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趙國境內也有路可以進入秦國,為何六國卻硬攻函谷關?

張莉


能夠進入秦國的路線一共有四條,第一就是函谷關。其次是趙國境內的路線,再其次是楚國境內的武關,最後是翻越秦嶺。不是六國傻,而是沒辦法。<strong>

武關為什麼不行?

武關按理來說是可以的,因為劉邦就是從武關進入的關中平原,先一步到達咸陽的。那麼為什麼六國就不走武關呢?第一點是因為楚國不讓。不要以為六國是很團結的,六國要是很團結秦國早完了。在秦國滅六國這種時刻,齊國居然沒有給其他五國一絲幫助。

齊國可是老牌強國了,富得流油。但是齊國就是不幫眼睜睜的看著其他五國覆滅,然後自己投降。所以就不用說秦國還不是最強大的時候六國去主動攻擊秦國了。

其次就是在六國攻打秦國的時候,楚國最怕的不是秦國,而是齊國。那個時候秦國雖然比較強大,但是楚國有自信秦國不敢主動攻打自己,自己也能擊敗秦國。但是齊國不一樣,齊國是最強大的國家,雖說不喜征伐,但是實力讓人害怕。

齊國要是在路過楚國的時候突然攻打起楚國來,內外夾擊,楚國可吃不消。何況齊國要是和其他五國有密謀呢?豈不是完蛋了。這種事情又不是沒發生過。怎麼能讓並不是很可靠的隊友深入自己的要害呢。

再者武關不能通過大批部隊,只能輕裝前行。但是面對軍事實力最強大的秦國,你派少量部隊還輕裝前行,這怎麼可能是秦國的對手?大部隊楚國不讓過,少量了梅勇。所以武關走不成。

趙國境內的呢?

齊國是不會主動出擊趙國的,因為趙國軍事實力很有可能比自己還強大,其次就是齊國與趙國不相鄰,攻打趙國自己沒什麼好處。趙國也確實有可能讓六國的部隊從趙國路過,因為不怕。但是過不去啊。

秦國在趙國的西南方向,但是趙國一直拼命的往北發展,甚至有點偏東北方向。也就是說趙國要想從自己國境內南下攻打秦國就要路過長達一千多里的不熟悉地帶,甚至沒有人煙。

其次就是那條路也不好走,山地高原有點多。趙國境內是平原,但是趙國也只要了平原,沒要高原。太遠了,糧草運送不及時。而且太費力了。等到了秦國也是人困馬乏,估計是打不過了。就算是首戰告捷,在全民皆兵的秦國幾乎就是寸步難行,想要一路打到咸陽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翻越秦嶺?

翻越秦嶺是不可能的。日本侵華期間也想翻越秦嶺進攻重慶,但是失敗了。秦嶺幾乎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山。李白的《蜀道難》裡也提到過從西安到四川盆地有多難走。就算真的過去了,沒有內應,很快就會被秦國消滅掉。

所以六國並不是傻傻的進攻函谷關,而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況且六國心懷鬼胎,是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去的。歷史上六國還真的仔細研究過為什麼非要進攻函谷關,有沒有其他道路可走。但是得出的結論是隻能進攻函谷關。況且齊國與秦國距離很遠,兩國之間沒有什麼仇恨,攻打秦國只是為了獲得利益,所以出力並不是很大。

秦國的地理位置確實是得天獨厚,與六國相接壤的地方几乎都是高山,不可逾越。坐守函谷關,進可隨意入侵他國,退可保自己安慰。而且函谷關本身就是一個自然地理條件非常好的一個地方,秦國自然會屯重兵把守自己的門戶。


無筆史官


關東六國攻秦確實可以不經過函谷關,當時除了從函穀道入秦之外,至少還有三個選擇,並且在歷史上都有成功的案例。

第一、從運城盆地西渡黃河,進入關中;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嶺,從漢中入關中;

第三、走武關翻越秦嶺,從南陽入關中;

逐個來分析可行性


第一、從運城盆地西渡黃河,當年魏文侯就是這麼幹的!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隨後吳起兩度攻秦,將秦軍打到洛水以西不敢迎戰。

這條通道,表面看正面寬度很大,是最適合進攻關中的。但是黃河在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軍只需要守住幾個渡口即可。而且從這一通道進入關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個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運城和臨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時期有這個條件,所以經此道數次進入關中平原。後來河東被秦軍攻陷,這條入關中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嶺,從漢中入關中。這個成功案例是劉邦。即著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後來的諸葛亮也是此路數,只不過沒有成功。不過當時巴蜀之地已經被秦國攻陷,此路也不通。

第三、走武關翻越秦嶺,從南陽入關中。後來的劉邦就是這麼幹的!

