹋的蕩然無存,後來恢復起來就變得十分困難。還有人還為一些所謂成功的陰謀詭計唱讚歌,其實是很可悲的。

實際上,戰國是我國曆史的一段悲劇,它打開了背信棄義的潘多拉魔盒。這些魔在今天仍沒有滅掉。


龍子湖右岸


大家分析的都很到位,也很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相同的地方我就不做贅述。我想從另一個方面來補充一下,那就是從地理上來講。首先,秦國與齊國並不接壤,從齊王的角度看,秦國的勝負對齊國的影響並不大。秦國勝,也就是滅滅趙國的威風,弱小了的趙國與齊國相鄰,對齊國的威脅反而變小了。秦國敗,那秦國更沒有能力騷擾齊國了。

但是趙國的勝負對齊國來講,意義就很重大了。剛才說了,趙國敗,齊國相對而言是更勝趙國一籌,一方面齊國可以趁趙國勢力微多談條件,另一方面在東方六國中可以重樹大國的威望。到了這個階段,齊國被五國征伐後,實力大傷,雖然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畢竟不如往昔。此時在東方六國中趙國的威風已經壓過了齊國。此時,若趙國被修理一下,齊國便可趁機重回領頭羊的位置。但是趙國大勝了呢。趙國在東方六國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我們看戰國可以發現,趙國一直是有很強的進取心的。打敗秦國,趙國不會固步自封,一定會向周邊開疆擴土。那麼齊國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

綜上,不借糧的意圖就十分明顯了。其實齊國的做法不可謂錯,養一隻遠方的虎總比養一隻鄰居的狼要好很多。六國被秦逐個攻破非完全的人力所為,而是多年分裂之後逐漸實現統一的大勢所趨。


濱海泛舟


1.在“合縱”政策失敗之後,東方各國早已離心離德,並且對於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弱小的國家是沒有抵抗力的,這導致了各個國君的畏戰心理,又想積攢實力,又想漁翁得利。

2.秦國在使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之後,對周邊各國的吞併是越來越放肆,但這恰恰是燕國、齊國等國家願意看到的,一則自己與秦國交好,短時間內不用擔心戰事,二則鄰國的實力被削弱,與自己本身的利益是相符合的,所以造成了,鄰國捱打我袖手旁觀。

3.這涉及到一個“站隊”的問題,如果借了,代表齊國與趙國已經聯盟,要和秦國為敵了,面對這樣強大的敵人,齊國是沒把握贏下戰爭的;如果不借,對趙國不管是說自己也很窮還是膽小怕事,總歸是有藉口的,對秦國也好交代,這樣的戰事我兩不相幫,其實已經是選擇了認誰當大哥。

話說回來,所謂春秋無義戰,就是每個國家從切身利益出發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或者兼併,這樣很多問題都好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