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宜春经济,2019年将成为房企命运转折点!

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数据解读宜春经济,2019年将成为房企命运转折点!

数据解读宜春经济,2019年将成为房企命运转折点!

数据解读宜春经济,2019年将成为房企命运转折点!

数据解读宜春经济,2019年将成为房企命运转折点!

生产总值增长8.1%左右

财政总收入增长6%左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左右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

2019年重点工作

(一)擂响工业强市“进军鼓”,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力争机电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

力争建材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

力争纺织鞋革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

力争锂电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

打造“中医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宜春、看樟树”品牌,力争中医药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1100亿元

力争绿色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

2.着力完善园区功能

力争全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左右。

力争园区亩均投资强度、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400万元,亩均税收突破25万元

力争国家级开发区至少引进1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省级工业园区至少引进1个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

支持宜春经开区裂变式发展,完善功能配套,推进产城融合,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

330亿元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壮大宜春制造业50强,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推动2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力争更新优化“专精特新”企业40户、新增“小巨人”企业5户

对待企业家,敢“亲”真“清”,既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交朋友,又满腔热情地为企业服务。

落实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2家。

(二)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全面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重点推进410个大中型项目,总投资296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960亿

元。

1.精心策划谋项目。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笼子”。

2.加大力度上项目。加快推进宜春经开区合众汽车、袁州万宝科技、万载瑛维箱包等项目建设,争取丰城唯美二期、奉新云威新材料、高安通瑞新能源、宜丰永兴特钢新能源等项目竣工投产;做好铜鼓至通城高速公路、武宁经靖安、奉新、高安、樟树至兴国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蒙华煤运通道、昌吉赣客专宜春段等项目建设;做好宜春港、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奉新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四方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龙头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如期建成。

3.优化服务推项目。完善跟踪推进、协调服务、调度督查机制,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落实领导服务企业、挂点企业、帮扶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和工程建设审批时间,优化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环境。开展项目建设环境集中整治,对违纪违法者“铁腕整治,绝不留情”,对遵纪守法者“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三)做实区域协调“大文章”,奋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推进区域融合发展,重点实施360个城建项目,总投资837亿元,实现城乡一体、共同繁荣。

1.做强综合实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

启动第二商业中心和新市民中心建设,抓好智慧经济产业特色小镇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云上宜春”大数据平台建设,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100个以上。

实施文化复兴工程,打造王子巷——大坪里历史文化街区、宜春台历史文化公园、灵泉池遗址公园,推进状元洲、大成殿提升和文笔峰重建。

加快建设中科院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仁和矿泉水厂、洪江禅意小镇等重大项目。

扎实推进“三校一公园”建设,引进一批能够快速集聚人气、快速建设的优质项目。

适时启动万载“撤县设区”,以宜万同城快速通道的建设推动宜上万融合发展。

抓紧谋划武宜深高铁项目,开工建设环城高速、宜春至吉安遂川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宜春大道改造,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全省区域性综合交通中心。

2.强化“宜春意识”,增强宜春人民认同感归属感

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大美、灵气、秀丽宜春。

全面唱响“袁州文化”品牌,把袁州古城元素和状元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观光景点,进一步坚定宜春文化自信,凝聚宜春文化共识。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筹办好2019年全省旅发大会,抓好56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争取每个县再创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促进宜春·国际儿童动漫小镇落地,支持靖安三爪仑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铜鼓汤里温泉、高安巴夫洛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

抓好万载田下古城、宜丰天宝古城、高安贾家古村、丰城白马寨等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

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丰城、樟树昌吉赣高铁沿线村庄整治和规划管控。

3.深入挖掘潜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支持丰樟高主动融入大南昌都市圈产业链,参与分工配套,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借道超车”。

支持奉新、靖安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绿色康养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南昌后花园。

支持袁州、万载、上高同城发展,同步推进先进制造业小镇、物流小镇建设和“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支持宜丰、铜鼓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旅游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四)下好改革开放“先手棋”,持续释放发展动力活力