走武關道也是一個選擇。但是走這條路比較麻煩,因為行軍路程太長了(比走函谷關要遠很多)。所以走此道,必須要有一定的兵力在函谷關牽制住秦軍的主力部隊。否則關東六國很難攻克武關。後來劉邦走武關先行入關中,也是藉著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他撿了個便宜罷了。所以這條道可以作為備選路線,供關東六國在函谷關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在此地佯攻分散秦軍的兵力。



綜上所述,入秦的四條道都很難走。首先是函谷關,六國攻不破;河東和巴蜀被秦所佔,此兩路不通。僅存的一個選擇就是走武關道,但是當時佔據南陽盆地的楚國又不爭氣,單挑打不贏秦國(楚國是不可能同意五國從自己家裡過的)。因此等於六國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秦軍養精蓄銳出函谷燒殺劫掠,打了敗仗之後就退回去憑堅固守,拿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後來趙武靈王橫空出世,他的軍事改革將趙軍由傳統的步兵和車兵變為騎兵。經此一改,趙軍有了遠距離奔襲作戰的能力。於是趙武靈王破天荒的想出了一條繞過函谷關,從雲中迂迴滅秦的路線。這個想法在當時來看是極具有想象力的。如果趙武靈王不死的話,他的成功幾率並不小。

備註:趙武靈王的策略是率騎兵由雲中南下陝北,當時的陝北還不像現在這副模樣,環境還不算太差。由於騎兵行軍速度快,可以做到速戰速決,就算拿不下咸陽,撤退往回跑也能比較從容。至於說後勤,不管打什麼仗,後勤都是大問題。從別的關隘進攻,一樣有很大的後勤負擔。



不過平心而論,趙武靈王這個想法也有幾個問題。首先是趙軍的奇襲能力雖然不錯,但是未必就能夠殺傷秦軍的有生力量。因為戰國後期的戰爭,其實並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關鍵是能不能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能不能多殺敵的問題。如果秦軍保存實力,即使趙軍偷襲了咸陽,也不可能把秦國連根拔起。頂多就是讓秦國人難受一段時間,緩解一下秦國對六國的壓力。(就像匈奴對漢朝的侵襲一樣)

因此就常理而言,趙武靈王的這種戰術就類似於現在的斬首行動,偷襲秦國可取,但想滅掉秦國則很難。後來燕國攻齊時,樂毅佔了齊國七十多城,齊國全境大部淪陷,僅存兩座城池還在抵抗,結果還是讓齊國順利翻盤了。這也說明在那個時代,想靠奇襲滅國,而且還是大國,成功率不高。(並且中國歷史上也沒有一個朝代或者大國因為被斬首了,然後整個政權就沒了的案例)

後來秦昭襄王還在陝北修了一道長城,等於把趙國從雲中奇襲的路線給堵住了,斷了趙國奇襲的可能性。

其次,長途奔襲的可變因素太多,對統帥的要求也很高。趙武靈王是的能力自然沒問題,但是趙國其它的將領未必就有這個水平了。通觀趙國曆史,有長途奔襲能力的統帥級大將,也就是後來的李牧了。如果趙武靈王去世,他的這個迂迴包抄的想法肯定要被無限期擱置。因為沒有合適的統帥人選。(後來也確實被擱置了)

第三,最最關鍵的一點。六國之間一點都不團結!站在我們後世角度來看,秦國是六國唯一的威脅。但是以當時的角度看,其實六國之中的任意一國也把其它五國當作競爭對手。這六國之間的關係,說句難聽的,屬於典型的狗咬狗,一嘴毛。

