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給孩子講道理,再倔強的孩子也能聽進去,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每次都和他講道理,任我嘴皮子都磨破了,可孩子就是不聽!

有很多家長在表示自家孩子那令人頭疼的行為問題時,都用過這句話。

是的,這個問題確實普遍存在在中國的家庭裡,但它卻逐漸成為許多父母粗暴對待孩子的一個完美藉口。相比父母苦口婆心卻說不進孩子心裡而言,粗暴的打罵吼叫貌似更有效一些。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想通過打罵來讓孩子明白道理,都是希望孩子能通情達理,一說就聽話的。但是,為何絕大部分父母就是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孩子們卻都當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呢?

那是因為,家長們誤會了。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還可能是唐僧;帶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還可能是鳥人;動口表達的不一定是在講道理,還可能是在說教。

對於教養孩子,老祖宗們早都想好了辦法:打罵和說教。這兩者缺一不可,你得先通過身體或者精神這雙重暴力把孩子打怕了罵服了,再用說教的那一套把你認為是正確的“道理”灌進孩子的腦子裡,隨後再告訴孩子“你得這樣做,不然就得捱打捱罵拖鞋燉肉”,這樣才算有用呢。

這樣給孩子講道理,再倔強的孩子也能聽進去,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否則,不用暴力做支撐,誰願意聽那既單調又空洞的東西呢?再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真正聽進去用下去的又有多少呢?

當然,如果你厭棄這樣的“打教”組合,就需要好好動腦思考一番,花心思學一學,究竟道理怎樣講,孩子才能聽進去。

我家糖豆雖然是一個很有個性又及其倔強的孩子,但他就能聽進去我講的道理。

非不要穿羽絨服而要穿一件很單薄卻很帥的衣服出門,我會說:“媽媽知道你很想穿這件很帥的衣服出門,但是外面的雪還沒有化,你在暖氣房覺得很熱,但你真的要穿那件薄薄的衣服出門會很冷的,你要不要先出了房門確認一下,如果確認過了你覺得可以穿,那你就穿吧”,當糖豆出門感受到了寒冷,回來就自覺的把衣服穿上了。

看到我在飲水機裡接水,非得要碰熱水壺時,我會說:“媽媽知道你也想像媽媽一樣自己接水,但是那個壺真的很燙,你可以摸一下那個把手試一下”,糖豆用手摸了一下熱水壺把手,立馬就把手縮了回來,以後再也沒有要摸熱水壺的意思了。

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青菜,我會說:“媽媽知道你覺得青菜沒有肉好吃,但你還是需要吃點青菜的,不然等你拉臭臭的時候會很疼的”,糖豆雖然磨磨唧唧的,還是把他要吃的青菜給吃完了。

玩兒小汽車玩的興奮,各種亂蹦亂跳大聲尖叫的,我會說:“媽媽知道你玩得很開心,所以你激動的喊出來了,但是你的聲音實在是太大了,媽媽覺得耳朵都快被震聾了,等會兒如果你還是這麼大的聲音,那我只好讓你離我遠一點了,你就得去自己的房間裡了,在那兒你可以隨便吵吵隨便尖叫,媽媽都不會怪你”,糖豆自己就會降低聲音繼續玩兒。

或許你會覺得,育兒琦說講的道理也沒有啥特別的,為啥我家倔強的糖豆會聽呢?

首先,第一句話與孩子達成了“共情”。

“媽媽知道你覺得怎樣怎樣”,說出孩子的想法以及感受,讓孩子覺得媽媽其實是理解他的,從而消除孩子們的逆反心理,把問題轉移到事情本身上來。

許多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並非是因為他們本是“叛逆”或者他們認為你講的沒有道理,只是他們覺得你在擺“一家之長”這個臭架子,直接就居高臨下的教訓人找問題,就這種對立的態度,無論你說的多天花亂墜多有道理,孩子可能都不會買你的賬。

“共情”不僅在家長與孩子之間有重要的作用,它在成人與成人之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技巧,一句“我懂”,就容易讓人放下內心的防線。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成人這樣,孩子也是如此,不要覺得孩子小,就無視了他們的感受。

這樣給孩子講道理,再倔強的孩子也能聽進去,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無論孩子的所作所為多麼讓你不可忍受,但總歸是有他們那樣做的理由的,請家長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儘可能的去了解他們的那時的想法。

其次,從孩子的利益出發,告訴他“錯誤行為會導致的後果”。

“小人喻於利”,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道德觀,就是典型的“小人”。你對他子曰子曰的說教是沒啥用的,只有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利益會受損,才能讓他們改變想法。

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被凍著;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被燙著;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拉臭臭會很疼;如果你這樣做了,你......

除此之外,你說的“後果”一定要真實,不要拍著腦袋亂說,更不要說些很恐怖的事情去嚇唬人,即使你一時這樣用了效果挺好的,但時間久了,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狼來了”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道理是一樣的。

這樣給孩子講道理,再倔強的孩子也能聽進去,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還有,對孩子說的話最好只說一遍,不要像復讀機一樣嘮嘮叨叨個不停,要知道,說的次數越少,話才越有分量。

最後,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自己承擔相應的後果。

假如在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情況下,向他擺明利弊,他還要“一意孤行”選擇繼續犯錯,家長也還是要尊重他自己的選擇的。這點很重要,因為他是你講道理能有成效的基礎。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孩子自由選擇,那麼,之前的兩步做得再好,最終也依然會變成“說教”。孩子自己不真的去試試,怎麼知道媽媽說得對呢?

除去那些違規違法、威脅自身生命的事情,剩下的那些,就請家長容許孩子去試錯吧。後果像生病、遲到、摔倒等這些,都是孩子應該自己承擔的。只有讓孩子去嘗試了那些有可能是錯誤的做法,得到教訓,才能證明你的建議是正確的,孩子才能知道你說話的分量,等下次才能更好的考慮你說的話。

這樣給孩子講道理,再倔強的孩子也能聽進去,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就像上面舉的例子,我是真的允許糖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過的,當他受到教訓,自然就知道我的話是對的,是真的為他好,他才更加信任我、更容易聽我的話。

但也請家長放心,孩子並不會傻著把所有種類的錯誤都嘗試一遍的,當父母充分的尊重他給他選擇的權利時,孩子反而會比之前更加慎重的去抉擇。在大多數的時候,孩子會聽讓他信任、感到安全感的父母的意見。

如果父母總是剝奪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由父母決定了他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怎樣做,即使再正確再是為他好,那些道理對孩子來講都只是一道道的枷鎖,他只想拼力掙脫,即使現在不想掙脫,總有一天他還是要掙脫的。

孩子雖小,但其實都是很懂道理的,因為他能從之前的經驗教訓中得到安全感,一旦他認同了某個道理,一定會比大人還較真。

只是,因為我們當父母的童年經歷,導致了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複製了上一代的“說教”方式,用那些粗暴的不平等的甚至孩子接受不了的方式“講道理”。

所以,請父母們不要再說,“我講道理了,可是孩子就是不聽”這些話了。我相信,只要父母能心平氣和的給孩子講道理,給他們選擇的自由,每個孩子都可以是懂事的孩子!

這樣給孩子講道理,再倔強的孩子也能聽進去,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