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该怎么防治?

爱音乐的蜗牛


您好,很高兴为你回答!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产区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喜欢”温暖、潮湿环境的病害,在我国小麦栽培地区均有发生;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尤其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危害最为严重。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还会降低小麦的品质。减少出粉率,面粉的颜色差,被侵染过的小麦,不仅营养价值降低,而且口感也大打折扣。

发病症状

小麦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多个部位均可侵染受害。形成苗腐,茎腐,秆腐,穗腐或白穗等现象,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

1,穗腐

发病初期在小穗颖壳基部,出现水浸状淡褐色斑点,病情扩展后可达全穗发病。天气潮湿时,病穗上颖壳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会长出一层粉红色黏胶状霉层,如穗轴染病还可出现白穗的现象。染病的种子皱缩,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而且人畜食用后,还有“中毒”的危险。

2,茎、秆腐烂

茎腐在小麦幼苗至成熟期间均可发生,茎基部受害后产生褐变,后期麦苗基部变软、腐烂,致全株死亡。秆腐一般多发生在小麦上部,发病初期在叶鞘处可见水浸状褪绿斑点,病情扩展后病部以上变黄,影响抽穗和穗的质量。

3,苗腐

小麦赤霉病苗腐,一般是由种子带菌导致的结果。种子在萌发至幼苗时期,先是幼芽变褐色,然后根冠腐烂,造成小麦出苗困难或出苗后逐渐枯死的结果。田间湿度大时,病部也可以长出粉红色霉层。

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具有寄生和腐生的特性,尤其是腐生能力强,寄主范围也广泛,可以在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种子、稻草、秸秆、杂草等处越冬,成为下茬作物的初染源。

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田间越冬的菌源数量,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充足的菌源数量,和小麦生育期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另外,还和我们的小麦品种抗性,栽培管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小麦齐穗后20天最易染病,如此时期间雨水多,田间湿度大,可造成大流行。其中,在小麦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天数和田间的相对湿度,是决定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具有爆发性和间歇性,我们应充分了解它的发病特点和发病条件,利用手里的资源做好充分的防治工作。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选用抗、耐病性品种与化学防治为辅,一定会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A,选用抗、耐病性强的品种栽培,我们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品种。

B,田间应合理灌溉,排灌要方便,做到旱能浇水,涝能排水,雨过地干的效果,尽可能的减少田间的湿度。

科学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播种前田间应深耕细耙,彻底清理田间的作物残体,以减少初侵染菌量。用种要注意纯度,尽量不使用带菌种子播种。

C,小麦始花期到灌浆阶段,是用药剂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在小麦扬花初期,可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用这两种药剂,对种子做拌种处理,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好,更多无公害种植技术,请关注我们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解】专栏,我们会在里面随时更新最实用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谢谢!


乡土生活园艺


提起小麦赤霉病,知道的农民朋友会感到很可怕,不知道的,则会认为是一个普通的病害,为什么这样说?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说到“癌症”大家心里都明白,那等于基本上没救了,不过,也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如果在小麦赤霉病发病前期进行有效治疗,则对产量没有影响。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上茬作物留下来的,是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比如你上一季种的是玉米,这些病菌就会遗留在玉米秸秆中,等到种植小麦后,找到一个合适的繁殖环境和温度,就会开始发生病变,一般是在小麦扬花期、灌浆期进行感染。

通过往年的观察,如果小麦在扬花期、灌浆期时出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大面积的发病几率会加大,有人说,降雨次数越多,降水量越大,则小麦赤霉病发病就越严重(这种情况有待考证,不过还是有一定的说法的)。

小麦赤霉病对整株小麦都可以造成危害,从头到底,其中受损最严重的则是穗部,患病轻的,会造成小麦植株发黄、发枯,严重的,直接造成死亡,如果整块地发病面积大,不及时防治,即有可能造成绝收。

随着这么多年农业技术的发展,小麦赤霉病的危害虽然说比较严重,但是也好防治,不过还是已提前预防为主,预防的办法有以下3点: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果当地的小麦赤霉病每年都有发生,在播种前选择小麦品种上,一定要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先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2、拌种预防

小麦播种前,用拌种剂进行包衣,能很好的预防赤霉病,比如吡虫啉类的。

3、深耕灭茬,减少菌源

播种前的整地工作一定要到位,该深耕深耕,该灭茬灭茬,破坏菌源的繁殖环境。

除了以上3点预防措施外,假如已经发病了该怎么防治呢?下面说的这几种化学药剂,是比较常见的,大家去农资店购买后,及时喷洒即可。

氰烯·戊唑醇、 戊唑·咪鲜胺、 咪鲜·甲硫灵、 戊唑·百菌清、 甲硫·戊唑醇、 戊唑·多菌灵等。

小麦赤霉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重视小麦的管理,及时发现病害,及时防治,最终的小麦产量不会收到影响,就怕的是,你不重视小麦管理,播种之后,打一遍除草剂就不管不问了,任其自由生长,等到收获的时候,别人家的小麦比你多打几袋粮食,你就傻眼了,后悔也来不及。

关于小麦赤霉病,小帮手就先说这么多,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看到后会一一解答,当然,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更欢迎你评论留言,大家一起来交流学习。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查看更多小麦高产植保技术】


农民的小帮手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常见的危害比较重的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也叫小麦枯穗病、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的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出现在温润多雨的地区。


小麦赤霉病表现症状为从幼苗到抽穗都可以危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病、杆腐穗腐的症状。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小麦的穗腐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种土传性病害,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充分使用抗病品种,少施用氮肥多用磷钾肥增加小麦自身的抗性。注意小麦密度,群体过大有利于细菌的滋生。