比如說趙國和秦國長平之戰時,秦趙雙方都打的要崩盤了。最外行的戰略家都明白,秦國和趙國互毆時,其它五國只要在秦國的補給線上捅一刀,秦軍立馬會全線崩盤。但是五國就是沒有一家去幹這個事,因為五國君主都不希望趙國和秦國能完勝對方,都在翹首企盼秦、趙殺個兩敗俱傷,他們再去撿便宜。這就說明在五國的眼裡,秦國是一號威脅,趙國是二號威脅。這一對大小魔王都不是好東西。然而結果讓所有人都傻眼了,大家都沒有想到趙國會敗的那麼的慘。

後來秦國企圖滅趙,發動邯鄲之戰後,其它幾國才覺醒過來,認為還是要救趙國。因此在信陵君的操作下,魏軍首先趕到戰場,緊接著楚國的援軍趕到。魏、楚聯軍乘秦軍圍攻邯鄲之際,對著秦軍的背後一頓猛攻,殺得秦軍丟盔棄甲。韓軍和趙軍的加入,這四國組成了四國聯軍對秦軍一頓狂揍,將秦國在河南、河東的勢力基本上掃清了。秦軍死傷三十萬,退守函谷關,不敢迎戰。從秦惠文王開始侵蝕的六國領土,損失了一大半。




這個時候如果四國聯軍加把勁,秦國肯定更加的難受。然而關東六國就是這麼搞笑!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迅速開始內訌。首先是魏軍臨陣反水,從前線調回偷襲韓國;楚國看到魏國反水,它也立馬反水,派兵去打魏國,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而韓國和趙國對魏國也是很提防,不敢信任魏國。(魏國在打退秦軍後,在四年之內把齊國、燕國和韓國打了一個遍,小小的中興了一把。成功的把諸侯對秦國的仇恨吸引到它的身上了)

由此也看得出來,秦能滅六國,除了秦國自身強大之外,六國之間那種狗咬狗,一嘴毛的塑料姐妹花關係也是秦國能吊打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

備註:六國之所以要齊集於函谷關,主要原因就是相互不信任。與秦國接壤的趙國和楚國不會允許大批別國軍隊深入本國腹地。所以關東六國想要集結起來合力抗秦,只能到周天子所在的洛陽集結,因為這是周天子的地盤。然後從洛陽向西進發,先攻破函谷關後,再一步一步的來。


總的來說,關東六國在戰果後期與秦死磕於函谷關,無非就是三個原因:

第一、關中乃四塞之地,秦滅了巴蜀,並在陝北構築長城,六國很難從別的地方繞道進入秦境。函谷關是當時最近,也是最利於後勤供應的一條路。走其它的路線,補給線太長,其實沒有函谷關方便。

第二、六國之間不團結。山東六國想要聯合抗秦,大隊人馬不論是在河東突破黃河防線,還是轉道楚國翻越秦嶺,都要經過趙國和楚國的腹地。趙和楚不信任其它四國,唯有函谷關東面的洛陽(周天子轄地)是一塊中立區,比較好協調六國軍隊。如果關東六國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吊打秦國,不需要死磕函谷關,但關鍵六國沒有統一的指揮,那就只能在函谷關想辦法了。

第三、歸根到底,六國的實力不如秦國。戰國早期的魏國,實力強盛,直接從黃河就能西渡關中,打的秦軍哭爹喊娘。那個時候的函谷關毛用都沒有。戰國後期,六國的實力都不如秦國。所謂的六國合力伐秦,其實就是仗著人多壯膽子。六國自己心裡都很清楚,伐秦只是個幌子,為自己爭取利益才是關鍵。比如信陵君死後,五國伐秦不利(齊國沒去),聯軍統帥立刻調轉槍口對準齊國,把齊國殺的是莫名其妙。這說明六國君主心裡都很清楚,滅秦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聯合伐秦只是一個幌子,為自己苟延殘喘續命罷了。


尾聲:其實在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時,關東聯軍就改變了戰術,放棄攻打函谷關的計劃,採用當年魏國的辦法,就是西渡黃河,直接攻秦的河西之地。結果聯軍中的楚國戰敗,其它四國瞬間瓦解,不戰自潰。因此所謂的秦國固守函谷關,六國拿它沒辦法,只是給失敗找一個藉口罷了。伐秦不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六國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這個關鍵問題不能解決掉,哪怕秦國沒有函谷關,六國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Mer86