1.推进改革攻坚

构建完善“1+6+10”发展平台体系,增强发展平台市场运作能力。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力争两年内完成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

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市直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试点。

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

积极稳妥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2.构建双向开放格局

造浓全民招商氛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0个

精准对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知名民企,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壮链型项目

办好第二届全球锂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宜春重点产业(赣湘鄂)招商推介会、首届中医药博览会暨第50届全国药交会。

加快口岸功能区建设,提升高安铁路专用线货运量,完善万载公路口岸作业区,启动袁州公用型保税仓库项目申报工作。

设立市级外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农业、矿业、基础建筑等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3.突出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倍增计划和高新产业引培工程,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1.4%

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2个、省级创新平台载体10个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抓好“03专项”试点示范拓展区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件、专利申请量72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件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10个,院士工作站3个

(五)开创乡村振兴“新天地”,推动宜春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1.促进农业全面升级

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49万亩

中药材种植、富硒农产品基地分别新增30万亩20万亩以上

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高产油茶林面积分别达到240万亩150万亩114.7万亩,肉牛出栏70万头

推进休闲农业“两圈一廊”建设,争创省级田园综合体2个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培育壮大宜春大米、宜春茶油等一批区域性公共品牌,力争新增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1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突破1000个

推广“123+N”智慧农业建设,做大“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

2.加快农村全面进步

完成自然村组整治建设2500个

统筹推进秀美乡村建设“1+6”工作,每个县(市、区)再创1-2条示范线,每个乡镇建设1个特色示范点。

加快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方便基层群众出行。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确保消灭30%的“空壳村”,新增30%集体收入超5万元的村。

3.推动农民全面发展

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45家、注册农民合作社达7500家、家庭农场达2500家

加强“惠农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服务组织体系。

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一批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六)唱响绿色崛起“主旋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宜春样板”

1.发展绿色经济

加快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建设医疗健康养生区、医药健康食品集聚区和生态休闲康养区,打造一批重点示范工程。

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丰城、樟树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具,宜丰、铜鼓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做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工作,力争万元GDP能耗下降3%

2.加强环境治理

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生态环境部约谈问题整改工作,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强化大气污染专项治理,确保中心城区PM2.5浓度均值控制在省考核目标内,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实现进位。

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改工作。

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国控、省控、县界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II类及以上。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严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

3.筑牢生态屏障

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落地试点。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士流失综合整治、矿山环境治理和修复等绿色生态工程建设。

支持奉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力争全市完成人工造林10.68万亩,封山育林14.39万亩,退化林修复19.11万亩,森林抚育46.9万亩

4.完善监管体系

整合生态环境执法资源,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

完善空气、水、土壤、生态、污染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探索建立流域性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

(七)织牢民生福祉“保障网”,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筹集财政性资金460亿元,集中力量办好26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入推进精准帮扶“十大行动”,精准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坚持资金、项目、政策优先配置,完善贫困村交通、饮水安全、水利工程、网络和文化服务设施。

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推广“爱心超市,积分激励”正向激励模式,实现扶贫与扶智、扶志并举。

深入推进扶贫领城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2.关心关切困难群众生活

全面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创业、医疗保障、教育救助、社会保险、住房安全保障、临时救助、社会帮扶等政策。

拓宽就业渠道,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7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67万人

提高养者待遇、高长寿津贴标准。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扩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领悟有效投资和消费,抓好棚户区改造和“三限房”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3.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发展普惠学前教育,解决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内涵。

谋划推进市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让尊师重教在宜春蔚然成风。

深入推进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加快市人民医院北院二期、市本级中医院建设。

办好系列农耕健身大赛,抓好新水上运动基地一期工程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

建设融媒体中心推进中心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点建设。

新改扩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18个,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服务网络。

4.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深化安全生产十五大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抓好应急救援智慧平台和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气象、地震、地质灾害等预警监测。

推进质量强市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乱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构建覆盖全社会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处置涉众型、风险型经济案件。

推广“互联网+民情信息”工作模式,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做好人民防空和优抚安置双拥等工作。

数据解读宜春经济,2019年将成为房企命运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