2、化学防治:种子用50%的多菌灵200克拌100kg种子或者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60g湿拌100kg种子。


小麦扬花期是防治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可以用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亩喷施防治。也可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g/亩。兑水50~60kg喷雾。

在小麦抽穗后麦穗部有少量小麦赤霉病发病时结合其他病害防治可以选择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g/亩或者用丙环唑乳油防治即可。


三农先生


小麦赤霉病,防治“三技巧”

悟空问答原创作者“十星科技”从事农业技术指导近30年,曾为无数农民朋友“两三分钟时间,三五句话就解决了问题”,也曾帮助过无数种田大户“扭亏为盈利”!——一切的一切,都是靠的“真正的科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言归正传,赤霉病防治“三技巧”如下:

第一个技巧:选择抗耐赤霉病的品种

虽然当前抗赤霉病的品种十分稀少,但也有“中抗赤霉病品种”和“耐赤霉病品种”

在生产中经历了赤霉病的考验。

比如山东省育成且已经通过审定的两个小麦品种:“太麦198”和“齐民7号”。

再比如江苏省老品种“扬麦18”就是抗赤霉病品种。

另外,河南省“郑麦9023”和“囤麦257”,陕西省“西农805”也是耐赤霉病品种。

第二个技巧:前茬玉米选择“青枝绿叶,活秆成熟”的抗病品种,以减少真菌传播源头

前茬玉米发生“茎腐病”(青枯病或黄枯病)的地块,由于病菌累积和再传播,所以前茬玉米一定要选择抗病品种,避免加重小麦“赤霉病”以及“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和“小麦叶枯病”的发生。

第三个技巧:要预防为主,因为“三治不如一防”!

因为“三治不如一防”,一定要预防为主,必须以预防为主!建议在抽穗后扬花前喷施菊脂农药预防“吸浆虫”和“穗蚜”的时侯,在小麦抽穗前后, 采用杀菌剂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杀菌剂乙蒜素或井冈霉素+蓝色晶典或爆发力或十乐素等抗逆增产剂,混合菊脂类农药,在预防赤霉病的同时,也兼治锈病和白粉病,以及预防“吸浆虫”和“穗蚜”且提高植株抗性,同时预防六大生理病害,达到“一喷十防”的理想效果。

关注十星,成为精英! 帮你成为全村“种田大英雄”!

“十星科技”给你更新,更真,更好, 随时为你解答农业技术问题!

欢迎转发、点赞和评论。请关注“十星科技”头条号或公众号“十星农业科技” 或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信箱投稿或咨询,希望帮助到更多高素质的“智慧型农民”梦想成真 ,帮你在当地三农领域“露脸又增效”!



十星科技


小麦赤霉病近年有加重及向北扩展发生趋势。以前主要是淮河以南麦区发生重,现在淮北及其以北麦区赤霉病发生也是越来多。赤霉病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率5%时,人蓄食用会中毒。目前赤霉病防治已经上升政治性病害了。其实只要把握好以下四点,赤霉病是可可防可控的,完全不用担心。


一,品种(虽然抗病品种不多)。小麦品种除要高产优质外,最好选品种标注高抗赤霉病字样的品种,相对一般品种可以减轻赤霉病为害。比如郑麦9023,和泛麦5号我们这边就比较抗病。

二,打保险药。这是赤霉病防治最关键技术。目前大多数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都不好。而且赤霉病是典型气候性病,因秸秆还田推行,土壤中赤霉病病菌不是限制发生的主要因子,只要抽穗扬花及灌浆期间阴雨雾等湿度较大天气多必定流行发生,对产量及品质影响最大。因此只要田间小麦抽穗并开始扬花了,就要及时喷药预防一次,此后阴雨天气多,可以药后7天雨停间隙再喷施一次。只要不是大流行发生年份就OK了。预报大发生的,在灌浆期最好再喷施一次,尤其感病品种。


三,药剂选择。试验表明,药剂不好,即使喷药次数够了防效也不好。经大量试验,赤霉病防治推荐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己唑醇,戊唑醇.福美双,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等。


四,喷药技术。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药液量亩用不低于机动喷雾器25公斤,手动、电动喷雾器40公斤。实践表明药液量不足影响防效。

田间注意管理,壮苗能抗病,相信只有你做好以上关键点,赤霉病发生你也不用愁。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为主,治疗效果非常差。

赤霉病的发生和杨花期的雨水天气关系比较大。

如果小麦杨花期有连续三天的阴雨天气,赤霉病就有发生流行的可能。

防治赤霉病也要根据小麦杨花期期的天气进行。

具体防治技术:

一、打药时机。

如果麦田墒情充足,特别是连阴天,防治赤霉病第一次打药要在小麦齐穗60-70%进行,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

如果只是墒情好,雨水不多,防治用药时间应在初花期喷雾。

二、选用药剂。

防治赤霉病的药剂多是多菌灵、甲托、咪鲜胺等,氰烯菌酯是一种新型杀菌剂,效果更好。

在选用以上杀菌剂喷雾防治赤霉病时,应把2种杀菌剂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关于【小麦赤霉病该怎么防治】就讲解到这里,若有不足或其他问题,可私信找我咨询,你的问题我解决!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科普知识,解决实质性难题。你的难题,我解决!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首发今日头条,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技术资讯。


稻麦巴巴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后期影响产量的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以防为主,治是没多大效果的。

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应抓好以下2点:

①时机

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对佳时期,是在小麦扬花初期。根据天气预报如果扬花期有大雾或连阴雨天气,应及早进行预防。一般大雾和连阴雨天赤霉病发病几率大。

②用对药

如果以预防为主,药剂的持效期一定要长。传统的药剂效期短、效果差。

目前在小麦区推荐配方:氟环.甲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