不論是秦國東進中原,還是東方諸侯國西進關中,函谷關坐落的豫西通道乃是捷徑。

古有“百二秦關“來形容秦地,意思是關中地勢險峻,兩萬軍隊就可抵擋百萬之眾。

其中最主要的關隘便是函谷關,函谷關坐落在關中通往中原的豫西通道上,秦國從關中進入中原,豫西通道是條捷徑,對於東方諸侯國也必然如此。

函谷關地勢險峻,只要秦國關閉,即便東方諸侯國的軍隊再多,也難以展開,無濟於事。

正因為如此,函谷關乃兵家必爭之地。

函谷關原來掌握在晉國手中,崤之戰後,秦國逐鹿中原破滅,轉而西上,即便秦國滅十二國,稱霸西戎,依舊二百年不敢出兵東進,原因就在於晉國控制著函谷關。

晉國衰弱後,秦國趁機奪取函谷關。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攻打函谷關不下,秦國出關反擊,大敗聯軍。

秦國在函谷關,與東方諸侯國發生過無數次戰爭,只在公元前296年被齊國名將匡章,率領齊韓魏宋趙聯軍攻破,秦國割地求和,函谷關的存亡和秦國安全息息相關。


五味社


誠邀。



在我國秦國是西周分封的諸侯國,秦國在春秋時期稱霸西戎,擴地千里,到了戰國時期,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更加強大,秦國的強大威脅到了關東六國,於是六國合縱攻秦,秦國據函谷關而守。

古人王氏曰:自靈寶以西今河南靈寶縣、潼關以東,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見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稱函谷。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戰國時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里、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公元前241年,楚、趙、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在當時,關東諸國多次合縱攻秦,為何都選函谷關呢,為何不繞道呢?

在戰國時期,可以進攻秦國的戰略通道,一共有四條:1,崤函通道,從中原地區(河洛地區)攻入關東;2,運城盆地西渡黃河;3,走武關道翻越秦嶺,從南陽盆地攻入關;4,在西側翻越秦嶺,從漢中地區攻入關中;或翻越秦嶺後先進入隴西地區後入關中。很顯然繞道是可以的,那麼具體的操作性又如何呢?

首先,崤函通道,從中原地區(河洛地區)攻入關東;


是否迂迴函谷關,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函谷關,而是涉及到千餘年曆史中,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崤函通道。函谷關此處取漢關位置,大概在河南新安位置;此處還有虎牢關等。廣義的崤函通道,可以看做西起崤山,東到虎牢關的狹長區域,是關中地區到中原地區的戰略通道。

崤函通道是秦國走出關中,稱霸中原的必經之路,稱為秦國稱霸中原、一統天下的咽喉毫不為過。南側的河洛地區,北側的上黨高地則是扼住咽喉的兩隻手。崤函通道長度超過100公里,沿途多河多山,容易被從兩側掐斷,尤其是上黨高地的限制作用尤為明顯。這條路是秦國東出的基礎,也是最六國最直接的一條路,攻破函谷關,殺入秦國腹地,有很大的可實施性。

其次,運城盆地西渡黃河;


事實上,在歷史上也有人這麼做過,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的臨晉(即王城,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元裡(今陝西省澄城縣東南)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今陝西省華縣),攻克洛陰(今陝西省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並築城。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並築重泉城(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加以防守。

這條通道,表面看正面寬度很大,是最適合進攻關中的。但是黃河在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關中地區並不存在幾十上百公里寬的防禦正面,守住幾個渡口即可。故而實施起來,秦國面對魏國的進攻,只是守住渡口而已,說明這條路不見得好使。

再次,走武關道翻越秦嶺,從南陽盆地攻入關;


事實上,武關道比崤函通道更為艱險難行,長度也要長的多。漢高祖劉邦攻武關時,若非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僅憑劉邦的軍隊很難單獨突破武關道進入關中。在漫長的武關道中,防禦一方可以憑藉的天險不止一處;在通過武關道後,防禦一方會有很強的補給優勢,這條路其實也不好走。

最後,在西側翻越秦嶺,從漢中地區攻入關中;或翻越秦嶺後先進入隴西地區後入關中;

歷史上,關中四塞,是函谷關、武關、蕭關和散關,再加一個運城盆地西渡,這就是戰國時期進入關中的全部戰略通道了。翻越秦嶺從漢中走,或者進入隴西都不合理,原因是繞的太遠了,不符合實際操作。

函谷關(崤函通道)對秦國最重要,是因為秦國的敵人都在東面,而且能通過其他幾條通道攻擊秦地的對手。那麼六國寧可多次“一根筋”進攻函谷關,也不願繞道,不是不想,而是繞道太遠,不如直接進攻函谷關來的簡單。


源稚生


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趙國的北面就是匈奴!當時匈奴仗著騎射的超高機動性一直是趙國的一大難題,即便強秦也是如此。從北方調動大軍越過函谷關襲擊秦國,一方面主力部隊可能會遭到匈奴的襲擊,而在當時除了秦和趙其他國家很少有和匈奴部隊的作戰經驗,另一方面後續的輜重補給部隊也會遭到劫掠成性的匈奴人的襲擊。真採用了迂迴攻秦的戰術的話,怕是秦國做夢都會笑出來!因為秦國只需屯兵平原地帶等候一支戰損疲憊且無穩定補給的六國聯軍就可以了。且一旦六國兵敗秦國將函谷關一關,六國聯軍只有在投降或餓死或轉身直面匈奴人這3個選擇而已。這等於是六國用全部的實力去做一場生死豪賭!


大師6692


題目中所謂的【東方六國硬攻函谷關】(其實往往是五國)一共發生了三次,分別發生在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87年和公元前247年,為什麼要強調這三次函谷關戰役的時間呢?因為在此之前東方六國並沒有硬攻函谷關。換言之,在整個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東方六國(五國)有且只有在戰國後期才開始硬攻函谷關,在戰國中前期並沒有。這是就需要結合商鞅變法來看了:

商鞅變法改變戰國中後期的東西格局

在公元前350年-前330年,發生了持續整個商鞅變法時期的秦魏西河爭奪戰,最終秦奪魏之西河(關中平原洛水以東);公元前328年,秦軍進一步奪取魏之河東(晉西南)、上郡(陝北),從此徹底改變了秦與東方六國之間的割據形勢,形成了一個由關中平原、晉西南平原、崤函古道構成的完整戰略地形(見下圖)。再加上秦惠文王時期吞併巴蜀,整個秦國的戰略形勢發生了相對於商鞅變法前天翻地覆的變化。

函谷關後的崤函道相對於上黨、洛南的山地更容易通行

在商鞅變法以前,楚國可以從武關道吊打秦國,魏國可以直接在關中平原吊打秦國。但經過商鞅變法期間秦國的主動出擊拓張,諸侯們想要打秦國,就必須掂量掂量究竟是通過韓趙領土走上黨山地(太行山與太嶽山包圍起來的一片高原)划算呢?還是通過韓魏領土走函谷關背後的崤函古道划算呢?還是通過楚國領土走洛南山地(伏牛山、熊耳山、秦嶺等構成的山區)划算呢。顯然都比當年魏國直接在關中平原與秦國開戰要費勁地多。而函谷關後面的崤函古道,雖然也很險要,但好歹是一條比上黨、洛南的山地河谷更容易通行的河谷通道,往後過了桃林之塞(潼關前身)便能殺入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豈不美哉?

聯軍形式需要一個居中的集結地

在商鞅變法以前,魏、齊、楚三強任何一家都可以與秦國一對一單打,但在商鞅變法以及秦國領土倍增以後,東方六國必須聯合起來才能鬥得過秦國。那麼,聯軍的形式就必須考慮集合地距離各國腹地都不要太遠,那麼偏北的上黨山地(韓趙領土)、太原盆地(趙國領土),偏南的洛南山地(楚國領土)顯然很不適合聯軍集合,至少對於遠來者是不公平的。那麼,如此看來,也便只有居中的函谷關更適合作為聯軍集合後向秦國腹地進發的第一站。

攻破函谷關可以直搗咸陽

秦國的腹地位於關中平原,關中以北與以南的地塊完完全全就是秦國半個世紀以來剛剛取得的新領地,一來沒有關中平原開發程度好、二來不是秦國軍政核心所在地,聯軍既然搞這麼大的聲勢,自然是“直搗咸陽”的效果更為直接,帶來的利益也最大。那麼,硬攻函谷關顯然要比其他方式更為直接一些。

小結

綜上,在商鞅變法以前,魏楚等國攻擊秦國確實不走函谷關。但商鞅變法以後,一個秦國的國力逐漸等於東方兩三國,並最終達到實力佔據天下一半的水平。秦與六國之間逐漸體現為秦國主動東出、東方被動防守的形式,東方六國也便只有以聯軍的形式才能抵抗秦軍。而聯軍的形式又決定了聯軍必須在函谷關以東集結、並以秦都咸陽為目標,才能最划算地實現聯軍的【弱秦】目標。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三次東方五國聯軍主動伐秦都發生在函谷關下的情形。

覺得本答對您有所幫助的話,還望點贊轉發支持

如果您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如果您喜歡寒鯤的文字,可以點擊回答上方的頭像關注哦


寒鯤


戰國時期趙國境內也有路可以進入秦國,為何六國卻硬攻函谷關?這個問題很微妙,那就要涉及到戰國後半程,七國之間的合縱連橫。

在合縱連橫之下,七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敵人,暫時的利益合作關係。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六國軍隊聯合起來,只是一個鬆散的關係,從後來的攻函谷關過程,我們也能夠看到,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作作樣子罷了,出工不出力。

不過,當時的各國國君、臣子,沒有腦殘的,尤其是趙國,所以,趙王不可能答應,六國聯軍從自己國土上經過,萬一,剩下的五國,聯合起來作亂,分趙國的錢城人呢?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而唯一大家都信任的,只有攻函谷關這一條路了。

那時節,各國,都有統一天下的可能,都正在一條起跑線上,只是秦國鋒刃最露罷了。

沒有信任的合作,結果,就是如此。


董江波


確實有,是死路。

趙北鄰匈奴。如從北進則需從荒漠中借道匈奴,再從匈奴地界自北向南攻打秦長城。除非與匈奴交媾,否則這條是腹背臨敵的死路。

趙南鄰秦國。如從趙國南部攻秦則必須越過秦趙邊界的黃河天險,此處黃河流向自東轉南,九曲十八灣,河面寬廣、水流湍急,及是兇險。越過黃河防線即來到秦地特產一一黃土高原,千里渺無人煙,萬里風沙塵暴。只有當你越過這座"高"原後,才精疲力盡來到秦地。到了此時,經過前面的自然天險和防線阻擊後,強擼之末的聯軍疲兵懵逼了。前面面對的是以逸待勞的趙騎,後面是高不可攀、荒無人煙的高原,糧草運不進,軍隊撤不出,成了進退不得的死路。





歷史網


任務很難完成:一是路途遙遠,趙國雲中確實與秦國接壤,但是從趙國本土取道九原再從雲中南下攻秦則距離有一千多里,這期間全部是草原山地,沒有任何城池,補給就是一個大問題。二是正面秦軍並不弱,全部大軍都去繞道,也怕秦國開關延敵,來個圍魏救趙,如果部分兵力繞道進去,又恐無法戰勝秦國。三是對於趙國而言,秦國相比匈奴,遠不如後者威脅更直接,畢竟秦國還有其他諸國牽制,趙國也不想以秦國結為世仇,假道滅虢的前車之鑑也不遠。四是山東六國各懷鬼胎,很多時候擺擺樣子,就像現在的聯合軍事演習,震懾一下,都未必真想打,更不會當出頭鳥。五是大家一起攻關,正好互相監督嘛,誰出力氣少,大家一起鄙視他,誰出力氣大,大家又偷偷笑話他,呵呵,能贏才怪!要真攻進去了,恐怕還沒到咸陽,就會因分贓不均先打起來!


歷史的長空


觀察中國立體地形圖就可以得出最直觀的答案。從東方進到西安最平坦最便捷的通道(沒有之一),就是出洛陽向西經函谷關、潼關一線,與現今隴海鐵路沿線重合。其他通道必須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對古代大部隊行軍作戰來說,大山中道路崎嶇難行,特別是後勤運輸將極為困難,很難保障軍隊執行作戰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